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本書對盛行於英美的短期心理治療模式之發展沿革,有極清晰、精闢的陳述;特別是對短期模式何以能奏效的關鍵——找定治療焦點(通常為患者的核心衝突之一)所在——闡述更為詳盡,是所有有心採用短期諮商與心理治療模式為接案方式者,必須參考的重要著作。 書中特別強調「衡鑑與診斷」(第四章),列舉出各種治療師在決定採用長/短期模式時必須詳加思慮的狀況與判準,對實務工作者非常有幫助。 在治療師的角色與任務一章,則呈現出一完整的短期接架構下,會發生與待完成的種種任務與內涵。第七章的案例研討列有三個可與前面理論模式相互參照的真實接案過程,從中可了解到治療師在接案時是如何思考及下判斷的。 這是一本篇幅不長卻論述完整的理論、實務兼具之作,值得諮商與心理治療實務工作者撥冗一讀。 ■作者簡介 喬楚得‧曼德(Gertrud Mander) 是位督導員、大學導師、與西方教牧基金會(WPF)前任課程設計者,也是私人執業的心理分析式心理治療師。 她在心理動力取向的諮商與心理治療方面論述甚豐。 ■譯者簡介 鄭玄藏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心輔研究所碩士、博士班研究生。曾任救國團專任「張老師」、心理輔導組組長、人力潛能開發中心諮商顧問,光武工專輔導室主任等職。現任光武技術學院專任講師。 ■本書目錄 第一章 導論與綜覽 本書結構與宗旨 短期心理治療:文獻綜覽 第二章 心理動力模式及其發展 理論基礎 基本的治療概念 心理動力取向對「改變」之看法 第三章 短期心理治療模式的歷史沿革 最重要的幾種短期治療模式 治療焦點:布蘭特與馬蘭 長期與短期治療在目標上的差異 特定的短期與簡要治療技術 第四章 短期與焦點心理治療中的衡鑑與診斷 篩選適合接受心理動力式短期治療的患者之判準 第五章 「短期焦點解決」心理治療模式中治療師的角色與任務 擇定完成任務所需的治療技術與風格:為達成此目標,治療師需扮演多種不同角色在穩固、安全的分析架構下,提供並維持可信靠的包容(安撫),且建立一種富創意的工作同盟關係 掌握焦點並監控後續的動力歷程 找出(確認)並詳加審視患者所呈現的移情、反移情主題、阻抗與防衛所在,並加以闡釋 第一階段 治療中期的特定課題 第六章 結束一個短期心理治療的療程 短期治療後的轉介 持續接受心理治療 追蹤治療 第七章 案例研討 找出例外來 延長治療契約的案例 以馬蘭模式為基礎的短期焦點式心理治療案例 第八章 短期與焦點式治療工作的不同訓練背景與治療機構 全科(家醫科)醫師診療室 教育機構 企業員工諮商方案 慈善機構與志願服務團體 結語 第九章 短期心理治療的督導與訓練 督導 訓練 第十章 治療結束後的課題:問卷調查、研究與評估 追蹤與問卷調查:研究與評量 第十一章 摘要與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