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K 印刻文學生活誌, 八月 | 誠品線上

INK 印刻文學生活誌, 八月

商品描述 INK 印刻文學生活誌, 八月:INK印刻文學生活誌264期(2025/08):誠品以「人文、藝術、創意、生活」為核心價值,由推廣閱讀出發,並透過線上網路,傳遞博雅的溫度,打造全新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轉向──從共產黨人到匪情專家:蔡孝乾【封面故事】【轉向──從共產黨人到匪情專家:蔡孝乾】當代台灣歷史研究中,蔡孝乾是一位極具爭議的關鍵人物。他的經歷橫跨日治時期的左翼文化運動、戰後中共在台地下組織的建構,乃至白色恐怖時期的政治轉向。作為中國共產黨駐台高階幹部,蔡孝乾曾擔任台灣省工作委員會書記,長期從事地下活動。歷經兩度被捕與逃亡後,最終在高壓審訊下「自新」,並背起了「叛徒」罵名,其急遽的轉變至今仍存有爭論空間。作家藍博洲長期致力於左翼歷史與白色恐怖的書寫,筆法融合紀實與敘事,帶領讀者深入時代現場。本次封面專題「轉向」,將以藍博洲的兩篇報導文學作品,揉合親身訪談與歷史文獻,專題呈現出五○年代台灣地下運動的殘酷處境與人性掙扎。這不僅是對蔡孝乾多面形象的再理解,也是報導文學如何剖析歷史的印證——在歷史與敘述之間,仍有無數需要被傾聽的聲音。

商品規格

商品名 / INK 印刻文學生活誌, 八月
簡介 / INK 印刻文學生活誌, 八月:INK印刻文學生活誌264期(2025 08):誠品以「人文、藝術、創意、生活」為核心價值,由推廣閱讀出發,並透過線上網路,傳遞博雅的溫度,打造全新
誠品26碼 / 2680135862087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推薦序 : 【編輯室報告】
喚誰的名字

執行主編 蔡俊傑

剛結束七月初的文學營,來自各地的人們,因為對文學的憧憬與愛好,短暫地聚集在一處。三天兩夜的文學時光,大學校園裡的閒適,課堂之間的來來去去的講者與聽眾,那些教室裡的討論,以及走廊上跟小鳥一樣一叢叢聚集著討論的景況,每次都還是會被那些氛圍感動。看到那些渴求的眼神,想要在別人給出的答案裡,找到與自己共通的合用材料,去修復、填補自己,或者搭建讓自己可以看得更高遠的立足點。又或者,只是聽聽看看,也許別人的問題,也會是自己的答案。
走過了一年復一年,即便再怎麼提醒自己,保持感受和疑惑的空間,不要對同一物事過於決斷,儘管熟悉已然是一種優勢,但也要避免建立其上的刻板印象,不讓自己流於偏見。有時候會想,許多時候,不只是要自我提醒,更要從他人的觀察與反饋中,多重確認一個單純又複雜的老問題──「文學究竟能做什麼?」或者換個方式說,什麼是文學?我們想用它來做些什麼?
這個已經被打磨得有點像口號的問題,每個人都能講出屬於自己的回覆,即便沒有回覆也無妨,比起答案,起身動作似乎是更為重要的事情,比如寫,以及閱讀,去參與那些覺得必要的事,有足夠的能力去斟酌什麼是更重要的事,還有不重要的事。要如何維持持續感受的意願,如何把那個「能」給推展到自己「力」的極致,讓疑惑可以是醞釀,而不是停滯;讓索求變成為驅力,而不只是討要。
有時候雜事多了,事情疊著事情,一下子就會忘記了時間。忘記時間的其中一個結果就是,當你一回神,會發現自己正在做的事情似乎不在原本預想的軌道上,而那個所謂的正軌其實也只是,在曾經某個時刻,自己對自己的一種允諾。關於那些想要好好完成的,好好記得的,那些應該和也許,那些可以在自己的時間內,隨著自己的內心所想更趨近的事情。
我總是覺得,有時我們過於高估自己,也太過草率地去斟酌,時間的缺失造成的一種生命境況的缺氧狀態。或許在想著文學究竟能做什麼之前,得先好好想想,自己想做什麼,能替自己做些什麼?
本期藍博洲爬梳歷史資料,摹寫「叛徒」蔡孝乾,看這些言語聽說,與文字記載,如何透過後來人的研究與解讀,重建原貌?在歷史的濃霧中,窺見人心的複雜與計算。在不同的視角之下,每個人只能看到自己能看見的,而時間總是在替歷史鋪墊著更多解釋的可能,或者說,更多因為不在場,而存在的闡述空間。
邊讀著這期的篇章,邊想著一件也許相對無關緊要的事。在那個詭譎混亂的時代,名字所代表的不僅僅是一個人的身分背景,有時更像是織就一張巨大的網中間的那些節點,那些化名,還有一個又一個不同代號之間,所傳遞的訊息,或這潛藏的關鍵所在,彷彿人只是一件事的載體。而我想,也許文學的能力可以做到的其中一樣,就是把身為一個人的舉止所牽引的內心,跨越那些逝去的時間,盡可能的填充回去,讓那些名字顯得飽滿,可以回到本有的那些人身上,讓時間繼續延展下去。

試閱文字

內文 : 【目次】
編輯室報告
008喚誰的名字   蔡俊傑
030封面專輯   
藍博洲【轉向── 從共產黨人到匪情專家:蔡孝乾】
032轉向──從共產黨人到匪情專家:蔡孝乾   藍博洲  
051叛徒誰寫   藍博洲
【詩人部落】
064 巨鹿   蕭宇翔
〈噴泉〉、〈口〉、〈細針〉、〈因為你〉、〈他們〉、〈我們〉、〈理型〉、〈在綰城〉、〈六堂課〉  
【特選】
舞之月──小說蔡瑞月   李敏勇
【那些人那些事】
098 張愛玲論「妻子如衣服」   吳邦謀
【文學延長線】
102 多重未來的可能起點   白蓮娜訪談童偉格
【遠方】
112 遠方,火口或霧   許閔淳
【另一個我】
116 那些沒能成為的自己   溫如生
【專欄:維多利亞公園】
118 革命之後(一)   張潔平
【觀景窗】
122 「恩深似海怨猶生」──由余英時先生的一篇證詞試探歷史上與現實中的恩怨觀念   邵東方
【八月小說】
140 居無竹   陳淑瑤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中文雜誌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