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電影欣賞, 六月 | 誠品線上

Fa電影欣賞, 六月

商品描述 Fa電影欣賞, 六月:【雜誌簡介】《Fa電影欣賞》自1983年發行以來即為國內最重要的電影期刊之一,提供國內外電影資料、影人訪談、電影評論和專題論述,已然成為國內當下少數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編輯室報告】楊德昌與他的八又四分之一本期專號,起源於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與台北市立美術館現正舉辦的「一一重構:楊德昌」回顧展。作為「台灣新電影」的代表導演之一,楊德昌(1947-2007)的風格獨特,他以結構性的敘事,灌注人物角色血肉與背景,也以犀利的眼光和批判的觀點,呈現人與人之間的情與愛,以及台灣社會的各種矛盾亂象,試圖尋求某種真理式的預言。他留下的八又四分之一部電影作品,也留下了那個時代。 二○一九年,楊德昌導演的遺孀、鋼琴家彭鎧立女士,寄存了上萬件(若每張照片、文件計算真的破萬)從未公開的楊德昌相關文物予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隨即中心便展開歷經三年的調查與研究,並將成果轉化為回顧展覽與影展。 這些文物包括了手稿、筆記、企劃、劇本、書信、文件、影音、道具等等,銘刻著他生命歷程和各個階段的創作軌跡,而得以研究和親炙這些文物,可以說是一種特權,我們像是拆解了楊德昌的作品,將其倒轉至各個文物構築成就電影之前,重新檢視這些微小物件和想法。 這種研究與探索,無可避免地以一種「反向」的方式進行,在本期專號中,我們透過「楊德昌.八又四分之一」、「另類解讀」、「特別收錄」三個單元,展示大量的文物手稿,並佐以訪談與文字,從文物去切入電影作品,有楊德昌最早的電影創作作品(的描述)、《青梅竹馬》的前世今生、楊導於《新新聞》周刊「原子蛋」專欄連載時的編輯謝金蓉所寫的回顧文章、楊德昌在一九九○年代所寫的〈對電影工業與文化生產的一份尊重〉,也有研究員林姵菁與陳亭聿的血淚報告等等,共十五篇文章。 在試著梳理楊德昌電影創作軌跡的同時,文物裡其實也夾雜許多情感、回憶與創作過程。二○二三年的今日,很難相信楊德昌導演已經逝世十六年了,他的電影仍是那麼現代、又那麼雋永,期待此期專號為這些文物留下紀錄,帶給讀者不一樣的視角,進而更理解楊德昌的電影世界。楊德昌導演作品 1981 《浮萍》 1982 《光陰的故事》 1983 《海灘的一天》 1985 《青梅竹馬》1986 《恐怖份子》1991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1994 《獨立時代》 1996 《麻將》 2000 《一一》 2002-2005《追風》(試拍片段)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目錄】編輯室報告目錄【專號】楊德昌.八又四分之一第一次拍電影1981《浮萍》漂在影史上的浮萍─訪《浮萍》原著作者荻宜、《十一個女人》系列導演李龍|謝佳錦1982《光陰的故事》老楊的童話故事|文:楊德昌;整理:編輯室1983《海灘的一天》清晨獨白─海灘的一天|文:楊德昌;整理:編輯室;譯:林若瑄1985《青梅竹馬》炎夏之都─關於台北、關於愛情|文:楊德昌;整理:編輯室1986《恐怖份子》尋找王安─《恐怖份子》的影像復刻與歷史回眸|曾芷筠1991《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關於三十三年前的那個夏天|王耿瑜1994《獨立時代》1994年的楊德昌,與他們的「獨立時代」─訪《獨立時代》演員鄧安寧、陳湘琪、陳以文|蔡曉松1996《麻將》我所知道的溫斯頓.陳|文:楊德昌;整理:編輯室2000《一一》我為楊德昌剪接的那些日子,那台STEENBECK與《一一》的魔術─訪剪接師陳博文|梁紹文【另類解讀】敦北民生走六遍:楊德昌電影場景之旅|島國拾影在《一一》之前:一個五年級生與楊導的知遇|謝金蓉【特別收錄】對電影工業與文化生產的一份尊重|楊德昌記.《追風》|整理:編輯室《十一個女人》系列劇集之《浮萍》劇本修復過程|李若嘉後記:開箱紀行-楊德昌大展研究員報告|陳亭聿、林姵菁

商品規格

商品名 / Fa電影欣賞, 六月
簡介 / Fa電影欣賞, 六月:【雜誌簡介】《Fa電影欣賞》自1983年發行以來即為國內最重要的電影期刊之一,提供國內外電影資料、影人訪談、電影評論和專題論述,已然成為國內當下少數
誠品26碼 / 2681537906027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級別 / N:無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中文雜誌推薦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