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封面故事 輝達掀起的,不僅是AI革命,更是一場電力使用的革命。 在AI資料中心裡,一台台外觀酷似自動販賣機的設備,其實並非搭載輝達晶片的伺服器,而是最新型的電源櫃。單一櫃體造價堪比一輛保時捷,啟動一個月的電費高達新台幣百萬元。 但有了它們,AI高耗電才有解,所以今年八月,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公布最新供應鏈名單,除歐美、中國與日本廠商外,台灣電源大廠台達電與光寶科赫然在列,是伺服器專用電源櫃的核心催生者(見第六十六頁表)。 名單公布後,電源雙雄股價應聲大漲。全球電源龍頭台達電市值逼近新台幣兩兆元,不僅直追聯發科,更超越廣達,如同「新護國神山」。摩根士丹利預估,在最樂觀情境下,台達電股價可望挑戰八百六十二元。 光寶科今年以來股價也上漲二成五,四月初以來股價一度翻倍。 電源櫃成為AI重要基礎建設 未來省2%,就省下一個台北市的電 沒有電,AI就跑不動。隨著AI伺服器電力需求急遽攀升,台達電、光寶科等台灣電源供應鏈,一躍成為左右AI發展的關鍵力量。 黃仁勳曾指出,AI伺服器的電力消耗, 將從千瓦(KW) 級別, 提升至一百萬瓦(MW)級別。這代表,原本只要消耗約十千瓦的一台伺服器,在短短幾年間,電力需求暴增近百倍。 如此驚人的能耗,意味著一台AI伺服器運作一小時,所耗電量足以供一個家庭使用兩個月。 AI伺服器成為吃電大怪獸,根據國際能源署(IEA)最新研究指出,資料中心的耗電量未來五年將翻倍,而到了二○三○年,年耗電量將超越日本目前全國用電,相當於去年三個台灣的總電力需求(見右頁上圖)。 因此,電力使用必須更聰明、更高效,伺服器專用電源櫃應運而生。其目的不僅是提供穩定且充足的電力,更透過高效能設計,協助伺服器節能降耗,成為AI基礎建設不可或缺的一環。 「輸入一○○%的電,可能少說有二%的電會被損耗,」台達電電源與系統事業群副總裁暨總經理陳盈源指出。乍看之下,二%的損耗似乎微不足道,但若以五年後全球資料中心的耗電規模來計算,這節省的電量,幾乎超過台北市一整年的用電。 不過,這技術難度極高。陳盈源表示,即使只把消耗的兩瓦電,降低一瓦電,用電效率就得提升五○%,「很多技術都要精進和改變。」 顛覆一》一次解決用電三關卡 解決高電壓、散熱、跳電,價值暴增 改變帶來機會,顛覆迎來際遇。台達電、光寶科,還有台灣電力相關的供應鏈,不但有機會讓自己技術、市場地位升級,更打開營收、獲利快速成長的通道。 「這是台灣電源業者從配角變主角的過程,」台經院分析師楊家豪指出,因為AI伺服器耗電更高,所以將藏在伺服器裡的電源供應器獨立成為專用電源櫃,這不僅是產品形式的轉變,更是整個電源產業生態的重塑。 台達電、光寶科等廠商的角色也隨之改變。過去,他們僅須確保個別零件品質無虞;如今,則須整合各項元件,打造完整電源櫃,一次性解決客戶的電力難題。陳盈源表示,隨著AI電力需求大增,就會遇到三大關卡:散熱、高電壓,以及跳電。 以散熱為例,傳統電源供應器採用氣冷方式,也就是風扇降溫。但面對高電流伺服器,熱能更強、溫度更高,風扇已無法應付,必須改用液冷技術以水流帶走熱能。 「你想想看,如果水不小心漏出來,整台伺服器、電源就報銷了,」某家電源大廠董事長指出。因為影響重大,台達電與光寶科不敢假手他人,除了電源供應器,連液冷裝置也親自投入研發與製造。 高電壓,也是AI資料中心電力使用革命中的另一道障礙。完整封面故事報導,請至書城選購本期《商業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