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理.台灣 (9月) | 誠品線上

料理.台灣 (9月)

商品描述 料理.台灣 (9月):燒鳥  走在日本大街小巷,燒鳥店的招牌幾乎隨處可見,是上班族在深夜裡慰藉疲憊身軀的知心夥伴。一串燒鳥、一杯啤酒的暢快體驗,近年日本更流行高檔套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燒鳥 走在日本大街小巷,燒鳥店的招牌幾乎隨處可見,是上班族在深夜裡慰藉疲憊身軀的知心夥伴。一串燒鳥、一杯啤酒的暢快體驗,近年日本更流行高檔套餐、餐酒搭配(pairing)等形式,如今的燒鳥店風格百花齊放。 燒鳥旋風延燒到台灣,無論是夜市街邊的簡易餐車、Fine Dining餐廳的高級燒鳥套餐,或下班後能輕鬆進入的平價連鎖店,燒鳥以各種各樣的面貌在台灣登場。這股熱潮不僅保留了燒鳥的自身獨特風味,還融合了在地食材與調味,更貼近我們的日常。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個人專欄06 東南亞料理的醬味|蕭新煌08 餐廳的永續 也可以很簡單|張玉欣12 星光下的盛宴 米其林餐廳的魅力|鄧惠文專題企劃燒鳥16 燒鳥的多元宇宙 連鎖店到精緻餐酒搭配|洪卉琳(特約主編)18 燒鳥淵源與串籤祕密|鞭神老師(李廼澔)20 選用在地純種土雞 燒鳥店常見品種與部位介紹|洪卉琳24 Birdy Yakitori 燒鳥狂想曲跳脫框架的第二樂章|李佩容28 fumée Yakitori 培育台灣式燒鳥的決心|片倉真理32 燒鳥× 和酒 遊 一串一杯精神的燒鳥店|神吉佳奈子風土識食36 橄欖油 來自古老的新鮮滋味|游惠玲40 飛鳳傳情米食坊 飽藏芎林風土的客家小點|番紅花44 枯里珍與馬尾藻 半島酸甘甜與咾咕味|古佳峻職人細語50 米香 從宜蘭小鎮走出世界的台灣菜|賴郁薇舌尖設計學56 OUVERT SEAOL 韓式風格的生活場域實踐|鄭惠文打造餐飲人氣店60 餐飲業的計畫性行銷 系統性策略|笠岡はじめ餐飲市場動態爆紅美食產品的打造公式62 兩大關鍵要素 造就社群打卡爆紅美食|陳念玲64 爆紅產品易衰退 提升品質為長銷關鍵66 社群平台新時代 創新產品才能驅動餐飲市場68 席捲全台人氣美食 延續產品生命力的關鍵為何台南建城400 年72 台南400 尋訪古早味裡的新鮮意|吳比娜74 博仁堂 重溫漢方食補的藥香76 東香台菜海味料理 總舖師手路菜的傳承與創新78 小丰川 以一碗麵在老街坊裡與歷史相遇80 兩角銀冬瓜茶店 復刻豔陽下回味的清涼甘甜文食飲像86 中華飲食文化圖書館代言人 最浪漫的實業家翁肇喜|黃芮琪92 台中最鄉土的料理 麻芛湯|劉書甫96 雲南餐桌的松茸刺身宴|游旨价活動紀實100 瑞芳青雲殿 回歸生態平衡初心的神農饗宴|謝宥融米其林探味104 大阪米其林一星a canto|陳霈瑢餐飲情報108 地方美食節108 餐飲研討會與賽事108 展覽資訊109 餐飲消費

商品規格

商品名 / 料理.台灣 (9月)
簡介 / 料理.台灣 (9月):燒鳥  走在日本大街小巷,燒鳥店的招牌幾乎隨處可見,是上班族在深夜裡慰藉疲憊身軀的知心夥伴。一串燒鳥、一杯啤酒的暢快體驗,近年日本更流行高檔套
誠品26碼 / 2680660264004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6X19X0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自序 : 一串小小的燒鳥,卻有大學問。本期專題企劃〈燒鳥〉,特約主編洪卉琳從台灣燒鳥店現況切入。探討燒鳥的歷史起源,早在江戶時代已有燒鳥紀載,但並非人人可得,經過歲月演變,燒鳥已成為庶民美食。日本餐飲在台灣被廣泛接受與喜愛,燒鳥文化也隨之流入台灣。專題進一步介紹雞肉各部位獨特性、雞隻品種風味差異。無論是台灣還是日籍主廚,在傳承日式技法的同時,也尋求如何因地制宜,融入本地特色。從挑選食材到串籤的技術,將雞肉均勻地串在竹籤上,本身就是一門藝術,烤製過程中,「臭火焦」(tshàu-hué-ta)前的火候掌控,每一環節都考驗著師傅的經驗與技藝。本次專題文章更特別採訪東京的燒鳥餐酒專門店「燒鳥× 和酒 遊」,進一步探索燒鳥料理的多樣變化。燒鳥既可作為庶民的美食,也能在餘煙裊裊間,化為Fine Dining 的精緻套餐,豐儉由人。
  在出刊前接獲金鼎獎得獎的喜訊,感謝評審肯定與建議。編輯部將持續精進內容,致力於傳遞飲食文化與餐飲新知。最後,感謝一路陪伴與支持料理台灣的你們。
總編輯 陳怡伶

  近來同事熱衷於團爸團媽的美食,在大家共情興奮之餘,我也默默打開手機,跟著追蹤全台走透透、定點定時交貨的各地美食。在社群媒體上爆紅的美食,對餐廳究竟是利是弊?這期〈餐飲市場動態〉帶來精闢的解析。近期《台灣米其林指南2024》發布後,幾家歡樂幾家愁。日前與一位餐飲業的老前輩餐敘,席間聊到經營哲學,他說:「做生意不能總想『包贏』(pau-iânn)。」以棒球為例,不可能每場球賽全勝,追求「勝率」才是關鍵。如果球隊平常的勝率是60%,多努力一些將勝率提升至65%,那麼這支球隊很可能就是這季球賽的冠軍。一席話箇中道理,值得細細琢磨。
副主編 洪麗君

  自疫情以來多在國內旅行,也去了不少次台南。在地小吃及特色咖啡廳都各有秀逸,令人流連忘返。今年適逢台南建城400 年,〈地方滋味踏查〉特約主編吳比娜,介紹具備傳承與創新的台南店家,從辦桌台菜餐廳到古早味冬瓜茶,皆以深厚歷史凝鍊底蘊,令人心生嚮往,恨不得馬上訂一張車票親自踏尋。一甲子老店延續不易,高雄鹽埕的北港蔡三代筒仔米糕也是每次至高雄必定造訪的店家,友人更鍾愛其蒸蛋湯,甚至想外帶回台北;循路線找到在75 期由作家郭銘哲推薦的阿綿麻糬,夏季限定水蜜桃牛奶大福清香綿密,在高鐵上幾口吃下,延續旅途幸福感。
編輯 謝宥融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中文雜誌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