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見雜誌, 八月 | 誠品線上

遠見雜誌, 八月

商品描述 遠見雜誌, 八月:遠見470期(2025/08):誠品以「人文、藝術、創意、生活」為核心價值,由推廣閱讀出發,並透過線上網路,傳遞博雅的溫度,打造全新的文化場域。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封面故事】全台639萬失落一族,從經濟穩定到崩盤邊緣 脆弱.新中產 在這個充滿變動與壓力的時代,中產階級早已不再是安穩的代名詞!當高房價、低薪資、育兒與長照等多重挑戰來襲,中產不再擁有過去的餘裕,而是成為撐起家庭、社會與經濟結構的「壓力鍋」。數據顯示,中產階級在所得結構中的比例看似穩定,但在財富集中、房價飆升與生活成本劇增的夾擊下,正一步步逼近臨界點。 《遠見》調查指出,超過一半的國人正經歷財務焦慮與生活壓力,這不只是個人的難題,更是國家體質出現裂痕的警訊。中產階級的穩定,關乎經濟的韌性,也牽動社會公平與長遠發展。脆弱新中產,正是639萬人此刻與未來的真實寫照。面對這場逼近的風暴,我們準備好了嗎? 【編者的話】誰掉出中產階級?林讓均你是中產階級(middle class)嗎?中產階級的概念可回溯至中世紀,延伸至今,大眾對中產的印象大多是有房、有車、有家庭,工作平順不缺錢,社經地位中上層。用四個字概括,就是「安穩人生」。這群人也是社會中流砥柱,撐住所屬經濟體產值,並擁有定義主流消費、生活樣態與社會價值觀的話語權,彷彿住在玻璃罩裡的美好世界。但如今,保護罩破裂了,即便你看來像是中產階級,卻愈來愈扛不住風吹雨打,甚至覺得辛苦困窘。639萬中產階級的體感貧窮這種「體感貧窮」究竟是幻覺,還是發生中的日常?《遠見》39週年慶封面故事〈脆弱.新中產〉,深入探討國人所得狀況、財富水位與所面臨的現實壓力,發現原本安穩的中產階級愈來愈脆弱,貧窮感受也愈形強烈,大致有三個原因。首先,財富集中度愈高,貧富差距卻更嚴重。翻開去年主計總處發布的國富統計報告,會發現國人財富水位成長、整體鐘型曲線往右移,但30年來最富20%與最貧20%的兩組差距,卻從16.8倍攀升為66.9倍!儘管30年資料不一定能完全比較,但仍可看出貧富落差正顯著擴大。而中產階級所屬的中間兩個財富分位組,30年來的人數占比縮減八個百分點。難道這些人掉出中產階級,是因為移動到富人圈嗎?答案可能不樂觀。因為以去年來說,就有高達七成員工的經常性薪資低於平均值(4.9萬元);而且,近五年的實質總薪資一度負成長,加薪速度追不上通膨。這也是國人體感貧窮的第二個原因。第三,國人財富「虛胖」,成在房價,敗於房貸。根據瑞銀日前發布的報告,台灣人均財富排得上全球前15大!但《遠見》探詢專家,卻發現財富計入房產,而台灣近年房價飆升,家戶財富水漲船高,但房貸等負債也跟著加重。蛋黃區一坪動輒破百萬的台北市,「屋奴們」甚至月薪逾七成都得拿去繳房貸。疫情之後這幾年,國人負債(含貸款)攀升中,平均每戶扛債約240萬元。除了上述三大原因導致的體感貧窮,其他諸如川普關稅、台幣急升、AI顛覆職場等全球產經變數也衝擊國人,台灣639萬個中產階級如同走在鋼索上,一陣意外的大風就會讓人跌落深淵。其實,中產階級「脆弱化」不是台灣獨有現象,而是全球共同挑戰。本期另一個封面故事〈台商啟動美國新製造〉,越洋直擊鳳凰城、達拉斯、休士頓等現場,探訪近年或是川普2.0之後(加碼)投資美國的台廠。美國總統川普之所以喊出MAGA、疾呼要讓美國製造業回流,某個程度也是回應中產階級殞落的課題,期待關稅大刀能逼各國企業前往設廠投資,創造更多中產就業人口。而台商在這波美國新製造中,扮演關鍵的驅動角色。現實逐漸撐不起原本定義的中產夢想,我們發現許多人開始撕掉舊有標籤,轉個彎重新定義自己。或許,他們將是「新中產」的造浪者。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目錄】封面故事① 50 全台639萬失落一族,從經濟穩定到崩盤邊緣 脆弱.新中產 ∕萬年生 62 獨家解析〉 《遠見》調查: 45%民眾自認是中產 退休生活、財務最感崩潰 ∕萬年生 68 政策規劃〉 壯大639萬中產 政府祭出六大策略 ∕林仕祥 71 鋼索中產〉 「難承受有一人倒下」 二寶媽力圖掙脫困境 ∕萬年生 74 掙扎中產〉 粉領族離職顧病父 自尋解壓「神聖空間」 ∕林仕祥 76 突圍中產〉 斜槓工程師挑對賽道 薪水往上三級跳 ∕ 萬年生 80 財務解方〉 九宮格「減糖」理債 黑媽四招找回人生掌控權 ∕ 廖君雅 精采內容 32 遠見看世界 關稅開徵關卡重重 川普世紀賭注穩贏? ∕邱祐慶 38 時事看時勢 川普關稅匯率雙殺 台企三措施調整戰鬥模式 ∕郭逸 44 遠客會客室 獨家專訪》「機器人之母」羅斯: 「心」與「晶片」共舞 人機協作驅動善循環 ∕林讓均、傅莞淇 86 HBR精選 2025台灣最佳上市櫃女性CEO 30強 AI造「后」!她們以韌性掌舵亂局 ∕張彥文 90 陳淑敏射出成長三支箭 昇達登上太空供應鏈 ∕張彥文 封面故事② 94 直擊鳳凰城、達拉斯、休士頓現場 台廠成MAGA關鍵戰隊 台商啟動 美國新製造 ∕邱莉燕 102 圖解:台灣製造業 大舉進軍美國 ∕邱莉燕 106 勇闖亞利桑那 台廠以「智」造開出一條路 ∕邱莉燕 110 台積電Fab21五年成績單 將推動2000億美元產出∕邱莉燕 113 台積村這群「積婆」 相互扶持啟動第二人生∕邱莉燕 116 德鑫率「十八銅人」出海 掀起供應鏈前哨戰∕邱莉燕 120台企奔赴德州 續寫美國夢第二章∕邱莉燕 124 普萊諾市長蒙斯: 我們專為台灣設產業園區∕邱莉燕 126 系統電子董事長李益仁: 不去美國,訂單會出問題∕邱莉燕 128 環球晶總經理英格蘭: 三棟新廠將成世界第一∕邱莉燕 130 台塑美國創廠元老: 十年免稅,石化王國異地崛起 ∕邱莉燕 前瞻科技業 132 前進喬治亞1》 學術直通工廠 喬治亞理工前進 AI實體戰場∕曾子軒 136 前進喬治亞2》 締造全美第一的桃樹角 整座城都是智慧結晶 ∕曾子軒 精采內容 142 前瞻科技業 用爬蟲程式遭判四年 AI時代如何劃司法紅線? ∕曾子軒 150 智慧財金 主動式ETF掀上市潮 六檔產品正式掛牌∕段詩潔 154 台版TISA三大亮點 助你揮別退休焦慮∕廖君雅 157 全球卡位穩定幣 台灣能搶到入場券? ∕廖君雅 160 進擊的產業 旺萊山攜手鳳梨小農 嘉義出發進軍日本 ∕郭逸 164 大健康新勢力 馬斯克當活招牌 「瘦瘦針」登台搶市 ∕周彥妤 167. 走讀.慢旅.樂活 品味台灣感性 ∕吳婉瑜 171 在舊礦區山徑間展書頁 來場金瓜石閱讀派對 ∕吳婉瑜 174 紅磚老屋、潮流選物 在赤峰街穿越時空 ∕吳婉瑜 名人專欄 18 高希均 ∕觀念衝擊 思想大師韓第思潮的縮影 ─展開「閱讀韓第」心靈之旅 21 張作錦 ∕人文與政治之間 在聖歌聲中送別彭歌 22 李慧玲 ∕華人三地:新加坡 務實而後勇敢 24 李德財 ∕數位面面觀 人力荒、人才斷層危機 政府應有更積極作為 26 楊應超 ∕應為當為.超然自得 致敬蔡瀾的人生智慧和瀟灑 28 李河泉 ∕跨世代溝通 數位遊牧: 不是不想上班,是想換種活法 176 吳淡如 ∕女人寵自己 既要、又要、還要 16 總編輯的話 誰掉出中產階級? ∕林讓均

商品規格

商品名 / 遠見雜誌, 八月
簡介 / 遠見雜誌, 八月:遠見470期(2025 08):誠品以「人文、藝術、創意、生活」為核心價值,由推廣閱讀出發,並透過線上網路,傳遞博雅的溫度,打造全新的文化場域。
誠品26碼 / 2680098216088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級別 / N:無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中文雜誌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