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變變變: 達爾文的物種起源 | 誠品線上

On The Origin of Species

作者 Sabina Radeva
出版社 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生物變變變: 達爾文的物種起源:美麗的花草樹木、各式各樣的蟲魚鳥獸,在很久以前就是以現在的模樣出現在地球上嗎?如果世界上曾經有過我們從來不知道的生物,它們是怎麼出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美麗的花草樹木、各式各樣的蟲魚鳥獸,在很久以前就是以現在的模樣出現在地球上嗎?如果世界上曾經有過我們從來不知道的生物,它們是怎麼出現、又怎麼消失的呢?蜜蜂生來就懂得怎樣築出完美的六邊形蜂巢、狗兒都有跟人類親近的天性,究竟有什麼特別的原因?生物到底要多麼相像,才算是同一「種」呢?1859年,達爾文將他對這些問題的思索、觀察、研究結果,寫出令人大開眼界的《物種起源》,提出驚天動地的演化論。直到今天,這本書仍然是科學家公認,改變世界的偉大著作,如果你也對世界感到好奇,歡迎從這本書開始,踏上壯闊的物種起源之旅!*美國圖書館學會書單雜誌星級推薦*2019 LaCentral 讀者票選最佳童書*第一本為兒童改寫《物種起源》的繪本。*全球版權售出31種語文版本達爾文於1859年出版的《物種起源》,在當時引起巨大爭議,然而經過一百多年,他的觀點已經被科學界普遍接受,這本為兒童改寫的《物種起源》繪本,將原書中的篇章和重要觀點:「變異」「適應」「天擇」「生命樹」「本能」「遷徙」,改寫成孩子能夠理解的簡明內容,再搭配風格別緻的插圖,讓孩子認識「演化論」的概念形成背景和內容,連大人都不該錯過這本改變世人對生命看法的重要鉅著。"

各界推薦

各界推薦 提到生物演化,大家都會想到達爾文。市面多數有關達爾文的書籍都圍繞著對《物種原始》的評論,是給大人看的,然而為小朋友而寫的書則是少之又少。這本書使用很可愛的畫風簡介達爾文的生平、在研究過程受到的啟發、對演化的主要見解,以及近代觀點。我認為這是一本很適合拿來給孩子看的啟蒙讀物,也希望小朋友讀完以後能理解在日常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現象都需要演化生物學的協助。 ——國立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副教授顏聖紘 綜觀古往今來,達爾文的理論是「最多人宣稱自己完全懂」,卻又有「最多人完全誤解它」的一套科學論述。如今,小天下這本精緻的繪本,利用深入淺出的概念,讓孩子們學習「真正的達爾文」! ——國立台師大生命科學系教授林思民 美麗的插圖、圖表,融入了豐富的知識,一本改編自達爾文的《物種起源》的有趣繪本。——英國衛報 這個重要的企畫,終於被美麗的落實呈現。莎賓娜.拉黛瓦用嚴謹的改寫文字和美麗的圖畫,來介紹《物種起源》的故事以及演化的概念,條理清楚、插圖幽默、令人愛不釋手。——愛瑪.達爾文 插畫繽紛美麗……好看、易讀。是小學、圖書館和相關機構必需收藏的書。 ——英國《書商》雜誌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莎賓娜.拉黛瓦Sabina Radeva莎賓娜.拉蒂瓦住在倫敦,從事平面設計和插畫工作。2008年畢業於德國的馬克斯.普朗克研究院的分子生物研究所。2009年,她轉而學習插畫,希望能用藝術把科學介绍給大眾。兩個稚齡女兒是她每天靈感的泉源。她將搭配了美麗插圖的《物種起源》改寫提案一放上「kickstarter」募資平臺,就得到全世界的迴響。這本書不只是她的第一部作品,也是一本廣獲好評的兒童知識繪本林惠嘉曾任細胞生物研究員。年輕的時候經濟拮据,最大的娛樂就是週末跟兒子們去圖書館扛一大袋書回家看。圖書館的年度舊書大特賣、書店的超級折扣、學校慈善募款⋯⋯都是增加藏書的最佳時機。現在跟孫女一起讀她爸爸小時候心愛的書,覺得享受與家人共讀的時光特別珍貴。

商品規格

書名 / 生物變變變: 達爾文的物種起源
作者 / Sabina Radeva
簡介 / 生物變變變: 達爾文的物種起源:美麗的花草樹木、各式各樣的蟲魚鳥獸,在很久以前就是以現在的模樣出現在地球上嗎?如果世界上曾經有過我們從來不知道的生物,它們是怎麼出
出版社 / 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4799718
ISBN10 / 9864799711
EAN / 9789864799718
誠品26碼 / 2681873285008
頁數 / 64
注音版 /
裝訂 / H:精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8X22CM
級別 / N:無
重量(g) / 999g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從不可思議的美麗插畫開始,重新認識不朽的經典─達爾文的《物種起源》。

試閱文字

自序 : 親愛的讀者,我盡力把達爾文的《物種起源》忠實的用繪本方式呈現出來,目的是希望小朋友可以從這本書理解到──細心觀察的力量、對大自然的好奇心,有可能引導出不可思議的大發現。那個年代沒有先進的科技幫忙,但達爾文還是完成了許多令人驚嘆的研究,並且提出劃時代的理論,改變了大家認識地球上形形色色生物的方式。
本書因為要涵蓋許多精采的資料,無法把達爾文搭乘小獵犬號的探險歷程也包含進來,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考其他繪本,進一步了解達爾文在這趟偉大的航程中學習到什麼。
現代知識日新月異,達爾文當時的一些想法已經不完全正確,因此我在本書附錄中加入相關的科學知識作為補充,這些都是目前為止科學家普遍認同的發現。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達爾文在書寫《物種起源》時或許因為擔心引發爭議,他謹慎的避開有關人類起源的論述。但後來達爾文另外撰寫了《人類的由來》,在這本書中探討這個主題。
——莎賓娜.拉黛瓦

試閱文字

內文 : 很久很久以前,在人類出現之前,地球上的生物和現在非常不一樣。
自從地球上出現生命,因為我們稱為「演化」的作用,從最小的微生物、植物到動物,都不斷在緩慢的改變,改變的歷程長達億萬年。
在人類長久的歷史中,多數時候,人們相信整個世界是同時創造出來的,所有的動物、植物和人類,都跟現在的模樣沒什麼不同。
不過,有幾位既聰明又充滿好奇心的科學家,在當時並不認同這樣的想法。
法國生物學家拉馬克認為,動物如果經常使用某些身體部位,受到鍛鍊的部位會變得強健,而且能遺傳給下一代。
雖然拉馬克的理論跟事實有些出入,但是他讓人們開始思考並注意到,生物的確會隨著時間改變─或稱為「演化」;只是當時還沒有人知道演化發生的原因和實際過程。
不久之後,英國博物學家查爾斯.達爾文提出了新的想法,大家才慢慢開始了解,各種生物如何演變成現在的模樣。
西元1831年,達爾文搭乘英國皇家船艦─小獵犬號,到世界各地研究動物、收集化石。這趟長達數年的旅程,充滿各種新奇的挑戰和不可思議的事物,達爾文盡他所能的把經歷的一切詳細記錄下來。
雖然探險已經結束,但達爾文接下來要面對的是一段更長、更艱難的旅程─他有一個非常顛覆的想法要和大家分享,但是必須先做很多研究、跟其他科學家反覆討論,還要努力寫作,才有可能把這個全新的概念解釋清楚。
經過二十年的辛勤研究,達爾文終於在1859年完成他的偉大著作,將他的所有創新想法寫成了《物種起源》這本書。
達爾文在書裡解釋,物種是一群長得很像並且可以交配繁衍後代的生物,不過,同一物種裡的成員沒有兩個是完全一樣的。

「我看來,『物種』這個名詞只是為了方便,而將一群很像的生物個體歸類一起所使用的稱謂。」—達爾文,《物種起源》第二章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