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周刊, 21期 | 誠品線上

商業周刊, 21期

商品描述 商業周刊, 21期:封面故事巴菲特、馬斯克到台塑都搶賺存電、賣電、調節電,你我也能參一咖!新電力大富翁他們不發電,但都大發電力財全球在瘋》馬斯克儲電比賣車更旺、巴菲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封面故事 一場席捲全球的綠能革命,正在創造一個前所未有的「理電大富翁」商機。在中國上海,全球電動車龍頭特斯拉(Tesla)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又蓋了一座新超級工廠,但這回賣的不是電動車,而是要幫世界各國管電的大型電池組。根據特斯拉今年第一季財報,其能源與儲能系統相關事業營收年成長率,是同期電動車銷售的八倍。場景再轉到曾被稱為蚊子工業區的彰濱工業區,台塑投資逾一百六十億元的工廠在四月動工,要打造「新六輕」,生產綠能時代最關鍵的核心原料:鋰電池芯。想管理電,非它不可。 巴菲特賣台積電買充電站Google、微軟「賣電套現」 在美國,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賣光台積電股票後,砸錢搶進的是,管理電動車能源供給的充電站商機。今年初, 他的波克夏投資公司加碼八十二億美元,買下北美最大休息站業者Pilot逾四一%股權,將其持股比率一口氣拉高到八成,而這家公司的最新業務就是與通用汽車(GM)聯手,要在美國架設兩千座充電站,卡位拜登政府二○三○年要在該國興建五十萬座充電站的市場大餅。在歐洲,Google、微軟則是不約而同搶進存電、賣電的新生意。新的雲端資料中心解鎖電力雙向傳輸的新設計,讓備而不用的電力,能在缺電時售出套現,帶來新獲利,是兩大科技巨頭積極布局的新商機。轉回台灣,今年三月,亞太第一張「節電保證賺」的保單在台灣上路,讓節電、理電比當包租公好賺。吸引了從台泥、大同到寶佳、親家、三地等老字號地產開發商,以及小到年營收不到十億元的機電工程商億鴻、虛擬電廠整合商安瑟樂威、購車資訊平台U-CAR等,瘋狂追逐起這個理電富翁的美夢。這次節電商機浪潮來得又大又快,甚至大到能省下一座核四廠的發電量。台塑新智能總經理劉啟慧分析指出,台灣日均總用電量約為四十GWh(十億瓦小時),但尖峰與離峰用電量落差高達三成,如果把離峰發電存起來,在尖峰時去使用,推估至少能讓用電量降低約一成以上,比一座核四廠的發電量還高,「管好電,說不定能讓台灣少蓋電廠,大家也不用那麼怕停電。」他說。 靠發電「時間差」賺存電商機老建商搶進,收益比當包租公高三倍 那麼,台灣究竟有哪些商機驚人的理電好生意?好生意一,太陽太大、風力太強讓電過剩,乘機大量儲電,等缺電再拿出來賣,低買高賣的新商機讓大咖建商不拚包租公、房地產開發利益,搶進形象好、融資容易、獲利規模大的儲電生意。因為存電,可以不怕停電,無疑是台灣缺電時代,企業與個人自保,必不可少的好生意;也吸引了賺錢嗅覺靈敏的全台推案王寶佳集團、台中三十四年老建商親家建設、南台灣綠電黑馬三地集團等地產開發商一窩蜂搶進。其中,親家建設董事長張鈞豪,因獨資砸下近百億元、搶蓋占地廣達四千五百坪的全台最大儲電廠,手筆最大,也最受市場關注。但問題是,同樣資金密集的買地蓋樓、出售炒房或當包租公,都被公認是一本萬利、最穩賺不賠的生意之一,為何財大氣粗的建商會被儲電廠吸引?「房地產被妖魔化,市場不好、利潤變差,大型建商要找出路、小型建商要找活路,我覺得儲電就是最好的答案。」張鈞豪說。他解釋,政府打房、工資上漲、利息支出等問題,讓營建本業有形象負面、融資困難、利潤變薄等挑戰,所以,想在房屋出售與出租兩事業體外,再找到第三個獲利成長曲線的新出路。而儲電,符合政府綠能政策,又能回饋社會,對企業形象有加分,相較房地產嚴格的信用管制,蓋儲電廠有穩定收益,又能讓銀行安心,融資條件優惠。 完整封面故事報導,請至書城選購本期《商業周刊》

商品規格

商品名 / 商業周刊, 21期
簡介 / 商業周刊, 21期:封面故事巴菲特、馬斯克到台塑都搶賺存電、賣電、調節電,你我也能參一咖!新電力大富翁他們不發電,但都大發電力財全球在瘋》馬斯克儲電比賣車更旺、巴菲
誠品26碼 / 2680105211211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0x0x0cm
級別 / N:無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中文雜誌推薦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