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見雜誌, 九月
商品描述 | 遠見雜誌, 九月:遠見471期(2025/09):誠品以「人文、藝術、創意、生活」為核心價值,由推廣閱讀出發,並透過線上網路,傳遞博雅的溫度,打造全新的文化場域。 |
---|
商品描述 | 遠見雜誌, 九月:遠見471期(2025/09):誠品以「人文、藝術、創意、生活」為核心價值,由推廣閱讀出發,並透過線上網路,傳遞博雅的溫度,打造全新的文化場域。 |
---|
內容簡介 【封面故事】關稅風暴下的「快食尚」逆襲奇蹟一團麵粉揉出2000億烘焙商機美國總統川普發動關稅戰,讓外銷製造業哀鴻遍野,卻有一個產業悄悄逆勢突圍,就是你我每天路過、隨手買一塊麵包或一份甜點的烘焙業。外界總以為它只是「內需小產業」,但從原料、設備、器具到生產、販售,背後支撐的是一條龐大的產業鏈,經濟規模早已突破2000億元,養活超過十萬個家庭。30幾年來,烘焙業因應需求轉變,早已將麵包、糕點做成「快食尚」,展現出MIT的軟實力;甚至有別於傳統出口廠商,改以「在地製造、就近服務」,以開拓海外的內需市場。從烘焙工業「四大天王」南僑、新麥、三能、德麥,再到聖瑪莉、85度C插旗美國,當很多廠商還在煩惱如何消化關稅成本時,烘焙業已用一個個的設備、器具及爆款商品,成為供應鏈不可或缺的伙伴。它不再只是消費者的小確幸,而是台灣在亂局中,端上檯面的硬實力!
產品目錄 【目錄】封面故事68 關稅風暴下的「快食尚」逆襲奇蹟 一團麵粉揉出2000億烘焙商機∕彭杏珠、吳婉瑜80 四大天王撐起半邊天亞洲供應鏈少不了台灣 ∕彭杏珠86 原料之光》南僑是烘焙師傅救星 拉拔出無數千萬富豪 ∕彭杏珠89 設備之光》新麥自製半價攪拌機 助MIT跨越五大洲 ∕彭杏珠92 器具之光》從手工敲打到亞洲龍頭 三能靠塗料征服挑剔客戶 ∕彭杏珠95 品牌之光》聖瑪莉不僅催生爆款品 台式麵包更插旗美國 ∕ 彭杏珠、吳婉瑜精采內容 34 時事看時勢關稅海嘯存活術 台廠祭短中長期突圍戰法 ∕萬年生37 核三延役公投沒過但核電爭論持續發酵 ∕陳育晟42 遠見會客室專訪》緯穎董事長洪麗寗決策快狠準把製造搬進美國關稅壁壘內 ∕邱莉燕46 陳正輝小步快跑、接近市場 十年讓王品重返榮耀 ∕楊瑪利、黃宣榕52 郭強生與死亡同居溫柔書寫這十年排練 ∕吳季柔58 富邦董娘陳藹玲「施魔法」 把《虎姑婆》變溫柔 ∕廖君雅特別企畫114 醫療、經濟、情感三重挑戰,台灣面臨不能承受的人口危機 每三秒新增一患者!失智海嘯全球襲來 ∕段詩潔、周彥妤 122 專訪》書寫林芳郁失智歷程林靜芸找回愛的通關密語 ∕林讓均、周彥妤126 在地網絡修補長照缺口里長伯成尋人先鋒 ∕周彥妤130 南山化保障為預防架起失智友善防護網∕段詩潔精采內容 62 HBR精選採行五大策略 展開領導人勇氣修練 100 進擊的產業聯友掌握鎢回收技術大賺地緣政治財 ∕郭逸104 前瞻科技業杭州直擊》AI中國進化論國家隊模式進場PK ∕邱莉燕108 新創崛起》雲深處機器狗超威!中國「神犬」贏得星國讚嘆 ∕邱莉燕關鍵調查134 2025《遠見》運動縣市大調查出爐 體育啟動新競爭力新北躍榜首、屏東三連霸 ∕林仕祥 142 體育設施領跑全國新北首摘運動城市冠軍 ∕林仕祥144 體育×產業×觀光驅動屏東縣霸榜三年 ∕林仕祥精采內容 148 服務業PLUS統一重返寵物通路曝光羅智先三大盤算 ∕吳婉瑜152 IP授權、電商直購寵物產業雙新星聚焦小眾創造大營收 ∕吳婉瑜154 文教新語半導體陷人才瓶頸 下一代造山者在哪裡? ∕吳季柔159 半導體育才1》半導體學院產學共創 催生造山者2.0 ∕李加祈162 半導體育才2》陽明交大設學士後專班 廣招「非理工」戰力∕李加祈好享生活165 每面牆、每扇窗、每盞燈,都能體現生活哲學 用裝修說故事把家變成你喜歡的樣子 ∕郭逸 170 名人篇》林孝謙×呂安弦「生活」這部電影持續上映 ∕郭逸173 實用篇》裝修小白不想踩坑請放下你的浪漫 ∕郭逸名人專欄 20 高希均 ∕觀念衝擊只做事不做官─葉萬安與他的書生報國24 王力行 ∕字裡行間分裂帶來不可控的危險 25 周俊吉 ∕跨世代觀點不當受害者─從蘇軾到豐田的韌性之道26 劉維公 ∕創新講談有品又新潮的新工藝風潮 27 邱冠明 ∕醫療新視野兒科醫師流失 逆轉困局有解方?28 王儷玲 ∕金融最前線讓亞資中心成為台灣財富管理市場新引擎29 陳澍 ∕華人三地:香港香港未死,居然再奪第一 30 尤虹文 ∕弦外之音國泰民安 176 張曼娟 ∕大人的樣子長照不出現,分產全到齊 19 總編輯的話失智,一場漫長的告別 ∕林讓均
商品名 / | 遠見雜誌, 九月 |
---|---|
簡介 / | 遠見雜誌, 九月:遠見471期(2025 09):誠品以「人文、藝術、創意、生活」為核心價值,由推廣閱讀出發,並透過線上網路,傳遞博雅的溫度,打造全新的文化場域。 |
誠品26碼 / | 2680098216095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級別 / | N:無 |
內文 : 【編者的話】
失智,一場漫長的告別
林讓均
「忍受痛苦與孤獨的每一天都提醒著我,這是一場漫長的告別(long goodbye)。」美國前總統雷根曾在1994年宣布罹患阿茲海默症,失智症的一種。他在十年後過世,其妻南西如此形容照顧他的心情。
失智症的英文Dementia一字,來自拉丁語,de指「遠離」,mens意味「心智」,貼切表示失智是一種心智遠離的病症,會出現記憶喪失、認知障礙並引發行為退化的問題。失智症患者確診後到過世,平均大約存活八到十年。
全球人口正快速老化,愈來愈多家庭需面對這種痛苦又孤獨的漫長告別。根據統計,全球每三秒鐘就多出一位失智患者,至2021年已有5700萬人罹失智症,預估2050年將達1.5億人。
而台灣已有37萬失智人口,其中65歲以上占35萬、盛行率7.99%。但到了2041年,65歲以上失智人口數將達68萬人、盛行率9.95%。也就是,每十位長輩中,即有一人失智。
不到30分鐘,台灣就有一人確診失智
換算起來,在台灣,不到30分鐘就有一人確診失智,一場無聲的長照海嘯正襲向全台數十萬家庭。
也因此,適逢9月的國際失智症月,《遠見》本期特別企劃探討台灣如何因應失智症,醫界、民間甚至金融業都極力尋找可預防、可延緩與可治療的解方,並積極搭建失智友善救護網。
但作為家屬以及主要照顧者,如何面對一位慢慢忘記你,而且你也逐漸不認識的摯愛親人?
《遠見》專訪「整形外科教母」林靜芸,最近她出版新書分享照顧丈夫、前台大醫院院長林芳郁的故事。四年前,林芳郁退休不久即確診失智症,歷經各種難熬的病程,但林靜芸從親自照顧到組建照護團隊,想方設法不輕言放棄。儘管林芳郁已經難以說出一串完整句子,但始終還記得愛妻的名字。
「只要他在我身邊,晚上聽著他的鼾聲,我就能睡得安穩!」林靜芸至今勤於研讀醫學期刊尋找失智療法,很多人提醒她不要抱持太大希望,但其實她的盼望很節制,「林芳郁覺得快樂就好!」所以她安排吃喝玩樂、創造歡聲笑語,要把這場漫長的告別變成幸福的旅程。
本期封面故事〈一團麵粉揉出2000億商機〉則探討台灣烘焙供應鏈。如果珍珠奶茶是台灣之光,那台灣的烘焙業亦是一張閃亮的MIT名片。
不僅台灣街頭巷尾,到處都有「快食尚」般新奇迭代的麵包糕點,國產的烘焙機器與獨特的一條龍服務也「出海」到全世界,且因市場策略「接地氣」,得以減免關稅衝擊。這些隱形冠軍的逆襲故事,值得讀者參考。
本期也專訪剛走完十年長照獨旅的金鼎獎作家郭強生,他在新書《死亡可以是溫柔的》,思考一個人的老後,直球對決死亡課題。
或許人生阡陌縱橫,不論怎麼走,都得面對和他人、和自己的一場漫長告別。希望在別離的岔口,我們都能準備好,微笑說再見。
最佳賣點 : 中文雜誌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