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ple 27x28: 星際旅遊手冊x異星生活計劃 | 誠品線上

Sample 27x28: 星際旅遊手冊x異星生活計劃

作者 Sample樣本編輯部
出版社 有限責任台灣友善書業供給合作社
商品描述 Sample 27x28: 星際旅遊手冊x異星生活計劃:,十七世紀,伽利略出版著作,辯護哥白尼學說的地動說。當時羅馬教廷認為地球是宇宙中心,地位獨特,因而視伽利略為異端,要求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十七世紀,伽利略出版著作,辯護哥白尼學說的地動說。當時羅馬教廷認為地球是宇宙中心,地位獨特,因而視伽利略為異端,要求他撤回主張。伽利略最終妥協,放棄自己的觀點。不過,據傳在審判過後,伽利略曾咕噥了一句E pur si muove,And yet it moves,它猶自轉動。無論教廷如何判決,地球依然按其軌跡,繞着太陽運行。 伽利略這句話並無確切出處,後世也難以找到佐證,證明這句話確實出自他口。不過,無論真確與否,這句話始終有一種力量,讓我們可以知曉伽利略的真正想法。換句話說,虛構之中隱有真實之力。 伽利略之後,天動說終於被推翻,地球不再是宇宙中獨一無二的存在,抬頭尚有許多世界。人類開始幻想,造訪這些異星的可能,以科學之名,探索整個宇宙。 不過,這些幻想也許並不如幻想般純粹。當前的太空科技,統統脫胎自二戰後的大型戰爭武器,人造衛星同時是國家級的偵測手段,太空競賽成了意識形態之爭的戰場所在,甚或隱密地延綿至今。科學有時無非是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 E pur si muove,無論動機,無關純粹,它始終具有推動現實的能力。我們有興趣的,是太空旅行如何成為一個幻想,而這套幻想又怎樣組織起近代的科技發展與政治操作。如是,我們不妨假想一趟旅程,沿路細看太空旅行所帶起的諸種發展,誠邀各位一同出遊。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Sample樣本編輯部一粒字文化主力出版文藝評論雜誌《Sample 樣本》。雜誌於2016年中創刊,於2018年改為雙月刊,每期有一文化主題統涉全書,以編輯專題及文稿眾論深入探析,在高速時代重提細緻閱讀及深度評論。內容包攬嚴肅及流行文化,借閱讀試探生活的可能,展練與文本對話的樂趣,務求讀者把評論視角帶入日常;並輔以文學創作,在評論的基礎上以創作試探邊緣,讓兩者互滲互涉。《Sample樣本》編輯部總編輯:葉梓誦編輯:虞興華、陳家朗、楊益東、胡文釗丶林銘輝、韓詠儀美術設計:蔡錦鳴 (Zac Choy)行政及推廣:袁雅芝實習編輯:李咏恩、羅瀾、劉子維、廖濤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封面專題|星際旅遊手冊 E pur si muove 重要的科技發展,等同一場世界觀的轉折。發展太空航行技術,不僅拓闊了人類可達之處,更讓人得以回顧,生於地球的慣習。星際旅行之間的衣食住行,究竟有多特別?從心理、時間到方向感,太空旅行如何更動我們的習慣,改換認知框架?我們不妨從現行的太空人實況,遙想他日星際旅行普及後的出遊體驗。 其他專題文章: - 狂想與實現 : 太空文學與科學的共同演化 - 太空競賽史:美蘇及亞洲的太空科技發展史 □封面專題|異星生活計劃 Terra Forma Terraforming,行星改造。為求移居異星,人類想像自己以星球工程學的方法,更動其他星球整體的生態系統,提供類地球生命的一切所需。這些工程項目,如何調節氣候與地質,需時多久?設計城市,即是設計人口。異星殖民地,到底有哪些設計方案,又帶來怎樣的城市想像?行星改造的想像,究竟指向什麼,如何助我們想像以一個嶄新視角觀看世界? 其他專題文章: - 移居太空的多重方法 - 星體規模的思考模態 □評論專題|長途飛行模式 「地球是人類的搖籃,但人類不可能永遠生活在搖籃中。」跨過搖籃之後,人類究竟如何理解天上眾星,又怎樣重新思考自己的位置? □評論專題|星盤推演 面對宇宙科技所帶來的思維衝擊,我們應該如何部署?假如我們突破現有限制,向異星起行轉移,迎來的會是興盛還是毀滅? □創作專題|宇宙通行證 四十五萬美元一趟的太空旅行,我們也許無力負擔,人類卻依舊可借助想像力,穿行於浩瀚的宇宙之間。星際旅行或將成為常態,如何想像太空航行的中途時光,擺脫重力、經驗虛空,是我們必須面對的課題。 □創作專題|異星民俗學 依靠科技,人類或許能在太空維持生命,但想持續發展,仍必須仰賴行星的天然環境及原生態。也許,正是我們棲居的大地,形塑了我們的生命與文明形態。遙遠的異星,究竟藏有怎樣迥異於地球的風土與民俗? □PROJECT|鄧廣燊:陰室濕瘟:2209B 藝術家鄧廣燊收集多國植物,於斗室中養殖,過度潮濕的房間中,植物難以適應,腐朽變異。一尾亂入的肥大四腳蛇,彷彿指示了一個封閉系統中的生存狀態,也許並不適合人類生存。 □PROJECT|陳朗丰:Stochastic Camera (version 0.3) - The Boiling Terra 藝術家陳朗丰思考攝錄行為,深入影像數據與演算法的運算之中,以紅外線熱影像儀拍攝冰球融化過程,推舉個體像素的自主,模擬粒子互相磨擦的微縮環境。

商品規格

書名 / Sample 27x28: 星際旅遊手冊x異星生活計劃
作者 / Sample樣本編輯部
簡介 / Sample 27x28: 星際旅遊手冊x異星生活計劃:,十七世紀,伽利略出版著作,辯護哥白尼學說的地動說。當時羅馬教廷認為地球是宇宙中心,地位獨特,因而視伽利略為異端,要求
出版社 / 有限責任台灣友善書業供給合作社
ISBN13 /
ISBN10 /
EAN / 9772415438273
誠品26碼 / 2682312099002
頁數 / 474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9X23.7X3CM
級別 / N:無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Sample 樣本》第 27 期及第 28 期現已出版!今次雜誌分別以「星際旅遊手冊」及「異星生活計劃」為題,以兩期處理太空想像,闡述太空旅行及異星殖民的相關思考,星際旅行仍屬幻想,卻織起了調動真實的力量,想像異星生活,即同回顧地球。

試閱文字

內文 : 馮布朗:太空軍事將臨之時

假如齊氏提供了火箭運作的基本公式,令火箭真正穿越大氣層邊界,抵達太空另一處的人,則是德國科學家馮布朗(Wernher von Braun)。於一九六九年,太陽神11號任務中,美國太空人正是乘坐由馮布朗團隊主導研發的土星5號火箭,成功登陸月球,完成美國總統甘迺迪一九六一年提出的國家任務。土星火箭尚有許多前身,均由馮布朗主導設計,包括紅石火箭,最終成了人類首個搭載核彈頭的洲際導彈載具。回到原點,這些火箭都是自馮布朗於德軍時期研發的V-2火箭衍生而來的。

V-2出自德軍的Aggregat系火箭,經歷十年研發、數代演變之後,終於生產出A-4火箭,射程遙遠,而且彈頭達一噸。一九四四年試射中,A-4火箭穿越了卡門線(Kármán line) ,進入外太空的範圍。其時,德軍也在研發FI-103飛行器,並由納粹宣傳部長親自命名為第一代V系武器,即Vergeltungswaffe,復仇武器,以向一戰戰勝國復仇。V-1飛彈用以空襲倫敦,因設計關係,在飛行時也會發出嗡嗡聲,在轟炸時與警報一同轟鳴,成功造成民眾恐懼。而A-4火箭則成為第二代復仇武器,正式得名成V-2火箭,將導彈射至極高空處,再往倫敦的方向下墜。導彈的超高彈道,令英軍難以攔截,未能如V-1般應對;因卡門線的特性,導彈卻又難以準確定好落點,往往與目標偏離幾百公里。V-2火箭設計師甚至認為,導彈原定的目標,才是最安全的地方。結果,V-2造成了約九千人死亡,並在製作過程中,因為希特勒下令趕製導彈,致使集中營中近二萬人因勞累而亡。後來,馮布朗向美軍投降,於美國繼續研發事業,並逐步改良火箭的性能,終於將火箭改變成衝出地球的工具,開展火箭在轟炸以外的功能。


按馮布朗自身的經歷可見,太空科技本身的實際發展,統統與戰爭與傷亡脫不了關係。

一九四八至四九年,馮布朗於V-2火箭技術交接期間休假,並撰寫了一部科幻小說,名為《火星計劃》(Das Marsprojekt/ Project Mars: A Technical Tale ),於一九五二年推出。在小說中,馮布朗形容了一個龐大的計劃,按步就班地將人類送至火星。故事形容,在二戰後,美國和蘇聯集團進行了第三次世界大戰,由於美國擁有一顆太空衛星,可以定點投射核彈,最終以轟炸的方式戰勝蘇聯,全球的國界於是取消,成為一個全球規模的合眾國。故事中的衛星,後來將目光轉向火星,發現運河設計,預計星球上有高智慧生物 。因此,在結束地球上的戰爭之後,他們必須派遣艦隊,判定火星生物是敵是友,探討星際戰爭的可能。馮布朗預計,火星之旅需要一千次升空任務,為期八個月間,每數個小時發射一枚火箭,以便在衛星附近組建集合,構成艦隊,共計十架飛船。在火星上,他們發現火星人居於地底,有極發達的科技力量,對人類並無敵意。火星人向船員介紹了他們的社會結構,表示政府由十人組成,領袖「Elon」由民眾普選選出,並有兩個議會負責立法事務,他們認為地球上的戰亂,是文明發展難以避免的部分,最終會被完全放棄。結果,地球正式與火星建交,並帶同三位火星人到訪地球。

於此,馮布朗除了在小說中,排出他所想像的火星登陸計劃步驟以外,同樣描繪了一套特定的世界觀。馮布朗以冷戰思維,將世界拆成兩邊,兩種意識形態之爭,並相信科技的力量最終會帶來統一,其後才是文明的飛躍,這或許與時代脈絡不無關係。一九四六年時,美軍向馮布朗詢問蘇聯的威脅時,他認為太空衛星極為重要,因為它將使一個國家具有定點投放核彈的能力,「最先達到這一目標的國家,將會擁有對其他國家壓倒性的軍事優勢」。雖然,蘇聯最終先於美國發射首枚人造衛星,馮布朗依然在小說中顯示了,這項科技的軍事潛力,足以統一全球,終止一切分裂。由此可見,馮布朗所思考的太空科技,一如他一路以來設計的火箭一般,是一種軍事化的科技。在小說中,他似乎將這種殺戮工具,視作文明的必經之路,統一以後紛爭自會平息,而透過火星種族的對照,則顯示科技終會領人通往和平的光輝未來。在這種理解下,《火星計劃》更似是某種辯解,借虛構的故事,為自己的設計史補上解釋。

無論科幻故事如何超脫想像,遙望未來,也終究是作者一時一地的發想。從刻卜勒到齊奧爾科夫斯基,再到馮布朗,科幻小說始終是種建基於現實的,怪異的嶄新性,由是總是反映了某個時空切面下的未來願景。文學可以用以說服,可以反思現實,可以充當辯解。然而,最重要的問題始終是,對太空旅行的幻想,究竟如何組織起科技發展與政治操作,以至文學手法成了這些宣傳的必要手段。於此,文學不僅是種虛築的樓台,更是將故事推向真實的無形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