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人雜誌, 九月 | 誠品線上

科學人雜誌, 九月

商品描述 科學人雜誌, 九月:熱到要命世界因極端高溫而致死的人數不斷攀升,在美國更高於颶風、洪水和龍捲風等天災。許多人其實是熱傷害高風險群,卻毫不自覺。撰文/亞當斯﹘富勒(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熱到要命世界因極度炎熱而致死的人數不斷攀升,在美國發生更高的洪水、洪水和龍捲風等天災。許多人實際上正在傷害熱高風險群,但卻沒有自覺。撰文/亞當斯﹘富勒(Terri ) Adams-Fuller)繪圖/卡勒里(Taylor Callery)翻譯/邱淑慧去年6月25日在美國加州帕沙第納,快遞公司優比速(UPS)的貨車司機查維茲二世(Esteban Chavez, Jr) .)和其他人一樣展開如常的一天。但這座城市正遭遇極端熱浪,正午午鐘超過32℃。他送完當天最後一筆訂單,便倒在貨車的駕駛座上。在查維茲二次損失知覺20分鐘後,才由收件地址的屋主發現並尋求醫療幫助。查維茲第二部表示,他死於熱病導致的中暑,年僅24歲。查維茲第二部看上去不類似會因極度炎熱而有健康風險的人。但這類不幸的死亡案件越來越常見。1980年代以來,在美國與熱傷害有關的疾病及死亡人數持續攀升,這是地球急劇上升的直接形式結果。根據美國國家環境保護署(EPA)的數據,美國每年有近1300人因高溫而致死,隨著氣候變化加劇,這個數字幾乎肯定會持續攀升。這種現象當然不限於美國,發表於2021年8月《刺絡針》(柳葉刀)的一項研究顯示,2019年有九個國家總共有35萬6000人死於熱傷害導致的疾病,這實際上是美國佛蒙特州的半數人口。高溫下,會損害中樞神經系統、大腦和其他器官,並影響速度驚人,導致熱耐受、熱痙攣或中暑。 極端高溫會使高血壓和心髒病等疾病惡化,對於慢性病患尤其危險。年長者是熱傷害的高風險群,而幼童的體溫調節能力不如成人,在極端情況下也很脆弱;但其實所有年齡層都可能因此而傷害。 一些研究顯示,戶外工人最有可能發生熱傷害,無論年齡高低。在美國與天氣相關的死因中,極端高溫排名第一,一整年中因高溫致死的人數較高於颶風、洪水和龍捲風。熱傷害時往往不清楚,也不常認識到個人所面臨的風險。人們面臨熱傷害時,很少採取保護自我的行為,而這種落差也源於個人認知擴大到政策面。即使考量高對人類健康構成的塗料、防護熱害往往不是緩解氣候變化遷移與調整適化規劃中的優先項目……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關於封面夏季烈日當頭,走在路上人彷彿也要融化了!我們往往忽視自己有熱傷害風險,導致熱衰竭這類致死事件頻傳。正視熱傷害、採取保護自我的行為,才能適應全球氣溫高升的未來。呼應主題,本期封面特別加上一片液晶變色溫度計,讓封面也能隨著閱讀的熱度而改變。行家領路 guides6 總編輯的話 颱風——禍福相倚的自然現象 文/孫維新8 科學人觀點 出奇制勝刺殺致癌基因 文/曾志朗10 我是企業家,也是科學人科學就是想辦法找真正的答案——專訪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所長周建宏採訪/林詠翔 整理/袁珮閎30 形上集 氫彈:甜美的技術,不過…… 文/高涌泉31 教科書之外 大自然的巧妙互利 文、圖/陳文盛32 機器思維高德納:演算法分析之父(二) 文/林一平33 科學棋談關於歐本海默的幾個迷思 文/張瑞棋37 一探本質不能證偽,不成科學 文/葉李華102 藝次元 AI編舞.波動人心 採訪整理/陸子鈞104 知識搖籃如果不知死,焉知生? 文/黃貞祥106 萬物皆有靈的感官世界 整理/陳碩甫專題報導 FEATURES氣候變遷38 熱到要命 文/亞當斯-富勒(Terri Adams-Fuller)大氣科學46 鬼切龍捲風 文/菲謝蒂(Mark Fischetti)53 龍捲古今譚 文/趙丰56 為什麼颱風又沒登陸!? 文/李明營、李清縢、羅資婷、洪景山心理學62 當我們同在一個身體 文/萊斯特(Rebecca Lester)72 猶如方塊的立體切面:多重人格 文/周勵志行星科學78 小行星採樣 快遞中…… 文/莫斯柯維茨(Clara Moskowitz)動物行為86 昆蟲知否知否 文/奇卡(Lars Chittka)科學人新聞 NEWS SCAN12 藝術體感|繃帶電擊治療法|北極算術|反向凝固|發現愛因斯坦地磚 時事解析 comments95 專家看新聞測測AI的IQ 文/羅瓦寧(Eka Roivainen)96 科學佐以詩文-45℃的南極光/東方湖 文/布魯克(Paul Brooke)98 攸關心智醫療關懷應與專業並重 文/拉瑞里歐(Z Paige L'Erario)100 宇宙奧妙離鄉背井的太陽 文/彼萊特(Phil Plait)108 圖表會說話公平分配碳排放量文/湯普森(Andrea Thompson)圖表/蒙塔涅斯(Amanda Montañez)

商品規格

商品名 / 科學人雜誌, 九月
簡介 / 科學人雜誌, 九月:熱到要命世界因極端高溫而致死的人數不斷攀升,在美國更高於颶風、洪水和龍捲風等天災。許多人其實是熱傷害高風險群,卻毫不自覺。撰文/亞當斯﹘富勒(
誠品26碼 / 2680098205099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x28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自序 : 颱風——禍福相倚的自然現象
停電時冰箱盡量不開、漫過街道的水淹進院子、晚上點著蠟燭聽著密集的雨點劈哩啪啦打在保護玻璃窗的塑膠布上,這是我們從小經歷颱風的共同回憶,當時只覺得是「災難」,長大了才知道隨著風雨而來的是台灣重要的「資源」;但在「全球暖化」使得海溫升高的同時,我們是否自己把「災難」做大了?
文/孫維新
1986年8月,因為博士論文研究的需要,我第一次越過赤道,來到南半球,使用智利高原上的望遠鏡觀測南天星空的類星體。
這段航程又遠又久,我先從美國洛杉磯往東飛到邁阿密,再從邁阿密往南跨越赤道,飛到阿根廷的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再從布宜諾斯艾利斯往西飛越安地斯山,到達智利首都聖地牙哥,然後再轉小飛機往北飛往天文台所在地的拉塞瑞納(La Serena),東南西北都飛齊了,才能到達托洛洛山泛美天文台(Cerro Tololo Interamerican Observatory, CTIO)的總部。
這段旅途中,我最期待的就是從邁阿密跨越赤道飛往布宜諾斯艾利斯的這段航程,半夜從邁阿密起飛,飛了將近九個小時,早上8點多飛機落地,我一下機就衝往廁所,您千萬不要誤會,不是我在飛機上忘了去,而是要進行一場在北半球做不了的實驗。接下來的半個多小時,進出廁所的旅客都會看到一個亞洲年輕人靠著洗手台,低頭專注地看著臉盆,然後不斷儲水、放水、儲水、放水,一直玩到智利航空呼叫登機,才心滿意足地離去。
您或許已經猜出來了,我是在觀察水流漩渦的方向。北半球低壓區(大致從熱帶到亞熱帶)的氣旋是逆時針轉動的,南半球低壓區的氣旋是順時針轉動,這是因為地球在赤道上轉速最快,到了南北極速度為零,所以從赤道往南或往北前進,會發現緯度越高,轉速越慢,也因此北半球的熱帶氣旋在形成時,南邊接近赤道的氣體速度快,北邊的氣體速度慢,自然轉成了逆時針的氣旋,反之亦然,南半球的熱帶氣旋會感受到接近赤道的氣體移動得快,南邊較慢,自然轉成了順時針的漩渦。
這個因為速度差而造成的轉動現象,好像是由一個看不見的「力」導引的,這個「地轉偏向力」就是我們在物理上熟知的「科氏力」(Coriolis force),是在1835年由法國物理學家科里奧利(Gaspard-Gustave Coriolis)提出的,為的是描述「旋轉體系」的運動。
他提出可以在運動方程式中引入一個「假想力」,就可以像處理「慣性體系」的現象一樣簡單地處理「旋轉體系」中的現象。由於我們生活的地球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旋轉體系,許多大尺度的自然現象都看得到「科氏力」的影響,因此在科里奧利提出了這個觀念之後,「科氏力」很快就在流體運動的領域中佔有了重要地位。
不過回到臉盆放水的實驗上,有些研究大氣科學的同事認為「科氏力」不應該會出現在這麼小的尺度上,但我印象中離開廁所時是心滿意足的,所以當時應該看到了不少「順時針」漩渦。後來在網路上看到觀光客在厄瓜多(República del Ecuador,直譯就是「赤道共和國」)的一個小村落中拍攝的影片,赤道剛好通過這個村落。畫面中有兩個設置在黃土地上高一公尺多的臉盆,彼此隔著赤道距離約50公尺,一個小孩先在這一端的臉盆加水,然後拔掉塞子看水流的漩渦,再跑到另一個臉盆旁邊,也是加水再放水,觀光客就跟著跑,追著拍攝兩個臉盆中水流的漩渦方向,兩個漩渦的方向竟然真的是相反的!
我感覺這個影片比我自己做的實驗還要誇張,不單是「科氏力」顯然可以出現在臉盆這樣的小尺度上,即使才隔著幾十公尺,只要跨越赤道,「科氏力」就明確地創造了兩個不同轉向的漩渦,這才叫做難以置信。網路影片的真假我無從確認,但這顯然是一個未來能實地測試的簡單過程。
更有趣的,是「科氏力」不只是單純觀察,還可以親身體驗!我在「2009全球天文年」的「仰觀蒼穹四百年」特展中,打造了一個「科氏力大轉盤」,參觀的遊客玩得不亦樂乎。等我到了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就在2017年揭幕的台達「物理世界」展覽中,設計了一個五米直徑的「科氏力大型咖啡杯」,參加體驗的遊客在大型轉台上旋轉,而在這個過程中,人們會看到從對面丟過來的球,竟然會在空中神奇地轉彎,砸到旁邊正幸災樂禍旁觀的同學頭上。好像有一個「力」,能讓空中飛行的球轉彎!
其實這個過程中並沒有任何「力」,只因為觀察者自己在轉,觀察的角度不斷改變,就會覺得是球的飛行路線在改變,這個體驗清楚說明了「假想力」的本質和效果。(如果您有興趣,請到科博館科學中心四樓,由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捐贈的「物理世界」親身體驗,相信我,您會收穫滿滿的!)
當我訪問舊金山的探索館(Exploratorium)時,看到了另一個令人驚歎的展示,在巨大的電視牆上,工作人員投上去美國航太總署(NASA)對地表的長時間衛星影像圖,其中箭頭是海面上的風速和風向,顏色則是海水的溫度,在2011年的8月中下旬,我看到有好幾個在北大西洋上形成的颶風,從東往西襲擊了美國的東南部。原先只是一些細小箭頭,但隨著時間發展,有些地方箭頭越來越密集,移動速度也越來越快,很快就形成了一個初期的逆時針氣旋(左圖中央上方),當這個氣旋在大洋上移動時,我驚訝地看到,它經過的海面瞬間從紅色(高溫)轉為黃色(中溫),清楚地說明颶風(颱風)一路走一路長大,能量就是來自海面的高溫!
這期《科學人》雜誌討論了颱風和龍捲風,對在台灣的我們而言,颱風是「災難」,也是「資源」。有一回我問了我的同屆同學,氣象界的「網紅」鄭明典局長,颱風帶來的水資源對台灣有多重要?他說對北部而言,大約是45~50%的淡水資源,對南部而言,更可能到60~65%,我對這個數字的記憶可能不是很精確,但颱風帶來的降雨卻是台灣不可或缺的水資源,所以我比較傾向稱颱風為「自然現象」,而非單純「災難」。但在人為的全球暖化下,海水表面溫度升高,颱風的威力增強,期待「資源」送上門的同時,卻也要擔心「災難」的威脅日增,這不又是一個人類給自己帶來的困擾?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中文雜誌推薦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