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絲愈來愈鬆: 從政客、名流和小人物, 記錄當代美國走向內在瓦解與重建的心靈史 | 誠品線上

The Unwinding: An Inner History of the New America

作者 George Packer
出版社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螺絲愈來愈鬆: 從政客、名流和小人物, 記錄當代美國走向內在瓦解與重建的心靈史:如果說1960年代戰後嬰兒潮是「垮掉的一代」,發展到晚近四十年的新美國人則是「鬆脫的一代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這個世代最優秀的政治記者,以個人故事,寫美國歷史。「喬治.派克結合小說家的說故事技巧和記者的嚴謹報導,揭開了美國錦繡表面下的破碎裂痕。」──本書獲頒「美國國家圖書獎」非虛構類首獎理由美國《紐約客》知名記者,探訪美國南方菸農、鐵鏽帶女工、華盛頓政經圈遊說人士、矽谷億萬富翁四段不同階級的脫落人生,穿插近四十年來的時事、新聞、影音與文化人物事件,直指美國民主機制解體的種種跡象與重重危機。人與人的關係如集線圈般聚合的榮景不再,每個人也像螺絲釘一樣在社會上工作、生存、奮起和滾落,走向個體原子化的脫序社會,商業巨賈自行其是,政客與選民貌合神離,勞動者自生自滅,富人與窮人逐漸失去連結。這個時代有無數的Unwinding,螺絲鬆掉.發條鬆弛.線圈鬆脫.政策鬆綁.監管解除.貨幣寬鬆.經濟衰退.產業衰落.財務重整.交易重新結算.華爾街管制放鬆.民主機制失靈.國家政體崩解,一切堅固的,都已鬆脫瓦解。一個鐵鏽型態社會的形成,首先是螺絲先逐一鬆脫,然後是整個政治運作系統的失靈,民主制度的毀壞,乃至於集體人心的崩潰。美國社會在短短幾十年間發生鉅變,最終釀成現在「勝者為王,敗者為寇」的風氣,美國人持續享受著前所未有的自由,卻導致原有的社會契約與共識瓦解。本書預示了川普現象的到來,也細數拜登歷來從政風格的種種問題,美國的政治體制瀕臨解體的邊緣,而人民只能自生自滅,各自尋找新的活路。《螺絲愈來愈鬆》以數章篇幅講述好幾個典型美國小人物與政商名流的故事,其中包括:菸農之子迪恩.普萊斯(Dean Price)厭倦城市生活決定返鄉,他如何推動南方農村在地經濟的發展;美國鋼鐵廠女工泰咪.湯瑪斯(Tammy Thomas)在鐵鏽帶(Rust Belt)眼見家鄉日漸蕭條崩垮,她如何將兒女從單親家庭養大並重建社區信心;華府圈內人士傑夫.康諾頓(Jeff Connaughton)對拜登又愛又恨,他如何在金融體制與對政治的憧憬之間來回搖擺;以及矽谷億萬富翁彼得.提爾(Peter Thiel)乘著網路發展的科技浪潮,不斷對未來投射出懷疑與激進的願景。書中也加入了當代美國最具代表性人物的小傳,包括小說家瑞蒙.卡佛、文化名人歐普拉、美國國會眾議院議長紐特.金瑞契(Newt Gingrich)、黑人饒舌巨星Jay-Z等。特別的是,作者從過去四十幾年中挑出最關鍵的九年,搜集各年的報紙標題、歌詞和廣告詞,以拼貼的手法列出,藉此描繪出各年發生的大事與事件背後的洶湧伏流。美國精英不再是精英,國家的民主機制也紛紛失靈,害得老百姓落單各自為前途打算。這個世界強國正瀕臨崩裂,而這些都是本書的主題。派克以小說家的筆法、劇作家的場面鋪排,和透過多位受訪人物的心理過程描寫,來形塑1978年以降一部新美國的現代歷史,這也是他寫作生涯迄今最具企圖心的巨作。如果說1960年代戰後嬰兒潮是「垮掉的一代」,發展到晚近四十年的新美國人則是「鬆脫的一代」。這本書是你了解當代美國民主機制解體過程中,原則為何盡失、世道何以低落、人心如何潰散的必讀之作。【走進閱讀世界|迷誠品:專文推薦】標題|他筆下的人物,讓雅痞獲得了一些優越感:絕望藍領階級的編年史家——瑞蒙.卡佛撰文|喬治.派克(美國知名記者、小說家、劇作家)瑞蒙.卡佛(Raymond Carver)是個酒鬼,也是一位作家。他的兩種人格總是依循不同的軌道前進。第一個人格逃離、破壞、懊悔或痛恨的事物,都在第二個自我的作品中昇華為崇高的藝術。故事的角色都是一些人生失敗組。卡佛寫的就是自己的人生經歷,他筆下的人物都是這樣。他的角色有失業銷售員、女服務生、工廠工人等,他們的居所再平凡不過,就只有臥室、客廳和前院,這些空間裡的家庭關係令人窒息,地方小到每個人不得不面對自己的失敗人生。他們全都是孤家寡人、漂泊無依⋯⋯☞點此進入迷誠品閱讀文章《螺絲愈來愈鬆》記錄當代美國走向內在瓦解與重建的心靈史|今天讀什麼

各界推薦

各界推薦 「喬治.派克結合小說家的說故事技巧和記者的嚴謹報導,揭開了美國錦繡表面下的破碎裂痕。為了記載大城和小鎮經濟上的節節衰退,他以敏銳的眼光省察銀行家和華爾街,來追蹤諸多經濟基礎設施所面臨的痛苦解體。他巨細靡遺描繪了普通勞動者奮鬥打拼的肖像,對有錢人、政商野心家、乃至惡名昭彰的名流則做出了快照般的捕捉,戲劇化地展現了富人與一般人之間日益擴大的裂隙。」 ──美國國家圖書奬(National Book Award)非虛構類首獎授予理由 「作者派克娓娓道來許多故事,充滿悲傷、憤怒和憐憫……等各種情緒,就與小說大師史坦貝克(Steinback)一樣,下筆如神……這部作品有機會成為非虛構寫作的經典。」 ──德懷特.賈納(Dwight Garner),《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 「扣人心弦……情感澎湃,報導內容太精采了。」──戴維.布魯克斯(David Brooks),《紐約時報書評》(The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絕佳作品。」──喬.克萊恩(Joe Klein),《時代雜誌》(Times) 「《螺絲愈來愈鬆》在許多層面上可謂史詩級巨作……內容完全符合新聞報導的專業精神,卻又不失層次感和親密感,相較於美國許多當代小說而言也大膽多了……《螺絲愈來愈鬆》能在眾多作品裡脫穎而出,有賴派克對故事人物的全面掌握,他除了展現這些人物的七情六慾和人性缺陷,還讓他們有響亮發聲的機會。」──埃克多.托巴(Héctor Tobar),《洛杉磯時報》(The Los Angeles Times) 「這部巨作充滿磅礡的時代感,讀來也讓人倍感親暱。派克的文筆非常出色……敘事方面也相當優秀……整體效果令人驚艷不已。」肯.阿姆斯壯(Ken Armstrong),《西雅圖時報》(The Seattle Times) 「派克描述了美國現況的黑暗面,令人傷感,卻句句屬實。他不會讓讀者抱有不實的希望,書中也沒有好萊塢電影才會出現的美滿結局,但他讓我們在美國人民的心聲和尊嚴中找到向前邁進的力量。」──《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 「一級棒。令人揪心。寫得非常優美……《螺絲愈來愈鬆》猶如一首安魂曲,安慰的是那些隨著歲月流逝被迫放棄希望和遠大理想的人們。這本書寫得非常精采……但也……讓人心碎,彷彿優美的藝術品,卻越美越讓人痛徹心扉,因為書中滿是美國人民對未來和希望的幻滅。」──《每日科斯》(The Daily Kos) 「這部作品不僅講述事實,還充滿智慧、諷刺和驚人的想像力。」──《巴黎評論》(The Paris Review) 「這部作品的敘事非常優秀也特別創新……派克證明了新聞寫作對未來仍非常重要……他的嘔心瀝血非常值得受到萬眾矚目。」約瑟夫.萊利維爾德(Joseph Lelyveld),《紐約書評》(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派克是美國最優秀的非虛構作家……這部作品就和精緻的掛毯一樣令人難忘……《螺絲愈來愈鬆》讀來充滿情感,因此更像是一本小說,但此書厲害之處就在這裡。」──愛德華.盧斯(Edward Luce),《金融時報》(The Financial Times) 「精彩……優美……敘事豐富又錯綜複雜」──《芝加哥論壇報》(The Chicago Tribune) 「對現代美國人內心的洞察令人震撼。」──線上文學雜誌《百萬》(The Millions) 「這部作品非常優秀和創新,並已經超越新聞寫作,進入文學領域了。」──《書籍論壇》(Bookforum) 「內容精彩無比,從頭到尾都發人深省……《螺絲愈來愈鬆》可謂長篇新聞寫作的最佳代表作。」──《達拉斯日報》(Dallas News) 「技巧熟練……細膩、透徹、具說服力……派克將各種元素結合在一起,擦出令人震撼、驚艷的火花……讀者最後會記得的……是書中的人物。派克筆下的這些人物從未成為宣導某種意識型態的工具,而是努力生存、不斷創作、活生生的人,即使身邊的支柱紛紛倒塌了,他們仍努力提升自己的生活。」──《基督科學箴言報》(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 「派克的文字……非常優美、精準,滿懷敬意,並在必要時批判,直言不諱。字裡行間瀰漫著一種直率與慷慨的人性。」──麥可.托瑪斯基(Michael Tomasky),《野獸日報》(The Daily Beast) 「派克之所以那麼會說故事,是因為他能夠在一個遭社會階級嚴重分裂的國家裡跨越階級的分割,讓讀者聽到來自不同社會階層的聲音。」──全國公共廣播電台書評 (NPR Books) 「派克的敘事能夠讓最平凡的事物看起來不同凡響,讓書中美國人民的聲音特別響亮且富有人性。在美國這個現代帝國倒塌後,後人將會在廢墟中發現,書中記載的那些人民心聲才是不朽寶物。」──英國《獨立報》(The Independent) 「這部作品散發出憤怒與智慧的氣息,同時又十分感人,猶如《美國國情咨文》一般,但文字微妙且風趣,因此不會讓人覺得在說教。派克並沒有提供過於簡化的解決方案,一言以蔽之:這部優秀的作品當得起「慷慨且公平」的評價,但作者在書中悲嘆的,剛好也是美國民主制度的這種精神正逐漸消失中。」──英國《每日電訊報》(The Telegraph) 「傑出的新聞作品……在探討美國衰落的報導文學作品中,這本書是奠基之作。」──《科克斯書評》(Kirkus Reviews) 「這部作品呈現出一個宏觀且令人信服的觀點……在作者筆下,美國衰落是個複雜無比的現象,未來能否東山再起,他也讓讀者別失去希望,而他的觀點總是深入、清晰,但偶爾又令人驚駭。」──《書目雜誌》(Booklist) 「犀利無比……書中的主角們把美國塑造成現在的模樣,而這些人物小傳正是這部作品最強而有力之處,像是書中描述前財政部長勞勃.魯賓(Robert Rubin)在1990年代涉及放寬銀行管制,加強了2008年經濟大蕭條的破壞力,這就像是往魯賓臉上狠狠地扇了一巴掌。派克最會挖掘小事物背後的大故事,在他筆下的美國社會組織日趨腐朽,派克對於此事有多灰心,文字就有多耐人尋味。」──《出版者週刊》(Publishers Weekly) 「《螺絲愈來愈鬆》呼應了著名電視劇《火線重案組》裡的憤怒情懷……這部作品裡沒有抽象的概念和陳腔濫調的論述……無論讀者對美國的衰落有何看法都會在看完這本書後……堅信我們可以做得更好。」──《華盛頓月刊》(The Washington Monthly) 「書中的敘述內容廣泛且犀利……派克是個筆法透徹犀利且深具洞察力的記者,他把書中人物刻畫得非常細膩, 讓讀者可以從中看到美國社會的全貌……《螺絲愈來愈鬆》是一部既讓人深感憂傷又心存希望的作品,書中的美國人民雖然都過得很辛苦,卻都抱持著一絲樂觀。只要堅持努力向上,一定能扭轉乾坤,脫離這個由我們親手釀成的政經和社會窘境,進而讓自己和整個社會變得更堅強。」──文化評論與政論刊物《布魯克林鐵路》(The Brooklyn Rail) 「派克這部作品非常獨特且讓人愛不釋手,完全不輸給書中提到的約翰.多斯帕索斯(John Dos Passo)經典小說《美國三部曲》(U.S.A trilogy)。《螺絲愈來愈鬆》也是自《美國三部曲》以來,對美國社會內幕進行最精闢的探討。二戰後美國社會曾度過人人安居樂業的數十年,但這部作品彷彿一首以爵士樂節奏演出的安魂曲,憂傷又動聽,哀嘆著那個時代的逝去。書中的美國瀕臨崩潰,人民則在這片日益喧譁的土地上越來越沉默,靜悄悄地陷入絕境。書中的故事都讓人笑中帶淚。」──大衛.甘迺迪(David M. Kennedy),《免於恐懼的自由》(Freedom from Fear)與《在這片土地上》(Over Here)普立茲獎作家 「《螺絲愈來愈鬆》講述了我國在過去三十年間所發生的所有事情,讓讀者可以近距離看清原本將我國人民緊緊聯繫在一起的事物是如何走向毀滅之路,而人民的生活因此發生了什麼變化。這部作品描述的真實故事都非常巧妙,看來備感暢快淋漓,是史詩級創作無誤,注定將成為我們這個年代最具代表性的著作。」──德克斯特.費爾金斯(Dexter Filkins),《永不停歇之戰》(The Forever War)作者 「美國的社會體制在短短二、三十年之間崩潰,《螺絲愈來愈鬆》讓讀者能夠從一個悲壯淒美的全景視角一探究竟。書中描述發生在美國社會與人民身上的種種鉅變。就這個主題而言,寫來能像這樣游刃有餘的莫過於派克。」──尼可拉斯.勒曼(Nicholas Lemann),《救贖》(Redemption)、《應許之地》(The Promised Land)作者 「獨特、犀利、勇敢,且不容錯過。這是我近幾年來讀過最優秀的作品之一。」──凱瑟琳.布(Katherine Boo),《永恒美麗的背後》(Behind the Beautiful Forevers)美國國家圖書獎作家 「派克為我們上了一堂當代歷史課,讓我們透過一部權威性作品看清這個由我們親手搞砸的國家。」──勞倫斯.萊特(Lawrence Wright),《巨塔殺機》(The Looming Tower)、《解密山達基》(Going Clear)普立茲獎作家 「派克能為所有因這次經濟大蕭條而傷得遍體鱗傷的人民奮戰,為他們發聲。《螺絲愈來愈鬆》講述的是美國的悲劇,但在文學上卻是一大盛舉。」──大衛.佛魯(David Frum),《起死回生》(Comeback)、《羅姆尼敗戰大解析》(Why Romney Lost)作者 「書中每句話都帶有巨大的道德力量,完全不輸喬治.歐威爾(George Orwell)。《螺絲愈來愈鬆》是一部強而有力且影響深遠的作品,值得大家一閱。」 ──大衛.格雷恩(David Grann),《失落之城Z》(The Lost City of Z)作者 「報導深入、內容廣泛並以史實為依據,而且作者小心翼翼,行文不帶意識型態色彩……美國近三十五年以來究竟發生了什麼事?作者並未強迫讀者接受他的理論和想法,而是讓讀者透過書中人物,自行思索解答。故事人物不是為了驗證誰的政治理念而存在,更不是為了成為誰的政治工具,他們是活生生的人。只有了解這點,我們才能開始重振這個國家,與這些人物共處。」──蘿拉.米勒(Laura Miller),時論網站《沙龍》(Salon)共同創辦人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喬治.派克(George Packer)喬治.派克(George Packer),美國知名記者、小說家與劇作家。1960出生於加州聖塔芭芭拉,畢業於耶魯大學,現居紐約市布魯克林地區。自2003年起,他擔任《紐約客》(The New Yorker)專欄作者長達15年,現任《大西洋》雜誌(The Atlantic)的專職撰稿人。他的著作屢獲文學殊榮:本書《螺絲愈來愈鬆》(The Unwinding: An Inner History of the New America)因「揭開了美國錦繡表面下的破碎裂痕」榮獲2013年「美國國家圖書獎」;《刺客之門》(The Assassin’s Gate: America in Iraq)曾入圍普立茲獎,並被《紐約時報書評》(The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評為2005年度十大好書之一;而《最佳人選:郝爾布魯克與美國的衰落》(Our Man: Richard Holbrooke and the End of the American Century)則獲頒《洛杉磯時報》(傳記類)圖書獎,2019他獲頒「希欽斯獎」(Hitchens Prize),該獎項旨在表揚「一位自由表達與追求真理而不顧個人或職業後果」的作家。此外,派克編過一部喬治.歐威爾(George Orwell)散文集(共兩卷),寫過兩本小說《二分之一人》(The Half Man)和《中央廣場》(Central Square),他的百老匯戲劇作品《拆橋》(Betrayed)在上演五個月後奪下2008年露西爾.羅特爾優秀劇本獎(Lucille Lortel Award for Outstanding Play)。他還有《十年動蕩》(Interesting Times: Writings from a Turbulent Decade)、《歲月悠悠拉維村》(The Village of Waiting)和《自由派之心》(Blood of the Liberals)等作品,其中《自由派之心》曾榮獲2001年度勞勃.甘迺迪圖書獎(Robert F. Kennedy Book Award)。王姿云、張苓蕾、黃妤萱、謝濟真王姿云,國立臺灣大學翻譯碩士學位學程筆譯組碩士,喜歡電影和古典樂。閒暇時最愛拿起西洋劍,在刀光劍影中追求突破自我。譯作賜教、工作邀約請洽:ritazuuu@gmail.com張苓蕾,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畢業,現就讀國立臺灣大學翻譯碩士學位學程,興趣是研究東亞地區語言特色、在月光下算塔羅牌,以及在趕稿時寫手帳。目前為自由譯者,從事書籍、各類型文章的翻譯工作。譯作賜教、工作邀約請洽:lynetteee.c@gmail.com黃妤萱,國立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畢業,現於臺灣大學翻譯碩士學位學程進修。雜食性譯者,接觸過的領域包含電玩、旅遊、科技、科普雜誌、法律合約等,對飲食和健身也稍有涉獵。曾為本地化領域全職譯者,為了精進磨練。譯作賜教、工作邀約請洽:yhh.trans2020@gmail.com謝濟真,國立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輔修戲劇系畢業,臺灣大學翻譯碩士學位學程口譯組就讀中。曾任電視台新聞編譯與主播。譯作賜教、工作邀約請洽:R07147007@ntu.edu.tw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序文】 鬆脫世代/謝育昀(美國紐約大學博雅教育兼任助理教授、作家) 重新認識美國/李濠仲(《上報》主筆、作家) 消逝的美國夢與還沒醒的美國人/王宏恩(美國內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政治系助理教授、菜市場政治學共同創辦人) 作者序 【第一部】 一九七八年 迪恩.普萊斯之一 火力全開:紐特‧金瑞契 傑夫.康諾頓之一 一九八四年 泰咪.湯瑪斯之一 自立自強:歐普拉 傑夫.康諾頓之二 一九八七年 匠人:瑞蒙‧卡佛 迪恩.普萊斯之二 泰咪.湯瑪斯之二 山姆先生:山姆.華爾頓 一九九四年 傑夫.康諾頓之三 矽谷之一 一九九九年 迪恩.普萊斯之三 泰咪.湯瑪斯之三 二○○三年 體制人士之一:柯林.鮑威爾 傑夫.康諾頓之四 【第二部】 迪恩.普萊斯之四 白蘿蔔女王:愛麗絲.沃特斯 坦帕市之一 矽谷之二 二○○八年 體制人士之二:勞勃.魯賓 傑夫.康諾頓之五 泰咪.湯瑪斯之四 迪恩.普萊斯之五 在商言商:JAY-Z 坦帕之二 【第三部】 傑夫.康諾頓之六 二○一○年 公民記者:安德魯.布萊巴特 坦帕之三 迪恩.普萊斯之六 泰咪.湯瑪斯之五 坦帕之四 大草原上的民間女英雄:伊麗莎白.華倫 占領華爾街運動始末 二○一二年 矽谷之三 傑夫.康諾頓之七 坦帕之五 泰咪.湯瑪斯之六 迪恩.普萊斯之七 致謝 參考資料

商品規格

書名 / 螺絲愈來愈鬆: 從政客、名流和小人物, 記錄當代美國走向內在瓦解與重建的心靈史
作者 / George Packer
簡介 / 螺絲愈來愈鬆: 從政客、名流和小人物, 記錄當代美國走向內在瓦解與重建的心靈史:如果說1960年代戰後嬰兒潮是「垮掉的一代」,發展到晚近四十年的新美國人則是「鬆脫的一代
出版社 /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6269558902
ISBN10 / 6269558905
EAN / 9786269558902
誠品26碼 / 2682116090007
頁數 / 544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17X23X3.2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導讀 : 作者序

  曾經有個束線圈將美國人安穩地纏住,有時甚至緊得令人窒息。而線圈是在何時開始鬆脫?沒人能說得清楚。與所有的重大改變一樣,這種「鬆脫」的情況曾以無數形式發生過無數次,而在某個時刻,這個國家(總是同樣一個國家)也跨越了歷史的界線,徹底改變,再難挽回。
  如果你出生在一九六○年代,或是之後,那你的成年時期就是在令人措手不及的「鬆脫」中度過。你見證了自己出生前原有的體制像廣袤地景中的鹽柱那樣崩塌──卡羅來納皮埃蒙特(Piedmont)地區的農場、馬霍寧谷(Mahoning Valley)的工廠、佛羅里達小社區、加州的公立學校系統,都崩潰了。還有其他事物也變得面目全非:華府國會山莊黨團辦公室的運作規則與手段、紐約華爾街的交易禁忌、各領域的禮數和道德規矩,這一切較難覺察,但卻是默默支撐著日常生活的秩序。隨著維繫舊有制度的常規逐漸鬆脫,領袖棄守崗位,羅斯福總統打下基礎後曾維持近半世紀共和國體制也不復存在。在這秩序崩壞的權力真空狀態中,一股對美國社會影響深遠但卻不用負責任的力量取而代之。這股力量就是有組織的金權勢力。
  「鬆脫」並不是什麼大新聞。每隔一、兩個世代就會出現一次鬆脫現象:紛擾的派系之爭推倒了建國先烈一手打造的偉大共和國;那場將美國撕裂後又使多元歸為單一的南北戰爭;摧毀了美國商業的經濟大蕭條,種種事件都為官僚及平民主宰的民主制度鋪設了道路。每一次衰頹都迎來了革新,每一次內在的瓦解都釋放出能量,每一次鬆脫後美國都會以新方式凝聚在一起。
  鬆脫帶來了自由,而這自由度是前所未有的,夠享受自由的人也比以往多──我們可以自由離開、自由歸返、自由改寫自己的故事、自由編造所謂的事實、自由地受雇於人、自由地被解雇、自由地放縱自我、自由結婚、自由離婚、自由破產、自由捲土重來、自由創業、照著心意兩全其美、自由地推向極限、自由地在斷壁殘垣中轉身離去、自由地收穫成功並自我吹捧、自由地一敗塗地後再重整旗鼓。鬆脫帶來自由,也帶來了幻象,因為這一切自我追尋都脆弱得如同漫畫角色思考時頭上會出現的氣球,只要遇上狀況就會爆掉。成與敗都是美國人的遊戲,在鬆脫現象發生時贏家都收穫會比以往更多,像灌氣的飛船一樣漸漸升空,輸家則要在漫長的墜落後才會跌至谷底,有時候跌入的是無底深淵。
  這樣的自由讓你必須自行作主。在美國,獨自生活的人口數來到史上之最,但就算是家人住在一起也有可能全家孤立無援,在大型軍事基地的陰影中掙扎求生,卻無人能夠伸出援手。任何地方都有可能在一夕間形成嶄新的社區,再以同樣快的速度瞬間消逝。一座老城市可能會失去其工業基礎和三分之二的人口,教堂、政府、企業、慈善機構、工會等這類城中支柱,都像樓宇般在強風中無聲地傾塌。
  在這沒有堅實架構的衰頹景象中,美國人必須懂得臨機應變,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描繪出自己的故事,邁向成功和救贖。一位在陽光下抱著《聖經》的北卡羅來納男孩,長大後對鄉村的復興懷抱著嶄新願景。一位來到了華府的年輕人,耗費自己往後的職業生涯回想當年引領自己來到這裡的初衷。在身邊的一切瓦解之際,某位俄亥俄州的女孩必須設法重整自己的人生,直到步入中年,她才不必再為了生存而掙扎,而是能夠做出更多的貢獻。
  這些小人物在鬆脫的美國社會中尋找自己的路,他們經過舊制度曾經坐落的地點,如今已成為新地標聳立之處──一個個名氣正旺的美國同胞在這裡過著浮誇生活,儘管其他事物漸漸消逝,這些名人卻只變得更加得意洋洋。這類偶像人物有時在人們心中的地位堪比神明,他們將自己塑造成一道謎題的答案,為人們解答如何過上理想或更好的生活。
  在鬆脫的過程中,一切都在改變,沒什麼能夠永恆存在,餘下的只有聲音,來自美國人的聲音:或開放、或感性、或憤怒、抑或實事求是。這些聲音也受到了種種影響,來自於上帝、電視,還有人們心中漸漸淡忘的過往。可以是連工廠組裝線噪音也壓不下的工人說笑聲、可以是拉下窗簾後對外面世界的抱怨不平、可以是對著擁擠公園或空蕩議會廳發出的正義怒吼、可以是在電話中談成的生意,也可以是深夜之際卡車倉促開過時,人們在前廊睡著後大聲說出的夢話。

試閱文字

內文 : 傑夫.康諾頓之二

  一九八七年,本該讓華爾街銀行家轉行進入財政部高層職位的政治旋轉門卻讓康諾頓當上拜登總統競選團的初級職員,年薪為兩萬四千美元。他放棄了全新的標緻汽車改開父母一九七六年款的雪佛蘭馬里布(Malibu),因為房屋租金讓他吃不消,但康諾頓並不介意。
  康諾頓還沒離開亞特蘭大就執行了第一項任務:在喬治亞州找到二十個金主為拜登的競選活動開二十張兩百五十美金的支票。如果能在二十個州做到這件事,那麼聯邦政府將給予該候選人相對金額的補助。這是康諾頓做過最困難的事之一,但他更害怕失敗所以深受激勵,用盡了他在喬治亞州的人脈懇求所有他認識的人幫他開支票,最後也成功了。過程中康諾頓搞懂了募款這件事:其實根本就不用說服對方拜登的政見有多好或一定會當選,只要讓對方知道你有多需要這筆錢,懇請對方幫你做人情就行了。「就當作是為了我嘛。」關鍵在於電話是誰打出去的。但當康諾頓聯繫那位之前是姐妹會成員、現居喬治亞州的前女友時卻被她一口拒絕了,因為前女友聽說拜登「為了選總統連自己的奶奶都能拿去賣。」這消息還是經過好幾個人的口耳才傳到前女友耳中的。
  那是「後雷根時期」的第一次選舉,所有競選活動都亂成一團,競選團隊無一日安眠,拜登的團隊也不例外,一來是因為吃太多垃圾食物,二來則是突發狀況太多,常得要隨機應變。團隊常對人說:我們還不知道要你來幹嘛,反正三天後你準時出現就對了。三月,康諾頓在華府外圍的維吉尼亞州亞歷山大市(Alexandria)租了一個房間,房東是一位在美國洋芋片公會(Potato Chip Trade Association)任職的工會幹部。康諾頓才剛到不久就發現他的辦公地點並非競選團隊的華府辦公室而是在德拉瓦州威明頓市區邊緣一棟簡陋的辦公樓。競選團隊的辦公室也不過是辦公樓裡一間空蕩蕩的大店鋪,地上鋪了藍色的地毯還擺了幾十張桌子,要進軍白宮的陣營還真是樸實無華透頂。康諾頓先前在喬治亞州打下的勝仗已為他日後成為募款人員的路鋪陳,這與康諾頓幾年前在塔斯卡盧薩聽拜登演講時想象中的政治生涯差遠了,但康諾頓下定決心要扮演好馬前卒的角色。「要我去哪儘管吩咐,」他說。康諾頓在座位上安頓後便開始每天工作十二小時,原本還要往返維吉尼亞通勤四小時,到後來他週二到週四乾脆在辦公室附近的戴斯旅館(Days Inn)住宿算了。
  康諾頓在長期追隨拜登的幕僚長泰德.考夫曼(Ted Kaufman)底下做事,考夫曼又高又瘦,下巴細長,還頂著一頭捲毛,與文藝復興時期西班牙畫家艾爾.葛雷柯(El Greco)長得有幾分相似。考夫曼在拜登社交圈裡占有很中心的位置,拜登的妹妹瓦萊麗(Valerie)把康諾頓引薦給考夫曼時還說:「能為泰德做事真是你的福氣,他與喬超麻吉,根本不會擔心地位不保。」康諾頓後悔當初沒想到要追問下去:「所以喬身邊的人都在擔心嗎?可以請您把這一點講清楚嗎?」瓦萊麗的弦外之音很明顯:「你呢,皮最好是繃緊一點,因為『拜登國』遍地都是地雷,有些已經做記號了,有些還沒,而你又和我哥沒什麼交情可言。」
  考夫曼和康諾頓簡直一拍即合,他們都擁有MBA 學位,也把募款活動當企業在經營,康諾頓負責規劃戰略計畫以及由許多大隊長和小隊長組成的組織金字塔,小隊長籌到的資金越多,大隊長就越能接觸到拜登。康諾頓緊盯著小隊之間的競賽,胸章和與拜登共進晚餐的機會最終將鹿死誰手都由康諾頓做主。康諾頓也給金主們建立了一套系統,金主想見拜登一面,至少要掏出一千元的捐款金額。康諾頓會對大金主們說:「您拿出五萬塊的話,就能到拜登參議員府上與他共進晚餐,拿出兩萬五千塊的話也可以和他一起吃飯,但不是在他家用餐就是了。」有些金主為了可以和朋友炫耀「我曾到威明頓在拜登家裡和他一起吃過飯」,最後還是會不情願地掏出那額外的兩萬五千元。
  前參議員蓋瑞.哈特(Gary Hart)與唐娜.萊斯(Donna Rice)在「鬼混號」(Monkey Business)遊艇上鬼混被抓包後,哈特成為那年第一個醜聞與媒體風波的受害者,也因此拜登在提名競賽中勝算爆表。康諾頓整天待在鋪上藍色地毯的大辦公室裡日夜不休辦公。半夜,他開車回亞歷山大市,一到家就累得倒在床上,隔天一早起床又回到威明頓開啟循環模式,他一心想著:「我正在實現我人生的意義。」
  那年春季某天,拜登出現在威明頓辦公室和競選團隊打招呼,他身穿一件高領毛衣配上一副飛行員墨鏡,看起來很帥氣。競選團隊中有許多成員自一九七二年拜登二十九歲選上參議員以來就跟著他做事,拜登為了鼓勵大家便簡單地更新了競選狀況。康諾頓上一次在阿拉巴馬州見到拜登已經是六年前了,期間還寄了許多封信但都沒收到回信,如今康諾頓也無法確定拜登是否還認得他。拜登轉身準備離開,康諾頓想像著自己追上去阻擋拜登的路大聲說:「我之前邀請您拜訪阿拉巴馬大學三次,最後一次見面時還答應您要幫您選上總統,所以我來了。」但康諾頓最後還是選擇回到座位上。
  康諾頓頻頻升官,他在南方各城與猶太社群和庭審律師們辦的幾場募款活動都至少籌到五萬元,後來康諾頓開始和拜登一起行動,但兩人從沒講過一句話,而每當班機延誤或是拜登的演講過長或過短,康諾頓都首當其衝被捐款人炮轟。
  有一天,在飛往休士頓一個募款活動的班機上,康諾頓準備向拜登介紹活動細節,他帶著資料走到頭等艙去找拜登夫婦。
  「請問可以耽誤您幾分鐘時間嗎?」康諾頓問。
  「資料給我就可以,你走吧,」拜登頭也不抬地答覆。
  拜登顯然不記得阿拉巴馬的事了,因為在康諾頓為拜登做事好幾年後,拜登竟表示:「很慶幸當年你還在唸法學院時就遇見你了。」就這樣,兩人的相識過程在拜登口中被搞的面目全非。拜登總是願意把時間花在陌生人身上,如果他們與德拉瓦州有絲毫的關係那就更不用說了。如果是拜登家裡人或是與考夫曼一樣為拜登效勞多年,屬於拜登小圈圈內的成員且像拜登說的「連流出來的血也是『拜登藍』」的話,那麼拜登會對這個人十分講義氣。但如果只是為拜登做牛做馬工作幾年,那拜登根本不會把人放在眼裡,還會嚇唬、羞辱員工,也不在乎員工的升遷機會,甚至連名字也懶得記。拜登都會說:「嗨,老大」或「一切都還好吧,隊長?」但如果把拜登惹怒了,這個人就會變成拜登口中的「他媽的蠢貨」。拜登最喜歡用這個詞來形容男性手下了:「這他媽的蠢貨忘了幫我帶簡報資料」。而且這個詞除了是名詞還能當形容詞使用:「活動負責人是民主黨還是共和黨的呀?還是說你太他媽的蠢貨了所以不知道?」
  康諾頓負責的募款工作很重要,但也非常困難且吃力不討好,康諾頓反而因此背負惡名,因為拜登討厭募款活動,募款工作太辛苦乏味了,而且還需要萬般妥協。拜登有些同事花了大半輩子到處打電話籌款,像是加州參議員艾倫.克蘭斯頓(Alan Cranston)為籌到五百元還在健身房裡邊騎健身車邊撥打一通通電話。拜登代表的德拉瓦州很小,幾乎等於大州的郡,因此他幾乎不用親手打電話籌錢,也無法適應競選總統所帶來的金錢壓力。對於那些曾幫他募款或開支票掏錢又向他討人情的人,拜登深感厭惡,好似無法接受自己欠他們人情一樣。他沒有和華府那些固定班底走得很近,而是每天下班後都會離開國會大廈的辦公室,經過麻州大道,(Massachusetts Avenue)走到聯合車站(Union Station)再搭乘美鐵(Amtrak)列車回到威明頓與家人團聚。對拜登而言,堅持當個「平凡的喬」讓他深感自豪,但拜登有多兩袖清風就有多忘恩負義。
  華府的民選公職人員都自認是高人一等,他們膽識過人,能忍受站在公眾面前的屈辱,在這些「主人公」眼裡,工作人員是低等人類,像是寄生蟲附著在宿主身體上搭便車一樣。康諾頓知道他沒什麼可以教拜登的,拜登天生適合從政,且已經在這行打滾了近二十年,掐指一算就知道美國人民的需求。除非康諾頓能證明自己是一匹耐操好用的馬,否則隨時有可能淪為棄車。
  「他看到我眼中的搖擺不定,」康諾頓之後說道:「我完全是個菜鳥,在進入這全新的世界之前,我都是在華爾街混的。我把我和拜登的交情想得太美好了,畢竟我等了很久才終於加入他的團隊,但對拜登而言,我不過與其他人一樣就只是競選團隊的一員。我被權力吸引所以也沒多想什麼,我想要成為在就職典禮當天搬進白宮西廂辦公室(West Wing)的團隊成員之一,幫忙治理國家,那才是華府的頂尖遊戲。當拜登競選失敗後我就迷失方向了。」
  九月初,康諾頓決定休息一下暫停競選業務去看球賽:阿拉巴馬大學對賓州大學的精采美式足球對決。他開車經過賓州鄉下時聽到廣播傳來一則新聞:拜登在愛荷華州的一場辯論中抄襲了英國工黨政治家尼爾.金諾克(Neil Kinnock)的演講內容,還盜用了金諾克身為礦工後人的身分。
  若只是單獨個案的話,這個新聞一定站不住腳,但媒體之前就已經擊垮了哈特參議員,現在又看到新醜聞露出馬腳,《時代雜誌》的莫琳.陶德(Maureen Dowd)和尤金.迪昂(E. J. Dionne)以及《新聞週刊》的艾莉諾.克利夫特(Eleanor Clift)都搶著要挖出拜登的黑歷史。拜登不但涉及抄襲休伯特.韓福瑞(Hubert Humphrey)與勞勃.甘迺迪的演講,之前唸法學院時還有一篇報告因為注釋沒做好而不及格,甚至連自身經歷也有誇大其詞的嫌疑。之後在一名新罕布夏州(New Hampshire)居民的廚房裡又爆出一個新事件,拜登在一場競選活動中史無前例地答應全程九十分鐘都佩戴麥克風,而且競選活動的畫面將不加剪輯。前八十九分鐘拜登一如既往的很優秀,但畢竟拜登整個政治生涯都在口無遮攔的歲月中度過,因此他在最後一刻破功了。有位民眾對於他法學院的成績提出質疑,拜登不耐煩地回嗆:「我想我的智商應該比你高許多吧。」拜登在惡意攻擊那位民眾的同時還針對自己的學歷做出了至少三項不實聲明,而整個事件都被公共事務衛星有線電視網(C-SPAN)拍了下來。康諾頓沒聽過金諾克的演講,也不知道拜登是如何抄襲他的,說真的康諾頓一點也不在乎拜登的競選演說。演說中有一句話總能讓全場歡呼:「這場美夢不會因為我們的政治英雄被殺害而蕩然無存,夢還深埋在我們破碎的心裡。」然而,即使康諾頓和大家一樣很崇拜甘迺迪一家,他聽了這句話卻一點感覺也沒有。在康諾頓看來這句話太過煽情,對那些比他大十歲以上的美國人才有效。為什麼拜登就不能像在塔斯卡盧薩討論《第二階段限制戰略武器談判條約》一樣,針對各種議題提供數據與解決方案,讓演講更實在呢?拜登似乎想要靠他感動人心的能力來競選總統,這個能力還讓康諾頓苦等了六年只為加入他的競選團隊。但選民感動了要幹嘛?拜登只想著讓自己聽起來像那些被殺害的政治英雄。政論名嘴都說,甘迺迪一家引用了古希臘人的話,拜登則引用了甘迺迪一家的話,有時候還忘記表明出處。
  頂尖遊戲的遊戲規則正在改變。一九六八年,喬治.羅姆尼(George Romney)在電視上稱他在越南被那些將軍洗腦,然後他的總統競選就無疾而終了。一九七二年一個大雪紛飛的早上,埃德.馬斯基(Ed Muskie)站上一台平板貨車,在威廉.洛布(William Loeb)位於新罕布夏州曼徹斯特市的《工會領袖報》(Union Leader)總部前控訴報紙編輯詆毀了他的妻子珍(Jane),還在鏡頭前氣得哭了出來,然後馬斯基的總統夢也泡湯了。一九八○年,雷根歪著頭笑著說:「你又來了,」結果吉米.卡特的任期縮減了一半。一九八四年,華特.孟岱爾(Walter Mondale)問:「牛肉在哪裡?」讓蓋瑞.哈特瞬間看起來像個滿頭秀髮的年輕新人。上電視十秒鐘就能讓一個人的形象永遠定型,這也是競選勝敗的關鍵。有了媒體的鼎力相助,總統和競選人想要了結自己的政治生涯一點都不難。
  頂尖遊戲的遊戲規則備受關注之時,康諾頓剛好把理想抱負寄託在拜登身上。一九八七年,本是政治舞台上戲劇性的小插曲轉眼變成主要的表演項目,電視播放著候選人與名譽掃地的夫人站在聚光燈底下、提名人在聽證會上針對自己的過去越描越黑、各種針對美國全面開戰的大小議題以及正反兩方立場的報導、每天挖掘出政治人物人生當中大大小小的過錯等等。節奏越來越快,媒體記者就像一群野狗一樣,一聞到有權有勢的獵物所留下的氣味就開啟競爭模式窮追不捨,縱使獵物受傷了也不放過。一九八七年的獵物包括蓋瑞.哈特、勞勃.博克(Robert Bork)以及喬.拜登,最後兩隻還是同一時間捕捉到的。
  對競選團隊來說,金諾克事件爆發後的兩個禮拜,每天都有新餘震出現,簡直就像一場失控的噩夢,但回想起來,這樣的結局猶如古老部落文化裡的獻祭儀式一樣既機械化又無可避免。候選人先發誓將繼續前進並努力無視那般野狗的咆哮,但媒體繼續不斷吸血,因此候選人的同仁表示對候選人的支持,但這一連串的報導已嚴重毀損候選人的形象,有可能一輩子都無法洗白了。候選人把親朋好友聚集起來,一一詢問他們的意見,當中有人建議他為了榮譽堅持到底,有人則建議他為了榮譽乾脆放棄,最後候選人決定下台,雖然涕淚縱橫,抬頭挺胸,但面對鏡頭,就算憤怒候選人還是得嚥下那口氣。
  九月二十三日早晨,考夫曼請康諾頓告知募款團隊的隊長們:拜登將在中午宣布退選。記者會召開的兩分鐘前,拜登給阿拉巴馬老家的父母打電話,他唯一說得出口的只有:「你們打開電視吧。」同事們在羅素辦公室裡收看記者會,康諾頓則在廁所裡哭泣。「我氣自己淪落今天這個地步,我氣我讓自己淪落今天這個地步,」拜登像面對行刑隊槍決一樣向一排排的鏡頭宣布:「我還是去忙勞勃.博克的聽證案好了,免得又說出什麼不中聽的風涼話。」就這樣,拜登回到三樓的參議院黨團議政廳(Senate Caucus Room)繼續執行他身為司法委員會主席的公務,後來雷根提名的最高法院大法官候選人勞勃.博克無法在參議院過關,讓拜登扳回一城,他的政治名譽才得以慢慢恢復。
  康諾頓心目中的英雄被爆出是個騙子,並在兩個禮拜內從有能力掌管白宮的英才淪落為全國笑柄,這讓康諾頓震驚不已。「拜登聲稱自己的強項在於能夠用言語感動人心,」康諾頓說:「但後來發現他是借用了別人說過的話,這一切就毀了。」康諾頓的人生頓時失去了方向害他不知所措。當考夫曼請他在威明頓再待幾個月為競選活動收尾時,康諾頓答應了,這樣讓他看起來像個盡責的好士兵,但事實上康諾頓是嚇傻了,他不知道該如何另謀高就。康諾頓肩上背負著整個政壇最爛的工作,他必須花好幾個小時去哄那些生氣想要退款的捐款人,以及愛荷華、新罕布夏州辦公室的員工們,員工們氣得把競選活動使用的電腦私自帶走,等拿到最後一次薪水才肯把電腦交出來。之前說要贊助競選活動的人現在都寄賬單過來要債,而康諾頓也被迫在拜登由盛轉衰的過程中全程做記錄,蒐集那些可能有害拜登一九九○年參選參議員的每一則新聞報導與專欄文章,總共有上百篇。此次磨難把拜登的皮肉都拔光,連骨頭都不剩,甚至連拜登去植髮也受到關注。康諾頓做的事簡直像是把嚴重意外中死難者的零碎屍體清理好,保存起來,以備未來對簿公堂時可當證據使用。
  一九八七年底,康諾頓受邀擔任民主黨參議員競選委員會(Democratic Senatorial Campaign Committee)的募款人,但他拒絕了這工作機會,他不想一輩子都在緊盯著支票與胸章。康諾頓想要深入探討各種議題並在政壇裡做一些實質的貢獻。之後考夫曼告訴他司法委員會的工作團隊有職缺,年薪為四萬八千元,雖然這只是華爾街的起薪,但工作內容會接觸到反托拉斯法、智慧財產權、民法改革等有趣的領域,而且康諾頓與考夫曼已建立深厚的情感,對拜登也抱有一絲希望。無論如何華爾街不太可能有康諾頓的工作機會,因為股市在十月十九日崩盤,那是史上單日跌幅最大的一天。此外,一九八六年的稅務改革法案導致許多公共財政部門都無法再透過套利賺差價的方式繼續蓬勃發展了,因此康諾頓決定留在華府。所有行走華府的人都像加入了幫派,而康諾頓就是「拜登幫」的。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這個世代最優秀的政治記者,
以個人故事,寫美國歷史。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