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年 (8月 74卷 No.8 113) | 誠品線上

豐年 (8月 74卷 No.8 113)

商品描述 豐年 (8月 74卷 No.8 113):【雜誌簡介】《豐年》雜誌於1951年發行,每月15日出刊,至今已連續發行70餘卷,詳實記錄著臺灣農業發展的經過。除了扮演政府與農民間的橋梁,宣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從農志高 青苗扎根新農民搖籃農為國本,如何吸引更多新血投入農業工作,攸關臺灣農業未來的挑戰。曾經臺灣農業學校在日治時期遍地開花,政府透過廣設農業教育,帶動臺灣經濟發展。但隨著社會演進,農業扶持工業發展而漸漸萎縮,1980年代臺灣省主席李登輝時期喊出「八萬農業大軍」,希望帶入有理想、有熱情、有專業技術的年輕人活化老化的農村。2017年,行政院推出「新農民計畫」依據從農不同階段的需求,從學校、職場端推動相關輔導措施,計畫10年內培育出3萬名新農民成為農業經營者。校園是培育新農民的重點場所,從農的職業探索向下扎根至高中與大學生。大學農業公費專班2015年試辦,鼓勵年輕農人、農二代,實習與學習並進,在校園學習同時,即可開始經營農業人脈網絡。2017年農業公費專班擴大辦理,同年實施的獎勵高中生從農方案媒合農校高中生與農業經營場地,讓有志從農的青少年學生,進入過去不輕易對外開放的農業現場,及早體驗真實農業職涯,充實個人素養。本期封面故事專訪在第一線教育現場服務的農學博士、龍潭高中校長陳勝利,農業部農民輔導司農業推廣科科長郭愷珶,以及從技術型高中到百大青農的農業現場,看這些從校園育成充滿朝氣的新農面孔,感受到選擇從事農業是很酷的事。農產新豐味 Agri Nova胡瓜 >胡瓜種苗3號─夏美 夏季豐產良果率高耐熱、全雌性、單為結果佳 適設施栽培 6運銷焦點 Agri Marketing鮮乳產銷 >自力達成差異化行銷典範 解析臺灣鮮乳產銷面對紐西蘭液態乳挑戰 新鮮就是最大優勢 10封面故事 Cover Story從農志高>從農志高青苗扎根新農民搖籃 18臺灣農校地圖窺見臺灣農業歷史 20從農校特產看學校特色從北到南5間農業科系大學精選農食產品 22客座總編輯桃園市立龍潭高中校長|陳勝利讓孩子走想走的路 獎勵從農政策將興趣變志業從農重點不離質與量 多方學習提升產業素質 24培育新農民 從在校高中生開始農業現場成為教育一環 廣納各年齡從農探索 30直擊農校教育現場!實戰從配種、接生到加工出售落實農場到餐桌 佳冬高農畜保科一貫化教學 34畜牧體驗點亮職涯方向 賴政彥築夢盼成牧場主從「頭痛人物」到農場主管 務實立志認清產業面貌 42產銷策略瞄準供需缺口 夏季逆勢栽牛蕃茄、胡瓜活用課程所學 在南投山區種出好瓜果 50豐寫真 Agri Album大紅小紅落餐盤 60植人植語 Gardening Tips蔓藤植物 >蔓藤植物遮陽散熱 迎戰夏季酷暑攀上爬下美化環境 懸垂覆蓋繁盛消夏 62農業技術 Agri Technology合理化施肥 >氣候變遷下栽培管理 玉米生物質累積與養分需求(下)《因應氣候變遷作物科學化管理系列三》 68農友心得 Farmers’ ExperienceKFF自然農法 >以土壤微生物為核心 KKF農法友善生產循環利用農業廢棄物 省工省時成本低 78國際新知 International Agri Newsletter氣候智慧型農業 >從土壤實現永續未來 各國氣候智慧型農業現況兼顧糧食生產與減碳 因地制宜調整農業系統 84農業經營 Agri Business綠色照顧 >助人工作與農業經營合一 社會性農場進行式根據不同職能設計工作 讓自然照顧身心 90畜電共生 >企業養鵝發展畜電共生 再生能源創多元效益非開放禽舍養殖技術共享 向天歌要讓家鄉產業共好 96地方創生 >保育生態多樣的水梯田 成為地方創生好案例結合自然活化廢校空間 打造凝聚關係人口基地102農村文化 Agri Culture老頑童說故事 >全家用水姊弟挑 108

商品規格

商品名 / 豐年 (8月 74卷 No.8 113)
簡介 / 豐年 (8月 74卷 No.8 113):【雜誌簡介】《豐年》雜誌於1951年發行,每月15日出刊,至今已連續發行70餘卷,詳實記錄著臺灣農業發展的經過。除了扮演政府與農民間的橋梁,宣
誠品26碼 / 2682608176004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28
級別 / N:無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中文雜誌推薦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