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收藏 + 設計, 九月 | 誠品線上

藝術收藏 + 設計, 九月

商品描述 藝術收藏 + 設計, 九月:藝術收藏+設計216期(2025/09):誠品以「人文、藝術、創意、生活」為核心價值,由推廣閱讀出發,並透過線上網路,傳遞博雅的溫度,打造全新的文化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藝術熱新聞 * 《藝術家》、《藝術收藏+設計》發行人何政廣獲總統文化獎、臺北文化獎/添福漫活.百年匠心—林添福藝師百歲紀念展/高美館「快樂島—日常的史詩」 * 東京車站畫廊「藤田嗣治:繪畫與攝影」/英國籌募380萬英鎊收藏芭芭拉.赫普沃斯雕塑/傑夫.孔斯作品入藏澳洲國家美術館 * 奈良美智〈粉紅〉將亮相9月富藝斯香港晚拍/佳士得呈獻趙無極鉅作〈17.3.63〉/普普藝術巨匠聚焦亞洲元素之傑作,領銜香港蘇富比現當代藝術晚拍藝術大觀 * 從奇想派畫家到稚拙之美,感受日本藝術的深層脈動──大阪中之島美術館「日本美術的礦脈展──尋找未來的國寶!」 ◎洪昱溱藝術焦點 * 家族的守護,梵谷家族遺產首度於日本展出──大阪市立美術館「梵谷展─家族承繼的畫家夢想」 ◎洪昱溱 * 雙年展,是地方和世界一起籌備的旅程──片岡真實談雙年展、三年展的國際經驗與在地連結 ◎陳玟妤對話藝術家:意識的流動 特別報導 * 吳瑪悧 社群生活與藝術現場 ◎陳玟妤 * 李秀真 繪以寫真,畫那未明的情緒 ◎陳玟妤ART HISTORY NOW * 藝術史,定義美和權力的人性與文化──探索創造力、圖像學、精神世界與文化價值的研究之路(八) ◎陳玟妤9月專輯:Designing Future Society for Our Lives 2025大阪.關西萬博主題館,聚焦生命意義的探尋 * 從生命的動態平衡到生命的未來樣態──2025大阪.關西萬博主題館,聚焦生命意義的探尋 ◎林志鴻 * 日本館.生命循環的曼荼羅 ◎林純雅 * 義大利館.藝術煥新生命 ◎林純雅 * 法國館.愛與美的頌歌 ◎林純雅 * 比利時館.生命科技的金繼 ◎林純雅 * 介於現實的豐饒與數位資訊潛能之間的互動場域──日本建築師豐田啓介構思游移於實體和數位邊界的未來建築設計 ◎蔣美喬 * 在纏繞之間,思考生態系統共構的可能──日本建築師平田晃久由非人類視角,重新思考建築與空間的可能 ◎蔣美喬 * 以設計連結世界,設計力來自對世界的積極探問與深度參與──日本設計師色部義昭談設計的時代意義 ◎蔣美喬文化行旅 * 刻錄時光,以美致藝──風物水影,漫旅中之島 ◎洪昱溱 綠與野專欄* 愛畫、藏畫到籌畫美術館──台灣西畫第一人、水彩畫家倪蔣懷 ◎古碧玲 綠與野專欄* 從自然現象到「體驗」的核心元素──奧拉弗.埃利亞松與我的好奇旅程 ◎蔣惠亭 茶器與茶葉的多元應用* 占小如漣漪,能盛下萬象──錫罐、茶托、茶船,功夫茶小物微觀敘事 ◎池宗憲建築觀點* 日本職人建築師北川原溫(二) ◎黃健敏藝想創見 * 攝影,觀看的愉悅──喬爾.邁耶羅維茨對人性百態的深刻凝視 ◎林志鴻

商品規格

商品名 / 藝術收藏 + 設計, 九月
簡介 / 藝術收藏 + 設計, 九月:藝術收藏+設計216期(2025 09):誠品以「人文、藝術、創意、生活」為核心價值,由推廣閱讀出發,並透過線上網路,傳遞博雅的溫度,打造全新的文化
誠品26碼 / 2680289307090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內文 : 生命的連動,未來的感知
 1970年大阪萬博作為首度在亞洲舉辦的世博會,吸引了6400萬名觀眾的參觀紀錄,至今仍被視為傳奇。那場以「人類的進步與調和」為主題的盛典,由日本建築大師丹下健三主持,策畫團隊包括岡本太郎、黑川紀章、磯崎新、上田篤、菊竹清訓、前川國男、平野繁臣、千葉和彥、川添登、小松左京等,這些概念超越時代的藝術家、建築師與設計師們,共同建構了象徵未來的實驗場域。
 2020年7月,正值新冠疫情蔓延全球之際,8名不同領域的創作者與思想倡議者被任命為「2025大阪.關西萬博」的主題展館策畫者,他們各自參與規畫、構思並建設一座主題館,共同思索「生命」在當前時代的意義,藉由風格與內容多元的展館,將抽象的哲學思維轉化為真實的空間與展演載體,為它注入情感、意義與想像。夢洲,這座漂浮於大阪灣的人工之島,如今迎來「2025大阪.關西萬博」。在海天相交之間,萬博會場化為一處讓人感知未來的所在。「2025大阪.關西萬博」所演現的未來,不只關乎科技與人工智慧的發展,更是科技與倫理、創新與永續、機器與人性之間的辯證。9月專輯「讓生命更光輝的未來社會藍圖,2025大阪.關西萬博」,從生命的動態平衡到生命的未來樣態,解析「2025大阪.關西萬博」主題館,如何聚焦於生命意義的探尋。
 在9月專輯的專訪當中,曾參與「2025大阪.關西萬博」前期規畫的建築師豐田啓介(Keisuke Toyoda)暢談數位技術在建築領域的應用、「數位」與「人文」在建築領域中的協作關係,以及他所創辦的NOIZ Architects為落合陽一所設計的「2025年大阪.關西萬博」主題展館「null²」的具體思路。
 以「纏繞」作為建築設計關鍵字的平田晃久(Akihisa Hirata),則分享了個人成長與學習經驗的觀點啟蒙與延展、自身對於建築與自然及生態想像的表述,以及參與「大阪.關西萬博」建築項目的構思。
 作品含括東京都現代美術館改造更新計畫、草間彌生美術館、千葉縣市原湖畔美術館識別系統的色部義昭(Yoshiaki Irobe),擔任「2025大阪.關西萬博」日本館藝術總監,他與《藝術收藏+設計》分享設計對於時代的意義,以及色部設計研究所參與「2025大阪.關西萬博」的項目內容。
 大阪市立美術館舉辦日本境內首度聚焦於「梵谷家族收藏」主題的展覽「梵谷展─家族承繼的畫家夢想」,揭示一段跨越世代的藝術傳承。不僅展出梵谷家族歷來守護的作品,更展現一個家族如何以愛、以責任,延續一位畫家的夢想與職志。大阪中之島美術館「日本美術的礦脈展──尋找未來的國寶!」呈現那些尚未廣為人知卻蘊藏光輝的藝術,期望透過展覽的深入探索與凝視,使這些礦脈化為璀璨的寶石,銘刻於未來的日本美術史篇章。
 東京森美術館館長片岡真實(Mami Kataoka)受邀於臺南市美術館「未來美術館×城市」系列講座,以「國際雙年展與在地脈絡」為題,帶來精彩講說。現由龔卓軍擔任館長的臺南市美術館,以原南美館1館為址,原南美館2館則作為臺南國家美術館籌備處運營,對南美館而言,此轉變之際也是重構這座美術館與城市的關係與未來的重要契機。龔卓軍提出籌辦「台南藝術雙年展」的計畫,而知名國際策展人片岡真實,透過自身經驗所提供的完整策展理念,或許正好能成為臺南展開藝術雙年展之路,在建構藝術與城市連結時一個可供學習的好榜樣。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中文雜誌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