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注的力量: 不再分心的自我鍛鍊, 讓你掌握APP世代的卓越關鍵 | 誠品線上

Focus: The Hidden Driver of Excellence

作者 Daniel Goleman
出版社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專注的力量: 不再分心的自我鍛鍊, 讓你掌握APP世代的卓越關鍵:EQ之父丹尼爾.高曼最新鉅作1996年EQ橫掃全球,掀起心智革命2014年衝破數位分心陷阱,讓專注力引領你邁向卓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EQ之父丹尼爾.高曼最新鉅作1996年EQ橫掃全球,掀起心智革命2014年衝破數位分心陷阱,讓專注力引領你邁向卓越專注力——這個時代最稀缺的心靈資產天賦、財富、階級都無法逆轉,更無法獨占的強大力量!特別附錄│鍛鍊你的專注力│別冊★你夠專心嗎?注意力大體檢★注意力強化練習題★讓你更專注的飲食好習慣╳生活練習1996年,丹尼爾.高曼(Daniel Goleman)以重量級鉅作《EQ》揭示超越IQ的心智力量,掀起狂潮;2014年,在這個全球失焦的分心年代,高曼再次以突破性觀點檢視今日最稀缺的資源與帶來高績效與成就的祕密——專注力。二十多年來,身兼心理學家與科研記者的高曼持續觀察人類科學中最新、最出乎意料、最重要的領先優勢。在《專注的力量》中,高曼統整各種變化形式的專注力,探論此種攸關你我一生榮枯的心靈資產。這項資產的重要性長期以來遭人忽略,並鮮少被正確討論。事實上,專注力的運作有如肌肉——不用會退化,愈鍛鍊則愈茁壯。勤於鍛鍊專注力,將是在所有競爭中脫穎而出的不二法門。高曼以其在心理學領域深耕多年之基礎,去簡化繁,精確指出專注力的三種形式:■ 內在(inner)的專注:聆聽自己的聲音,察覺自身的想法和感受,正確釐清事物的優先順序。此一內部控制機制,是決定我們一生榮枯之關鍵。■ 對他人(other)的專注:能以同理心去了解他人的內在想法與感受,並予以協助。■ 對外(outer)的專注:此種專注一如領導者的視野,有助於理解大環境或生態體系,對決策、組織的管理和創新非常重要。高曼以高度競爭性的運動、教育、藝術、企業界等領域的豐富個案研究為佐證,說明這三種專注力缺一不可,是超凡與凡俗間難以跨越的界限。幸而,專注力是可以鍛鍊的,高曼稱為「聰明的練習」,書中列舉多種能提升專注力、強化心智的解決方案,例如正念冥想、組塊記憶、正面情緒等,都有助於改善分心並帶來完美的表現。任何人都必須經歷這種鍛鍊專注力的歷程,才能真正得到提升。專注力,是無關天賦、無關權勢、無法繼承,真正具流動性且操之在己的心智力量。唯有全方位掌握由內而外的專注力,才能真正邁向卓越,預見未來。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丹尼爾.高曼Daniel Goleman著名心理學家、暢銷書作家,曾任《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科學記者,二度獲普立茲獎提名,因新聞寫作成就榮獲美國心理協會終身成就獎,現居麻州。著有《EQ》、《綠色EQ》等重量級鉅作。周曉琪政治大學經濟系,美國邁阿密大學電腦碩士,歷任《工商時報》、《卓越雜誌》、《Taipei Times》記者,《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副總編輯。譯有?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1 微妙的稟賦PART 1 剖析「注意力」2 基本知識 3 注意頂部與底部4 心思飄移的價值5 找尋平衡PART 2 自我覺察6 內心的方向舵7 從他人眼中看見自己8 自我控制的良方PART 3 解讀他人9 知道太多的女人10 同理心三位一體11 社交敏感度PART 4 較大的環境背景12 型態、系統、雜亂無章13 系統盲目性14 遙遠的威脅PART 5 聰明的練習15 一萬個小時的神話16 大腦與電玩遊戲17 呼吸的夥伴PART 6 具良好專注力的領導者18 領導人如何引導注意力19 領導人的三種專注20 是什麼造就了領導人?PART 7 大格局21 為長遠的未來領導

商品規格

書名 / 專注的力量: 不再分心的自我鍛鍊, 讓你掌握APP世代的卓越關鍵
作者 / Daniel Goleman
簡介 / 專注的力量: 不再分心的自我鍛鍊, 讓你掌握APP世代的卓越關鍵:EQ之父丹尼爾.高曼最新鉅作1996年EQ橫掃全球,掀起心智革命2014年衝破數位分心陷阱,讓專注力引領你邁向卓
出版社 /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571359199
ISBN10 / 957135919X
EAN / 9789571359199
誠品26碼 / 2680858561007
頁數 / 368
開數 / 25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X14.8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內文 : 瀕危的人性時刻



小女孩與母親擁抱時,她的頭只搆得著母親的腰,母女一同搭乘渡輪前往某個渡假小島,一路上小女孩緊緊摟著母親,但這位母親似乎從頭到尾都沒有什麼反應,甚至壓根沒有注意女兒——因為她一直全神貫注於手中的iPad。



幾分鐘後,同樣的情景再度上演。我與九位姐妹會的女生共乘一輛小巴士,她們週末也一起去渡假,幾分鐘內她們在昏暗的巴士分別坐定,每個人馬上拿出iPhone或平板電腦敲敲打打,微弱的螢幕餘光在車廂裡閃爍,當她們透過臉書發送文字或翻頁時,偶爾也會有人忽然蹦出一、兩句話,但巴士裡絕大多數時間都寂靜無聲。



小女孩母親的漠不關心與九位姐妹會成員的寂靜無聲,都是因為科技吸引了我們的注意力,也擾亂了我們與他人的關係。二○○六年間,一個新字「既困惑又生氣」(pizzled)進入了我們的字典;這個字是「困惑」(puzzled)與「生氣」(pissed)的組合。當人們透過黑莓機發送訊息的同時,也開始與另一人談話。這個新字形容的是,當你與某人談話時,對方卻同時用黑莓機不斷地傳送訊息給別人。回到當初,人們在這種時候會感覺被傷害與生氣。現在這種現象反倒成了司空見慣。



我們未來的領導者——青少年——目前正位於震央。二○一○年代初期,他們平均每月發送的文字訊息飛增至三千四百一十七則,比數年前的水準足足增加一倍。同一時期內,他們講電話的時間大幅減少。目前美國青少年平均每天送出超過一百則文字訊息,相當於他們清醒時平均每小時發送十則訊息。我還親眼見過有個小孩竟然能一邊騎單車,一邊打字發訊息。



一位朋友描述:「最近我拜訪紐澤西州的表親與他們的孩子。這些孩子擁有人類已知的所有電子工具。我只能看見他們的頭頂。他們不斷檢查iPhone,看是否有人發訊息給他們。渾然不知周遭發生了什麼事,也完全不知道要如何與人互動。」



現在的孩子在一個全新的現實環境中成長,他們貼近機器的程度遠超過與人互動,這是人類歷史上從未出現的情況。讓人感到困擾的原因之一是,孩子大腦的社會與情緒神經迴路,是透過每天與他人的接觸與對話中學習。這些互動會塑造大腦神經迴路;與人們接觸的時間愈短-同時眼睛盯著數位化螢幕的時間愈長-意味著他們愈加欠缺學習。



所有數位化的活動,都是以減少與真人面對面——這是我們不以語言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