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探險之父: 李文斯頓 | 誠品線上

非洲探險之父: 李文斯頓

作者 湯芝萱
出版社 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非洲探險之父: 李文斯頓:內容簡介在非洲還是「黑暗大陸」的年代,大衛.李文斯頓不畏危險,抱持著堅定的信念,克服萬難,走到非洲內陸。更重要的是,他找到了奴隸販賣路線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在非洲還是「黑暗大陸」的年代,大衛.李文斯頓不畏危險,抱持著堅定的信念,克服萬難,走到非洲內陸。更重要的是,他找到了奴隸販賣路線,最終讓奴隸販賣走入歷史!西元1840年,大衛.李文斯頓踏上了前往非洲的旅程。手上沒有地圖及資料,從未走過沙漠的他,究竟是抱持著怎樣的信念,讓他能夠勇敢走入非洲部族,即使過著艱困的生活、吃著難以下嚥的老鼠肉,還是堅持要和語言不通的土著溝通、幫土著治療疾病、向他們傳福音?他在非洲,又發生了哪些驚心動魄的事情?狄更斯形容他:「一個勇敢的人,帶著一顆單純的心,以超乎常人的機智,歷經各樣的危機,只為了將福音傳給非洲土著!」「世界的探險」系列開啟孩子對未知的事物勇於探索、不畏艱難的冒險心。歷史上重要的探險,是人類的發展重大的進程,透過探險,人類對於地球的樣貌、氣候,到各地的風土民情、文化差異,都有了更完整的認識。在科技進步的今日,我們更應持續對這個世界、對未來,有著勇敢探索、開創新局的冒險心。本系列希望藉由介紹史上重要的探險家,帶孩子深入探險情境,培養不怕困難的堅毅性格及勇於冒險的進取精神。"

各界推薦

各界推薦 好評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探險是人類最值得保留的動物本能,與書中勇者大膽前進吧!──童書作家 王淑芬 很不一樣的傳記,復古、精緻的畫風加上引人入勝的真人真事,帶領孩子從圖畫書走到文字書,並給少年們克服困難的勇氣。──99少年讀書會、繪本人生寫作發起人 吳在媖 用探險的心行旅經典,認識廣袤的世界,也看見自己站上的位置,獨一無二、熠熠閃耀。──丹鳳高中圖書館主任 宋怡慧 透過歷史的關鍵人物,認識過去,理解我們的現在。──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系教授 胡川安 活潑的文字,深切的感情,邏輯的思維,譜寫出這位偉大的非洲宣教士與探險家,提醒孩子勇敢、誠實、愛心去面對困難。──金鼎獎作家 張文亮 108課綱上路,強調跨領域教學與核心素養的培養,啟發式的思考提問與討論成為教學的重要目標。這兩本書正是典範讀物,兩位勇者冒險探究新知的精神和毅力,激起我們的好奇心。當他們解開碼頭船纜,迎向未知與不確定時,我們也跟著參與了一次次的刺激航行與探險體驗,並從閱讀中豐富了我們的知識與智慧。──閱讀與寫作推廣教師 梅慧玲 文學所帶給我們最美好的禮物,就是給我們一個又一個意想不到的世界,任我們在其中盡情的遨遊與探險了。在這片天地裡,孩子可以天馬行空地隨著冒險家,拋開現實世界的邏輯規範,深入探險情境,任想像力遨遊馳騁。只要翻開書頁,就可以讓這些英雄帶領孩子海闊天空地冒險去了。──花蓮縣閱讀動教師 許慧貞 理想和信心可以讓人勇敢前進,於是「世界」就變大了!麥哲倫和李文斯頓用一生的努力告訴我們這個道理。──臺北市立建國高中歷史老師 黃春木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湯芝萱湯芝萱,兒童刊物編輯。著有《Run災害應變小英雄》,合著有《100個傳家故事》。從小愛看傳記,上起歷史課總特別有興趣。關注人權問題,認為人人生而平等。也因此對大衛.李文斯頓格外崇敬,這位科學家、冒險家,不僅勇於踏上未知土地,更一生為非洲人的教育和自由生存權利而努力。但願有更多人認識這位「非洲之父」。蔡豫寧大學畢業於臺灣藝術大學雕塑系,現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設計系研究所學生。插畫接案工作者,作品散見於書籍、雜誌、課本和商業合作。喜愛留下不同筆觸與複合材質創作,將生活故事透過畫筆傳遞溫度。是喜歡做著白日夢的雙魚座,渴望大自然和滿滿植物圍繞,喜歡腳下這片土地。插畫合作有《山林製造》、《小壁虎三部曲》、《好品格童話》、《我最討厭醫生了》繪本、東方青少年文學系列等。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目次 作者的話 楔子.迎向未知的勇氣 第一章.冒險心啟蒙 第二章.第一次非洲大探險 第三章.第二次非洲大探險 第四章.第三次非洲大探險 後記 李文斯頓年表

商品規格

書名 / 非洲探險之父: 李文斯頓
作者 / 湯芝萱
簡介 / 非洲探險之父: 李文斯頓:內容簡介在非洲還是「黑暗大陸」的年代,大衛.李文斯頓不畏危險,抱持著堅定的信念,克服萬難,走到非洲內陸。更重要的是,他找到了奴隸販賣路線
出版社 / 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570855296
ISBN10 / 9570855290
EAN / 9789570855296
誠品26碼 / 2681877911002
頁數 / 104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3X17X0.6CM
級別 / N:無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在非洲還是「黑暗大陸」的年代,
大衛.李文斯頓不畏危險,抱持著堅定的信念,克服萬難,走到非洲內陸。
更重要的是,他找到了奴隸販賣路線,最終讓奴隸販賣走入歷史!

試閱文字

自序 : 作者的話
翻開基督教傳教史,可以發現許多傳教士勇於踏上異地,卻往往遭遇不幸的悲傷記載。李文斯頓不是去非洲傳教的第一個人,也不是唯一的人,卻能橫越非洲,用一生歲月探險與傳道,獲得土著的信賴,甚至奴隸販子的敬佩,也成為全世界關注的焦點。這除了他絕不畏懼的特質、誠實待人的信念,也跟當時的背景有關。
維多利亞女王於一八三七年登基後,英國進入輝煌的「維多利亞時代」,不斷擴大領土,成為有史以來最大的帝國「日不落國」。再加上十九世紀中期印刷技術的進步,報業蓬勃發展,李文斯頓的事蹟被廣為傳頌,他也因此被視為英雄。幸而如此,他的兩千多封信件、筆記本和日記才能被留存下來;從中可以發現,他的文筆不僅超越一般的探險家,也具有幽默感,並且善於正面思考。
  「……其坦波斯不僅剛好是非洲大陸的中心點,而且最愛非洲人的一顆心,也葬在那裡。」在張文亮教授精采的文學作品《深入非洲三萬里──李文斯頓傳》最後,如此描述大衛.李文斯頓的離世,讓人感到不勝唏噓。
本書著重在李文斯頓的探險歷程和對非洲人權的提倡,相信在天堂的他,會樂見許多到過的地方如今已成為獨立的國家。也但願在世界各地,人們不會再因為性別、人種而受到無理的對待,真正擁有自由與平等。


繪者的話
《非洲探險之父:李文斯頓》的繪製對我來說是很⼤的挑戰,這次與聯經出版合作,我感到非常榮幸和滿滿的感謝。
⼀開始焦躁煩惱該如何編排插圖外,閱讀資料與查詢照片和觀看相關影片、文字是非常花時間,卻是⼀項必要的重要⼯作。然而,我非常喜歡在繪製前的⼯作準備,因為能在閱讀時跟隨著文字,似乎也乘坐船隻,來到非洲大陸,看見許多稀奇的動物和刺激的冒險故事。其中最令我敬佩是李文斯頓那無私的奉獻,幫助非洲⼈⺠脫離奴隸,追求自由平權的精神。
關於整本書籍插畫設計,封面呈現李文斯頓當時維多利亞風格裝飾性的樣貌,內頁翻開帶領讀者們,進入那個時代,有著些微水漬、手製質感紙張的地圖,和手繪質感的方式繪製,讓整本書彷彿是李文斯頓親手所寫的日誌本。整體色彩以較沉穩色彩和柔和粉色,帶出李文斯頓與非洲人民的溫暖互動。其中在繪製蝴蝶頁時,嘗試了⼀直想試的花樣設計。
這本書不只有冒險,更呈現了⼀位傳道士帶給當時的黑暗⼤陸⼀絲希望的陽光,是一個暖心的探險故事。藉由這個故事,李文斯頓的精神透過文字持續傳承下去,也希望透過我的畫筆能給予讀者更多的探險的想像。

試閱文字

內文 : 內文選摘(節錄)
楔子
十八世紀時,非洲還被視為「黑暗大陸」,世人對非洲幾乎一無所知,雖然有探險隊前往,但不是無法橫越沙漠,就是在途中被采采蠅或遭受原始部落的攻擊而無法生還。當時,只有捕捉黑人的奴隸販子在當地橫行。直到一八一三年,大衛.李文斯頓的誕生,才帶來一線曙光。
李文斯頓橫越西非兩千公里、東非一千四百公里,走到非洲內陸中心點,更穿越卡拉哈里大沙漠,但這位傳道士探險家最重要的不是找到從非洲內陸通往海岸的路,而是找到奴隸販賣路線,最終讓奴隸販賣的情況走入歷史!
在安葬貴族和偉人的西敏寺,有著李文斯頓的墓碑,上面刻著他曾發表的一段話:「願天國的祝福降臨到所有人身上……並且治癒這個世界上每一個創傷。」這可以說是他一生行事的寫照。

第一章 冒險心啟蒙
「哥哥,等我!」大衛.李文斯頓急急忙忙穿上外套跟鞋子,左手緊緊抓住課本,邊大步追趕,邊將右手往褲管上搓著取暖,因為這個十歲的蘇格蘭男孩必須跟緊哥哥,好一同到棉紗廠工作,幫助家中的經濟。
  這一天早上他晚起了幾分鐘,因為從早上六點工作到晚上八點,接著要上兩小時課,對年紀還小的他來說實在太疲累了。至於他什麼時候準備功課呢?他總是將課本放在紡紗機的架子上,每每經過旁邊就踮著腳尖,趕緊讀上幾句,口中念念有詞的繼續工作。由於父親是虔誠的基督徒,一家人時常閱讀基督教刊物中傳道士或探險家在世界各地發生的故事。當父親為孩子們讀出故事時,「爸爸,那個傳道士穿越恐怖森林了嗎?看到世界最大的花了嗎?」還不識字的李文斯頓總是聽得眼睛發亮、無限神往:「將來我也要到世界各地去看看!」更讓李文斯頓引以自豪的,是身上蘇格蘭高地人的血統──他從祖父口中得知曾祖父曾經勇敢的參與知名的卡洛登戰役,也聽說過許多高地傳說和冒險故事。後來他到非洲,在聽土著講述故事時,總會勾起那些同樣動人的回憶。
  有了這樣的夢想及陶冶,他在學校上起自然科學課時總是特別認真,還找時間去採石場找化石,並製作動物及植物標本。領到第一筆薪水時,他將一半交給母親,另一半拿去買《拉丁語入門》,常常讀到他母親不得不來搶走他的書,要他去休息才罷休。因為半工半讀,李文斯頓直到二十三歲才能完成高中學業,但每一門科目都很優秀。儘管從小就在信仰基督的家庭中成長,他對是否能獲得耶穌的拯救卻充滿疑惑,總認為自己做得不夠好。直到他在二十歲時讀了牧師湯馬斯迪克的《有盼望的人生觀》,才了解到他能做的就是「倚靠並相信基督的恩典」,這也是後來遭遇重重險阻時,始終支持他的強大力量。
  一八三五年,李文斯頓讀到荷蘭傳道士的書,得知中國缺少傳道士,決定前往中國宣教。但他必須先有充分的準備,於是申請進入格拉斯哥大學醫學院就讀,也跟隨化學教授學習各種化學儀器的使用方法;再跟其他實驗室助理學機械製造及修理。他在就讀醫學院第二年時,就向倫敦宣道會申請成為海外傳道士。畢業後,李文斯頓前往倫敦慈惠十字架醫院實習,更為了前往未知的海外做準備,到莫非德斯醫院學習流行病學及公共衛生學。就在李文斯頓認真努力的為前往中國傳教、探險鋪路之時,一八四○年六月爆發了鴉片戰爭,他前往中國的道路就此封閉!
  「非洲有上千個村落不曾聽過福音,還有無數土著被奴隸販子販賣到其他國家……」這一天,他在倫敦街頭走著,忽然被激昂的聲音所吸引,於是走上前一探究竟。演講的人是已在非洲傳道二十幾年的墨菲特,正激動訴說人口販賣如何不人道,又充滿感情的,談起非洲那塊土地上優美的自然環境與純樸的人,「我們應該盡最大的能力去幫助他們!」
  李文斯頓就像小時候聽故事那樣聽得入迷,眼睛發亮,因為他終於找到了自己即將前往的國度,只是他不知道的是,他會將一生都奉獻給非洲,成為最受敬仰的「非洲探險之父」!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