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學名著 28: 悲慘世界 | 誠品線上

Les Miserables

商品描述 世界文學名著 28: 悲慘世界:,尚瓦強為了撫養姐姐的小孩,飢餓難耐之下不得已打破麵包店窗戶想偷麵包,因而被捕入獄,中途因越獄多次而加重刑期,最後一次越獄成功後,因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尚瓦強為了撫養姐姐的小孩,飢餓難耐之下不得已打破麵包店窗戶想偷麵包,因而被捕入獄,中途因越獄多次而加重刑期,最後一次越獄成功後,因主教的仁慈、幫助與愛,使他宣誓將靈魂交付上帝,自此重新做人,決心再創新生。 尚瓦強履行了當年的誓言,徹底改頭換面,不僅易名為麥德利,更成了一位受人愛戴的市長,以慈善聞名,之後遇到一個為窮困所迫的女工,並答應幫她救回女兒葛賽特,麥德利救回了飽受折磨的小女孩並扶養她直到長大,然而在這幾十年當中,探長賈維爾一路追捕的陰影依舊籠罩在尚瓦強身上,揮之不去…。 電影賞析 只要有法律存在,就會在文明世界中製造出地獄,只要「貧困使男人潦倒、飢餓使女人墮落、黑暗使小孩孱弱」這三個問題未獲得解決,且這個世界繼續存在無知、貧窮和不幸,那麼這個故事一定要公諸於世。 ──維特雨果 《悲慘世界》對法國人而言簡直就像中國人對三國演義那樣熟悉,片中最動人的一幕莫過於主教赦免尚瓦強的那一段,主教對尚瓦強說:「做一個誠實的人吧,悔改的罪人在天國所享受的喜悅,將比一般人來得更多,如果你離開時對人們懷著恨意,那你就值得憐憫,但如果你懷著仁慈、平靜的心離開,那你就比我們任何人都富有。」這一番話道出了一個觀點,真正的悲慘世界不僅僅只在物質生活的困頓,更是隱指每個人心靈的豐富度,若你樂觀進取、慈悲為懷,那麼你將會是全世界最快樂的人,因為「施比受,更有福」!最後主教再給了尚瓦強一個向善的台階,告訴他:「我已經買回了你的靈魂,並把裡面邪惡思想抽取出來,然後把它交給上帝」,讓尚瓦強對人生有了一番新體悟,自此重生,是全片最震攝人心之處。 在此片中雖未多作著墨,但在原著中對於虐待葛賽待的瑟納迪夫婦有一段最真實的描述:「老鼠要錢、蝨子要錢、照鏡子要錢、睡客關窗還要加錢!」,除了把當時小老百姓貪婪之心寫的一清二楚之外,更道出在那個年代人民生活的困苦,為了活下去,還真是無所不用其極,他們不只欺騙芳婷,虐待葛賽特,還非常的“死要錢”,真是名副其實的「壞人」了,但是,換個角度想,在那個政治動盪不安,物質缺乏的年代,誰不希望自己的生活好過一點呢?說穿了,只是他們用的方法不對而已。 探長賈維爾,正義的堅持者,也是正義的頑固者,他相信慈悲是罪犯的根苗,特別是像尚瓦強這樣的人,所以窮其一生誓言將他抓回牢獄,最後卻發現尚瓦強的本性是多麼善良,這對一個抱持人性本惡論的警探而言,是非常殘酷的一件事,因此他在下水道放走背負馬瑞歐的尚瓦強之後,由於無法再面對自己堅守多年的信念,選擇跳河一途結束他充滿殉道意味的一生,世上所有的事皆無真正的對與錯,太過或不及皆不好,賈維爾就是屬於“太過”的那一方,太過堅持,造成他與尚瓦強幾十年的恩怨糾葛;太過頑固,讓他無法原諒自己,終致走上毀滅一途…。 《悲慘世界》真的是一齣悲劇嗎?我想很難做出回答吧!法國人民經歷了長久以來的獨裁、革命後所出現的恐怖統治與拿破崙時代的霸權統治,人民成了時代戰爭下的犧牲品,因此在他們的心中早已不存在所謂的「善」與「惡」;但法國也因為經歷了先前的苦難,終於換來了現代的民主,這不也是值得慶幸的嗎?它的主題是寫人類與邪惡做不懈的鬥爭,人類本性是純潔善良的,將一同走向幸福,但仍需要經過苦難的歷程。故事情節錯綜複雜,跌宕起伏,雨果力圖表現嚴刑峻法只會使人更加邪惡,應根據人道主義精神用道德感化的方法處理,因此他借著對書中人物的闡述來敘說「最高的法律是良心」。 文學精神 《悲慘世界》是資本主義社會裏勞動人民的苦難史,是聲討罪惡的資本主義制度的戰鬥檄文,它直接地抨擊了資產階級法律的虛偽,揭露了資產階級司法機關的黑暗和腐敗,作者用一系列的人和事證明出資產階級的法律及其司法機關的所謂「公平」、「正義」,向來就是一塊遮羞布。 劇中主角尚瓦強透過主教赦罪的愛深刻體會到自己存在的意義與價值,主教伸手救了他,他又伸手救了周遭的人,透過這份愛,彼此伸出援手幫助需要幫助的人,讓這份愛的力量傳播下去,他出身低微,卻能夠秉持向善之心,誠實面對自己的過錯,這對一般人來說是一個極具煎熬的人性試煉。 ■作者簡介 維特雨果(Victor Hugo, 1802-1885) 1802年2月26日出生於法國的Besancon(他認為巴黎是他「靈魂的出生地」),,十九世紀法國文壇巨擘,父親曾經是拿破崙麾下的將軍,一生經歷了漫長而動盪的歷史時期,從小就愛好文學,十歲即能寫詩,十五歲就得過獎,二十歲開始發表作品,剛滿二十九歲就創作長篇小說《鐘樓怪人》,轟動法國文壇,當時法國文壇正處於古典及浪漫主義衝突之際,他反對古典主義,力主浪漫風格,他的浪漫主義作品,以磅礡的氣魄、豐富的想像力和華麗的辭藻傲視文壇,更以離奇曲折的劇情震憾了讀者的心弦,被譽為十九世紀法國浪漫主義最傑出的代表。 與青梅竹馬女友結婚的同年發表了第一本詩集「頌歌集」,開始了他的作家生涯,1827年發表「克倫威爾」,1831年,發表了浪漫主義文學長篇小說「巴黎聖母院」(又譯:鐘樓怪人)(Notre Dame de Paris),這部小說生動地描繪了法國的社會情形,也對人性的層面提出了嚴肅且深刻的探討,雨果在十四歲就自許:「我將來要做就做夏多布里昂(Francois Rene Chateaubriand,1768-1848,是法國名作家兼政治家)。」也因此他跟隨著偶像的腳步,朝文學與政治兩方面並進,後來在它耗費了十四年光陰,完成於1861年的巨作《悲慘世界》中,所透露出的政治觀點和革命思想就鮮明地表現出來。 在他一生中,革命始終是其生活及寫作內容之一大變因,革命而起的新政權導致他流放的命運,但正印證「痛苦是創作的泉源」這句話,放逐生涯雖不如意,卻成為雨果創作生涯中最豐富的一段時光;大革命的局勢和社會的顛沛流離也一直是他小說中的題材,紀實的內容及戲劇化的鋪陳,不斷吸引著不同時代的媒體和劇作家的注意,至今雨果的名字依然廣泛的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他的著作也依舊感動著一代代的讀者,不管是迪士尼的卡通也好,百老匯的音樂劇也好,雨果對時代的感觸化為今日你我的感動,他的筆端在晦暗世界中劃出一線光明,如同其一生不變的奮鬥,象徵著人性中最堅定的情操。 重要著作: 1827《克倫威爾》(Cromwell) 1829《東方詩集》(Les Orientales) 1830《歐那尼》(Hernani) 1831《鐘樓怪人》(Notre-Dame de Paris) 長篇小說 1838《呂布拉》(Ruy Blas) 1853《懲罰集》(Les Chatiments) 詩集 1856《沈思集》(Les Contemplations) 1862《悲慘世界》(Les Miserables) 1869《笑面人》(L’Homme qui Rit) 1859-1883《世紀傳說》(La Legende des siecles) 1874《九三年》(Quatre-Vingt-Treize)

商品規格

商品名 / 世界文學名著 28: 悲慘世界
簡介 / 世界文學名著 28: 悲慘世界:,尚瓦強為了撫養姐姐的小孩,飢餓難耐之下不得已打破麵包店窗戶想偷麵包,因而被捕入獄,中途因越獄多次而加重刑期,最後一次越獄成功後,因
誠品26碼 / 2680139710001
語言 / 3:英文
級別 / P:保護級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