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 我會變成你嗎? | 誠品線上

最後, 我會變成你嗎?

作者 鍾灼輝
出版社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最後, 我會變成你嗎?:△:本書採正反雙向閱讀,右翻是以右腦(感性腦)所寫的家庭故事;左翻是以左腦(理性腦)所做的心理分析。人生最後一場斷捨離!理智與記憶遺失的那一刻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本書採正反雙向閱讀,右翻是以右腦(感性腦)所寫的家庭故事;左翻是以左腦(理性腦)所做的心理分析。 人生最後一場斷捨離! 理智與記憶遺失的那一刻, 居然是快樂的起點。 一位認知心理學家,陪伴他的失智老爸, 走過一趟無止盡的遺忘之旅; 這趟由病看生的奇異旅程, 將帶給他們意想不到的珍貴禮物。 【我的麻煩失智老爸】 感性腦:作為一個兒子,這是一段我用右腦所寫成,關於我與麻煩老爸的真實故事。 我要趕在老爸澈底遺忘之前,拆掉兩人長久以來的心牆,潛進他的內心世界。 失智症,竟為老爸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正面轉變與醒悟…… 【失智老爸教我的幸福必修課】 理性腦:作為一個認知心理學家,這是一段我用左腦所寫成,關於我與失智老爸的真實個案。 失智症告訴我,世界上最大的監牢是人的大腦,走不出你的病態思維,到哪裡都是囚徒。 老爸現在唯一能做的事:努力地與自己連結,活好每個當下…… |關於本書| 本書為認知心理學家──鍾灼輝的最新作品,內容描述他的父親在罹患失智症後,隨著理智及記憶逐漸喪失,出現了種種個性及價值觀上的轉變,而那個全新的父親,卻遠比從前活得更快樂自在。 作者身兼三個身分;患者家人、認知心理學家及身心靈修行者,依據不同身分,他將從不同角度詮釋與解讀,關於父親罹患失智症這件事。 ‧作為一個兒子,他將以說故事的方式,記錄下父親從發病開始的整個歷程。雖然失智症患者時常因認知混亂與他人發生衝突,但原本脾氣暴躁,自我孤立的父親,卻也因為患病,而有機會與家人重新建立親密與連結。 ‧作為一位心理治療師,他把父親當成個案分析,嘗試拼湊出他的心理地圖。他驚喜地發現,原本困在貧窮與偏執思維的父親,在患病後,居然改掉了長久以來的陋習,不再怨天尤人,不擔憂未來,也不悔恨過往,只專心地活在當下。 因為疾病,重新找到幸福的生活方式;因為遺忘,終於懂得放下與專注當下。在這一瞬間,作者發現,以往跟他關係劍拔弩張的父親,不再是一無是處,透過失智症他們和解了,而忽然間,他終於感受到了父親對他的人生教導,即使這可能是他父親對他上的唯一一堂及最後一堂課……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鍾灼輝鍾灼輝 1974年生,天秤座,土生土長的香港人。他是香港大學認知心理學博士、潛意識治療師、犯罪心理學家、心靈類暢銷書作家,亦是前香港警務署高級督察,處理過上百宗意外與自殺的死亡案件。 2004年,在紐西蘭自駕滑翔機遇上奪命意外,從五十層樓高的天空摔落,在瀕死獲救、奇蹟生還後,當時年僅三十歲的他,卻被醫生殘酷地宣布右腳必須截肢才能活下來。不屈服於命運的他,以絕大的生存意志力克服生理劇痛與心理憂鬱症,最終靠著自己的心理催眠專業,成功地救回自己,並從輪椅的傷殘命運中重新站起來,奇蹟般地完全康復。他是首位透過意念力與夢境,成功啟動潛意識自癒能力的奇蹟案例。 他分別創立了「潛醫識中心」及「瀕死體驗館」,希望透過從鬼門關裡回來的體悟分享,幫助每一個人不必經歷死亡,就能擁有瀕死經驗所帶來的重大覺醒與正面人生轉變,並為心理治療與生命教育提供新的啟示與貢獻。他曾於大中華、星馬、及南韓等地舉辦過百場公益及企業演講,為許多的企業領導者和知名人士提供心理治療和靈性指導,更為需要奇蹟的傷病者提供最及時的身心救援。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感性腦】 前言 最後的旅程與禮物 第一章 午夜兇鈴 第二章 羅生門 第三章 催眠 第四章 盲點 第五章 消失的牛奶 第六章 平行時空 第七章 惡夢重現 第八章 內有惡犬 第九章 失智的意義 第十章 回家上廁所 第十一章 畢業照 第十二章 垃圾收集站 第十三章 我要回家 第十四章 最後選擇 結語 我不再害怕有一天會變成你 後記 未完的故事 【理性腦】 前言 幸福必修課 第一章 我的野蠻老爸 第二章 情緒勒索者 第三章 卡普曼戲劇三角 第四章 我們與錯的距離 第五章 心理隔閡 第六章 緊閉的心窗 第七章 心層溝通 第八章 身體會說話 第九章 貧窮思維 第十章 從撿破爛到斷捨離 第十一章 減法的世界 第十二章 專心做好一件事 第十三章 失智症的意義 結語 我渴望有一天會變成你

商品規格

書名 / 最後, 我會變成你嗎?
作者 / 鍾灼輝
簡介 / 最後, 我會變成你嗎?:△:本書採正反雙向閱讀,右翻是以右腦(感性腦)所寫的家庭故事;左翻是以左腦(理性腦)所做的心理分析。人生最後一場斷捨離!理智與記憶遺失的那一刻
出版社 /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6263350342
ISBN10 / 6263350342
EAN / 9786263350342
誠品26碼 / 2682137827002
頁數 / 272
開數 / 25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X14.8X1.6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內文 : 【感性腦篇】
作為一個兒子,這是一段我用右腦所寫成,關於我與失智老爸的故事。

第九章 失智的意義

這一天,我清晨六點就已起床,製作失智症演講的幻燈片。完成後,我穿上西裝,結上領帶,準備出門到演講會場。可是,我尋遍了整個房間,都找不著我慣常戴的手錶。當我經過大廳時,我看見老爸一個人在吃早餐,而他手上竟戴著我那只遍尋不著的手錶。我本想要向他討回,但想了一想,最後還是放棄了,因為我不想一大早就跟他發生爭執。
「你不吃早餐就出門嗎?」老媽從廚房裡大喊。
「時間不夠,不吃了。」我喊回去。
「我買了新鮮的豆漿,喝一杯才出門吧。」老媽堅持地說。
「我進去喝吧,不用拿出來了。」我乖乖聽命。
我把公事包放到沙發上,走進廚房,從電鍋倒出一杯香濃豆漿。喝完後,我竟發現沙發上的公事包不見了,同時間,老爸也從大廳中消失了。我百分百的肯定,公事包是被老爸偷偷拿走了。
我走到老爸的房間。「老爸,你有看到我的公事包嗎?就是剛剛放在沙發上的那個。」我試探地問。
「沒有。」只是老爸的眼神閃爍不定,明顯是在說謊,露出一副心虛的樣子。
「老爸,我早上有一個演講,現在趕著要出門了,你先把公事包還給我好嗎?」我耐心地說。
「沒有啊。」老爸繼續否認。之後他退到床邊,守住被褥內的東西,不容許外人觸碰似的。
「如果你喜歡那個公事包,沒關係你就拿去吧,但至少把裡面的手提電腦還給我,我等下演講要用的。」我請求他說。
「沒有啊!都說沒有!」老爸竟先發制人,發起脾氣來。
「你拿了我的手錶,我都算了,但我有正事趕著做,沒時間跟你玩,快把公事包交出來!」我的語氣也變得嚴厲起來。
「全都是我的!你想偷我的東西嗎!」老爸向我大聲咆哮。
老媽聽到爭吵聲,趕緊從廚房走出來。「發生什麼事了?幹嘛吵起來?」
我把事情告訴老媽,沒想到老媽表現得比我更心急,竟責罵老爸說:「你怎麼可以這樣拿人家的東西,你這樣是不對的!我知道你把公事包藏在被褥內,立刻交出來!」
「是我的!是我的!你們滾出去!」老爸一點都不肯退讓,目光反而變得更凶惡。
老媽看一看牆上的掛鐘,不由得替我心急起來,生氣說:「你再這樣,我就不理你了!不給你吃飯,把你趕出門口!」
老爸聽到後,情緒變得更激動,用力想要推我們出房間。我見狀馬上把老媽拉開,免得跟老爸有肢體上的衝突。老爸趁勢大力把門關上,並把門從內鎖上。
「老媽,妳冷靜一點,老爸現在情緒這麼激動,跟他說什麼都沒用的。而且失智症患者,很多時候分不清物品的擁有權,常會以為別人的東西是自己的,也會懷疑自己的東西被偷了。」我解釋說。
「那現在怎麼辦啊?沒有了電腦你怎樣去演講?」老媽擔心地問。
「不用擔心我啊。即使沒有了電腦,我也能應付的,好歹我也是個超厲害的心理學家。」我請老媽放心。
「對不起,又一次連累你了。」老媽自責地說。
「老媽,妳就不要再有這種想法了,不是說好一家人一起面對嗎?」我安慰老媽說。



我在演講開始前的最後一分鐘趕到會場。演講場地是在一個老舊屋邨的社區會堂裡,有別於設備先進的大學禮堂或現代會議中心的演講廳,那裡有一種被時代遺棄的荒涼感。再加上,這一刻我手上什麼也沒有,沒有了手錶、沒有了電腦、沒有了精心準備的投影片,我跟這會堂彷彿成了被時間凍結的東西。我忽然有一種奇想,也許我現在就是處於失智的世界。
Jaime坐在會場的最前排,她焦急地往後方望著,還不時看看手錶,看見我的身影後才舒了一口氣。會場坐了差不多二、三百人,大部分都是上了年紀的單身老人,也有一小撮年輕子女陪伴著父母到來。臺上的主持看見我步進會堂,馬上邀請我上臺演講。
我站到臺上,拿著麥克風說:「大家早。在開始演講前,我想問大家一個問題:有誰今天忘記吃早餐?請舉手。」
沒想到,臺下居然有二、三十位長者舉手,我跟所有觀眾都忍不住笑出來了。
「為什麼我會提起吃早餐這件事?首先是因為我自己也忘記了。另外,今天在我老爸吃早餐的時候,我家裡發生了一件突發事件。老爸在我不注意的時候,竟偷偷地把我的公事包拿走了,因為公事包裡有我的手提電腦,而我的手提電腦裡有我為今天演講所準備的資料,所以我既焦急又生氣。只是,不管我如何對他威逼利誘,他就是死也不肯把東西交還給我。所以我要跟大家宣布一個消息,就是今天演講的所有資料都泡湯了。大家可能會問,我老爸為何要這樣做?原因很簡單,因為他本身就是一名失智症患者。」
聽到我這樣說,臺下的觀眾都在議論紛紛,他們在猜測今天的演講很可能要取消。
我沉默了一會,然後繼續說:「直至走上演講臺前的一刻,我心裡仍然是處於一種不安及焦慮的狀態,因為我不知道接下來要說些什麼,那些數據分析沒有了,那些有趣的研究案例沒有了,那些複雜的學術理論也沒有了。這就像腦袋裡明明存有的東西,一下子就消失無蹤,彷彿瞬間被人掏空似的,我不知道該如何面對眼前的環境及觀眾。但忽然之間,我有了一種奇怪的感悟,也許這就是失智症患者常有的感覺。既然是這樣,我今天就嘗試做一個失智的演講者,用我腦海中僅餘的記憶、所聽過的故事、以及內心的感受,去跟大家分享失智症到底是什麼。」

我開始演說……


【理性腦篇】
作為一個認知心理學家,這是一段我用左腦所寫成,關於我與失智老爸的真實個案。
第二章 情緒勒索者

當情緒怪獸變成勒索者

情緒怪獸的行為顧名思義是以情緒主導,自身情緒不穩固然是一大特徵,他們的另一癖好是喜歡對別人進行情緒勒索。情緒勒索(emotional blackmail)一詞是由美國心理學家蘇珊‧佛沃(Susan Forward)提出,可以算是一種操控他人行為的手段或權術。勒索者會利用恐懼、責任、與罪惡感,影響他人的選擇或決定,迫使對方屈服及順從。情緒勒索可以存在於任何一種情感關係上,包括父母子女、親密伴侶、上司下屬、或是同事朋友之間,只要距離越近、關係越深,發生的機率就越高。特別是在華人社會,情況更是嚴重,因為華人文化有根深柢固的儒家思想及對權威的尊崇。
情緒勒索在家人或情侶相處中隨處可見,而且常常很細微,並能以多重方式展現。你不妨檢視一下自己的親密關係,發現是否有不管怎麼努力回應對方的需求,卻總是滿足不了對方,或達不到對方的期望,自己感到吃力不討好,越來越疲倦,自我價值感也越趨下降。我發現老媽在老爸面前,就特別容易出現這個現象,而我因為選擇盡量逃避老爸,所以被他成功勒索的機會相對少很多。
情緒勒索者喜愛使用的招數,一般也離不開一哭、二鬧、三上吊。老爸會慣性地向老媽提出需求,一旦發現老媽不願意依從時,便會使用一些方法,貶低她的性格、能力或判斷力,讓她感覺自己「有問題」。由於老爸常處於較權威的位置,他的否定具有一定的殺傷力,容易讓老媽懷疑自己的感覺是不對的。老爸除了極力說服外,也會美化自己的需求,他常常這麼說:「我這樣做都是為你們好的」、「我這麼照顧你們,你們居然不聽我的話」、「你不按照我的方式去做,難道你覺得我都是錯的」。這些話的背後目的,都是要引發老媽的罪惡感,放大她讓別人失望、自己很不應該的感覺。
以下是一些常會聽到的情緒勒索話語:
情人:「我這麼做都是因為太愛你!」
伴侶:「你不照我的方式做,因為你不愛我嗎?要不我們分手算了。」
父母:「你要是一意孤行,我們就斷絕關係!」
老婆:「如果你今晚不來,我就死給你看!」
老公:「沒關係我也可以去找別的女人。」
朋友:「連你都不幫我,枉我當你是朋友,那由得我自生自滅吧。」
老闆:「要是你不聽我的,我就讓你在公司活不下來。」
很多時候,老媽為了息事寧人,為了維繫與老爸的關係,只能答允他的無理要求。但只要一次被勒索成功,勒索者將會得寸進尺,跟你越要越多,逐漸形成一種共同依賴的互動關係。久而久之,被勒索者會越來越懷疑、甚至否定自己的判斷,開始忽略自己的感覺,對自己將越來越沒有信心,並越來越需要他人的肯定。這好比是一種慢性洗腦過程,只要按照老爸的方式與標準,我們就是孝順、就是好的。如果我們依然不就範,老爸會進一步做出明顯的威脅,當然不是要把我們殺掉,而是威脅要剝奪我們在乎的東西,讓我們感覺焦慮與恐懼。大部分人的死穴都是安全感,包括對生活所需、對關係、對工作的安全感。
只是老爸並不明白,透過勒索手段換回來的絕不是愛,而是害怕與傷害。若要留住家人的心,更非單靠強勢去支配家人。
至於什麼樣的人最容易陷進情緒勒索的關係裡?心理研究指出,勒索者通常在成長過程中都曾經歷過情感缺失的遭遇,如被遺棄、被欺騙、被欺負等,因而形成自我中心,缺乏同理心的性格特質。他們習慣把自己的感受「投射」(projection)到別人身上,因為覺得自己不值得被愛、怕會失去這段關係,所以用一些威脅的方式,想要綁住兩個人。
至於被勒索者,一般都擁有「關係依存型自尊」(relational contingent self-esteem),他們一直想當好人,習慣自我懷疑,而且過度在乎別人的感受,並一直希望得到別人的肯定。由於對自己沒有自信,在關係中又缺乏安全感,常會為愛、為工作、為重要他人,變得患得患失。別人求助時,他們無法拒絕不合理要求,覺得自己有使命幫他們解決問題。當拒絕別人時,又會感到不好意思及內疚,無法鼓起勇氣捍衛自身權益。
你可能會問:「為什麼我們沒法拒絕別人?」說到底,這是因為我們都慣性把焦點放在別人的需要和情緒上面,而忽略了自己,又或是我們重視這段病態關係大於真正的快樂。情緒勒索之所以存在,是因為兩個缺乏安全感的人,同樣不為自己的情緒負責,不尊重自己的感受,互相在苛索取暖。
很多時候,你無法幫忙,根本不是你的錯,你不需要每件事都給出一個「正當理由」,我不想要、我不喜歡,已經是最好的理由,不需要為討好他人而勉強自己。如果事情不在你的能力範圍,你沒法做到;同樣地,如果事情不在你的責任範圍,你也沒有義務。每個人僅應該對自己的人生負責,你的人生目的,不是滿足別人的需求,而是滿足自己的需要。在不侵害他人權益的前提下,請把自己的感受放在第一位,並重視自己的需要。
「我不喜歡別人擅自翻我的手機,讓我覺得不受尊重。」
「很晚了,我習慣早睡,我想要休息,改天再說吧。」
「這是我的私事,我不想談,可以聊聊別的嗎?」
另外,我們需要為自己訂立清晰的情緒界線(emotional boundary),不需要事事解釋,也不用道歉自己沒做的事。當有人侵犯自己底線時,不要忍氣吞聲,要學習 Say No!為自己說「不」,向情緒勒索說「不」,做一個對自己負責的人。若自己都不保護、不愛惜、不尊重自己,還有誰會?
你必須明白,即使你盡了最大的努力,作出了最大的退讓,你都没法修正或改變別人。老爸讓我明白一個道理,就是改變自己是神,改變別人是神經病。我只能控制自己的反應,從自己這邊切斷病態的迴圈,情緒勒索的戲碼就演不下去。所以盡量遠離、甚至不要和勒索的人連結,並多接近愛你、支持你的人。只有在健康的關係裡,彼此才會找到真正的快樂與自由。

失智後的情緒怪獸

然而,直到老爸罹患失智症後,他潛意識裡的情緒怪獸開始變得不一樣了,像出現了某種基因突變一樣。雖然他的情緒依然是一觸即發,而且比之前來得更快、更凶,可以說他的喜怒哀樂更加沒有掩飾、毫無保留地表露人前,他甚至完全不理會情境場合,也不在乎你到底是誰。只是在情緒過後,他卻能秒速恢復平靜,有時候甚至可以瞬間變臉,一秒前明明還在生氣,但坐一會兒,又或看到電視上的無聊搞笑節目之後,便馬上笑得合不攏嘴。他完全不懂記仇,不管是開心事或不開心事,他都可以立刻放下,當然這跟他萎縮的記憶能力也有關係,因他只剩下有如金魚般的當下記憶。
雖然老爸於情緒上的不修飾、不妥協,有些時候也會令我們陷進難堪或尷尬的局面,但是我反而更喜歡現在的他。他好像變回了一個小孩,他的哭與笑都是真實的,他的內心與表情都是一致的,你不用再去猜度、也不用去算計他在想什麼,不用再擔心他所說的話是否真心。跟老爸這種相處及溝通方式,我覺得既舒服又自然,至少我知道即使他的情緒又來了,一下子便會沒事,再凶猛的情緒怪獸也只是一閃即逝。
其實,人生中有很多事情是無法被解決、甚至是不需要被解決的,就像生老病死或無常幻變,我們要做的可能只是坦然地「接受」。但是接受不等於沒有情緒的出現,在接受的過程中,我們要學會從自己的不幸或忿忿不平中抽離,觀照覺察內心出現的各種負面想法與情緒。嘗試保持輕鬆的心情,把負面的思緒當成是天空中的一片烏雲,不抗拒也不逃避它的到來,然後讓它悄悄地隨風飄散。
你可以選擇不被烏雲牽著走,不受它吸引進而使它形成暴風,內心真正的原貌,其實是那片無盡的廣闊天空。所以真正能夠傷害你的,不是情緒本身,而是你對於情緒的反應。當人在意於任何一個念頭或情緒時,便會把它捉緊,為它注入營養,讓它複製並茁壯成長。所以一念可以輕易形成一個漩渦,把人牢牢地綑綁其中,正所謂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老爸瞬間放下情緒的能力給了我很大的啟示,我想到從前修行時所學的正念呼吸,忽然間,我明白到什麼才是真正的「念念起、不為念念綁」,看來老爸真的做到了。也許,我們天生就習慣伸手去捉緊眼前的東西,不管那是念頭想法又或是情緒感受,想做到輕鬆放手,恐怕是說易行難,因那才是我們的本性。正念呼吸法強調的,是不要去伸手捉住任何念頭,改成捉住我們的呼吸,因為呼吸是一個與生俱來的東西,是活在當下的最大證明,並沒有好壞之分。透過捉緊這個中性的生理過程,我們便沒有空去胡思亂想、或記掛任何情緒。
但想深一層,即使我們好好捉住了呼吸,我們有做到真正放手嗎?或只是捉住一件比較「好」的東西而已?我們根本沒有學懂真正放下。眼前的老爸,他竟然可以輕易做到不執著、馬上放下,不管是什麼念頭想法,對他來說都是一樣。
那不是比我們的觀照呼吸更加超脫嗎?像他那樣,只需坐著,連呼吸也不用關注、也不用捉緊,就已經可以做到不為念念綁了。Just Sitting…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人生最後一場斷捨離!
理智與記憶遺失的那一刻,
居然是快樂的起點。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