大學的陽光與森林: 課堂外教授要告訴你的 (第2版) | 誠品線上

大學的陽光與森林: 課堂外教授要告訴你的 (第2版)

作者 夏祖焯 (夏烈)
出版社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大學的陽光與森林: 課堂外教授要告訴你的 (第2版):大學有陽光的一面,也有晦暗的一面,有快樂,也有痛苦。這本書不只告訴你大學的歷史、過去、現在及未來,也告訴你選擇科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大學有陽光的一面,也有晦暗的一面,有快樂,也有痛苦。這本書不只告訴你大學的歷史、過去、現在及未來,也告訴你選擇科系的策略,學士後的未來有什麼在等待著你?如何與職場掛鉤,職場上的男女關係;也切實的分析給你一生的財產規劃,及由青年、中年走到老年一生約90年的里程;更告訴你未來科技、社會及人文藝術的發展趨勢,台中美日四國的牽動與糾葛。這是一本每個大學生及青年人都該讀的參考書,不是老生常談的勵志書籍。你讀過書中前十三篇後更認識你自己,更瞭解你所處的社會,領悟我們台灣的處境及未來。28位教育界、企業界、學術界、藝文界及在校學生聯合推薦。許多大學生應該瞭解的複雜事務,夏祖焯教授以平易近人、幽默、深入淺出的筆調寫出,閱後令你印象深刻難忘。 千萬不要錯過這本書!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夏祖焯筆名夏烈,台北建國中學及台南成功大學工學院畢業,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工程博士。在美曾任橋梁工程師、大地工程專案經理、特殊重點計劃經理等職。1999年返國任教,曾任教於清華大學、世新大學、元智大學、台北醫學大學、國立台灣藝術大學等校。現任教成功大學,為「五年五百億邁向頂尖大學計劃」聘任。曾教授近代歐美文學、近代日本文學、現代中文小說及散文、科技社會與人文、文學與電影等課程,為我國唯一工程博士出任文學教授之職。夏祖焯並任台北建中文教基金會董事、台北建中校友會常務理事、美洲中國工程師學會理事。長篇小說「夏獵」(純文學,九歌,北京人民文學) 1994年獲台灣最高之「國家文藝獎」。2006年獲美洲中國工程師學會頒發之「科技與人文獎」。除工程論文外,其他著作有「最後的一隻紅頭烏鴉」(又名「白門再見」,純文學,九歌)、「流光逝川」(爾雅)、「建中生這樣想」(聯合文學)、「城南少年游」(北京人民文學)、「夏烈教授給高中生的19場講座」(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及大學教科書及參考書「近代外國文學思潮」(聯合文學)。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輯一 給大學生的十四堂講座第一章 大學教育何去何從第二章 科系能選擇嗎第三章 碩士、博士、留學、進京趕考─何處行?第四章 大學生的公民素養第五章 師道、生道第六章 閱讀,思考,創作──習慣的培養第七章 職場上的合作、爭鬥、廝殺第八章 職場上的導師制度第九章 職場社會上的男女關係第十章 一生的賺取及財富累積第十一章 未來社會的科技與人文趨勢第十二章 青年、中年、老年、落幕第十三章 臺陸美日的牽動與糾葛第十四章 愛情的靈藥──大學生選修或必修輯二 與大學時代有關的散文第十五章 我與橄欖球第十六章 昨日第十七章 五十畢業感言

商品規格

書名 / 大學的陽光與森林: 課堂外教授要告訴你的 (第2版)
作者 / 夏祖焯 (夏烈)
簡介 / 大學的陽光與森林: 課堂外教授要告訴你的 (第2版):大學有陽光的一面,也有晦暗的一面,有快樂,也有痛苦。這本書不只告訴你大學的歷史、過去、現在及未來,也告訴你選擇科
出版社 /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571192123
ISBN10 / 9571192120
EAN / 9789571192123
誠品26碼 / 2681470167004
頁數 / 240
開數 / 25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內文 : CH11未來社會的科技與人文趨勢

什麼叫未來?是未來5年、10年、還是50年、100年?如果平均壽命是90歲,那麼現世還有70年的未來。邏輯上,未來不可能準確的被推斷出來,因為如果能斷定,那也就是說未來是無法改變的。所以,我們只能依現在的趨勢,預測未來可能發生的,還有是不是我們需要的?如不是,如何去阻止或改變。幾十年前,我在美國工程界任職,隔壁房間的詹姆士與我交往頗多,他夫妻倆都聰明優秀,除地質工程本行外,對文學、藝術及音樂、電影也有興趣。我曾隨口問他為什麼沒小孩,他卻強調30年內核子戰爭不可避免,大家都會死去。如今幾十年過去,蘇聯改變了,中國與美國之間有緊急熱線,核子滅絕人類應已消除。詹姆士退休回到他德克薩斯州的家鄉,他們沒小孩,會後悔當年的錯估嗎?
用簡單的數學作比喻,馬爾薩斯(Thomas Malthus,1766-1834)在「人口論」中言及糧食成算術級數增加,人口成幾何級數增加,所以要有天災、戰爭、流行瘟疫來平衡人口爆炸,現在科學進展呈指數(exponential, 10的n次方) 增加,或說上一個世紀科技的進展速率是以往數千年的總和。也有人說以現在的速率,這個世紀各方面的進步將相當於過去2萬年的總和。是不是?我們拭目以待吧,以我的年齡,可是等不到了 ─ 除非有不可思議的奇蹟出現。
以下就生物科技,電腦及網際網路,其他科技,經濟,社會及人文六大項的未來作討論。

科技帶進人類文明
我是文學教授,喜愛的是電影、雕刻、詩、音樂、藝術、小說、哲學 ………。這些屬人文藝術、形而上的感性領域。但不能不公平的說一句話:人類文明的進步主要是由科技締造的,也就是理性及知性帶我們走到今天這一步,其他心靈上的都是陪襯。沒有科技,雖不至茹毛飲血,但不會有電燈、抗生素、瓦斯爐、也不能活八、九十歲這麼長。紀元元年人類平均壽命20歲左右;過了二千年,20世紀初葉歐美先進國家是40餘歲;再過100年,如今平均壽命加倍為80餘歲 ─ 當然是拜科技之賜。如果活都活不好,怎麼還能想到唐詩、貝多芬或畢卡索呢?看看,非洲及中南美洲是人類開化最晚的地區,因為他們連輪子及馬鞍這種簡單的科技產品都沒想到,要等歐洲人帶進來 ─ 也帶進歐洲人的殖民地、梅毒、天花及瘟疫。
20世紀上半葉是科學(Science)發展時期,量子力學及相對論均在此時出現;下半葉是工程技術 (Technology)的發展,主要是電腦及網際網路;現在進入21世紀,應該是生物科技的時代。我們談到下去幾年到幾十年科技可能的進展,這不是英國作家赫胥黎(Aldous Huxley, 1894-1963)筆下的「美麗新世界」(Brave New World),也不是我國最重要的科幻小說大師張系國創造的想像瀛寰,而是依現有狀況對未來的推斷。
生物科技起步不久
1953年華生 (James Watson, 1928- )與克力克(Francis Crick, 1916 – 2004)推論出DNA的雙螺旋埋模型(DNA double helix model);2000年人類基因體的解碼計劃 (Human Genome Project) 大約完成,對於生命的起源、演化、細胞發育、分化及疾病發生等研究,提供了重要資料,也是人類探索自身奧祕的重要里程碑;而近年幹細胞(stem cell)的積極研究更引起相當大的爭議。以上這三項生物科技上的創舉可比美過去研發出的疫苗、抗體及抗生素。

無疑的,生物科技還會有極大極大的發展空間。我個人認為這些發展要比電腦科技或原子物理化學的發見還重要,為什麼?因為生物科技與人體有直接的關係。電腦或原子科學令我們的生活更富裕,但生物科技令我們活得更健康,更長壽。健康長壽當然要比活得富裕重要很多?
生物科技就是生物科學的商業用途,主要是用在農業、工業、畜牧及醫學上 ─ 醫學當然就是人體。所謂的遺傳工程(genetic engineering,又稱基因工程)就是重組DNA,根據我們的設計對不同生物的遺傳基因,進行基因的切割、拼接和重新组合,再轉入生物体(動物或植物)内,產生出我們所期望的產物,或創造出具有新的遺傳特徴的生物類型。目的是改良農作物的品質、產量及抗蟲性,改良動物的肉質及環保考量(所以有「環保豬」出現),製造新的藥品等等。
如果食用牛或豬的基因被改變了,沒有什麼人出來說幾句「公道話」,因為牠們反正是「畜生」,是我們食物鏈上的供品。但是如果人類的基因被改變了,問題就不單純了。實際上許多人類的疾病如糖尿病、心臟病、白血病、老人痴呆症、中風、腫瘤、脊椎神經傷、肝硬化等都可能用幹細胞治療。目前距離臨床還有些距離,但未來十年一定會突飛猛進。再下去,許多衰弱的器官都可由基因工程修復或取代,因為幹細胞有演變、分化、更新、自我修復的能力。在這裡,我要提出一件事。美國科學家Hayflick 1961年提出人的細胞分裂到50次時就會出現衰老和死亡。而正常細胞分裂的週期大約是每2.4年左右一次,照此計算,人的壽命極限應為120歲左右。史上最長壽的人是法國婦女卡門,享年122歲半;最長壽的男人是日本的泉重千代,享年120歲半。這和科學研究得出的結論出奇地一致。
我年久失修,曾數次到中國大陸,深入不毛,遍尋長生不老之仙藥,無功而返。如今有了幹細胞的研究,人類壽命將不受一百二十年之限制,只是我不知能否等到那一天。然而,幹細胞研究涉及使用和損毀人類胚胎的道德問題,也就是謀殺的行為,深為法律及宗教人士反對。這和「複製人」(human cloning, “clone”是希臘文嫩枝的意思) 的考慮相同,因為依聖經舊約「創世紀」所述,人是上帝創造的。所以「複製人」侵犯了上帝造人的權限。只是,複製的只是性狀,有完全相同基因,並不能複製本尊的經驗及記憶,所以並不是同一個人,只能算是「分身」而已。所謂上帝依自己的形象(image)造人,這裡image應是指上帝的精神及觀念,不是外形及長相。複製人是無性生殖,但不要忘記,上帝創造亞當及夏娃,他們也是無性生殖的產物。如果複製的目的是以後摘取他的器官給本尊或需要的人,那無異謀殺。甚至有一種說法:只需要複製身體為了以後器官備用,不需要頭,那更是匪夷所思。試問,校園裡有一群無頭之人在行走,選舉時還去投國民黨或民進黨的票,那是什麼世界!
1969年人類首度登上月球,我們不知地球之外是否有生物,或生命是否以另外一種形式存在。科學家們因而曾擔心太空艙會不會帶回無法對付,致命的細菌,滅絕人類。如今,我們也顧慮到生物科技會不會製造出不可思議的器官或生命體?如果失控,後果如何?能否收場?或,複製人和機器人的區別在那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