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健雜誌, 一月 | 誠品線上

康健雜誌, 一月

商品描述 康健雜誌, 一月:康健310期(2025/01):誠品以「人文、藝術、創意、生活」為核心價值,由推廣閱讀出發,並透過線上網路,傳遞博雅的溫度,打造全新的文化場域。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康健X30大醫學會合作評選2025年度好醫生:The Good Doctors50歲以下中生代好醫生創新技術+診療資訊大公開《康健》和台灣30個最權威的專科醫學會合作,依據「醫術醫德」、「國際聲譽」和「與時精進」3大指標,甄選出該科別的〈年度好醫生〉。這是《康健》第3屆年度好醫生選拔,這一次,我們聚焦50歲以下的中生代醫師,他們有的已是名醫,有的正在成為名醫的路上。這30位醫界明日之星是誰?是怎麼養成的?《康健》採訪團隊深入北中南東,一一實地訪問他們,看他們如何承先啟後、扛下台灣健保世界第一的招牌;又如何在這個醫療人力荒年,憑熱血、熱情、傻勁,理直氣壯地撐著。他們值得被人們好好看見、被制度好好對待。醫療教育危機:誰來守護救命科?曾經,醫生是一個讓人羨慕的職業,但現在卻被視為「血汗勞工」。醫生面臨長時間工作、過勞、醫療糾紛等問題,加上人力不足,白袍的光環已經不再。如今,即便是成績最頂尖的高中生,也不再將醫學系視為唯一的第一志願,反而傾向投身於當前熱門的半導體產業或搭乘 AI 熱潮的電資訊科系。然而,即使我們生活在數位時代,離不開科技,但醫生更是不可或缺的存在。足夠且優秀的醫療人力對社會非常重要,因為每個人一生中都會需要醫療的幫助,此次專訪的這30名醫師無疑是年輕一代的典範。《康健》透過他們的故事,號召更多優秀年輕新血投身醫療行列,更期待社會和制度好好對待這些拚了命照護我們生命的好醫師。特別企劃|超便宜、CP 值高,小心是雙面刃 「韓國醫美旅遊」真的安全?韓國政府近年大力推廣醫療旅遊,2023年還放寬了以「醫療為目的」入境的相關條件,希望成為亞洲醫療旅遊的中心。不過,想去韓國進行快速、不必動刀的醫美療程,首先要釐清自身需求。過了40歲,歲月痕跡浮現,醫美成為逆齡武器之一,韓國醫美價格親民,但療程種類多樣,針對輕熟齡不同需求,有哪些適合療程和風險?一次解析!十字花科蔬菜 吃2週有感降血壓控制血壓不僅可以依賴藥物,調整飲食同樣是穩定血壓的重要途徑。許多天然食物已被研究證實具有降血壓的功效,其中蔬菜因富含鉀離子、鎂離子及膳食纖維,不僅能協助穩定血壓,還能預防肥胖和心血管疾病。那麼,眾多蔬菜中哪一種的效果最佳呢?根據最新研究,「十字花科蔬菜」因其獨特的營養成分而成為降血壓的明星食材。想了解十字花科蔬菜如何助力穩定血壓?本文帶你一起吃出健康、穩定血壓!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編者的話9 好醫生如何「傳承」?―――――― ― ― ― ― ― 鄧桂芬 真原醫12 正向的接受 活出宇宙的祝福―――― 楊定一 精準醫療14 醫師養成3基石崩解―――――――――――吳明賢 逆齡時代15 觀步知病,走路藏玄機――――― ―――――劉秀枝 跳脫舒適圈,踏出探索的步伐 16 歐都納董事長程鯤推薦 無痕山林4步道―――――――――――――――吳雨潔 李美英的理想退休生活:與家人在一起19 《黑白大廚》學餐名家 生活平凡,廚藝卻不凡―――――――――吳雨潔 超便宜、CP值高,小心是雙面刃24 韓國醫美旅遊 真的安全?――――――――――葉懿德 想逆齡先認清需求28 40歲後赴韓醫美 需求vs.風險全攻略――――――――――――葉懿德 事前準備到糾紛處理,一次搞懂!32 赴韓變美風險揭密 6大QA避開「醫美雷區」―――――――葉懿德 肢體痙攣新解方 達人教一盤菜輕鬆料理 38 十字花科蔬菜 吃2週有感降血壓―陳蔚承40 中風後變「單手超人」? 肉毒桿菌讓他重獲雙手自由――――――鄧桂芬 新照顧神器42 「AI智慧床墊」助防跌 提前90秒預測長輩將起床―――――――邱宜君 康健陪你練44 幫眼睛點「光明燈」 3穴位紓緩痠澀――――――――――――――林貞岑 內科 心臟內科|宋思賢52 心臟瓣膜手術權威 技術與溫度兼具―――――――――――――――蕭玉品 感染科|黃崧溪55 從導遊到非洲醫療救援 踏遍世界守護生命――――――――――――――鄧桂芬 感染科|鄭琬58 跳脫框架 不放棄為病人找答案――――――――――――邱宜君 腎臟科|楊智宇60 好醫生不需要最聰明 3個特質最重要――――――――――――――――邱宜君 神經內科|鍾芷萍62 腦健康的溫柔先驅 從細節發現腦疾新機轉――――――――――吳孟瑤 胸腔內科|潘聖衛 64 「視病猶親」是基本 讓病人聽懂最重要――――――――――――――楊雅馨 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周振凱 66 不只耐心更耐煩 以助人初心行醫者大路――――――――――林秀美 胃腸肝膽科|蘇東弘 68 檢查總親自上陣 病人一句謝謝是最大成就――――――――楊雅馨 風濕免疫過敏科|盧俊吉70 從陪母求診到成名醫 跨科治不孕護「免疫媽媽」――――――吳孟瑤 外科 74 心臟外科|張睿智 藝術般精湛的外科專業 對生命全力以赴―――――――――――――――――邱宜君77 胸腔外科|林孟暐 外科界的「奇異博士」 哈佛首位亞洲胸外訪問教授――――――邱淑宜80 大腸直腸外科|賴正大 從叛逆少年到大腸癌權威 敢說真話才是良醫―――――――――――――――謝佳君82 心臟外科|楊翔宇 就是想動手救人 把患者從鬼門關前拉回來―――――――――梅緣緣84 神經外科|謝政達 老鷹眼、獅子心、靈巧手 勇於挑戰急重難病症――――――――――――邱淑宜86 泌尿外科|羅浩倫 從刀尖到心間皆用心 超凡的達文西手術專家―――――――――――梅緣緣88 耳鼻喉科|王棨德 要成為10%的關鍵少數 突破嗓音治療瓶頸―――――――――――――――蕭玉品90 整形外科|蔡嘉軒 挑戰冷門蟹足腫治療 「疤痕剋星」追求美與極致――――――鄧桂芬 婦兒科 94 兒科|陳慧如 力推兒童發展篩檢 盼早點找出「慢飛天使」―――――――――葉懿德96 婦產科|黃楚珺 熱愛迎接新生命 陪不孕患者一試再試―――――――――――――梅緣緣 家庭科 98 家醫科|林季緯 培養全人醫師的教育家 發揮家醫科影響力―――――――――――――――林慧淳100 皮膚科|楊朝鈞 醫病先醫心 南部拯救落髮第1把交椅――――――――陳蔚承102 眼科|朱筱桑 把溫柔都給了病人 最想幫助患者重見陽光―――――――――――楊雅馨104 家醫科|彭仁奎 不把死亡當敵人 陪伴病人放下―――――――――――――――――吳雨潔 其他科 108 精神科|李正達 翻轉憂鬱症命運 從零到有,他讓科幻成真――――――――張雨亭111 中醫|蔡明諺 中西醫合療先行者 用心記住每一位病人――――――――――――林貞岑114 復健科|張凱閔 名列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 最會做研究的超音波權威――――――――陳蔚承116 急診科|林晏任 從40分鐘縮短到30秒 研發晶片讓救命速度大進化――――――林慧淳118 牙科|蔡欣原 共感患者的痛 激勵小病人投身牙醫――――――――――――林慧淳120 血液腫瘤科|黃泰中 從病人角度找解方 淋巴癌領域「醫生中的醫生」――――張曉卉122 麻醉科|王柏凱 東台灣最頂尖疼痛治療專家 超音波導引神技精準減痛――――――――鄧桂芬 破除中醫藥迷思124 針灸真能治過敏性鼻炎?―――――――― 孫茂峰 吃貨明日書125 迷上貝貝南瓜的理由―――――――――――― 毛奇 癌症問康健126 癌症治療,快不一定好!―――――――吳教恩128 《關於癌症,我們是否治療太多,知道太少》 癌症就是你自己 別把它當敵人―――――――――――――――張紫蘭整理

商品規格

商品名 / 康健雜誌, 一月
簡介 / 康健雜誌, 一月:康健310期(2025 01):誠品以「人文、藝術、創意、生活」為核心價值,由推廣閱讀出發,並透過線上網路,傳遞博雅的溫度,打造全新的文化場域。
誠品26碼 / 2680128712016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X28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內文 : 好醫生如何「傳承」?

文.鄧桂芬

每個人都會生病,古人尋找「好大夫」,現代人則要找到「好醫生」。
在沒有電視、網路和社群的年代,靠的是口耳相傳「鬥相報」;而現代人打開電視、滑手機、聽Podcast,隨處可見醫師上節目、經營粉絲團。有些醫師因為受歡迎而成為網紅,廠商也爭相找他們合作代言。
然而,名氣大的醫師就等於「好醫生」嗎?《康健》自2022年起帶著這個疑問,啟動〈年度好醫生〉專題,今年已邁入第3屆。我們在這3年來,透過與各大醫學會的合作推薦,逐步找到了方向和答案。
不可否認,有些醫師極具個人魅力,善於經營品牌形象,但真正不可取代的,是他們的專業素養、仁心仁術,以及不斷學習新醫療知識與技術的態度。
特別是這一次,我們聚焦50歲以下的中生代醫師。這群醫師相對年輕,又累積了一定臨床經驗,是醫界承先啟後的重要力量。
《康健》派出16人採訪團隊,走遍台灣北中南東,專訪30位醫師,呈現他們的醫療理念與挑戰。
與前2屆不同,中生代醫師更願意擁抱智慧科技;但與更年輕的醫師相比,他們經歷過「超爆肝」的住院醫師訓練,無論多苦,他們仍咬牙撐過去。
這一群人比資深醫師多了一份擔憂:「傳承」。
一位受訪醫師坦言,自己升任主治醫師後就能夠獨當一面,但看到新一批升任主治的學弟妹,由於沒有經歷過「刻苦銘心」的磨練,實力是否足以勝任,他不敢輕易確定。
多位好醫師還特別提到健保制度的不合理,當通膨明顯加劇,醫療給付卻仍維持萬年不變,甚至隨著健保點值縮水而變少。
這樣的環境,讓救命科別無法賺錢,難以吸引年輕醫師投入。其實應該回頭思考,這樣的醫療產業環境,年輕人又能承受多久?
中生代醫師站在醫界的十字路口,肩負著承先啟後的責任,他們需要在專業、家庭與生活之間尋求平衡,同時也期待一個更合理、更永續的醫療環境。《康健》好醫生專題,正是希望透過30名醫師的故事,看見一個時代醫療現場的縮影,他們值得被好好對待。
本期另一個重點特別企劃,聚焦近年正夯的韓國醫美旅遊。記者葉懿德深入採訪皮膚科醫師、韓國醫美翻譯及親身體驗的愛美人士,揭開韓國醫美旅遊背後的美麗與哀愁。
農曆春節將至,想趁旅遊之際,用優惠價格悄悄變美?醫美新手們務必先詳讀本期特企,了解宣傳話術背後的風險與陷阱,才能降低醫療糾紛的發生,安心又踏實地變美麗。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中文雜誌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