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極控制權、股東性質與資本成本 | 誠品線上

終極控制權、股東性質與資本成本

作者 王雪梅
出版社 崧燁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終極控制權、股東性質與資本成本:從1796年,Smith就提出經營者與所有者之間思想可能不一致,之後被Berle和Means(1932)發展,到1976年,Ross正式提出了委託代理問題,但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從1796 年,Smith 就提出經營者與所有者之間思想可能不一致,之後被Berle 和Means (1932) 發展,到1976 年,Ross正式提出了委託代理問題,但是真正將資本結構與委託代理問題聯繫起來並提出代理成本概念的是Jensen Meckling(1976),之後,有大量學者探討經理人持股比例與公司價值之間的關係及股權集中度與公司業績之間的關係,結論不一而從。直到1999 年,La Porta 等提出企業直接股權結構雖然看起來分散,但是實際上企業背後存在一個終極控制股東來相對控股,終極股權是相對集中的,並因此衍生了第二類代理問題:終極控制股東與中小股東之間的代理問題,並展開了終極股權集中度與公司業績之間的相關研究,提出了利益侵害假設。隨著中國金融市場的不斷完善,中國已經初步具備了進行相關研究的基礎,基於此,書中將展開終極股權結構相關變量與資本成本的相互關係研究,並對比研究直接股權結構變量與資本成本的關係。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王雪梅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第一章引言第一節研究背景與意義1.1.1研究背景1.1.2研究意義第二節研究目標與研究方法1.2.1研究目標1.2.2研究方法1.2.3相關概念的界定第三節研究架構及技術路線1.3.1研究架構1.3.2技術路線第二章文獻綜述第一節股權結構理論2.1.1企業產權理論第二節終極控制股東性質、終極控制權與資本成本的關係2.2.1終極控制股東性質與資本成本的關係2.2.2終極控制權與資本成本的關係2.2.3小結第三節控制層級、兩權分離度與資本成本的關係2.3.1控制層級、控股鏈條數與資本成本的關係2.3.2兩權分離度與資本成本的關係2.3.3小結第四節政府層級與資本成本的關係第五節股權資本成本估算技術2.5.1CAPM模型及其發展2.5.2股利折現模型2.5.3小結第六節文獻評價與本章小結第三章終極控制權、控制層級與資本成本關係機理第一節複雜的股權結構的相關理論3.1.1股權結構複雜化的支持理論3.1.2控制層級、實現控股鏈條數的兩權分離效應第二節兩權分離的代理成本效應3.2.1信息不對稱對控股股東和中小股東的影響3.2.2終極控制股東尋租行為的發生第三節終極控制權、控制層級與資本成本關係模型的構建3.3.1需要控制的影響股權資本成本的因素3.3.2自變量和因變量定義3.3.3模型構建第四章中國上市公司股權結構現狀分析第一節有終極控制股東的上市公司股權結構案例分析4.1.1有終極控制股東的上市公司的股權結構研究4.1.2有終極控制股東的上市公司股權結構案例第二節中國上市公司的數量分佈特徵第三節中國上市公司的股權結構隨年份的變化趨勢第四節上市公司的股權結構特徵描述4.4.1終極控制股東性質對股權結構特徵的影響4.4.2控股鏈條數對上市公司的股權結構特徵的影響4.4.3控制層級對上市公司的股權結構特徵的影響第五節上市公司的直接股權結構特徵4.5.1上市公司的直接股權結構特徵變量選擇及數據來源4.5.2上市公司的股權結構特徵描述4.5.3上市公司的直接股權結構特徵隨年份的變化趨勢第六節小結第五章有終極控制股東上市公司的股權資本成本現狀第一節有終極控制股東的上市公司的資本成本5.1.1樣本選擇5.1.2股權資本成本估算結果第二節有終極控制股東的上市公司的股權資本成本現狀分析第三節股權資本成本比較5.3.1不同終極控股比例區間的股權資本成本5.3.2水平結構與金字塔結構的股權資本成本5.3.3不同終極控制股東控股的上市公司的股權資本成本5.3.4國有不同層級政府控股的上市公司的股權資本成本5.3.5不同控制層級的股權資本成本5.3.6不同第一大控股股東性質的股權資本成本第四節小結第六章終極股權結構、直接股權結構與資本成本關係分析第一節所有變量基本情況描述第二節終極控制權、終極股權結構與資本成本的相關性分析第三節終極股權結構、直接股權結構與資本成本的迴歸分析6.3.1終極股權結構與資本成本的迴歸分析6.3.2個人或家族控股公司的終極股權結構與資本成本的迴歸分析6.3.3政府控股公司的終極股權結構變量與資本成本的迴歸分析第四節穩健性檢驗6.4.1樣本改變後的終極控股結構與資本成本的迴歸分析6.4.2終極股權結構與五模型估算的平均股權資本成本的迴歸分析第五節直接股權結構變量對股權資本成本的影響6.5.1直接股權結構變量與其他變量的相關性分析6.5.1直接股權結構變量與三模型估算的股權資本成本的迴歸分析第六節小結第七章股權結構與公司價值關係分析第一節公司價值的界定第二節文獻回顧7.2.1資本成本與公司價值的相關關係7.2.2股東性質與公司績效的相關關係研究7.2.3股權集中度與公司績效的相關關係研究7.2.4股權制衡度與公司價值的相關關係研究7.2.5控制層級與公司績效的相關關係研究第三節數據來源及研究設計7.3.1數據來源7.3.2變量及研究方法第四節實證研究7.4.1不同性質終極控制股東的公司價值差異的顯著性檢驗7.4.2終極控股權、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國有股比例和管理人員持股比例與公司價值的相關性檢驗7.4.3控制層級、控股鏈條數對公司價值的影響7.4.4迴歸分析第五節小結第八章企業股權結構的影響因素分析第一節企業股權結構影響因素研究的背景第二節企業股權結構相關文獻迴歸第三節股權結構的影響因素第四節小結第九章研究結論、局限與展望第一節研究結論9.1.1中國上市公司的終極股權結構和直接股權結構特徵總結9.1.2對有終極控制股東的上市公司資本成本水平的解讀9.1.3終極股權結構對股權資本成本和公司價值的影響9.1.4直接股權結構變量對股權資本成本和公司價值的影響9.1.5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需要考慮的因子9.1.6結論啟示和政策建議第二節研究局限與未來展望參考文獻

商品規格

書名 / 終極控制權、股東性質與資本成本
作者 / 王雪梅
簡介 / 終極控制權、股東性質與資本成本:從1796年,Smith就提出經營者與所有者之間思想可能不一致,之後被Berle和Means(1932)發展,到1976年,Ross正式提出了委託代理問題,但
出版社 / 崧燁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9705981
ISBN10 / 9869705987
EAN / 9789869705981
誠品26碼 / 2681683009009
頁數 / 344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17X23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導讀 : 從1796 年,Smith 就提出經營者與所有者之間思想可能不一致,之後被Berle 和Means (1932) 發展,到1976 年,Ross正式提出了委託代理問題,但是真正將資本結構與委託代理問題聯繫起來並提出代理成本概念的是Jensen Meckling(1976),之後,有大量學者探討經理人持股比例與公司價值之間的關係及股權集中度與公司業績之間的關係,結論不一而從。 直到1999 年,La Porta 等提出企業直接股權結構雖然看起來分散,但是實際上企業背後存在一個終極控制股東來相對控股,終極股權是相對集中的,並因此衍生了第二類代理問題:終極控制股東與中小股東之間的代理問題,並展開了終極股權集中度與公司業績之間的相關研究,提出了利益侵害假設,但是這跳過了“代理成本”,終極股權結構究竟對企業的資本成本產生怎樣的影響研究相對較少,並且很多研究都沒有將中國的企業納入研究範疇。那麼,隨著中國金融市場的不斷完善,中國已經初步具備了進行相關研究的基礎,基於此,書中將展開終極股權結構相關變量與資本成本的相互關係研究,並對比研究直接股權結構變量與資本成本的關係。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從1796 年,Smith 就提出經營者與所有者之間思想可能不一致,之後被Berle 和Means (1932) 發展,到1976 年,Ross正式提出了委託代理問題,但是真正將資本結構與委託代理問題聯繫起來並提出代理成本概念的是Jensen Meckling(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