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奶奶說再見 | 誠品線上

Old Pig

作者 Wild, Margaret
出版社 台灣東方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豬奶奶說再見:【95年6月好讀推薦】和豬奶奶一起住了好久的小孫女,發現今天的奶奶和往日有所不同,奶奶帶著她去處理好多事情,付清了所有的帳款終止了銀行的存款,似乎都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適讀年齡:6歲以上◎1996澳洲兒童圖書協會好書提名生命教育最適教材「死亡」和「分離」的嶄新呈現方式 平靜卻深深撼動人心具旋律感的流暢文字 動人的圖像意境 令人無限回味的一本繪本豬奶奶和孫女豬小姐住在一起好多年。她們彼此作伴,一起分擔家務。有一天早上,豬奶奶卻沒有像平常一樣起床吃早餐。豬小姐非常擔心。第二天,豬奶奶勉強下了床,撐著虛弱的身子到圖書館還書,終止銀行的戶頭,還結清了各種帳目,並且將剩餘的錢塞給豬小姐,要她謹慎使用。豬小姐了解這是怎麼一回事,不禁想哭。在豬奶奶的提議下,豬小姐陪著奶奶出門散步,祖孫倆用心觀察樹啊、光啊、雲啊、天空和水面上的倒影,甚至試著傾聽、嗅聞、品嘗週遭的事事物物。晚上,在豬小姐的提議下,豬奶奶躺在床上欣賞豬小姐的大提琴演奏,並且讓豬小姐睡在自己身邊,讓孫女擁著自己入睡,直到天亮。"

各界推薦

各界推薦 【95年6月好讀推薦】和豬奶奶一起住了好久的小孫女,發現今天的奶奶和往日有所不同,奶奶帶著她去處理好多事情,付清了所有的帳款終止了銀行的存款,似乎都在告訴小孫女,他的生活將不再繼續了,他將要離開。本來「死亡」這樣的議題在童書裡總是較為敏感,但聽完作者瑪格麗特淡淡說完這關乎生命分離的故事,浮現我們眼角的不只是淡淡淚光,還有一抹充滿豐富回憶的微笑,也讓孩子體會到;活著,多美好。 新時代教養:品格閱讀 天下雜誌精選繪本,好書一百 兒童文學與閱讀專家張淑瓊、劉清彥, 針對尊重、責任、公平、值得信賴、關懷、公民責任等六個品格要素, 精選一百二十本兒童繪本, 提供家長與孩子開始「品格閱讀」。 選書顧問 張淑瓊小檔案 學歷: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兒童文學碩士 經歷:曾任職誠品書店童書企劃主任、兒童商品採購副理。參與台灣各重要童書獎項評選與推廣工作 劉清彥小檔案 學歷:政大新聞研究所碩士 經歷:曾經創作《萱萱的日記》等書,翻譯的兒童圖畫書不計其數,帶領兒童閱讀已有二十年經驗 Ⅱ責任 文/劉清彥 小孩從小接受父母照顧,生活所需也多靠父母供給,對他們而言,以自己的能力擔負責任,彷彿是遙遠又陌生的經驗。然而,這樣的依附和仰賴關係無法永遠持續,每個小孩都必須在成長過程中,循序漸進學習成為負責的人,能夠做好自己該做的事,瞻前顧後,三思而行,為自己的決定和作為負責,並且信守承諾,完成答應別人的事。 為自己的需求負責 讓小孩從經驗中學習,是養成責任感的重要關鍵。但是許多父母為了保護和滿足小孩,常常想盡辦法為他們做好每一件事,使他們錯失自己動手和負責的機會,結果養成小孩過度依賴的心態,並且視父母為自己付出的一切為理所當然,就像《謙虛派》裡令人頭疼的小男孩李奧一樣。 李奧的父母幾乎將他照顧得無微不至,想盡辦法滿足他所有的需要,卻換來他種種負面的性格和行為表現。這本書的作者在故事中透過奶奶做的超大謙虛派,為李奧營造一個閉門思過的空間,讓他在跌入派裡之後,從搖搖晃晃、衝撞摔跌的過程中飽嚐自私、貪心和霸道的苦果,然後自派裡脫困,改頭換面成為會主動幫忙父母做事、學會易地而處,並且懂得為人著想的小孩。 作者用輕鬆活潑的敘事調性沖淡了故事中的道德壓力,使小孩在閱讀時不感排拒,還能深刻感受李奧的心情和處境,在他身上看見自己,然後跟著一起體驗、思考和反省。 除了大人在日常生活中適度給小孩機會,放手讓他們嘗試和經驗,也需要讓小孩看見明確又具體的角色示範,使他們有認同和模仿的對象,從那些人身上看見負責任的表現和結果,激發他們實踐的動力。 圖畫書創作者早在近百年前,便開始透過這樣的角色安排,溫柔地提醒小孩成為有擔當的人。一九一○年於瑞典出版的《貝雷的新衣》,正是這方面的經典作品。作者艾莎.貝斯寇筆下的小男孩貝雷,為了擁有一件新外套,從自己養羊和剪毛,然後以交換工作的方式,一路請託人梳毛、紡紗、染色、織布和裁縫,最後終於穿上自己辛苦工作換得的嶄新外套。 作者從小孩實際生活相關的角度切入,讓小讀者清楚看見明確示範,藉此鼓勵他們學習為自己的需求負責,以勞動和付出換得自己所需要的東西。這本書也成為日後許多相似主題圖畫書的創作原型,一九八二年出版,改編自二次世界大戰後真人真事作品的《安娜的新大衣》,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為自己的決定負責 透過向故事中的角色看齊,閱讀的小孩也能學習做好份內的工作,並且為自己的決定和行為負責。《培培點燈》和《愛彈琴的安娜》中都有盡忠職守的角色,一個是忠人所託,每晚按時出門點路燈小男孩;另一個則是不畏長途跋涉、努力學習和練習彈琴的小女孩,他們看重自己的本份,並且盡心盡力完成,讓閱讀的小孩從他們身上看見,責任感是一種全力以赴完成工作的態度,過程雖然辛苦,但完成後便能享受負責任的甜美果實。 至於《妮妮的紅長褲》和《依莉的娃娃》,則是從錯誤中學習為自己的決定負責的例子。不管是為了刻意主張自我意見,反對母親提議,執拗買下那條自己不喜歡的紅長褲的小女孩妮妮,還是和男友初嚐禁果後不慎懷孕的大女孩依莉,都因為沒有好好思量決定和行為的後果,使自己深陷不易脫困的難局。但可貴的是,她們都願意認真面對自己犯的錯,並且甘願為此付上代價。這種負責任的態度,使她們能夠從錯誤中學習寶貴的功課,因此得以成長,使自己在將來有能力擔負更多的責任。 負責的人能夠將自己的事規劃、處理得井然有序,不會帶給別人麻煩,更能夠妥善照顧身邊的人。《豬奶奶說再見》中,即將臨終的豬奶奶仍不忘細心打理自己的事,她去圖書館還書,到銀行結束帳戶,還帶著孫女一起創造值得紀念的回憶。最後她安祥辭世,卻留給孫女繼續面對人生的勇氣和力量,她也用自己的一生向閱讀的小孩證明,負責任的態度不僅能為自己造就美好的人生,也能為別人帶來祝福。 (本文摘自天下雜誌2007親子天下專刊《教出品格力》)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瑪格麗特‧威爾德一九四八年生於南非的一座小鎮艾斯丘。目前住在澳洲,是當地首屈一指的繪本作家,在世界各國享有很高的聲譽。曾任童書編輯。她所創作的作品多達四十多本,其中有許多本已被譯成各種語言,在各國受到極高的評價與讚賞。目前和兩個孩子住在澳洲雪梨。■繪者簡介藍‧布魯克斯是澳洲當地的傑出插畫家,目前已創作了許多優質的兒童繪本。一九九七年,以《豬奶奶說再見》獲得《紐約客》和《芝加哥論壇報》年度最佳圖書。現在和太太、三個小孩住在澳洲東南的塔斯馬尼亞島。

商品規格

書名 / 豬奶奶說再見
作者 / Wild, Margaret
簡介 / 豬奶奶說再見:【95年6月好讀推薦】和豬奶奶一起住了好久的小孫女,發現今天的奶奶和往日有所不同,奶奶帶著她去處理好多事情,付清了所有的帳款終止了銀行的存款,似乎都
出版社 / 台灣東方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575708191
ISBN10 / 9575708199
EAN / 9789575708191
誠品26碼 / 2680157125009
頁數 / 32
注音版 /
裝訂 / H:精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4X25.5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推薦序 : 跟世界說晚安

導讀/柯倩華〈兒童文學工作者〉



園子裡花開了,是春天﹔窗外綠樹變黃了,是秋天。金黃的葉片在秋日餘暉下發光,雨後的土地散發溫熱的濕氣。這些是大自然的法則,我們理所當然接受「萬物皆有定時」的自然變化。但是,對於人的自然變化──衰老和死亡,我們充滿不捨與不願。關係親密的親人、朋友或寵物離開我們時,彷彿自己也被硬生生撕裂了去,痛楚無法言喻。我們從此活在完全不同的世界裡。



「死亡」和「分離」是童書裡較敏感且較難處理的主題,澳洲最有才華及多產的作家之一瑪格麗特.威爾德則是此中高手。她於一九四八年出生於南非,曾做過報社新聞記者,廣泛接觸人生議題,為日後寫作題材的廣度和深度奠定基礎。她於一九七三年移民澳洲完成大學教育,一九八○年定居雪梨後開始從事兒童文學創作。她擅於塑造鮮明傳神的角色,讓讀者跟隨他們經歷人生許多特殊的處境和挑戰,情節看似雲淡風輕,卻總引人深思。



這個故事裡豬奶奶示範了「老年」的智慧和勇氣,讓我們從她告別世界的方式領悟到,生活原來是不斷創造值得紀念的回憶﹔或是一起打掃、吃飯,或是一起散步看雲。豬奶奶帶著孫女用最直接的感官經驗證明「活著真好」,彰顯人與大自然的關係,也提醒活著的人 (包括孫女及讀者) 珍惜生活的每一刻。唯有好好活過了,面對死亡時才能因著美好的記憶而微笑,並以充滿精神力量的生活態度去經歷各種成長的難關。文字敘述和故事節奏充滿旋律感,從居家生活的輕鬆、到生病的難過、到享受大自然的舒暢、到擁抱安息的感傷,流暢的表現情緒與情節轉折。書中悲喜交集的氣氛及視覺美感,還應歸功於曾三度獲得澳洲年度最佳圖畫書獎的畫家藍.布魯克斯。



布魯克斯的畫中常表現出對大自然的驚嘆與珍惜,及富詮釋性的圖像語言。書裡祖孫共進晚餐對照豬奶奶沒有起床吃早餐的畫面,以連續的空間與對比的情境彌補跳接的時間。封面的圖畫呼應結局前空蕩的小船,書名頁的圖畫呼應孫女在豬奶奶床前拉提琴,皆延伸出文字以外的情意與想像。結尾兩頁無聲勝有聲的畫面更震撼人心。



豬奶奶房間牆上掛著兩幅畫,是仿自美國經典圖畫書《月亮晚安》(Goodnight Moon) 裡小兔子房間掛的畫,準備入睡的小兔子正向周圍每樣東西一一道晚安。或許,豬奶奶只是進入一個永遠的夢鄉。對於暫時還醒著的豬小姐而言,天總會亮的。

試閱文字

導讀 :

(本文作者為兒童文學工作者)


園子裡花開了,是春天﹔窗外綠樹變黃了,是秋天。金黃的葉片在秋日餘暉下發光,雨後的土地散發溫熱的濕氣。這些是大自然的法則,我們理所當然接受「萬物皆有定時」的自然變化。但是,對於人的自然變化──衰老和死亡,我們充滿不捨與不願。關係親密的親人、朋友或寵物離開我們時,彷彿自己也被硬生生撕裂了去,痛楚無法言喻。我們從此活在完全不同的世界裡。


「死亡」和「分離」是童書裡較敏感且較難處理的主題,澳洲最有才華及多產的作家之一瑪格麗特.威爾德則是此中高手。她於一九四八年出生於南非,曾做過報社新聞記者,廣泛接觸人生議題,為日後寫作題材的廣度和深度奠定基礎。她於一九七三年移民澳洲完成大學教育,一九八○年定居雪梨後開始從事兒童文學創作。她擅於塑造鮮明傳神的角色,讓讀者跟隨他們經歷人生許多特殊的處境和挑戰,情節看似雲淡風輕,卻總引人深思。


這個故事裡豬奶奶示範了「老年」的智慧和勇氣,讓我們從她告別世界的方式領悟到,生活原來是不斷創造值得紀念的回憶﹔或是一起打掃、吃飯,或是一起散步看雲。豬奶奶帶著孫女用最直接的感官經驗證明「活著真好」,彰顯人與大自然的關係,也提醒活著的人 (包括孫女及讀者) 珍惜生活的每一刻。唯有好好活過了,面對死亡時才能因著美好的記憶而微笑,並以充滿精神力量的生活態度去經歷各種成長的難關。文字敘述和故事節奏充滿旋律感,從居家生活的輕鬆、到生病的難過、到享受大自然的舒暢、到擁抱安息的感傷,流暢的表現情緒與情節轉折。書中悲喜交集的氣氛及視覺美感,還應歸功於曾三度獲得澳洲年度最佳圖畫書獎的畫家藍.布魯克斯。


布魯克斯的畫中常表現出對大自然的驚嘆與珍惜,及富詮釋性的圖像語言。書裡祖孫共進晚餐對照豬奶奶沒有起床吃早餐的畫面,以連續的空間與對比的情境彌補跳接的時間。封面的圖畫呼應結局前空蕩的小船,書名頁的圖畫呼應孫女在豬奶奶床前拉提琴,皆延伸出文字以外的情意與想像。結尾兩頁無聲勝有聲的畫面更震撼人心。
豬奶奶房間牆上掛著兩幅畫,是仿自美國經典圖畫書《月亮晚安》(Goodnight Moon) 裡小兔子房間掛的畫,準備入睡的小兔子正向周圍每樣東西一一道晚安。或許,豬奶奶只是進入一個永遠的夢鄉。對於暫時還醒著的豬小姐而言,天總會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