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育課程: 以圖像文本強化語文素養 | 誠品線上

幼兒教育課程: 以圖像文本強化語文素養

作者 Eva Teubal/ Ainat Guberman
出版社 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幼兒教育課程: 以圖像文本強化語文素養:本書所傳遞的訊息是直接且易於實施的;這些訊息來自於耕耘多年且理論背景扎實的教育現場第一手經驗。這些實際做法的提議,給予孩童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本書所傳遞的訊息是直接且易於實施的;這些訊息來自於耕耘多年且理論背景扎實的教育現場第一手經驗。這些實際做法的提議,給予孩童機會面對那些往往被認為很難遇到的內容與情境。本書中提供了大量的實例,顯示出當提供了由圖像文本所組成之適當的「工具箱」,孩童會受到周圍挑戰的激勵,並會將這些挑戰轉化為寶貴的學習機會。畫畫、圖示、照片、地圖與行事曆被編入其中,因為它們可以在適當且需要的狀況下被加以運用。當孩童接觸了這些圖像文本的使用,並體驗它們帶來的預設用途(affordances)時,孩童便能妥善運用這些文本,而理解圖像文本更能強化他們的表現。事實上,這個「工具箱」是多重模式的(涉及多重感官模式),意味著對於那些不是以語言作為最佳溝通方式的人而言,也不會因此受到歧視與差別待遇:一方面可以透過另類方式促進概念化與表達,另一方面,也支援了口說語言的理解與產出。

各界推薦

各界推薦 http: www.psy.com.tw ec99 ushop20128 GoodsDescr.asp?prod_id=51200&parent_id=117&category_id=146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Eva Teubal以色列耶路撒冷大衛耶林教育學院榮譽退休教授Ainat Guberman以色列特拉維夫MOFET研究所、以色列耶路撒冷大衛耶林教育學院講師■譯者簡介蔡宜純學歷: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校區教育學院特殊教育學系碩士 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教育學院諮商教育心理與特殊教育學系博士候選人譯作:《心靈幫手:Vygotsky學派之幼兒教學法》(心理出版社)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Chapter 1 緒論本書架構圖像文本為恆久的外在符號系統知覺與理解圖像文本的發展在學齡前使用非語文圖像文本教育取向Chapter 2 畫畫與繪圖將圖畫詮釋為符號之能力的發展產出具表徵性圖畫之能力的發展圖畫的認知與溝通功能繪圖畫畫與繪圖是通往寫作的橋梁敘事性繪圖科學性繪圖孩童區分敘事性繪圖與科學性繪圖的能力運用繪圖進行的活動Chapter 3 照片:一種經濟且具有效益的記錄與溝通媒介攝影攝影的類型策展對於物體-攝影-照片關係理解之發展攝影在教育場所中所存在的互動透過照片進行的活動Chapter 4 圖示:簡易結合符號的方式引言所表徵的內容圖示的知覺與理解有效益的圖示設計學齡前孩童的理解與圖示的設計在幼兒園使用圖示運用圖示進行的活動Chapter 5 地圖認知空間從發展的觀點看空間關係的表徵地圖做為空間表徵的工具影響使用地圖能力的因素地圖的空間表徵與個人辨認方位的能力繪製地圖地圖做為強化學齡前孩童與周遭環境互動的工具藉由地圖進行的活動Chapter 6 將行事曆做為發展時間概念的工具時間觀念孩童時間觀念的發展行事曆對於認知延伸與時間概念化的貢獻透過行事曆進行的活動Chapter 7 後記:整合的文本附錄:利用週行事曆進行的活動參考文獻

商品規格

書名 / 幼兒教育課程: 以圖像文本強化語文素養
作者 / Eva Teubal Ainat Guberman
簡介 / 幼兒教育課程: 以圖像文本強化語文素養:本書所傳遞的訊息是直接且易於實施的;這些訊息來自於耕耘多年且理論背景扎實的教育現場第一手經驗。這些實際做法的提議,給予孩童
出版社 / 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1918327
ISBN10 / 9861918329
EAN / 9789861918327
誠品26碼 / 2681630163006
頁數 / 208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自序 : 校閱者序
   拿到這本書是一個美麗的意外!一開始我並不認得Dr. Teubal,我也沒有朋友在以色列。對於以色列的印象僅來自新聞事件—以色列有持續的戰亂,和巴基斯坦人為耶路撒冷而有不斷的衝突。以色列有女兵,每個人都為國家的目標奮鬥。但是,對以色列的教育現況則是全然空白。然而,經過日本友人的轉介,接到Dr. Teubal要來臺灣的消息,我才開始想像在戰亂社會中,孩子學習的樣貌。由於Teubal 發音太難,我習慣以Eva稱呼她。Eva積極熱情,對周遭環境的點點滴滴非常有興趣。來到臺灣,在參訪的途中,依然持續不斷的收集生活中的各種符號。相機中不是風景照片,而是各色各樣廁所、捷運、招牌、地圖的標誌。她整個人就像一座龐大的資料庫,每每碰到不一樣的洗手間符號,總可以細數世界各地的洗手間模樣,娓娓道來符號的意義。我開始好奇,她的書到底想告訴我們什麼?

   符號、標誌、圖案是人類生活中因需要而創造的物件,充滿了創造過程中的所要賦予的意義。一個人生活在這個環境中,就為既成的符號、符號結構的形式所包圍。最簡單的例子就是「日曆」、「週曆」、「月曆」或「年曆」。行事曆存在的目的是告知時間,不同形式的行事曆傳遞不同的訊息。以日曆為例,主要告訴我們的是這一天的年份、月份、日期、星期幾。人類運用了日曆來表徵一年365天中的某一天,有其時空的意義,是集眾人智慧的結晶,是多年演化的結果。既然是「結晶」,作為初學者的孩子,僅看得見表面意義,而容易忽視其演化過程中逐步鑲嵌的需求和結果。當幼教老師每天早晨,拿著日曆教導孩子:「今天是西元○○○○年○月○日,星期○。過去了、過去了是昨天,現在、現在是今天,還沒來、還沒來是明天」,我們是否可以進一步思考—孩子可以多理解些什麼?如何讓孩子可以進一步理解這個人類社會發展出來的高明的文化產物?或許幼教老師會覺得「行事曆」太難,但這只是其中的一個例子。Eva想要傳遞的概念是,孩子在探究生活中的符號、標誌、地圖時,也是在探究人類文明的結晶體。學習結晶體的方式不是直接告訴孩子答案,要孩子背下來。而是鼓勵孩子從自身出發,猜測符號的意義,思考組成的規則。透過生活中的現成物,讓孩子揣摩,讓孩子猜測,讓孩子推論,讓孩子學習探究的歷程,而終究體認其意義。這樣的想法正是Vygotsky理論中「自發概念」和「科學概念」的整合過程。孩子有了自發概念,老師引導其連結科學概念,學習變得有意義,孩子的主體性也得以更進一步發展。帶Eva參觀幼兒園時,Eva對孩子自己畫出的作息計畫表非常感興趣,對孩子的自創符號嘖嘖稱奇。她告訴我,臺灣真棒,讓孩子有這許多自我表現的機會!我也沾沾自喜,同時也希望透過這本書的引介,讓現場老師更清楚孩子與文化產物互動時的發展狀態。希望Eva的書可以讓我們幼教研究更多元,幼教現場更豐富。

   但是,這個看似簡單的表徵如何與孩子的理解串結則是—

   這是怎樣的一本書呢?

幸曼玲
臺北市立大學幼兒教育學系
副教授兼系主任

譯者序
   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各種文字、繪圖、照片、符號、圖示、地圖與表格等各種不同的圖像;而從3C產品的充斥,我們可以發現孩童大多能夠很快的了解與使用這些3C產品,例如很快學會使用平板電腦與智慧型手機;另外,像搭乘大眾捷運系統時,依照車站或是車廂內的說明與指標,便不需要特別解釋,使用者就能很方便的去使用。

   在學習中,現代孩童普遍缺乏耐心,但一般的教育體系卻仍舊注重傳統文本內容的教學,因此,孩童們在步入正式教育的同時,孩童本身、家長及教師們,都面臨了很大的挑戰與衝擊。然而我們也發現,數學能夠透過圖解來輔助理解,自然科學能夠透過模型或是照片來解釋原理,古文詩詞能夠透過繪畫來傳達意境,這些往往都能大幅提高孩童的學習成效。

   本書由以色列學者Eva Teubal和Ainat Guberman所著,列舉數種非語文圖像文本,包含繪圖、照片、圖示、地圖與行事曆,逐一討論。章節順序是依照文本對孩童的熟悉度來安排;從幼兒園孩童最熟悉的文本開始,然後到很少在幼兒園使用的文本,最後到國民小學正式教育所使用的文本。每個章節起始於理論概要,敘述孩童理解與使用文本發展的相關問題,探討潛在的教育貢獻,最後並建議活動以提供實務運作的參考。

   本書所著重的非語文圖像文本,不僅僅對於一般幼兒的語文學習有幫助,對於有特殊教育需求的族群、對當地語言並不流利的新移民,以及未接受正規教育的成人都有相當大的助益。希望本書能夠吸引第一線的教育學者、師資培育者、政策制定者,在實際推動工作時能夠參考本書的論點與方法,透過非語文圖像文本的輔助,讓學習者在語文的學習路上能夠更為順利。

蔡宜純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