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總是愛錯? 梳理你的原生家庭, 走出鬼打牆的愛情 | 誠品線上

為什麼我們總是愛錯? 梳理你的原生家庭, 走出鬼打牆的愛情

作者 莊博安
出版社 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為什麼我們總是愛錯? 梳理你的原生家庭, 走出鬼打牆的愛情:「人在寂寞時,會做一些傻事。然後自覺長了智慧後,去做一些更傻的事。」   你也陷入一段窒息的關係嗎?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人在寂寞時,會做一些傻事。 然後自覺長了智慧後,去做一些更傻的事。」 你也陷入一段窒息的關係嗎? 潛意識中,你早已被設定為「尋找痛苦」, 被批評、被忽略、被要求── 從小最熟悉的感受,讓你將創傷誤以為是愛。 ①「他對我真的很好,半夜騎三小時的車買消夜給我、假日帶我上山下海不嫌累、想盡辦法幫我遠離討厭的家人。但是,他會要求我跟他約會時化全妝、說我的政治看法是錯的,最近還要我下載定位App,讓我壓力很大……」 ➡遇上「過度付出」的【拯救者】 ②「每次他跟家人吵完架就會打電話給我,說要從十樓跳下去。每次我們吵架他都會情緒崩潰,把桌子翻了碗也摔破,像是變了一個人。有幾次還出車禍摔斷腿要我照顧他,我都搞不清楚他是不小心的還是刻意的?」 ➡遇上「過度依賴」的【受難者】 ③「我們在交友軟體上認識,在一起三年只見了五次面……他說自己很忙,平日上班、中午重訓、晚上進修,我卻發現他還在交友軟體上持續約炮,只要任何人和他談到感情,他就又跳到其他關係。」 ➡遇上「過度疏離」的【逃避者】 ──這三種愛情劇本、角色性格,你是否覺得熟悉? 其實,每個人心中都存在著上述三種角色,或許沒那麼強烈,也或許強烈到足以破壞一段關係。這些都是從小培養起的人格特質,也是長大後與人互動的潛意識劇本,使得我們冥冥之中老是遇到相似的情人,重複著同樣的行為模式,愛得好累卻又難以離去。 童年的創傷往往展現在長大後的愛情,你可以在本書中看到,每位角色都試圖彌補過往的缺憾,尤其是與主要照顧者間的情感匱乏,導致在後續關係中的不安全感、自卑感、空虛感,然後再用另一些雖然更受傷,但還能感受到「愛」的方式,祈望找到一個「永遠不會壞掉的家人」。 但若要找回那份愛,我們需要看清關係的樣貌,也認回受傷的自己。 本書作者莊博安心理師說: ■ 愛自己是,讓心自由。 ■ 愛自己是,將自我與他人視作同等程度的大小。 ■ 愛自己是,別把生命中重要的人事時地物遺忘,不論它們曾經是好是壞。 ■ 愛如同膠水,將自我的心碎歷史重新完整拼湊。 ■ 一份成熟踏實的情感是:「我希望你能夠愛我,而我也會持續愛我自己。」 如果你願意,作者邀請你透過書中的「3大角色、6種劇本、14位個案、7項練習」,梳理原生家庭的創傷,走出受挫的感情迷宮,學習如何重新「愛」回自己,讓心不再漂泊流浪。

各界推薦

各界推薦 ★SKimmy你的網路閨蜜(知名YouTuber) ★文森說書(YouTuber) ★柯采岑(吾思傳媒主編) ★修慧蘭(政治大學/東吳大學心理系兼任副教授) ★海苔熊(心理學作家) ★發瘋心理師‧鄧善庭(IG人氣諮商心理師) ★詹宗儀(看見心理諮商所所長) ★蘇予昕(諮商心理師、《活出你的原廠設定》作者) ──溫暖推薦!(依姓名筆畫順序)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莊博安莊博安 現為看見心理諮商所諮商心理師、遠距諮詢平台FarHugs諮詢督導、大專院校與培訓機構精神疾患/情感教育講師。曾任國立交通大學諮商中心諮商心理師、女人迷/泛科學/失落戀花園專欄作家、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實習諮商心理師。 曾出版: 電子書《我們的愛怎麼了?分手前的關係挽救》 線上課程「找到你的情緒出口─認識壓力、憂鬱、焦慮與療癒」 Facebook:標註自由-莊博安諮商心理師 Instagram:wesley.psy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推薦序 前言 第1部 「拯救者」的愛 第1章 「你過得好慘,我願意為你付出,我可以幫你!」 【故事1】拯救者欣宜vs.受難者宗勳 過度付出 ●你也是習慣付出很多的人嗎?/●過度付出者的行為模式/●你的感情充滿戲劇性嗎? 為什麼我們總在同一個地方受傷? ●【個案1】Adam/●你的每一段感情相似嗎? 小結──被迫終結的童年 第2章 「妳是笨蛋,我來幫妳,讓妳配得上我!」 【故事2】拯救者崇豪vs.受難者芹萱 自戀型人格 ●控制與被控制才有愛的感覺?/●你常常覺得自己比不上伴侶嗎?/●【個案2】Betty 小結──被忽略的童年 ●【個案3】Caesar 第1部總結──最接近愛的感受,就是被需要 第2部 「受難者」的愛 第3章 「無論我有多糟糕,你都能保證永遠不離開我嗎?」 【故事3】受難者宗勳vs.逃避者允紋 自卑感 ●被自卑感滲透的愛/●【個案4】Daisy 邊緣型人格 ●你也是極度缺乏安全感的人嗎?/●【個案5】Erin/●自殘的衝動,是為了填補內心的洞 小結──反覆被拋棄的童年 第4章 「我要愛得轟轟烈烈,撕心裂肺!」 【故事4】受難者芹萱vs.逃避者志傑 愛情強迫症 ●無法真心信任伴侶,需要不停確認、一再保證/●【個案6】Gina 愛情成癮 ●當愛情成為生活必需品/●【個案7】Iris/●非典型關係成癮者/●典型關係成癮者 浪漫成癮 ●你不是真的愛上他,只是想證明自己值得被愛/●用幻想補償現實的不足/●你離不開的不是他,而是他的家/●【個案8】Mike 小結──情感混淆的童年 第2部總結──讓家庭不再是痛覺的代名詞 第3部 「逃避者」的愛 第5章 「交往3年,我們只見了5次面……」 【故事5】逃避者允紋vs.受難者轉逃避者芹萱 逃避親密 ●反覆被拋棄所形成的「關係創傷」/●你是真的太挑,還是不敢進入一段關係? 交友軟體 ●逃避親密者的天堂?/●衝動型愛情──「感覺對了」就在一起?/●交友軟體只是一面鏡子,映照出人們孤單的樣子 第6章 「你也約炮嗎?」 【故事6】逃避者志傑vs.拯救者欣宜 性成癮 ●你缺的是「性」還是「愛」?/●當「性」變成對抗自卑的一種手段/●停止透過「性」逃避感情問題 小結──情緒窒息的童年 第3部總結──沒有期待不會沒有傷害,你只是讓自己忽略傷害 第4部 復原的練習──脫離受傷的關係,讓自己不再委屈 我們擁有幸福的可能嗎? 【練習1】你的童年至此,是否累積了情緒炸彈? 【練習2】你的關係中,出現哪些惡性循環? 【練習3】你是否檢視過,「愛」的漂流路徑? 【練習4】每段關係中,你總是感受到什麼情緒? 【練習5】你面對父母和伴侶時,有哪些相似之處? 【練習6】你可以為「關係」做些什麼? 【練習7】你可以為「自己」做些什麼? 結語──把「愛」放回自己身上

商品規格

書名 / 為什麼我們總是愛錯? 梳理你的原生家庭, 走出鬼打牆的愛情
作者 / 莊博安
簡介 / 為什麼我們總是愛錯? 梳理你的原生家庭, 走出鬼打牆的愛情:「人在寂寞時,會做一些傻事。然後自覺長了智慧後,去做一些更傻的事。」   你也陷入一段窒息的關係嗎?  
出版社 / 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573289012
ISBN10 / 9573289016
EAN / 9789573289012
誠品26碼 / 2681940253008
頁數 / 272
開數 / 25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X14.8X1.7CM
級別 / N:無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作者以大量感情與家庭諮商實務經驗為基礎,將艱深的心理分析與治療過程,用「白話文」歸結出從原生家庭到愛情關係中的三大角色──①【拯救者】、②【受難者】、③【逃避者】,詳細解說根源性的形成與影響。
全書採編劇形式,將三大角色融入六種劇情,闡述角色特質的流動與演化,並回推到童年與成長過程……

試閱文字

推薦序 : 【推薦序1】
一本不灑狗血,但卻深刻描繪出常見的現世愛情小說
一本不談理論,但卻蘊含深度心理學的愛情解析專書
──政治大學、東吳大學心理系兼任副教授/修慧蘭
(曾任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副理事長)
  愛情故事從古至今從未停演,相信未來仍會一直上演著,不論在文學、藝術,或你我的真實生活中。若真能鑑古推今、記取教訓,為何還有如此多的愛情糾葛呢?也因此,在心理學、心理諮商/治療的科學領域中,對於愛情關係的論述與研究風起雲湧、百花齊放。
  美國精神科醫師斯提芬.卡普曼(Steve Karpman)提出戲劇三角理論(Karpman Drama Triangle),說明人類社會中各式各樣的人際互動方式,尤其描述彼此糾紛的形式。該理論將人際互動區分為三種角色:迫害者、受害者、拯救者。這三個角色不只說明三種人的互動形式,也可以套用在一個人身上,說明在不同情境或時間點上,這三種角色的轉換。
  而博安運用擅長的生命敘事方法與心理諮商專業知識,將其實務工作中常見的愛情場景分為三大類愛情生命故事,並賦予每個故事主人翁一個凸顯的角色──拯救者、受難者、逃避者,一一分析其內在心理歷程,包含最深層的「需要愛」的渴望,以及用哪些策略來取得「被愛」的感覺。雖然博安提出的三種角色行為模式與卡普曼不同,但更能看出博安對愛情關係的深層觀察與領悟。
  讀者可以如讀小說或故事般進入本書中各個愛情故事,也需要跟著博安的心理分析,一一理解伴侶間的互動方式、不同愛情階段的角色轉換,以及其內在心理需求與行為模式的成長歷程。這些理解不是要歸咎或責備誰,包含原生家庭的父母/主要照顧者,而是期待讀者透過深層覺察理解自己的心理需求與行為模式後,能以更成熟或自我負責的方式來獲得愛。本書第四部提供完整的說明與多種具體做法讓讀者練習,一定不要錯過!
 
【推薦序2】
走出負面循環的劇本:在愛情裡,活出真正的自己
──心理學作家/海苔熊
  你有沒有過一種經驗是,在一段感情裡,愛得愈來愈不像自己?你可能在和對方的相處當中,逐漸展露出你最脆弱、最黑暗的一面;也可能在不知不覺中,掉入了對方的陷阱。本書作者博安認為,常見的情況有下面幾種:

拯救者:過度付出,好像要掏心掏肺把畢生所有的「好」都給出來一樣。
受難者:過度依賴,把對方當作生活的中心,好像沒有對方就會死一樣。
逃避者:過度疏離,忽遠忽近,有時候人間蒸發,有時候又裝沒事。

  上面這三種情況,你想到的人可能是你自己,也可能是對方,甚至,你或對方會同時符合上面幾種狀況的任何一種以上。更複雜的是,如果把這三種人「捉對廝殺」,會組合出六種不同的劇本。
  這三種並不是獨立的概念,而是互相「抓交替」,甚至互相重疊,比方說在感情裡經常出現的「焦逃配」,可能就是「拯救者/受難者」(焦慮依戀)與「逃避者」(逃避依戀)的組合。前者會不斷追逐、試圖抓住對方,甚至表現出自己很可憐、在關係裡是受害者;後者可能會透過不斷逃跑,然後偶爾「回來一下」舒緩關係的焦慮,結果讓這段關係歹戲拖棚。
從老掉牙的劇本畢業
  如果你也曾經遇過這樣的人,或者你自己正在這樣的關係當中,那麼恭喜你,你已經做到了第一步,就是辨識自己正在這個劇本裡。再來要做的事情就是「改變」──兩個人只要有一個人做出改變,關係的動態就會變得不同。說得容易,要如何改變呢?這本書提出七種應對策略,如果用「過去、現在、未來」來區分的話,可以整理出下面的表格:
————————
回首過去 ①回顧目前的戀愛與「自己和父母關係」的相似之處。
     ②檢視「愛的路徑」。
     ③回憶每一段關係的情緒感受。
————————
著眼當下 ④動手寫下情緒炸裂的時刻。
     ⑤畫下「關係中的惡性循環」。
————————
展望未來 ⑥+⑦透過前面的反省,在新事件出現的時候選擇為關係和自己「做不一樣的事」。
————————
  從上面的表格你可以發現,每一個現在都是由過去的經驗所交織而成;每一個現在也都會影響兩人之間的未來。所以跳脫出負面迴圈最有效率的方式,就是從過去的互動關係當中,找出自己的盲點,從每一刻和對方的相處裡面,找到自己的「情緒痛點」。
  就像作者所說的,有時候我們一直忽略問題,並不是因為問題不存在,而是因為我們不讓自己「感覺到痛」。當你開始能夠感受到這段關係對自己的傷害;當你可以承認自己有一些不舒服的地方;當你願意看見自己不斷付出、不斷逃跑、不斷扮演受害者,其實是有一個更深的需求沒有被滿足,那麼或許你就不需要再靠那些防衛機轉來維繫某些「面具」,反而可以用更真誠的方式來對待彼此。
  關係的建立和維持是一條漫長的路,認識自己也與之同行。讓我們和博安一起透過這本書,走出過往的劇本,走向那個不需要假裝、不需要勉強、不需要把童年經驗拿來模仿,只需要真誠做自己的安穩彼方。
 
【推薦序3】
你,就是愛本身
──諮商心理師、《活出你的原廠設定》作者/蘇予昕
   「心理師,我好討厭每次失戀的時候,身邊朋友一直叫我要『愛自己』,他們老是告訴我:『你要先愛自己,別人才會愛你。』」凱西對我說。
  「聽到他們這樣講,你的感覺如何呢?」我回。
  「我很生氣,好像我把自己過得很糟,好像失戀是我的錯……而且我很討厭得符合某種遊戲規則,才會被別人喜歡的感覺……」凱西低下頭,嘴角抽動了起來。
  的確,「愛自己」是近年來的老生常談,經過明星、名人、心理師、各類專家的推廣,每個人都會將它掛在嘴邊、PO在臉書上,變成宣示「我過得很好」的手段;但大部分的人並不理解「愛自己」的定義,以為是讓自己更美、更健康、更成功、更富有……反倒被這些外在標準所束縛,更難與自己和平共處。
  博安心理師和我都認為,愛自己不只是做那些讓自己舒服開心的事,反而需要「深度的自我認識」,你得帶點勇氣,面對原生家庭帶來的創傷,覺察它們如何影響著你的信念,進而複製了有毒的模式,在你當前的戀情貼上。
  這使我憶起,與現任伴侶交往的初期,我是個一吵架就失能的人。一旦對方的聲音開始變大、表情變得慍怒,我就能明顯感受到自己「當機」,身體僵硬、不知所措,一心只想逃走。這時候,對方總會變得愈來愈火大,更大聲逼問我:「妳到底是怎樣?妳說啊!」
  在一次深度自我探索的經驗裡,我回溯兒時,爸媽吵架特別大聲,我都會跑到陽臺蜷縮著,那裡是家裡最聽不清楚吵架聲音的位置,但我心跳依然很快,等待那場架結束的一刻。我很害怕,但啥也做不了,因此我學會的,就是「逃」。
  長大之後,眾多關係類的書籍都教導我們情緒會破壞感情,得「理性溝通」才對,這讓我更加堅信:「嗯,我絕對不要大小聲,那無濟於事。」往後,一旦伴侶不開心,我就會安靜,甚至悠悠地說「等你比較不氣一點我們再來討論」,現在才曉得,那樣逃避的我,有多傷人,而看似淡定的模樣,其實比誰都更害怕受傷。
  認識並承認自己是個「逃避者」後,反而是我和伴侶感情升溫的契機。我開始跟另一半溝通,當我當機的時候,不是不愛他,而是我感到害怕,需要一些時間恢復,恢復後我也願意好好地傾聽對方、表達自己。我們都無須成為完美情人(誰又真的是呢),只要帶著覺察,每一對伴侶都能發展出最適合彼此的互動模式。
  博安在這本書裡,用清晰的案例讓讀者逐漸發現自己可能是「拯救者」、「受難者」或「逃避者」,一旦清晰地看見自我,就有鬆動慣性的可能。雖然,這個探索過程並不會太輕鬆,卻能讓你愈活愈輕盈,真正開始享受愛的美好。
  我很喜歡博安在書中的這段話──「一份成熟踏實的情感是:『我希望你能夠愛我,而我也會持續愛我自己。』」愛自己從來就不是為了讓別人愛我們,既自我負責,也真誠地表達需求,不必再對愛費力索求或假裝不在乎。
  因為,你,就是愛本身。

試閱文字

內文 : ▍最接近愛的感受,就是被需要
  「每當一段感情結束,我都會陷入極大的沮喪,不斷反覆想著,我做錯了什麼?」
  每次分手都是一次撕心裂肺,自認再也拼湊不回來。
  但裂了是裂了,人哪有這麼容易放棄追逐愛情?如果真的逃跑就沒有人會愛自己了,想到孤老終生是一件多麼可怕的事情,所以過沒幾天又下載交友軟體,想找個人聊聊,運氣好的話,說不定能夠一起刪掉App,手牽手走一輩子。
  幾週後的深夜,通常會再遇到一個能夠徹夜聊天的對象。
  「當時我以為,我們聊得愈久,代表我們的感情愈深。所以每次都有大量的訊息,每通電話時間總是無止境地流淌,即使彼此都沒說話,放著也好,好像我在陪他,當然,更需要陪伴的人是我,但我們兩人都樂意,沒有誰是委屈的那方。」
  這是許多人的愛情互動模式,但從互動時間這個細節上能夠看到一個思考模式:當我付出的時間愈多,就表示我們愈相愛;當我願意為了你熬夜,代表健康和隔天的工作都沒有你重要;當我在每一次訊息來臨時秒讀秒回,表示隨時把你放在心上。我們自以為付出時間、精力、金錢,能夠換取對方的感動,所以這樣的行為不斷持續著。
  「可是,為什麼我們在一起幾週、幾個月後,又分手了?好幾段感情都是這樣。」
  「這是怎麼回事?難道是我付出得不夠多嗎?」
  「你還需要我做什麼?你可以說啊!」
  若你曾經強烈執著於某個對象,或許多少會感受到那份執著並非完全出自於愛,而是參雜了一部分的害怕。
  害怕孤單,害怕一個人。你擔心不再受到關注、不值得被在乎,所以不顧一切付出關懷與照顧,甚至「拯救」更可憐的對方,來讓自己的生活也得到控制,期望接收者反過來感激你,用愛撫平你的害怕與孤單。這種「讓我來幫你」的想法,往往隱含著透過拯救對方,好讓對方反過來回報自己的思維。
  當對方沒有自己不行,更加依賴自己,自己的存在就變得無法取代。當確信對方離不開自己,就能暫時逃避心中最大的恐懼──被拋棄。
  說穿了,拯救者的內心也有個破洞,不亞於被拯救者。
  而這種偏執的愛也是最自戀的愛。表面上為的是對方,實際上對方即使不需要,甚至厭煩了,仍舊執意提供與付出,然而那是拯救者自己的需求。拯救者只看見自己,這段關係中也只有自己,所以總是難以促成長久穩定的連結。
  對拯救者來說,當對方的家庭困苦,儘管自己窮到吃土,仍會用昂貴的禮物或奢華的晚餐,提供對方從未體驗過的享受。當對方覺得愛不夠,儘管自己工作忙碌,仍會熬夜手摺九百九十九朵玫瑰當作生日驚喜,用滿滿的行動證明自己的愛。當對方生病需要照顧,儘管相隔百里,仍會不辭辛勞開好幾個小時的車,只為了送上一碗暖暖的紅豆湯。
  當我們無法被愛,我們會付出,因為最接近愛的感受就是被需要。
  如果對方沒有需要幫助的地方,拯救者會覺得自己沒有功用,也就不會得到關注,不會被愛,因此不信任對方會真的愛自己,畢竟對方太自給自足。無法付出,拯救者就感受不到愛與被愛。
  所以,拯救者會付出愈來愈多,祈望獻上自己僅有的一切,說著「我可以在金錢上資助你」「我是個很有能耐的人」「我願意為你每天下廚做三餐」,都是告訴對方:「我愛你,你也愛我好不好?」
  常見到拯救者會有以下的思考:
  「如果能每天寫一張小卡片給他,他一定很感動。」
  「如果每天煮不同的家常菜給他吃,他就能感受到我的溫暖。」
  「如果我把信用卡給他,他就會更信任我。」
  但這常常衍生出一種急躁感,讓對方備感壓力。在一起之前,就送出大量的甜言蜜語,或提出伴侶般的規定和要求,急著進入關係。在一起之後,這種情況變本加厲,因為已經能夠名正言順地要求了,那麼就更能用自己擅長的行為或言語做出奉獻,無論對方是否接受。因為這是拯救者感到有愛的時刻,也就是:「我可以被你需要。」
  若是分手後,拯救者也會用「把自己變得更好」的方式,試圖挽救這段分離的愛。但並不是真的想把自己變得更好,只是用「把自己變得更好」的方式付出。剛開始可能會奏效,因為拯救者總是擅長處理對方的需求,但過不久對方又備感壓力,提出分手。
  拯救者愛上的是「部分的對方」,大多是憂鬱、痛苦、匱乏。這是拯救者所憐憫的,也是腦海中想像能夠協助對方的時刻,但其實也是想要被對方看見「部分的自己」──缺愛的自己。
  我們也常在腦海中幻想這種拯救與被拯救的橋段,但不會真的付諸行動。
  這正是二○一八年影集《安眠書店》(You)爆紅的原因。男主角Joe將對女主角們的幻想訴諸行動,用貼心、浪漫、博學的態度,隱藏的是「只有我才是妳的真愛」。他窺探對方的生活、製造天命般的巧合、摧毀擋住彼此的所有障礙,都是為了獨占對方所有的愛,那是一份自己從未獲得過的愛。他冀望將對方從痛苦疲乏的生活中拯救出來後會變得感激,進而回報同等的愛。
  在拯救者的腦海中,現實並非用來修正幻想,反而是修正現實來符合幻想。走向極端的是想法是:「若你還沒愛我,表示我付出得不夠,或者你沒有看到我的付出,那我就要做得更激烈。」那是從小到大都沒有感受過的生命驅動力,所以現在無論付出多少代價,都要求自己去得到這份愛。
  拯救者的童年,可能是窮苦潦倒,可能是父親或母親缺席,其中一方的照顧者沒有盡到家庭責任,反而需要孩子成為家中支柱。假設是父親缺席而母親需要協助,那拯救者就會接手父親的照顧責任,成為母親的伴侶,照顧她、心疼她,這對一個小孩來說十分辛苦,但也能從中再次獲得母親的愛。
  他拯救了母親,讓她有時間和精力看見自己的好,藉此獲得稱讚。但當父母持續酗酒、晚歸、精神疾病導致哀傷而難以被拯救時,對孩子來說更具挑戰性了。他更是加倍努力,能為父母付出一點點都好,如果這個家給不出愛,那就由他來給。因此在家庭關係中,更加討好或協助父母,象徵性地拯救自己的情感貧乏。
  愛,對他來說就是難受與痛苦,但也混雜著甜美與滿足。對拯救者來說,痛苦是與一段情感的連結。透過受苦,能更明白自己需要努力什麼,也更加確定自己的存在。
  美國著名的精神分析師蘇利文(Harry Stack Sullivan)說:「孩子的人格輪廓是由父母的焦慮深深蝕刻而成的。」
  父母的家庭角色帶來的影響絕對不僅只於童年,父母彼此如何互動、父母如何與孩子互動、父母如何與其他人互動,這些都烙印在小小孩的腦中,從此按照某種方式持續生活下去,就算意識到要改變,若沒有探索、引導、定期檢驗,很容易又恢復原本的模式。
  「畢竟是爸媽」這句話常出現在諮商中,它隱含了某種不可分割性,讓你脫離不了家庭,也脫離不了痛苦。但不可分割也代表著,倘若脫離家庭,似乎就是不應該。對拯救者來說,與需要拯救的人相處,即是不用離開家庭,卻能拯救家庭的象徵。
  這種情況延伸到成人階段後,當遇到一位身處困境的伴侶,便會無意識地勾起童年感受,而且對方愈是墜落,愈覺得有義務將對方救起。透過拯救這位與父母有同樣感受的人,彷彿能重新拯救父母一樣,讓家庭完整。就算一段感情已經結束,也持續沉浸在痛苦中,讓這段感情在內心繼續存活。但也因為維持這種連結與愛的假像而遲遲無法走出痛苦。
  因此,若在原生家庭中並未得到足夠的關切,就可能產生對愛偏執的狀況,不論是拯救者還是被拯救者,其實只是渴望愛,渴望有個人待在不遠處,在他累了、慌了、怕了之時,不會拋棄他,而且摸摸他的頭,告訴他:
  「不用擔心,就算情況再糟,我都會陪你一起面對。」
  有個人能在身旁,點一盞燭火,給他希望。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