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譯中國教育制度沿革史 | 誠品線上

新譯中國教育制度沿革史

作者 郭秉文
出版社 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新譯中國教育制度沿革史:《中國教育制度沿革史》(TheChineseSystemofPublicEducation)是郭秉文先生的博士學位論文,原著以英文撰寫,是第一本由中國人所撰寫的教育學論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中國教育制度沿革史》(The Chinese System of Public Education)是郭秉文先生的博士學位論文,原著以英文撰寫,是第一本由中國人所撰寫的教育學論著。本書針對中國古代教育制度的演變與發展,透過古代文獻的紀錄,引經據典,如實呈現,並以比較教育學的觀點,對古代教育系統進行審視與反思。同時結合西方高等教育制度的精神與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提出屬於中國的現代高等教育的模式,為中國高等教育制度奠定基礎。他的教育理念,至今仍是多項教育政策改革的核心。此新譯本所採用英文原著及相關圖片,係由郭秉文先生曾孫甥女徐芝韻女士(Carolyn Hsu)提供並授權使用。本書除重新翻譯外,同時進行校注工作,包括還原古籍,註明出處,訂正1916年以來諸多中譯本相承的錯誤,考證英文原版的資料等。為現今可見的中譯本所沒有的,也是此書的特色所在。郭秉文先生作為中央大學大陸時期的校長之一,他的著作由臺灣中央大學重新翻譯、校注再出版,可謂意義非凡。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郭秉文(1880-1969)字鴻聲,江蘇江浦人,是中國第一位留美教育學博士,也是民國初年著名的教育家。他是當年首批中國留學生之一,於1914年取得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師學院教育學博士學位,1915年返回中國擔任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教務主任一職,協助操持校務,自此開始他一生的教育事業。他創辦東南大學,也是紐約華美協進社的創始人,對於早期中美兩國的文化交流,居功厥偉。他對中國大學校務的建構與實踐,影響極為深遠,被譽為「中國現代高等教育之父」。 李淑萍/校注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所博士。現任中央大學中文系副教授,曾任中大校友總會第五屆秘書長,兼任中大秘書室第三組(校史)組長。研究方向為文字學、訓詁學、辭書編纂與漢字文化學,兼及中央大學校史。相關論文有〈郭秉文「實用教育」思想對先秦兩漢教育與學術的反思〉、〈郭秉文「訓育」方法與儒家教育思想的關係〉、〈中大「秉文堂」溯源——記郭秉文及其教育思想之形成與實踐〉等篇。■譯者簡介沈聿德中央大學校友。從小的志願就是當家庭主婦,卻在大學教了十五年的書。之後離開台灣,帶著狗兒子Kodomo的骨灰和一隻活蹦亂跳、名為沈子恩的流浪犬,搬到美國舊金山北灣區,結婚定居。目前為自由工作者,從事書籍翻譯。其他譯著有《管書的意外人生:監獄圖書館員歷險記》、《不再糾結》、《校園對話》(預計2018年出版)等。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前言孟祿序緒論第一章 古代教育制度的起源(西元前2357年∼西元前1122年)教育的濫觴考試制度的設立學官制度的建置歷史記載最早的學校與學院古代教育內容古代教育方式古代教育宗旨第二章 古代教育制度的興衰周朝(西元前1122年∼西元前255年)與秦朝(西元前225年∼西元前206年)學校的名稱、地位與性質教育的內容男子教導準則女子教導準則教育方法入學、考試與升學學齡、學期與學年教育官學校的數量教育行政工作考試或選舉制度古代學校制度的衰微與變遷階段第三章 後續各朝教育發展簡述(西元前206年∼西元1842年)漢朝的教育發展漢唐之間的教育發展唐朝的教育發展宋朝的教育發展元朝(或稱蒙古時期)的教育發展明朝的教育發展清朝的教育發展第四章 從傳統教育邁向現代教育的過渡時期(西元1842年∼西元1905年)現代學校的肇基考試制度現代化的初期嘗試派到西方國家的教育使團中日戰爭對於教育改革的影響張之洞的著作與他的教育改革倡議1898年的百日維新及戊戌政變義和團事件與日俄戰爭對現代教育發展的影響政府對現代學校畢業生的認可傳統學校現代化的創新作法鼓勵留學的新條款第一套現代學校制度廢除科舉制度第五章 現代教育制度的建立(西元1905年∼西元1911年)設立學部現代教育制度的宗旨1906年的官制章程全國教育普查迎接立憲政府的人民教育計畫國家視學制度1911年第一屆中央教育會議省級與地方教育行政制度中國的留學教育使團公職考試制度與教育考試制度的分離學校組織的變化與發展教科書的控管清末教育狀況第六章 民國初期的教育重建1911年辛亥革命及其對教育的影響臨時政府的暫行教育政策1912年的中央臨時教育會議新的教育宗旨重建教育行政制度修訂學制新的課程規劃公布新規程第七章 現今國民教育的重大議題教會教育與公共教育制度的關係教育與品德培養校紀與管理新式教育制度的資金籌措普及教育教師的培養教育與生活的關聯第八章 摘述與結論教育與國家發展教育與公職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權課程規劃教育方法女子教育師資培育整體展望 附錄參考文獻附記:中大「秉文堂」溯源──記郭秉文及其教育思想之形成與實踐/李淑萍

商品規格

書名 / 新譯中國教育制度沿革史
作者 / 郭秉文
簡介 / 新譯中國教育制度沿革史:《中國教育制度沿革史》(TheChineseSystemofPublicEducation)是郭秉文先生的博士學位論文,原著以英文撰寫,是第一本由中國人所撰寫的教育學論
出版社 / 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5659141
ISBN10 / 986565914X
EAN / 9789865659141
誠品26碼 / 2681513503004
頁數 / 224
開數 / 25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0.9X14.8X1.3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內文 : 中國教育制度的發展,素來是研究歷史、政治、抑或教育的學生,深感興趣的主題。理解中國教育制度的沿革,或許便能一探人類歷史之初,中國如何帶領百姓,邁向高度文明,又如何一統數百萬計的黎民蒼生;同時從中獲知,中國為了延續政體與人民福祉,仰賴的治術為何。中國的教育制度,如何陶冶人民性格,穩定凝聚萬千民心,同時,面對現代環境,又如何想辦法自我適應,滿足新的需求。這些點滴經驗,對於有政治家風範的各國教育人士而言,充滿了實務應用上的價值。的確,這些紀錄即便談的是中國的錯誤與失敗,對教育界,仍然有某種貢獻。因為其他國家或許能引以為鑑,不會犯同樣的錯誤或陷入疏失中。一言以蔽之,中國教育發展史,跟其他國家的一樣,具有各種研究價值與管理上的經驗實例,可當成正面的標竿指南,也可作為負面的失敗借鑑。
然而,本論文無意撰寫中國教育全史。教育之發展,廣博浩大,欲寫全史,必然記錄中國民族知識與道德文化的全貌,概述生活中舉凡文學與科學、宗教與政治之多元面向。此外,還得一併探討影響中國人民族性與形塑其教育制度的駁雜成因。不過,本論文只是想以批判的角度,全覽公共教育制度從古至今的發展罷了。所謂「公共教育制度」一詞,係指政府為民眾教育所辦理與管控的學校系統。嚴格說來,時常與中國教育合為一談的科舉考試制度,並不包含在內;不過,這兩者之發展,素來密切相關,故僅略帶提及。就名義上來說,「公共教育制度」當然也不包括私人辦學的學校系統。然而,中國教育的發展,私人辦學影響甚鉅,因為中國古代教育仰賴私人辦學至深。基於這些理由,本論文將一併評述科舉考試制度與私人辦學系統。無疑地,這些評述純屬次要,只是為了更加清楚解釋中國公共教育制度的演變。儘管研究範疇如此受限,然而論文之本質,實屬概論並非專論,講求廣博而非精深。之所以於深思熟慮後,採用這樣的研究方法,背後的原因非常簡單:比起考證某一歷史時期中國教育發展的專精研究,當前中國教育史的完整概論研究,更為迫切需要。
研究教育史的學生肯定能深刻體會,塑造歐美教育的眾多影響因素裡,宗教與政治,最為重要。這兩者同樣也是形塑中國教育的主要影響因素。在本論文的探討裡,我們會看到在中國教育的發展史上,舉凡儒家思想、佛教、道教、甚或是近年來的基督教,都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了教育制度。我們也會注意到,自中國歷史發展之初,政治對教育的影響便十分重大。誠然,我們或許可以說,政府對教育投注的點滴心力,幾乎都出自於國家長治久安的考量。事實上,教育制度就是國家為求長治久安,培養治國理想的政治機制。學校就像國家精心設計的機器,製造符合國家期望的人民─在民主國家培養未來的領導者,在軍事國家鍛鍊未來的軍人。如此,各國透過教育制度,教養出符合其理想的人民。
談到影響中國教育發展的因素,除了宗教與政治之外,至少還有另一項,那就是「尊古、崇古」。尊崇過去歷史,是中國民族特有的民族性;中國人尊古、崇古,將目光聚焦於過去的榮耀,而非著眼未來的進步。如此現象,可能原因有二:其一,中國人不明白,社會進步是一種必然趨勢。數千年來,中國人民努力耕耘,卻始終淪入一個貴古賤今的觀念,彷彿越古老的文明越好,而一旦能回復實踐古老文明,一切便水到渠成;其二,崇拜古代聖賢。中國人對於聖賢之言行,必倣效奉行,深怕一旦有未殆之處,便如犯下滔天大罪。宗教、政府,以及崇古風氣,時而加速教育發展,時而阻礙了教育的進步。這三項因素,無論以什麼樣的方式,都決定了中國教育的命運發展。
中國的制度是中國特性的表現;而中國的特性,則反映在中國的制度上,其中尤以教育制度為最。就精神上而言,中國人早就有平等意識,這也同樣反映在人民的教育制度上。在傳統的教育制度下,幾乎所有的百姓,不論社會階級地位,都有機會博取功名。出身卑微之人,單靠一己之力,最終卻能官拜高位的例子,屢見不鮮。如此這般的平等精神,也體現在現代的教育制度裡。政府興辦的學校也好,私人辦學的學校也罷,都是為了全民而設,為社會各階層所用。最起碼,在中國我們尚未看到專為特定階層設立的特別學校。就這方面來說,與德國比較也好,或某種程度上和英國、法國相比也罷,情況都大為不同。說真的,中國在這方面比美國還要進步。在美國,上層社會階級的家庭,依然毫不避諱,想方設法將小孩送進特定學校。如此情況,美東尤甚。
其次,與英、德兩國一樣,中國人向來以十分保守聞名。且就本質而言,這些國家的教育制度,也都算保守。在數百年來的考試制度、國子監,以及其他的教育機構上,都清楚可見中國民族特色之一的保守性格。然而,中國人的保守主義,並非無限上綱。幾世紀以來,考試制度與其教育機構經歷過的改變,證明這些制度絕非受傳統箝制,食古不化。改變或許緩慢,不過,一旦察覺現實的需要,明白執行之必然,面對制度的改變,我們不會遲疑半刻,更不會因為困難與阻礙而有所退卻。本研究將充分闡述,這裡所謂中國人的保守性格及其改革精神。
一般人若要評價其他國家的教育制度,當然會不自覺地拿自己國家的教育制度相比。或許我們該問的是:比較的標準為何?無論答案是什麼,我們可以確定的是,要比較兩個教育制度,並不是用一套預先設定的條件作為判斷標準,而是考量每個教育制度,在個別環境中是否合宜。我們要問的不是孰優孰劣,而是哪一個教育制度與其社會政治背景較為合適。要評估一套教育制度的價值,除了考慮其設置環境外,別無他法。倘若沒有考量環境因素,在評估教育制度時,容易將理想條件下才成立的理想標準,套用在評估對象上。因此,評斷中國教育制度時,我們也得牢記,中國全面提供現代教育的政策,施行不過數年,無法像其他國家一樣,有足夠的時間發展出一套盡善盡美的教育制度。平心而論,比起其他國家,中國的表現,在世界教育史上毫不遜色。
然而,即便將差異條件納入考量,我們仍然懷疑,不同的教育制度是否真能互相比較。的確,不止一位比較教育的研究學者曾經表達,直接對比任意兩個教育制度的主要元素是不可行的。休斯(Hughes)說過:「我們可以將兩國的統計數據與表格,並置一起逐項對比,比較兩國校舍成本、兩國教職員薪資、兩國人民平均教育花費、每位學童的學校教育費用、學童上課的規制、學校校規的相對執行效率、接受高等教育的難易程度,以及其他族繁不及備載的項目;但這些數據未能真正直指核心問題。因為,真正的問題在於:『哪種國家教育制度能造就最好的人民?』而一旦設立了這個命題,我們便明白它的答案完全取決於『最好的人民』其含義為何?所謂『最好的人民』,在法國與德國的涵義,自然與它在英國或美國的涵義不同。由此顯見,要回答『哪個教育制度為優──德國或是英國?』這樣的問題就算不是全然不可能,也是極為困難。」透過上述思考,我們得到一個結論:要評斷中國的教育制度,必須極為謹慎。保險一點的作法,就是只看中國的制度,不必考量其他國家。切記一點,國家教育制度要能符合國家需要,那才算成功。
接下來,我們想問的是:為何中國在採納現代普及教育制度的作法,遠遠落後於他國?那是因為以前中國並沒有這樣的迫切需求。數百年來,因山嶽、海洋以及沙漠等天然屏障,中國少與西方國家交流。百姓在沒有火車、輪船、電報、電話,且報紙並不普及的環境下,過著簡單而平乏的生活。每個地區人民各安其業,各自成就於自我的小小世界。在這種情況下,傳統的教育制度便足以維繫國家的安全與人民的福祉。隨著來自西方國家的商賈與傳教士,引進蒸汽機,建置鐵道,讓中國人看見了一個更富足完滿的生活。更進一步來說,由於被迫與外國接觸,中國慘遭文明羞辱,乃至新國族主義的誕生。這種種一切,都使得中國不得不改變其社會、政治、教育等各方面的制度,以便於攘外安內。
討論至此,容我一提,有關國民教育運動的推行,即便在歐美各國也是晚近時期才興起的,一直到十九世紀後,才有顯著的發展。事實上,在進入現代社會前的數百年間,某些國家已經建立了全國性的教育制度。只不過其規模大小與今日相比,相差甚遠。然而,此類教育制度的重要及迫切性,老早就被一些偉大的教育思想家們開始倡導,例如:路德(Luther)、諾克斯(Knox)、莫爾卡斯特(Mulcaster),以及其他學者等等。
最後,還有一點要注意的是:雖然中國對於教育制度的改革,向來反應遲緩,不過,長久以來,中國都認為教育是極為重要的。每每有文章討論中國近來熱衷於現代教育的推廣,並且認為此一現象大大改變了中國人對於教育的態度。事實上,渴求西方知識對中國人教育態度的改變,也僅在它剛引進中國之初。過去數百年來,中國尊術尚學的精神在面對現代教育時,始終如一,從未改變。我們尊術尚學的精神不變,是學習的本質改變了。古代中國教育憧憬的,是傳統經典裡文學與倫理的至善境界,而今日中國則嚮往西方科學講求的現實與實用主義。因為他們知道唯有透過這些管道,才能實現新的國族理想,成就愛國精神。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