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臺鵝昂揚 禽疫退散十年生聚奮起臺灣是全世界僅次於中國的第二大鵝肉生產國家,養鵝產業卻在2015年禽流感疫情中重傷,幾近覆滅。鵝農10年復興,近年才恢復到當初八成規模,去年屠宰量已近400萬隻。十年生聚,臺灣鵝產業奮起!代表的是禽畜產業不屈不撓的精神,及科學化的養殖觀念和更多元的食用及加工應用。走過瘟疫,青農蔡英地打造密閉式智慧禽舍,改善飼養環境舒適性、提升鵝隻健康,阻絕野鳥、疫病,讓鵝隻歡唱向天歌。臺灣養鵝以超過97%的白羅曼鵝為最大宗,國內種鵝在長期近親繁殖下已出現近交衰退現象,睽違10年,今年首度有包括青農李吉配在內的種鵝場自國外引種,期望以新血種原改善種鵝規格、提升產蛋率。臺灣是禽流感疫區,國內鵝肉生產主供內銷市場,但國人鵝肉消費長期仰賴「鵝肉攤」,鵝肉若不開發新產品,消費客群無法擴展,很容易成為產業發展新的桎梏。餐桌端的多元飲食開發,鵝肉的多樣化烹飪方式,及文青風格的店頭,吸引更多消費族群,可以成為產業再一步前進的新動力。這次封面故事,中華民國養鵝協會秘書長林佳慧回首養鵝產業10年產銷峰迴路轉,如何在不景氣中拓商機,揭示後疫情時代新挑戰。鵝肉專賣店「偶鵝嚐嚐」將傳統鵝肉攤轉型,以平價、多樣化鵝肉餐點吸引新客群;「鵝庄」游出鹽水鵝料理紅海市場,研發燒鵝料理,開拓新藍海。鵝堪稱是最高貴的家禽,鵝肉單價高,各部位內臟可食用,全鵝料理不浪費;白羅曼鵝因為有一身潔白的鵝絨,鵝絨保暖係數高於其他家禽,讓養鵝真正做到全鵝利用。國內羽絨大廠「合隆毛廠」,將原本是農廢的鵝絨,加工成輕暖的羽絨被,臺灣鵝絨成為「軟黃金」的隱形冠軍。本期聚焦鵝產業復興,讓臺灣鵝能再次昂揚挺立。農產新豐味 Agri Nova落花生>落花生台農11號高油酸品種高產且油脂穩定性佳 適合機械採收 6農好日 Agri Japan田間的搖滾樂手>田園裡的電吉他 中村拓真與爽風農園的日常農業與音樂都是生活的一種 14封面故事 Cover Story臺鵝昂揚>禽疫退散十年生聚奮起 24養鵝產業10年復興 做大鵝肉市場帶動飼養成長肉鵝供過於求拓銷路 種鵝近交衰退引新種 26從農家後院到專業禽場 臺灣養鵝業發展史走過大疫衝擊 韜光養晦10 年待展翅高飛 32中國鵝、歐洲鵝 臺灣能吃到哪些鵝?平平都是鵝 外觀、性狀、分類卻不同 35返鄉青年蔡英地 打造密閉式智慧鵝舍用太陽能養鵝的男人 向天歌開創養殖新可能 38養鵝產業鏈重要樞紐 種鵝場控制供應量與質李吉配引進法國種鵝 為臺灣種原庫添新血 46偶鵝嚐嚐吸年輕客 平價餐點創近10萬元日營收用新鮮食材留住老饕客 創新餐點攬新客群 54外酥內嫩的黃金燒鵝 鵝庄美味出爐黃修量全臺首創低溫溼式熟成 58「臺灣鵝絨」軟黃金的溫暖旅程從農廢到50倍價值的隱形臺灣之光 64農田水利特輯 Agri Irrigation農田水利網絡與精準灌溉>農田水利工程減碳實例——以朴子溪渡槽為例 76優化農田水利設施巡檢及圳路清淤作業 80活化收益農田水利非事業用不動產,永續發展農田水利事業 84島嶼草木誌 Island Ethnobotany花環植物>人與自然共同編織的民族文化魯凱族的花環植物 凝聚社群、傳承文化 90農業經營 Agri Business月眉火蔥>火蔥文化的傳承與創新保留珍貴種原 守護對部落的承諾 96植人植語 Gardening Tips桂花>門前桂影,月下飄香 桂花的芬芳記事臺灣最常見四季桂 不需頻繁修剪便能開花 102風峰相連 History Harvest豐土生活>中秋賞月 108【雜誌簡介】《豐年》雜誌於1951年發行,每月15日出刊,至今已連續發行70餘卷,詳實記錄著臺灣農業發展的經過。除了扮演政府與農民間的橋梁,宣導政令、提倡新知技術,也深刻反應農村生產現況、關注生活與生態議題,與臺灣農業一起進步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