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周刊, 20期 | 誠品線上

商業周刊, 20期

商品描述 商業周刊, 20期:商業周刊1853期(2023/05/18):誠品以「人文、藝術、創意、生活」為核心價值,由推廣閱讀出發,並透過線上網路,傳遞博雅的溫度,打造全新的文化場域。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封面故事曾比王永慶還有錢,淪落唯一虧損金控、市值倒數第2新光家族內鬥啟示不聆聽的代價全台每4人就1人是它客戶,一手好牌如何打成爛牌?二代為何變三代最大絆腳石?新光三越怎淪長輩爭權戰場?改革派洪士琪談掌權派吳東進》你講3個小時,但請給我2分鐘封面故事他(指吳東進)的個性就像這一面牆,你去撞個一百次,他還是跟你講,「我就是要這樣子,」你真沒辦法!我只能說,他這輩子只做過一個職業,就是董事長,造就了他的個性。 ∼「改革派」、新光金董事 洪士琪這是台灣金控史上最赤裸裸的經營權爭奪戰。新光金大股東、現任董事洪士琪曾前後發三份聲明,不但痛批前董事長吳東進領導無方,並引用新光創辦人吳火獅的話,「維持現狀,即是落伍」,揚言要改革董事會。同樣身為大股東、前董事長吳東進也展開反擊,在報紙買下半版廣告,宣稱已掌握三分之二的股權,要對手別浪費社會資源,掀起委託書大戰,甚至暗示,此舉會破壞金融秩序。家族兩派經營權之爭決戰六月爭端除營運差,還指向吳東進「很盧」他們將在今年六月九日決戰改選,總共三十二位提名人選,搶十五位席次,綜觀董事名單,有彰銀前董事長、前總統李登輝幕僚、前工研院副院長,也有大會計師,各社會名流,都捲入這場爭奪戰裡。新光集團成立快八十年,第一代創始股東吳火獅、洪萬傳和林登山,創業艱辛時依然團結,但他們的第二代、第三代卻如仇家般隔空交火。導火線在於,新光難看的經營成績單。新光今年前四月稅後虧損七十八億元,不但在所有金控裡敬陪末座,還是唯一虧損的金控。拉長時間看,過去五年的稅後淨利、每股盈餘(EPS),排名倒數第三、第二名(見本頁圖)。而且,過去十五年來,新光金有約三分之一的年度,沒有配發股利,股價現在只剩八元多,遠低淨值,市值排名在金控裡倒數第二。相較國泰金、富邦金幾乎年年發股利,股價四、五十元,站穩淨值之上,新光金五十萬股東情何以堪。一手好牌的新光金,為何打輸這場局?我們爬梳新光的歷史發展軌跡,訪問兩派人馬、老臣、大股東等超過二十位相關人,這場經營權爭奪的關鍵,不只是表面的財務虧損,是領導者長久以來「不聆聽」的結果。香港中文大學金融系與會計學院聯席教授范博宏指出,新光紛爭鬧上檯面,就是因家族成員無法溝通,只能訴諸「市場的力量」解決問題。這種情況並不罕見—例如七○年代,香港共一百五十多間家族控股銀行,因營運不善,一路被整併至今,只剩兩間。我們專訪洪士琪時,一百五十分鐘裡,他總共提到了十四次「吳東進很盧(指囉唆、糾纏)」,不聽別人意見、只顧講自己的想法;難以溝通,似乎是這位「改革派」更在意的事,不只是新光財務表現差。這給我們所有人啟示:當你不夠專注去聽、不懂溝通,你可能有一天會輸掉支持你的朋友、家人,甚至是一間公司!第一幕 兄弟衝突吳火獅驟逝,大哥掌權登峰不順他的意就是不尊重!埋下紛爭導火線其實,新光曾經輝煌燦爛,集團總資產規模超過五兆元,甚至比台積電都高,旗下新光金是資產前五大金控,客戶超過六百萬人。不但如此,集團旗下還擁有台灣第一大的百貨、第二大保全公司、台北市最大的瓦斯公司,以及約九百張病床的醫院。甚至,它在花蓮還有一座七百多公頃的新光兆豐農場!保守估計,全台灣每四人,就有一人是新光集團的客戶或股東。新光集團創辦人吳火獅從一間小商行,花了近五十年,成立超過三十家公司,事業遍及台灣人生活各層面,不遜於富邦;新光集團旗下更擁有八家上市公司。完整封面故事報導,請至書城選購本期《商業周刊》

商品規格

商品名 / 商業周刊, 20期
簡介 / 商業周刊, 20期:商業周刊1853期(2023 05 18):誠品以「人文、藝術、創意、生活」為核心價值,由推廣閱讀出發,並透過線上網路,傳遞博雅的溫度,打造全新的文化場域。
誠品26碼 / 2680105211204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0x0x0cm
級別 / N:無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中文雜誌推薦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