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 25期 | 誠品線上

今周刊, 25期

商品描述 今周刊, 25期:今周刊1435期(2024/06/20):誠品以「人文、藝術、創意、生活」為核心價值,由推廣閱讀出發,並透過線上網路,傳遞博雅的溫度,打造全新的文化場域。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今周刊第1435期 南向.內需.新藍海》20億人口消費力崛起,印度躍iPhone第5大市場;越南6年人均GDP猛增43%…直擊 南向.內需.新藍海2024年東協台商1000大印度年增2千萬個中產階級,台商總會長:這裡跟30年前的中國很像深耕雙印、越、泰,電子通路王聯強:年輕人瘋科技新品,換機超快拚在地化!聚陽揪越南Z世代衝訂單;和成用菲律賓設計師攻5成市占特斯拉執行長 馬斯克營收衰退、盈餘腰斬、股價大跌特斯拉股東照給1.5兆獎金押寶AI全自駕系統馬斯克能兌現股價「9倍漲幅」承諾? 砸重本、挑IP、拚AI 電信三雄的台劇生意經搶搭上半年作帳順風車 卡位16檔投信認養股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1435期目錄文字 2024.06.20~2024.06.26 封面故事 62 20億人口消費力崛起,印度躍iPhone第5大市場;越南6年人均GDP猛增43%⋯ "直擊 南向.內需.新藍海中標:2024年東協台商1000大" 呂玨陞、劉芮菁 電子通路龍頭〉把合資當結婚 對象需具備三條件 74 聯強打通四大市場的合夥學 呂玨陞 成衣大廠〉打破台灣接單模式 讓當地20多歲年輕人管訂單 78 聚陽造越南「第二總部」盤算 徐采薇 老牌衛浴〉深耕菲律賓逾20年 市占率近五成 82 和成重用在地戰將讓品牌扎根 劉芮菁 合成橡膠大廠〉為了降原料成本 它讓對方從抗拒到點頭 86 台橡虧三年到連賺七年談判術 徐采薇 榜單分析〉電子大咖率供應鏈掀南向潮 營收貢獻大增 88 電子業東協大擴張時代來了 呂玨陞 今專欄 《谷月涵看台灣》 14 另類的「戰爭紅利」 谷月涵 《不規矩報告》 16 綑綁天地的超強獨角獸SpaceX 林家振 《小企業大社會》 18 人、環境與利潤共好的商業模式 王國雄 《吹牛老爹》 20 演藝圈的待客之道 王偉忠 24 《今漫畫》 CoCo 26 《圖文並靠》 馬 克 紐約時報精選 空置率5.4% 創20年來最低水平 28 零售還沒到末日 美國購物中心強勢回歸 焦點新聞 競拍、詢圈都破局 科科科技槓上統一證券 32 罕見上市大跌跤 解析二度失利背後蹊蹺 張如嫻 創意私房又竄境外App 出招「封網」挨轟粗暴 38 Telegram性犯罪難鍘 數發部肩負3任務 陳子萱 諾獎經濟學家揭「貪婪工作」加劇兩性不平等 44 台灣要救生育率 須解女性職涯撞牆之謎 馬揚異 國際眼 營收衰退、盈餘腰斬 特斯拉股東照給1.5兆獎金 50 押寶AI全自駕 馬斯克能讓股價漲九倍? 乾隆來 企業最前線 搶攻綠產業商機 三大未來科技讓3C垃圾變黃金 58 這家屏東台廠 幫蘋果、奧迪處理廢電池 段詩潔 高科技 從向Netflix買片競爭 到跨足內容投資 102 砸重本、挑IP⋯電信三雄的台劇生意經 譚偉晟 金融圈 亞洲唯一CDP企業諮議專家 拚破圈中小企 112 國泰世華站隊綠色金融 挺碳揭露先鋒 梁任瑋、王子承 今專欄 《老謝開講》 118 誰控制AI晶片,誰就控制全世界! 謝金河 《呂宗耀投資周記》 122 後疫情時代下的醫材經濟 呂宗耀 ——兼論聯合骨科、愛派司2家公司 《理財魔法》 124 擦鞋童來了嗎? 藍富閒 征服股海 台股上演「一個人的武林」 慎防中小股被藉機出貨 126 搶搭半年作帳行情 卡位16檔投信認養股 唐祖貽 個人理財 美國長債ETF短期恐難解套 130 降息紅利還要等 布局短債「先拿先贏」 李瑞瑾 最大風險來自漲多回檔壓力 優質大型股仍是主流 134 美股多頭勢力強勁 下半年可望大漲小回 林怡妏 東洋經濟週刊 國土交通省展開調查 五車企多款車停產 138 日本車安全性打折扣? 豐田、本田汽車陷造假風波 有一天.One Day 142 領悟自己為何而生 他寫下巴黎飯店傳奇 郝廣才 健康人生 活得夠老就會發生 劈啪作響是常見症狀 144 小心膝關節退化 減肥增肌能用久一點 楊雅馨 風尚 《寶春師傅好食光》 146 賣菜的教會與種菜的牧師 吳寶春 149 蜜餞新食代 鐘玉霞 150 拿捏鹹酸甜 老店梅飲新滋味 152 用蜜餞說故事 甜點裡的員林印象 154 玩味宜蘭風土 打造金柑飲食文化

商品規格

商品名 / 今周刊, 25期
簡介 / 今周刊, 25期:今周刊1435期(2024 06 20):誠品以「人文、藝術、創意、生活」為核心價值,由推廣閱讀出發,並透過線上網路,傳遞博雅的溫度,打造全新的文化場域。
誠品26碼 / 2680128742259
注音版 /
裝訂 / N:無
語言 / 1:中文 繁體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內文 : 製造業崛起之後
撰文.楊紹華
九年前曾經到印度採訪十天,那年,上任未久的印度總理莫迪剛開始推動「印度製造」計畫,我們循著「德里、孟買工業走廊」一路走訪,其中一個亮點,是拜訪印度手機品牌Micromax總部。
當時,Micromax一度打敗三星,成為印度手機龍頭,這家年輕的印度公司也被阿里巴巴、軟銀點名投資。公司創辦人分享祕訣,「我們只想著一件事:印度人究竟要什麼?」他的答案,首先是迎合印度人愛看歌舞片的胃口,大膽推出大螢幕手機,另一個更重要的答案,是「價格便宜!」
這是九年前的印度,「便宜」就是真理,在地小品牌用不到三千新台幣就能買到的大螢幕手機登上王座,而高貴的蘋果iPhone仍在苦戰,年銷量大概僅有Micromax的十分之一。
九年後,採訪團隊再次前進印度消費市場,蘋果直營店人潮滿滿,要價超過兩萬新台幣的iPhone手機賣得不差,去年,iPhone成了印度銷售總額最高的手機⋯⋯。印度人要的,似乎不再只是便宜。
二○一八年中美貿易戰後,印度與不少東協國家成為供應鏈移轉受惠者,隨著製造業崛起,就像中經院台灣東協研究中心主任徐遵慈說的:「製造業會帶來薪資成長,薪資成長則會回歸到消費市場。」貿易戰六年後的今天,連鎖效應確實已開始向消費、內需經濟傳遞。
本期封面故事,我們與中華徵信所合作推出「東協台商一千大企業調查」,在成長最快的南向國家裡,從營收規模盤點最強台商;而許多在地台商跟我們強調的,則是「不只製造出口、也要瞄準內需」的新方向。
「印度製造」計畫的下一步,是「為印度製造」。而這條從出口到內需的邏輯線,也在許多南向國家同步上演。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中文雜誌推薦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