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的價值: 寂寞是一種必要 | 誠品線上

孤独の価値

作者 森博嗣
出版社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孤獨的價值: 寂寞是一種必要:越是在熱鬧嘈雜的時代,越要懂得與安靜寂寞相伴。人生路上人來人往,每個人都是孤獨的降生、孤獨的離世。──發現孤獨的價值,讓自己的心變得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越是在熱鬧嘈雜的時代,越要懂得與安靜寂寞相伴。 人生路上人來人往,每個人都是孤獨的降生、孤獨的離世。 ──發現孤獨的價值,讓自己的心變得自由自在。 你是否為了通訊軟體潮水般永不停歇的訊息雜音而困擾著? 或者相反的,你是否為了不夠融入群體同儕而感到惴惴不安? 當夜深人靜,黑暗中只聽得見自己一人的心跳聲時, 「孤獨」正如蟄伏的猛獸,睜大它的雙眼凝視著你。 能感受孤獨、思索孤獨、品味孤獨,是人之所以為人的重要能力。 無須害怕或恐懼,因為學習與孤獨共存,將使人的心靈更為踏實。 人類雖是群體動物,需要與他人聯繫、渴望被他人認同; 但人類的出生與死亡,都必須獨自面對,所有人無一例外。 所謂「孤獨」,不等於是邊緣人、沒朋友、與社會脫節。 孤獨的真諦,在於懂得思考、體會沉靜,從中提煉出一顆溫柔而自由的心。 因此,森博嗣在本書中說:「感到孤獨──是為了享受快樂。」 閱讀本書,咀嚼孤獨的多種形態,然後,反芻出屬於自我的孤獨價值吧! (本書為《孤獨的價值》改版書)

各界推薦

各界推薦 諮商心理師、作家∥陳雪如 專文推薦! 【品嘗孤獨推薦】 作家∥詹宏志 作家∥馬家輝 身心靈作家∥張德芬 資深臨床心理師∥陳品皓 樂評家∥焦元溥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森 博嗣森 博嗣 MORI Hiroshi 一九五七年十二月七日出生於愛知縣,小說家、工學博士,於國立N大學工學院擔任助理教授。 一九九六年,以《全部成為F》一書榮獲第一屆梅菲斯特獎,以推理作家的身份出道。之後陸續發表多部作品,成為廣受讀者喜愛的王牌作家。 近期著作有《關於找尋自我的樂趣》、《小說家這個職業》、《創作的品味 工作的思考》、《打造自由 自在而活》(以上為集英社出版)、《科學這字眼是什麼是意思》(幻冬社出版)。楊明綺楊明綺 東吳大學日文系畢業,赴日本上智大學新聞學研究所進修。 譯作有《接受不完美的勇氣──阿德勒100句人生革命》、《超譯尼采》、《說真話的勇氣──北野武的新道德》、《這幅畫,原來要看這裡》、《那天之後的建築──伊東豊雄的後311新建築觀》、《在世界的中心呼喊愛情》、《一個人的老後》等。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推薦序 人終將孤獨(陳雪如) ▍前言 究竟是隱遁,還是孤獨? 每個人都應該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 孤獨真的那麼不堪嗎? 孤獨,究竟為何? ▍第一章 為何孤獨與寂寞劃上了等號? 何謂孤獨? 孤獨意味著得到自由 被羈絆束縛的現代人 人們無意識地渴求孤獨 之所以我們感受到孤獨 我們為何感到寂寞? 關於寂寞的條件 為了不寂寞,我們究竟失去些什麼? 為何我們被教導當個「乖孩子」? 我們都渴望得到別人的認同 想當個好孩子的造反心態 孤獨是由自己一手打造的 伙伴意識是霸凌的基本成因 得到別人認同的手段 團體中的好孩子類型 小酌的那種孤獨感 失去虛構世界的孤獨感 ▍第二章 寂寞真的那麼不堪嗎? 可以感受到孤獨,是身而為人的能力 人們畏懼孤獨的理由 寂寞的積極意涵 不被「廉價的感動」所洗腦 世界虛構了太多孤獨的刻板印象 感到孤獨是為了準備享受快樂 寂寞與快樂地起伏曲線 影響情緒的變化值 生與死是生物的宿命 孤獨是為了讓自己自由 不懂得思考的人,才是最寂寞的人 拒絕大量生產的感動 商業虛構的價值觀VS普世價值觀 感動竟然成了一種商品 ▍第三章 孤獨對於人類來說,是必要的狀態 孤獨讓你活得更自在 幾乎不和別人會面的我 別將孤獨和個人主義劃上等號 個人主義必須建立在「和平」的基準上 這是個再怎麼微小的存在也能存活的社會 恐懼孤獨的飢餓精神 一個人的發想 孤獨也有產值 學校裡的集團意識重要嗎? 不要失去獨處的時刻 關於孤獨的盪鞦韆原理 瞭解孤獨,才能瞭解愛情 讓孤獨轉換成「美」:創作的動機 孤獨就像減重,能讓身心更健康 ▍第四章 孤獨也能衍生美的意識 人類工作的變遷史 在寂寞中發現美:日本的「侘‧寂」文化 從孤獨中發現美的意識 體會沉靜:從肉體轉向精神 集體意識讓人感到更空虛 孤獨的價值‧苦惱的價值 ▍第五章 接受孤獨的方法 嘗試寫詩吧 孤獨是一種奢侈的感覺 鑽研自己的樂趣 做些無謂的事應付孤獨又何妨 孤獨是只有人類才能達到的境界 描繪你想要的自由 ▍後記 富裕生活中的迷失 普遍比實際年齡年輕的現代人心智 嘗試孤獨之路 孤獨能讓你的心變得更溫和 結語:孤獨有其價值

商品規格

書名 / 孤獨的價值: 寂寞是一種必要
作者 / 森博嗣
簡介 / 孤獨的價值: 寂寞是一種必要:越是在熱鬧嘈雜的時代,越要懂得與安靜寂寞相伴。人生路上人來人往,每個人都是孤獨的降生、孤獨的離世。──發現孤獨的價值,讓自己的心變得
出版社 /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571383750
ISBN10 / 9571383759
EAN / 9789571383750
誠品26碼 / 2681925584004
頁數 / 208
開數 / 25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X14.8X1.4CM
級別 / N:無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越是在熱鬧嘈雜的時代,越要懂得與安靜寂寞相伴。
人生路上人來人往,每個人都是孤獨的降生、孤獨的離世。
──發現孤獨的價值,讓自己的心變得自由自在。

試閱文字

推薦序 : 推薦序 人終將孤獨/諮商心理師、作家 陳雪如(Ashley)

你的人生到現在,體驗過孤獨嗎?

我人生中,第一次體驗到什麼叫作孤獨,是在我大學時期。那時候,我第一次談戀愛,有次和當時的男友吵架,覺得特別傷心,一個應該要懂我的人,怎麼這麼不理解我。當下,我感覺到很深層的孤獨。

原來,兩個人在一起,比一個人,還要孤單。

一個人不孤單的。因為也沒期待身旁有人。但當身旁好不容易有了人,兩顆心卻不能相連的時候,才更顯得孤單。就像書中說的,人之所以會感到孤獨,是因為體驗過不孤獨的感覺。「寂寞」,是因為失去。而且失去的東西要是和自己很親密,就會陷入「孤獨」。
我人生中,第二次體驗孤獨,是我剛到政大讀諮商研究所那一年。那時候,我住在政大後山的宿舍,因為還沒開學,學生們都還沒回返校,宿舍安靜極了,整天下來,一點人聲都沒有,只聽得到蟲鳴鳥叫的聲音。
現在回想起來,感覺那場景很清幽。但當時的我卻害怕極了。我獨自一人北上求學,在政大幾乎沒一個認識的人,連續好幾個禮拜待在幽靜的宿舍,一個說話對象都沒有,甚至一個人都沒看到。
第一個禮拜,我還能享受夜晚那蟬鳴的交響樂。
第二個禮拜,夜深人靜之時,我都感覺自己快發瘋了。拚命想找人聊天,卻一個也找不到。
第三個禮拜,我開始嘗試接受這種寂靜。我也開始遇見我自己。
原來,當全世界都安靜了下來,我就不得不聽到我自己內在的聲音。我的內在有很多的恐懼、很多的擔憂,平時,我用人聲掩蓋這些不安的躁動,現在,卻不得不面對。
我開始學習怎麼跟自己相處。透過靜坐,我開始覺察自己、開始與自己對話、開始與自己和解。
後來,我慢慢不再恐懼孤獨。我知道,當全世界安靜無聲的時候,我還有自己。我知道,我有能力能安然度過孤獨。
那一刻,我從向外求連結與陪伴,轉為向內求。我感覺到自己更有力量、不再空虛。
我很幸運,在很年輕的階段,就有機會學著與孤獨相處。但我見過身邊許多人,活了大半輩子,仍害怕孤獨。

我想起了一個女生朋友JJ。

她每次剛分手,就急著進入下一段關係中。就算沒正式交往,也會急著找人曖昧,她說,她怕極了一個人的感覺,而且她感覺,自己一個人什麼事情都做不了。
她說,只要跟其他人在一起,她就可以獲得勇氣,去實踐很多夢想。以前,她還曾經跟著男友挑戰重裝背行李登百岳。但自從跟男友分手後,就不敢自己一個人挑戰大山了,覺得自己肯定無法完成。
最近,三十九歲的她,決定不再依靠男人,自己一個人,背了行囊,成功登上玉山。登頂後,才發現恐懼是自己想像出來的,她以為自己需要依靠他人才有力量,但其實力量一直都在,只是一個人的時候,無法給自己勇氣。
如今,她再也不需要男人給她勇氣了。就算沒遇到喜歡的男人,她自己也能給自己勇氣,實踐一切想做的夢!
其實,我們無論在哪個年齡階段,每個人身邊一定都會存在某些類型的朋友,他們只要一分手,就會馬上進入下一段關係中,無法忍受孤獨。
但這樣的人,不見得是無法忍受跟自己相處。他們可能是無法忍受自我對於孤獨的解讀──我是沒人愛的、是被遺棄的、大家都討厭我、我感覺自己很不好。如果,趕快進入下一段關係,就可以證明有人愛我、欣賞我。
這類的人,極力避免孤獨,是因為孤獨會動搖他們對自我的價值。
然而,心理治療中的存在主義治療(Existential Therapy)認為,人終將是孤獨的。存在主義的代表人物之一──歐文・亞隆將孤獨分為三種類型:

一、人際孤獨:想找朋友談心的時候找不到人、失去最親近的戀人、朋友。
二、心理孤獨:身邊或許存在關愛我們的人,但我們將自己內心封閉,不對任       何人敞開心門。表面上有很多朋友,事實上內心誰也不信任。
三、存在孤獨:無論擁有多麼緊密的連結、多麼知心的陪伴,世界上沒有人完       全了解自己,總會有某個時刻感到自己與他人之間存在著的無法跨越的鴻溝。

存在主義認為,人生有四大必修,除了孤獨之外,死亡、無意義感、自由與責任也是每個人的議題。只要是人,就會經歷孤獨,可能是沒人了解自己、或是沒人可以幫我們面對生命中的死亡及失去。
死亡也是一樣的,沒人可以長生不老,也沒人可以緊抓著心愛之人不讓他離世。我們一個人降臨到這世界上,也將一個人離開這世界。
如果終將要死,那生命的意義到底是甚麼呢?自己這一生的意義又是甚麼?如果找不到自己活著的意義與目的,就會感到迷惘、無聊,失去目的以及方向,渾渾噩噩過日子。
有些人在尋找生命意義的過程中,放棄了自己去做選擇,因為太擔憂做了錯誤選擇會後悔,所以將決定權交給別人,要別人為自己選擇,例如要爸媽、伴侶幫忙決定要不要結婚生子、要不要出國進修、要不要轉換跑道等等。
當被人命令的時候,覺得自己被限制,極力爭取自由。自由了,卻又害怕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任,再次將自己銬上桎梏,將決策權外包給別人。
這四大議題,這是人生的必修,不是選修,他們同時是禮物也是炸彈,彼此之間息息相關。若沒順利度過,我們會覺得生命沒有意義與希望,感到迷失、恐懼與空虛,然而若直視死亡的深淵、接受人終將孤獨、找出自己生命的意義,並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任,我們的精神層面會昇華到另一個新層次。

這本書中,作者看似環繞孤獨的主題,實則以自己人生經驗為底,對人生四大必修有深入、廣泛的講述。可能因為世代背景以及國家文化的不同,我並非全然認同作者的價值觀,但對很多字句,卻也引起強烈的共鳴。
人與人之間的相遇都是短暫的。死亡終將讓我們彼此分離。無論多麼努力逃避,終有一天,我們得直視自己的孤獨。透過這本書,一窺作者對於孤獨、對生命的解讀,或許能帶來一番反思。

試閱文字

內文 : ▌第一章 為何孤獨令人感到寂寞?

|孤獨意味著得到自由

獨居老人在無人聞問的情況下死去,被稱為「孤獨死」,這字眼出自大力渲染親情與友情有多麼重要的媒體之手,其實他們根本不瞭解什麼是孤獨。

孤獨與死亡無關,逝者也許在臨死之際,還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所以擅自將這情況定義為「孤獨」,著實無知至極。或許有人希望能在家人的陪伴下,嚥下最後一口氣,但死了肯定什麼都不曉得吧。況且現在不少人都是在醫院昏迷一段時間後,才告別人世。

公貓臨死前會突然消失無蹤,不想讓人瞧見牠的屍體,這樣的死法很壯烈,不是嗎?要是可以的話,我也希望能一個人默默地死去,所以非常贊同用孤高的迴響來形容「孤獨死」。我想,這就是所謂「有尊嚴的死去」。

在小家庭當道的現今日本社會,鮮少有子女與父母同住,愈來愈多父母不希望自己成為子女的負擔,這是許多人希望的形式,也蘊含尊重個人自由的意志。

因此,孤獨死是誰都有可能面對的情景,毫無理由恐懼,反正死了,也就沒了孤獨這回事。已婚者或許有另一半陪在身旁,但總有一天還是會回歸單身,或是人活著卻失去意識,無論你擔心與否,每個人最終都得面對孤獨。

接受孤獨,意味著得到自由。親朋好友在身旁時,難免得配合別人的步調,無論是愛情還是友情,雖然有愉快的時候,卻束縛著彼此,也就是「羈絆」。所謂「絆」,是為了防止家畜逃跑,用來綁住牠們的腳的繩子。家畜不孤獨,卻失去自由,要是斷了羈絆,便能得到孤獨與自由。

|被羈絆束縛的現代人

畏懼孤獨、討厭孤獨的人,毫無例外都是被羈絆束縛的人。我想,肯定有人反駁:「這世界不是你想得那麼好混,你得向人低頭、忍耐,為了生活,不得不為五斗米折腰,所以你需要伙伴、需要家人,無法獨活。」但這番說詞在我聽來,根本是被縛住的家畜在極力抗辯。

當然,不得不承認部分的確是現實,很難將羈絆斷得一乾二淨,但希望至少心是自由的,為自己而活。雖然我們要感謝家人好友的陪伴與支持,但這樣的關懷絕對不是必要的,為了自己的自由而活,才是生存之道。因為要是不這麼想,勢必成了滿是「怨言」,一點都不有趣的人生。

其實,應該不少人在不知不覺中,感覺孤獨與自由十分相近。好比近來不婚族愈來愈多,理由不外乎是「想活得自由」,雖然他們不會說「想活得孤獨」,但兩句話的意思是一樣的,只是換個說法,給人的印象便截然不同,不難想像「孤獨」這字眼給人多麼負面的感覺。

此外,頂客族也是逐年增加,看來美化家庭的宣傳即將失效。這年頭成了因為憧憬虛構的美好而步入紅毯,結果輕易說離婚便離婚的時代,也成了誰都能散佈資訊的網際網路社會。就經濟層面來說,當然希望大家都能結婚,增產報國,才能拓展市場,景氣方能好轉。所以媒體不會告訴大家,養家育兒有多麼煩人、辛苦,只會不斷重播愉快的片段,告訴大家這才是人生。這就是導致「孤獨」成了多麼負面、不堪之事的主因。

|人們無意識地渴求孤獨

許多人開始察覺自己身處的世界,有許多事物是虛構的。為何不婚族愈來愈多?為何不想生育下一代的女性變多了?經常可以看到討論這些社會議題的報導。雖然大可歸咎社福政策不夠完善等原因,但相較以往,制度顯然周全許多。那麼,為何以往什麼援助都沒有,卻不會迸出這些問題?

因為不是大家庭,沒有親友可以幫忙照顧孩子,托育機構不足,產假和育嬰假等制度不夠周全,縱使可以找到這些理由,但都不是主因。說穿了,就是強調結婚生子才是「幸福人生」,如此過於美化的虛構崩壞罷了。為何不能活得更自由?即便孤獨,也想過著自己想要的人生,只是因為愈來愈多人有此覺醒,我認為這是一種非常自然的演變。

離開家鄉,到城市發展,有了自己的小家庭,或是過著單身生活,人生之所以能有各種選擇,是因為許多人期望如此,並非時代關係,也非生活環境所致,一切只是朝著人們希望的方向發展而已。不是因為小家庭缺人手養育子女,而是哪怕捨棄養兒育女的念頭,也要追求屬於小家庭的自由。

這一切足以說明,當人們生活無虞,接著就是追求「自由」,而絕大部分的「自由」,近似以往稱為「孤獨」的生活形態。

人們遠比以往更容易接受「孤獨」,幾乎沒有任何物理性障礙,尤其生活在都市中更是如此。畢竟在鄉下多少還是會受制於人際關係,或是不得不遵從的傳統習俗,但這些不合時宜的規矩總有一天會消失。要是不去除這些不自由因素,鄉村人口只會不斷流失,所以要想解決這問題,唯有接受城市的價值觀,也就是都市的自由。

這種說法,勢必招來反對聲浪。我不是在聊「期望」一事,而是談論現況。個人覺得鄉下還是保持原貌比較好,這是出於個人情感,但現在不是在談個人好惡,也非評論好壞,只是道出大眾期望的方向、社會氛圍的轉變。

鄉村有著人情的羈絆,城市則是孤獨的集合體。城市裡有舊市區的溫暖人情,也有新街區的冷漠,這是媒體最喜歡玩弄的題材。或許真是如此,但實際情況是,人口不斷從鄉下遷居城市,日漸沒落的舊市區無法招來想要有一番新作為的人,許多人的期待始終與媒體的宣傳背道而馳。宣傳說穿了,就是一種大喊:「現在這個最熱銷哦!」的銷售行為,所以宣傳並非現實,而是一種願望。

|之所以我們感受到孤獨

倘若是一出生便從未和別人接觸的特殊狀況,也就沒有朋友的存在,無從認知什麼是朋友。要是沒讀過書,恐怕連朋友這字眼的意思都不知道吧。試著想像在這種情形下,感受得到孤獨嗎?

恐怕打從出生就是獨自長大的人(也許有家人),因為沒有和朋友相處的經驗,也就感受不到沒有朋友的寂寞感。一旦有瞭解外界的機會(透過書或電視等),或許會憧憬有朋友陪伴的樂趣。但若是「憧憬」,便只能從有限情報中,囫圇吞棗地接受友情很美好的說法,懷疑自己的境遇是否已經到了悲慘的程度?就像我兒時看過一本名為《月球旅行》的故事書,現在的我不會因為沒站上月球,而感到寂寞,只是夢想自己要是有一天能登陸月球該有多好。換言之,我認為即便存著要是交到朋友就好了,好像很快樂的念頭,但因為現在沒有朋友,所以一點也不覺得孤獨、寂寞。

有家人也是一樣,好比從小就沒有父親,倒也不覺得很寂寞(也許被周遭人灌輸「沒有父親很寂寞」的想法,才覺得寂寞吧)。

但我認為母親這角色不太一樣,因為人類有渴求母愛的本能,對於「猶如母親般的存在」產生依賴的欲求。不只人類,動物也是如此,像是牠們會將初見之物視為母親,而且基本上,任何動物幼時都很溫馴,長得很可愛(其中也包括個人認為很可愛的主觀意識)。就像「母性本能」這字眼,意思是看到幼小生物時,會像母親一樣,心生保護之心,反過來想,幼小動物應該也有尋求母親的本能(這也可以稱為「母性本能」嗎?)。以哺乳類動物為例,因為是由母親授乳,所以是一種近似求生的本能。一旦失去母親,感受到的不是「寂寞」或「悲傷」,而是「恐懼」自己將死。

像這樣稍微思考一下,便明白之所以感到孤獨、寂寞,不只是因為沒有朋友,而是因為體驗過有朋友相伴的溫情、結交朋友的樂趣。說得簡單明瞭些,之所以感到孤獨,是因為體驗過不孤獨的感覺。

之所以沒有朋友而覺得寂寞,是因為曉得與朋友相處的樂趣,一旦失去就會出現這種情感。或許可以說,寂寞本來就是顯示這種變化(陷入寂寞情緒)的指標,但並非出於本能。就像不會將剛出生的嬰兒吵著要喝奶,解釋成他很寂寞,因為和我們所談的孤獨是兩碼子事。

|為何我們感到寂寞?

那麼,為何失去朋友會覺得寂寞呢?

莫非脫離朋友圈也是一種生存危機,因而意識到寂寞這種負面情緒?若是如此,打造群體就是人類的本能。但現今幾乎沒有自己一個人便陷入生存危機的例子,反正就算被周遭人捨棄,只要沒有孩子,還是能勉強過活。然而,對於生存一事產生的危機感,可能會助長負面情緒,這一點不容小覷。意即自己的恣意想像,就是痛苦的根源。好比霸凌事件,孩子可能本能地感受到生存危機似的警訊,即便長大成人後,內心還是殘存這種情感。

說得再深入一點,倘若覺得寂寞,是因為失去朋友,我發現這定義並不適用所有例子。前面提到若是完全沒有結交朋友的經驗,就不覺得沒朋友很孤單,也提到有些人只能藉由書或電視媒體,憧憬友情這東西。有些人藉由與自己年紀相仿之人的行為,假想自己也有同樣經驗,甚至有孩子認為電視節目演出的一切才是真實世界。換句話說,經驗的真實程度依個人情況,有著極大差異。

你我多少都有想像自己和某人成為朋友的假想經驗,是吧?其實對方沒有意願,只是你一廂情願,不少孩子都有這樣的經驗,一點也不稀奇。對於這樣的孩子來說,假想經驗趨近於現實,所以這也是為何覺得寂寞的因素。

總之,寂寞這情感是稱為「失去」的一種遺憾,而且失去的東西要是和自己很「親密」,就會陷入「孤獨」。

失去是一種寂寞,這根源就是一種生存危機吧。只是迄今尚未有人意識到。失去所有物、時間等,那一刻的喪失感是導致寂寞與悲傷的主因,而且越是容易回復,受傷的程度越小,反之,越是明白無可挽回,受到的精神衝擊越大。

|關於寂寞的條件

失去某種特定東西,好比物品、人、時間等具體對象時,就算覺得悲傷,也不會立刻萌生寂寞、孤獨之類的情感,只是覺得深受衝擊,情緒起伏很大而已。

譬如,最愛的人因為車禍之類的意外喪生,突然失去他的那一刻,你不會覺得很孤獨,而是深受打擊,悲傷不已。由此可見,寂寞與孤獨是在衝擊結束後,也就是幾乎回到平常生活時,才會顯現的「情感」,也可能因為某個觸發而突然感受到。

也可以說,就算失去的對象已經離自己很遠,寂寞與孤獨卻以抽象化的情感殘留心中,而且隨著喪失感的一再湧現,寂寞與孤獨感也越強烈,一旦心想:「我已經失去一切。」便很難抹去內心的寂寞與強烈的孤獨感。

當一個人喪失具體對象時,內心只剩抽象情感,勢必很痛苦,無法輕易抹滅。而且這種抽象情感將成為人的本性,一直盤踞在人格最中心的部分。

隨著年歲漸增,寂寞與孤獨感成為人的一部分,就像臉上的皺紋只會愈來愈深,不會消失。而且不必化為言語,只要從那個人的言行舉止便感受得到,能想像對方「是否經歷過什麼?」。換言之,這種感覺出於人性,因為自己也有類似的情感,就算彼此受傷的程度不同、具體對象也不一樣,還是感受得到。

|為了不寂寞,我們究竟失去些什麼?

那麼,試著思考究竟失去什麼吧。

好友成群、有深愛的人、可以信賴的人幫助自己,諸如此類,試著想像不同於孤獨的各種狀況,你的腦中肯定先浮現氣氛歡樂的情況,是吧?像是宴會等場合,一群人聚在一起,不知為何讓人覺得很快樂,感覺自己身處非常棒的環境。但你有沒有想過,這是為什麼呢?許多人聚在一起,就會變得「很熱鬧」、「氣氛融洽」的理由又是什麼呢?

首先,身處團體讓人不由得感受到伙伴意識,也就是「安全感」,這也是一種本能吧。就像人往大城市聚集,是因為覺得待在人群中比較安心,比起孤伶伶一個人溫暖多了。

只要去一趟鄉下就明白了。不只日本,在國外也是,鄉下地方都是一處處村落──也就是「群居」。明明多的是土地能利用,房子之間大可隔著一大段距離,但不知為何,家家戶戶還是比鄰而居,集中在狹窄範圍內。雖然是基於有水、有道路等便利性考量,但在科技發達的現代,根本毋須被這些條件束縛,人們卻還是住在所謂的住宅區,大廈之類的集合住宅。

我常常在想,難道不能和隔壁人家離得再遠一點嗎?在近到能聽見鄰居家動靜的環境中生活,著實不可思議。當然地價昂貴,買不起鄉下地方那麼寬敞的地是個原因,但我不認為都是基於如此「無奈」的因素。

以大廈為例,如果一棟大樓有很多空屋,安全性不是堪慮嗎?應該很少人會想說人不多才安靜吧。這道理就像周遭人不再理會你,通常會反省自己是否做錯什麼。

畢竟人類是群居動物,正因為有此自然的習性,才會萌生「熱鬧」這個概念,而熱鬧的相對詞就是「寂寞」。

這是理所當然的吧!你到底想說什麼啊?肯定不少人這麼想。

我想探討的是,關於以「本能」囊括一切的「支配」,也就是以「人就是這麼一回事」如此膚淺的瞭解,不知束縛了多少人,讓他們失去自由。我並不想對於「反正就是這麼回事,也沒辦法」的主張提出任何反駁,只是質疑:「選擇這樣的生活方式,真的是迫於無奈嗎?」、「人類真的無法脫離這樣的生活型態嗎?」

人類社會之所以發展至此,是因為比起本能,更重視「思考」的關係。本能是一種「慾望」,縱使不曉得理由為何,還是想這麼做,而「思考」就是抑制這股慾望,也是人類獨有的部分。不能凡事都依自己的喜好,任性而為,必須與周遭人磨合、協調,構築現今的文明與文化。即便是個人也不會被眼前的慾望囚縛,而是放眼將來,有計畫的行事,如此態度也是人類獨有的生存方式。這些均非出於本能,而是違背本能的行為,說是人之所以為人的價值也不為過。

因此,人多感覺熱鬧,朋友相伴令人開心,應該也能以思考抑制這些慾望才是。關於這一點,容後詳述,基本上還是和「孤獨」脫離不了關係。

「思考孤獨」這件事並非出於本能,人類以外的動物也沒有這等能耐。我想,人類之所以具有思考力,是因為人類有尊嚴,所以在基於情感(本能)討厭孤獨、全盤否定孤獨之前,先試著思考是很重要的事。因為光是思考孤獨這件事,就是別具價值、很有人味的行為。說得更誇張些,思考孤獨是身為人活著的價值,也能幫助你思考今後的人生,至少我是這麼認為。

|為何我們被教導當個「乖孩子」?

接下來,我想針對除了本能的感受之外,繼續探究因為認為自己處於「很糟的狀況」而感到寂寞、孤獨的原因。

雖然我們無法迴避討厭孤獨的本能感受,但比起食慾之類與生存有關的慾求,顯然感受沒那麼強烈。嬰幼兒時期當然也會討厭孤獨,而且這種感受能促使我們長大懂事後,根據經驗做出符合社會要求的判斷。就像小孩子以哭鬧方式表達自己的欲求,但吃了幾次閉門羹之後,便明白這麼做沒有用,根本無法達到目的。明明寂寞與孤獨感也是如此,為何我們卻認為這兩種感受並不會威脅生存呢?

大多數人從小被灌輸合群是一種美德的社會價值觀,就像上幼稚園,美其名是培養良好生活習慣,其實是被迫和一群同齡孩子做同樣的事,只因我們從小被教導無論是再怎麼微小的力量,只要團結便能成就大事,而且一定要守規矩,聽從別人的教誨,配合大家的步調,切忌任性妄為,這些都是成為「好孩子」的條件。

教導孩子當個「好孩子」是有價值的,只能說這種心態令人匪夷所思。雖然狗兒也很吃這一套,其他動物就不見得了。也就是說,只要摸摸頭,說句:「好乖喔!」就是一種獎勵,這在自然界可是稀奇之事。其實不然,一般(也就是許多動物)為了得到什麼利益(可能是食物,也可能是逃離危險),會當個「好孩子」,就像馬戲團裡的動物為了食物會乖乖表演,一被鞭打就乖乖聽命。

但幼稚園小朋友可不會為了點心而想當個「好孩子」,當然人類的小孩之所以覺得當「好孩子」有價值,是因為能得到大人和周遭伙伴的認同,因為這種「被認同」的感覺很重要。追本溯源,就是出於動物慣於群居的本能,但我認為單憑這一點並不足以說明,為什麼呢?雖然多數動物慣於群居,但「當個好孩子」的價值觀,除了寵物之外,並未在野生動物身上得到任何應證,或許猿猴之類的動物有這樣的價值觀吧。可惜我沒有飼養猿猴,也沒有觀察成群猿猴的經驗。

|我們都渴望得到別人的認同

我們之所以知道當好孩子,內心會有一種快感,是因為處在周遭(小社會)認同自己的狀態下,也就是有利於生存。雖然我定義成「自己的存在得到認同」,但不光是認識,也有身為群體一員的自己,被認同「有助於群體」、「能為群體帶來利益」,而非敵對的意思。

孩提時代最常發生的事,莫過於「認同」的相反──「無視」,為了逃離這個最糟糕的狀況,只要能「得到認同」,無論以什麼方式都行,因為如此才會出現叛逆期也說不定。意即就算有點不擇手段,也想得到認同。然而一旦情緒失控,便怪罪世人卻無視自己,萌生反社會的念頭,淪入只因為得不到別人關愛的眼神,便訴諸暴力的行為模式。

因為渴望得到別人認同的欲求,也是「自我」存在理由的基本要素,所以不難想像這個要素有時會凌駕一切。這個要素有各種名稱,像是身分(identity)、自我等,雖然只是個詞彙,卻含有凝視自我、只有自己能判定一切的意思,不僅如此,也是初次意識到他人存在,想像「別人如何看待自己」的出發點。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