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小說怎麼讀? 從讀到解讀, 帶孩子從小說中培養閱讀素養 | 誠品線上

少年小說怎麼讀? 從讀到解讀, 帶孩子從小說中培養閱讀素養

作者 王淑芬
出版社 大和書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少年小說怎麼讀? 從讀到解讀, 帶孩子從小說中培養閱讀素養:提升孩子的閱讀理解、強化提問方法與思考分析力,一直是家長與老師的共同課題。童書作家、閱讀推手、手作達人與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資訊豐沛的年代,該如何引導青少年,進入由文字及想像力建構的少年小說中?本書提供多元帶讀少年小說的方法,除了讓孩子感受閱讀的喜悅及熱情,寫作引導,成為一位能獨立思考的自我外,也在體驗探索思考中,學會同理與包容的心內容與型式的交會:理解背景、角色、架構、觀點與修辭理解與提問:學習分析解讀小說與自我思考的能力多元引領:從共讀到文本電影比對、遊戲設計、延伸活動、寫作引導,引發閱讀樂趣精采書單:15大小說類型,19本經典小說,超過200延伸閱讀"

各界推薦

各界推薦 ◎聯合推薦少年小說作家/陳郁如閱讀推廣作家/羅怡君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王淑芬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系畢業,曾任國小教務主任、輔導主任、美術老師、公共電視與大愛電視台童詩、童書節目主持人與顧問。自1993 年出版第一本書《一年級鮮事多》以來,即躍為獲獎無數的兒童暢銷書作家,重要作品包括:《去問貓巧可》、《貓巧可你選誰》、《貓巧可真快樂》、《君偉上小學》系列、《地圖女孩.鯨魚男孩》二部曲、及《一張紙做一本書》、《一張紙做立體書》、《一張紙玩一首詩》、《繪本動起來》等童書與閱讀、美工書籍。個人FB:https: www.facebook.com sf7■繪者簡介黃鼻子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作者序/好讀者,成就了好書第1章 帶領孩子進入「少年小說」世界的問與答Q1/什麼是少年小說? Q2/少年小說的誕生及演變? Q3/少年小說與一般小說有何不同? Q4/為什麼要孩子閱讀少年小說? Q5/優秀的少年小說何處尋? Q6/少年小說需要導讀嗎? Q7 /現代少年,還需要多讀經典少年小說嗎? Q8/如何激發讀者閱讀少年小說的興趣? Q9/如何帶領兒童少年練習寫自己的小說?第2章快速進入少年小說樂趣的基礎篇--從內容著手閱讀素養養成的重要性從主題、角色、情節、背景剖析小說內容結構帶讀「六何法」,快速剖析小說內容第3章快速進入少年小說樂趣的進階篇--從形式著手小說技巧1:從「結構」解析小說技巧2:從「敘事觀點」出發小說技巧3:從「修辭」賞析小說技巧4:原型、典故、互文與象徵小說技巧5:伏筆第4章 如何引導孩子「討論」少年小說? 設計一場成功的少年小說討論會讓孩子積極參與少年小說的討論方式第5章 15個閱讀主題與19本書導讀實例帶讀少年小說的流程 《親愛的漢修先生》尋找「自我認同/成長啟蒙 」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小王子》探討「人生意義/重要價值」《看不見的敵人》尋求「人際關係/友誼互助 」 《巧克力戰爭》、《別告訴愛麗絲》正視「覇凌議題」《長襪皮皮》「勇敢冒險」的省思 《長腿叔叔》「關於愛情」的萌芽與初識 《我們叫它粉靈豆》學習培養「幽默趣味」《夏之庭》談談「生命教育」的心境轉換 《我是白痴》發揮「關懷弱勢」的正能量 《柳林中的風聲》開啟對「自然生態」的關懷《數星星》細數「歷史與戰爭 」的人性 《戰爭遊戲》建構「科技與未來」的宇宙觀《神奇收費亭》、《不可思議先生故事集》啟發「魔法奇幻」的想像力《媽媽使用說明書》、《愛德華的神奇旅行》「家與歸屬」永遠值得追求《晴空小侍郎》「本土原創」的關注及重視 第6章 8部小說VS.電影的讀、看、想當小說遇上電影的火花 《少年PI的奇幻漂流》:小說電影各有光芒 《綠野仙蹤》:視覺效果的想像與實踐《女巫》:結局為何大不同 《鷹與男孩》:內心世界的直說與旁觀《怪物來敲門》:戲中戲手法 《魯冰花》:感動是剎那還是永恆 《奇蹟男孩》:所有的孩子都該有人愛《說不完的故事》:結構有其意義 【附錄一】少年小說推廣名家的最愛書單

商品規格

書名 / 少年小說怎麼讀? 從讀到解讀, 帶孩子從小說中培養閱讀素養
作者 / 王淑芬
簡介 / 少年小說怎麼讀? 從讀到解讀, 帶孩子從小說中培養閱讀素養:提升孩子的閱讀理解、強化提問方法與思考分析力,一直是家長與老師的共同課題。童書作家、閱讀推手、手作達人與
出版社 / 大和書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575034078
ISBN10 / 9575034074
EAN / 9789575034078
誠品26碼 / 2681751044000
頁數 / 320
開數 / 25K
裝訂 / 平裝
語言 / 中文 繁體
級別 /

試閱文字

自序 : 【作者序】好讀者,成就了好書
英國奇幻小說大師尼爾‧蓋曼(Neil Richard Gaiman)的《墓園裡的男孩》(The Graveyard Book),是史上第一本同時得到美國紐伯瑞金牌獎與英國卡內基文學獎的少年小說。他在紐伯瑞獎頒獎典禮上說:「有時小說是接納世界這座大監獄的方式,讓我們存活……屬於孩子的小說是最重要的小說。」

這段話充滿隱喻與激情。一次大戰後,心理學家佛洛伊德也曾運用「閱讀療法」(bibliotherapy),為戰後退役士兵開書單,搭配治療創傷後的壓力症候群。讀小說,打發時間之外,必要時也可能救人一命。只是,該怎麼讀才真有療效呢?

童年讀過《西遊記》,熱鬧緊湊、鎖住我目光自不在話下,然而,真正讓我覺得它真了不起的,是讀到某位學者分析書中人物的文章,那一刻,我才驚覺:《西遊記》不僅情節精采有趣,面目一向較模糊的沙悟淨,原來象徵著人性中的灰色地帶。閱讀,原來可以讀到書頁之外更寬闊的天地!讀懂的那一刻,終於明白義大利作家安伯托‧艾可(Umberto Eco)所言:「閱讀是為得到永生的一筆小小預付款。」人生短暫,閱讀卻讓我們領受了永恆之美。

讀懂讀通,讓書活出另樣風貌

閱讀能力,要教嗎?能教嗎?答案是肯定的,這是認知發展學家的結論,這也是我的親身體驗。

「好讀者,成就了好書。」這句話是美國文豪愛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說的,意思是有幸被優秀讀者讀出深意,這本書才真正活了起來;他更進一步說:「要懂得當發明家,才會讀得精闢」。作家一定希望自己的創作被認真思索,被讀懂讀通。而讀者如我,讀懂的那一刻,彷彿見到作家對我微微一哂,點點頭。

讀者讀到什麼,真那麼重要嗎?

閱讀者擁有無比自由,正如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所言:「讀者的誕生須以作者之死為代價」,此語雖然意思是一本書的存在意義,須讀者加入參與才成立;但也意味著作家創作結束,接下來,須全權交給讀者。讀者想怎麼讀、愛怎麼詮釋,是他的自由。甚至法國作家丹尼爾‧貝納(Daniel Pennac)1992年還提出「閱讀的十個權利」,第一條便是:不讀的權利呢。書,本應任由個人隨心自由讀。

只是,讀完之後,除了樂趣,留下什麼?當然,如果讀者本來的目的僅是樂趣,也行。所有的閱讀,起初必定「開卷有趣」才好。有趣之外,如果還想得到更多,還想讀懂讀通,讓書活出另樣風貌,那便是我寫這本書的初衷。

我相信師長們常勉勵孩子:「要有自己的獨立判斷能力,包含閱讀。」不過認真想想,這句話有著根本矛盾,因為所謂「自己的」,大多源自「他人的」;也許是聽說,也可能是讀過別人的種種看法,最後才形成自己的觀點。因而,閱讀初期的引導,便不可避免;透過多元的引領,讓孩子在閱讀過程中形塑完整的自我。

閱讀+多元思考=豐富的人生實境

話雖如此,我還是得聲明:本書絕對沒有「牽著你鼻子走」的意圖。只是一個從小嗜讀小說的人,「如何帶領少年兒童進入小說」的熱情分享。尤其,本書非學術理論專著,對文本的詮釋,皆是我的解讀,自然不是唯一標準答案,一切僅供參考。我相信每位讀者,知道擁有自主權讀與想,才是最重要的。或許可說,本書提供的不是答案,而是分享一種態度:閱讀,加上多元思考,平面書頁,將擴展成為豐富的人生實境。

我也想提出一則思考;常見閱讀教學,被簡易二分法的爭辯著:不可有學習單、實施閱讀策略會破壞閱讀本質……。依我之見,不同時空與背景條件下,相同的一個孩子,可能就必須運用十種教法,才對他有益。所以,怎麼可能狹隘的規定,只有一種方法才是對的?我認為閱讀推廣人,視狀況彈性應用即可,閱讀這件事,須海納百川,允許眾聲喧嘩,做許多嘗試。

我整理出這本書,背後還有個因素: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在他的《簾幕》(Le rideau, 2005)中說:「一個沒有能力談論自己創作的人,稱不上是完整的作家。」我寫小說,希望也像他說的,有能力剖析自己的作品,讓創作更精進。因此,讀者將本書視為工具書之外,如果有興趣,亦可做為創作入門參考。

因篇幅之限,一本小書無法納入眾多優秀小說,書中列舉的各類書單,遺珠之憾自所難免。或許就讓我這本書做為引玉之磚,邀請更多人去找到你的小說之愛;小說裡的大智慧正等著你採擷呢。

本書第一節少年小說的定義及簡史部分,特別邀請好友、翻譯名家周惠玲撥冗審訂,特此致謝。還要特別感謝附錄中慨允提供必讀書單的各位好友,只能提少少的幾本,大家都嘆:哪夠啊。太多好書等著我們,請給它們機會,與您的心靈對談闊論吧。

試閱文字

內文 : 【內文試閱】
設計一場成功的少年小說討論會

如果簡言之,所謂的「閱讀能力」,是希望小讀者在閱讀時「找重點」,閱讀後「找意義」。因此,針對「少年小說可以討論什麼」、「為什麼要討論」這些議題,無非是透過初期的引導討論,讓小讀者明白「原來作者這樣寫是故意的」,或是知道別人想的,居然跟自己完全不同。當少年開始獨立閱讀之後,偶而仍可以舉辦討論活動,這時的討論,更是一種腦力激盪,對同一事可以有不同解讀,或帶來不同領悟;有時,熱烈討論,會帶來比獨自閱讀、獨自思考更大樂趣呢!

在進行討論時,有個迷思一定要注意:勿將所有文本都「寓言化」。因為,並非所有少年小說都充滿象徵意義,或一定會結論出什麼偉大價值;要知道若刻意將焦點放在瑣碎的尋找象徵、討論細節上,反而會失去樂趣。

討論的三種形態

一般的「討論活動」會分為三種形態:不必討論、找重要的幾章來討論、全書讀完再討論。

一、不必討論:為避免像上課一般枯燥,或是造成閱讀壓力,不必每次讀完都得討論。有些時候,讀完一本書,沉浸在某種氣氛中,就已經是一種收穫。因此,可以約定某幾次,採取全家/全班設計一場成功的少年小說討論會共讀方式進行,或者各自選讀一本自己喜愛小說,但不必討論。

二、找重要的幾章來討論:如果文本太龐大,時間又不夠,可以先選讀重要的幾章,再加以討論。但要注意最終仍希望能閱讀完整本書內容。

三、全書讀完再討論:如果時間夠,可給小讀者充裕時間好好讀,比如花一個月讀一本小說。但是期間可以偶爾提醒一下:讀到哪兒了?

討論題目的設計方向

在小讀者閱讀指定的小說之後,引導人(如家長或老師)可以就兩個方向來討論:小說的重點及價值。

一、小說的重點:例如這本書的主題、角色、情節、背景是什麼?作家有沒有使用比較特別的技巧來表現?像是有哪些結構、哪些象徵等等。

二、小說的價值:例如當這本書讀完後,對讀者的意義在哪兒?或是針對作家提出的表達議題,加以探討,並決定要不要同意作家觀點與態度。

討論題目的設計形式

至於討論題目的設計形式,根據不同文本與小讀者程度,可自行設計。基本原則是「有層次、多樣化」,不要永遠只提問某一種類的題目。通常小說要讀到三個層次:語文的、文學的、人文的。

所謂語文層次,指的是本書的體裁、敘事觀點、用字遣詞、大意、文法、六W 等。文學層次,則指的是小說主旨、象徵涵義、作者觀點等。人文層次,則是指對當前文化帶來什麼啟示、與其他文本的論點有何異同、對讀者的意義是建設或破壞、對將來有無啟迪等。

導讀之前: 了解帶讀少年小說的流程
很難以一套公式教大家如何帶讀少年小說,因為不同文本、不同閱讀經驗,當然要彈性的調整方式。所以再強調一次,本書所提供的題目範例僅供參考,可彈性增、刪應用,因此請視小讀者的閱讀經驗或當下氣氛,不必每次都問一堆問題。有些時候,讀完一本小說,沉浸在快樂或感動氣氛中,那是藝術家所謂的「靈性時刻」,也就夠了。千萬不要每次都嚴肅的問與答,反而有負面效應。

小說閱讀的流程

小說閱讀的流程,依理論而言,主要是讀者針對文本,以基模(schema,一種認知結構,即讀者利用所學過的先備經驗14)去讀→ 填補空隙(Gap),補上作者沒寫,但必需自行融會貫通的部分→ 預測與修正、破譯與解碼(decoding)→ 結論 → 整理自己的觀點,檢視作者觀點,對照評論。也因為是這樣比較複雜的過程,小讀者在未有閱讀素養(能力)前,是需要被引導、示範的。

就如同2017 年有位臺灣留學美國的七年級生曾回臺灣分享她在美國上的英文課程,教師會要求學生閱讀一本小說後,必需做三件事:

1、練習做摘要。
2、理解文本涵義。
3、討論作者觀點和動機。



帶領小組閱讀的5 大步驟

所以,整理統合一下,若是要帶領全班或小組的小說閱讀,一般通用流程,大致分為五個步驟:

步驟一:前置準備—帶領小讀者先了解文本,知道主題與重要的寫作技巧,擬訂此次閱讀討論的重點。因此帶領導讀的重點在於剛開始時,一次只針對一種重點進行。比如這次只鎖定文本的議題討論,先不深究其創作技巧。

步驟二:閱讀前的引導—以「預測策略」,引發小讀者興趣;或以簡單的導讀,提示重點。這段時間建議約20 分鐘,不宜拉太長,以免失去興趣。導讀的重點可以用猜看看的方式進行,比如:從書名猜想可能的情節;或是從目錄的篇名,猜情節或主角身份、可能的結局。甚至也可以從序(含作者序、推薦序)猜情節或作者書寫本意。

步驟三:各自閱讀—若選擇一本約4 萬字以上小說各自閱讀,預計至少需要一個月時間,讓小讀者自行閱讀與思索。而在這段期間可偶而問一下:「我讀到第10 章了,你呢?情節愈來愈緊張呢!」另外,為了維持氛圍,期間可適度加入相關活動,比如:觀賞相關影片、將作者的其他書或相同主題的書,找出來放在顯眼處可隨時翻閱一下,或是請孩子彼此相邀一起逛書店、圖書館尋找相關資料等等。

步驟四:閱讀後—可以花費大約一節課時間,進行討論。至於討論的方式,可以參考本書「第4 課 如何引導孩子討論少年小說」。

步驟五:心得撰寫—可以透過寫心得或延伸寫作,讓小讀者自己檢視自己的想法。這時帶讀者要注意:心得撰寫必需視時機或檢視文本適不適合,不見得每個少年小說適合這一步驟。如果,這文本適合讓孩子撰寫心得,或有其他類型相似的文本,則可以安排讀多本後綜合一起寫,或一學期寫一篇,彈性調整。

另外,除了傳統寫作格式,也可試試讓小讀者出版自己的「Zine」(即獨立出版品)。討論時,帶讀者的態度也很重要,請自我提醒勿「權威化」,或加入過多的意識型態。每個人都有意識型態本無可厚非,但在與小讀者對談時,若無意中流露太多大人自己的主觀,難免影響小讀者的判斷。其實小讀者的看法也很可貴,在一本書之前,人人都該是平等的。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心理學稱青春期為「狂飆期」,
躁動多變既然是青少年本質,給他們的小說當然不能一成不變。
唯有精采的鋪陳、複雜的情節,以及生動的角色刻畫,
才能滿足青少年浪漫、敏感、衝動與強烈正義感的情緒渴望,
並在小說角色的投射及同理中,找到自我認同與歸屬。
跨越橋梁書,走過輕讀本,該是帶孩子讀「少年小說」的時候了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