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K 印刻文學生活誌, 十一月
| 商品描述 | INK 印刻文學生活誌, 十一月:INK印刻文學生活誌267期(2025/11):誠品以「人文、藝術、創意、生活」為核心價值,由推廣閱讀出發,並透過線上網路,傳遞博雅的溫度,打造全 |
|---|
| 商品描述 | INK 印刻文學生活誌, 十一月:INK印刻文學生活誌267期(2025/11):誠品以「人文、藝術、創意、生活」為核心價值,由推廣閱讀出發,並透過線上網路,傳遞博雅的溫度,打造全 |
|---|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起飛小說有新人—2025台積電短篇小說新人賞—【封面故事】台積電文教基金會繼六到八萬字的台積電文學賞(中篇小說)之後,再次與印刻合辦「台積電短篇小說新人賞」,徵獎字數回到簡鍊明快的一萬至一萬八千字的短篇範圍,希望可以鼓勵更多創作者投入小說創作,也期盼收穫更豐富多樣的成果。透過小說的敘事開展,拓延出一座又一座的故事島嶼,每座島都是全新的世界,人物依循意志與事件的交錯順行或逆向,讀者也追著文字線索踏查解題,在相互的探尋中,拉開了對世界的理解與想像。這也讓我們在努力與現實推磨應對之餘,仍舊可以憑藉著小說的可能,讓我們得以保有新鮮的眼睛,眺望未來。新人賞從二○二五年四月一日開始歷時兩個月的徵件,經初審複審與決審三階段,最終選出本屆獲獎作品:正賞〈廢code炸彈〉;評審團獎〈沉積岩〉;副賞〈對位〉、〈遷徙〉。恭喜各位得獎者,也期盼未來更多的作品。
產品目錄 【目次】編輯室報告010恍若無人之境 蔡俊傑026封面專輯 起飛──小說有新人 2025台積電短篇小說新人賞028用流逝的時間,戰勝時間的流逝 童偉格030正賞:陳威同032評審團獎:張馨潔034副賞:陳誌緯036副賞:李沐恩〔正賞〕038廢code炸彈 陳威同056得獎感言:千禧年危機059評審意見:廢code爆炸,照出世界的模樣 張惠菁〔評審團獎〕060沉積岩 張馨潔 076得獎感言:像這樣的生活079評審意見:穿透小說話語的岩層 童偉格〔副賞〕080對位 陳誌緯094得獎感言:說笑話的人097評審意見:津津蘆筍汁 胡淑雯〔副賞〕098遷徙 李沐恩112得獎感言:「你好,短篇小說。」115評審意見:小說是騙局、信念或使命 阮慶岳複審觀點122困境夢境 陳淑瑤124用一個動作開啟 盛浩偉126沒有服務精神什麼的最讚了 黃麗群 128沉默的肉搏 連明偉131「一萬八千字的小說能分出幾節」作為一個問題意識(兼論小說是什麼) 陳栢青134來嚇我一跳吧! 劉梓潔決審觀點138不完整就是小說的本質 阮慶岳142台積電世紀台灣文學的創作與評審 邱貴芬147在故事中,贖回世界的複雜與飽滿 張惠菁150致 那些 未得獎的作品 胡淑雯154生疏的夢 童偉格決審會議紀錄158 2025台積電短篇小說新人賞決審會議全紀錄
| 商品名 / | INK 印刻文學生活誌, 十一月 |
|---|---|
| 簡介 / | INK 印刻文學生活誌, 十一月:INK印刻文學生活誌267期(2025 11):誠品以「人文、藝術、創意、生活」為核心價值,由推廣閱讀出發,並透過線上網路,傳遞博雅的溫度,打造全 |
| 誠品26碼 / | 2680135862117 |
| 注音版 / | 否 |
| 裝訂 / | P:平裝 |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 級別 / | N:無 |
內文 : 【編輯室報告】
恍若無人之境
以編輯而言,所有這段時間的成果,其實都從這一頁之後才真正展開,讓許多作者登場,文字帶著各自聲腔訴說,讀者的眼光吸附油墨,暈化成嚮往與期待的索引。而編輯室報告,簡單說,大概就是一種比賽上場前自己圍圈圈,手搭著手或搭著肩,大力喊出來的隊呼。但我想,某種程度上來說,文學,或者說寫作之艱難,確實很需要一點有精神的隊呼來相互鼓勵。
對我來說,每次這本雜誌要完成的最後一個步驟,便是編輯室報告。到底在這一頁裡要放些什麼才是最恰當的?而且又要看起來不會顯得太傻,也不要太過嚴肅,不能碎碎念,可以有一點廢話,但又不能廢得太自嗨,還是得要好好說點什麼,每次就是那個「什麼」在難。
接近年底,隨著天氣開始涼爽,時間似乎也變得窘迫,逐漸失去鬆動生活的彈性。這聽著像是抱怨,但其實也只是想提醒自己,更應該耐著性子逐一釐清面對,讓自己耐煩,某種程度上,也讓身邊的人一起共享耐煩。總得有個重心,可以安放自己,讓自己不會被這充滿了陣陣強側風的時代給吹倒,至少還能保持踉蹌前進。快時間充滿了快節奏,人和事還未來得及好好停下,就被迫推走了。每個人都想說話,都有自己覺得很重要的事情要說,都期待著每個人能夠為自己停下。喧鬧嘈雜已成為讓人安穩入夢的白噪音,過眼所見,彷若無人之境。
本期是2025台積電短篇小說新人賞得獎專刊,得獎專刊最有趣的是,往往每次透過不同的參賽作品整體鋪陳出來的創作者的面貌,聚焦探討的問題意識,遭受的困境,那些作品裡紛陳的愛與思念,各種情感的醞釀發酵,各種規範的規則與道德,有些人極盡所有的修辭堆疊想去形容描述的東西,卻也是另外一些人努力掙扎著想拿掉的附加掛累。作品與作品的碰撞,作品與人的交會,在評審們依循著自己的標準與喜好,層層挑選出推薦的作品。每每在評審現場,其實我很喜歡看到評審們各自篤定的舉出哪篇作品是自已很喜歡的,我覺得那樣的篤定很難得,其中必然有獨特的地方。總有種感覺,世界越新穎,越好像陷入一種停滯的狀態,雖然整體似乎被一個更精緻的濾網過篩了,呈現出來的景致更精細漂亮,但反而不容易留下深刻印象。
也許是因為普遍都變好了?所以對於如何更好,就更顯焦慮困挫。
只是除了好壞,究竟我們留存了什麼給自己?或者說,我們替自己磨練的獨特是什麼?自己能否持續保持著觀看事物的意願和能力?而即便敏銳有敏銳的優勢,但若是對日常所見所遭遇的物事過於放任敏感,而顯得自己過於戲劇化的投入自己的角色,就會忘了節制的重要,使得過多的情感和主見四處拖延漫溢,形成一處難以脫身的沼地。
有時難免注目那些既有的,被交出的成果,但其實真正在意的並不是成果本身,而是作品被完成之後所展現的自由與自適。所以,重點其實是「完成」,但完成是什麼?是一個故事的開始與結束,是一段記憶的追尋與落定,是某一種傷害的自揭與痛楚的釐清,是關係的增生或斷裂,是時間之河的湍湍流水,還是始終無法踩入同一道河流的生疏步履……。想想真不容易,但也還好夠難,才足以讓我們可以好好的花時間去感受和思考,去苦惱著要如何才能更貼近的去體現那個難的複雜度。
最後,想用最近看的波拉尼奧小說《護身符》裡的這句話「我之所以沒變成瘋子,原因是我一向有幽默感。」做為這次的隊呼,以及給創作者們的祝福,祝大家身體健康,都能保有幽默感。
再次恭喜本次新人賞的得獎者們。
最佳賣點 : 中文雜誌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