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啟超評傳: 家學與師承、轉型與抉擇、成就與局限, 剖析國學巨擘的一生及學術論著 | 誠品線上

梁啟超評傳: 家學與師承、轉型與抉擇、成就與局限, 剖析國學巨擘的一生及學術論著

作者 吳廷嘉/ 沈大德
出版社 崧燁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梁啟超評傳: 家學與師承、轉型與抉擇、成就與局限, 剖析國學巨擘的一生及學術論著:,他生活在封建社會走向近代的過渡時期;他的學術具有承先啟後、繼往開來的性質。長期以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他生活在封建社會走向近代的過渡時期; 他的學術具有承先啟後、繼往開來的性質。 長期以來,梁啟超作為一個政治人物, 在歷史學家筆下褒貶不一,眾說紛紜…… 本書作者以歷史學家的冷靜和嚴峻態度剖析梁啟超的學術活動, 並指出其成就和局限,為讀者帶來「最真實的」新國學奠基人! ▎動盪中的搖籃 少年梁啟超在一個平靜的搖籃中長大。這個搖籃結實、牢固,能夠遮風擋雨,同時又讓他自由地長大。慈愛的母親為他唱著搖籃曲、淵博的祖父灌輸他知識、嚴厲的父親激勵他積極上進;貧寒的生活磨礪了農家少年的意志、破舊的書卷組成了田園牧歌的音符、脈脈的親情溫暖著他年少的心靈。然而,搖籃外面的世界並不平靜,中國處於劇變的前夕,整個世界也在風暴之中。 ▎家學與師承 十八歲時,梁啟超退出學海堂,拜康有為為師。翌年,康創設萬木草堂,梁為其高足,並分任助手工作。康著《新學偽經考》,梁事校勘。康著《孔子改制考》,梁為分纂。在萬木草堂的四年是梁啟超一生事業和學術的轉捩點,在康有為的引導下,梁決然捨棄漢學,接受維新變革思想與政治主張,為其後成為一個傑出的政治理論家、宣傳家和社會活動家創造了先決條件。 ▎轉型與抉擇 在學術上他如飢似渴,拚命學習西學,以期彌補在這方面的不足。他在上海創辦了大同譯書局,旨在泛譯西書和時人新論,規模甚為宏大。《時務報》和時務學堂是他的兩大陣地。此外,他還積極參加了創辦《知新報》、《農學報》。在這期間,梁啟超與其友人們一度出現過分崇洋的傾向,但在潛意識中,梁啟超感覺到了此傾向的危險性。漸漸地,用西學改造中學,重建新國學,已在梁啟超的腦中開始萌發。 ▎憲政哀歌 從一九〇五年至一九一九年,梁啟超在接連不斷的政治漩渦中掙扎徘徊。他的學術事業受到了很大的干擾和牽制。世人和後人也因他這一段時期的經歷太複雜、變化太快、功過太難分辨而對他褒貶不一。有人說他不斷跟上時代步伐;有人說他投機偽善、首鼠兩端。而梁啟超本人處於「今日之我」與「昨日之我」的交戰之中、學術與政治的衝突之中、黨派政治的紛爭之中,是一生中靈魂最痛苦的時期。 ▎一代宗師 梁啟超擁有豐富知識和人生閱歷,無論是新學或舊學,他都有自己的獨立見解和批判眼光,也有將二者融會貫通的學識和能力。儘管某些觀點有偏激片面之詞,但究整體而言,他的「復歸」是想在新舊文化的衝突中找到自己的特定位置。他以其特有的號召力,羅致了一批志同道合的學術實力派。在中國文化史與學術史上,他是一個熠熠生輝的先行者,他的研究成果代表了一個具有時代性意義的轉捩點。 本書特色:本書以時序為經,以學科為緯,研究了啟蒙大師梁啟超的全部學術活動。梁啟超生活在封建社會走向近代的過渡時期,他的研究範圍極為廣泛,其學術精髓在於繼舊開新,溝通中西,為近代學術奠築基石。作者以科學的態度去觀察、分析他,又用心靈和感情去接近、理解他。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吳廷嘉 沈大德吳廷嘉,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著有《近代中國知識分子》、《戊戌思潮縱橫論》、《中國文化史概論》等,發表論文近百篇。 沈大德,歷史學者,與吳廷嘉合著《黃土板結》、《中國傳統社會結構探析》、《歷史唯物論與當代史學理論的發展》等書。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序 第一章 飽學少年 一、動盪中的搖籃 二、家學與師承 第二章 光輝的起點 一、時代驕子 二、轉型與抉擇 三、初試鋒芒 四、源頭活水 第三章 艱難的里程 一、憲政哀歌 二、理財曇花夢 三、歸去來兮 第四章 一代宗師 一、國粹鉅子 二、近代學術的開路先鋒 第五章 千秋功過誰予評說 一、蓋棺尚未論定 二、真實的梁啟超 附錄一 梁啟超活動大事年表 附錄二 梁啟超主要論著分類編目 附錄三 梁啟超的筆名和署名 後記

商品規格

書名 / 梁啟超評傳: 家學與師承、轉型與抉擇、成就與局限, 剖析國學巨擘的一生及學術論著
作者 / 吳廷嘉 沈大德
簡介 / 梁啟超評傳: 家學與師承、轉型與抉擇、成就與局限, 剖析國學巨擘的一生及學術論著:,他生活在封建社會走向近代的過渡時期;他的學術具有承先啟後、繼往開來的性質。長期以
出版社 / 崧燁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ISBN13 / 9786263570436
ISBN10 / 6263570431
EAN / 9786263570436
誠品26碼 / 2682334694001
頁數 / 268
開數 / 25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X14.8X1.5CM
級別 / N:無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本書以時序為經,以學科為緯,研究了啟蒙大師梁啟超的全部學術活動。梁啟超生活在封建社會走向近代的過渡時期,他的研究範圍極為廣泛,其學術精髓在於繼舊開新,溝通中西,為近代學術奠築基石。作者以科學的態度去觀察、分析他,又用心靈和感情去接近、理解他。

試閱文字

自序 : 序
  當吳廷嘉把她的新作《梁啟超評傳》放在我的書桌上時,我驚訝得說不出話來。我不知道她什麼時候以及怎樣完成了這部新作,因為近幾年來,她家庭不幸,與她相愛至深的沈大德過早地離開了人世。她自己又病魔纏身,經常住在醫院裡,去年即住院三次,時間達八個月,醫院甚至發出了病危的通知,身體上和精神上承受了巨大的打擊和磨難,已心力交瘁。在這種情況下能夠從病床上爬起來,恢復健康,就很不容易了。誰會料想到:短短時間內,她又完成了這部學術專著,真可謂「生命之奇蹟」。在她身上似乎有一股永不枯竭的活力,有一顆永不會被征服的心靈。
  吳廷嘉就是這樣一個人。開朗、達觀、活躍,堅強執著的個性,天真無邪的童心、充沛旺盛的精力、誠懇熾烈的熱情,對人坦率真摯,可與深談、可共患難;對事業和學問孜孜追求、堅持不懈。她富有思考和論辯的才華,很早以前,我曾聽過她在數萬人大會上的一次公開辯論,舌戰群英、滔滔雄辯,真有千軍辟易之慨。她不知疲倦地工作,想要做和正在做的事情多得不可勝計,除了做研究、寫文章之外,又要扶植某個社會團體、支持某種高雅藝術、組織某個討論會、研究會,或者苦心籌劃,為邊遠地區鄉鎮企業的發展獻計獻策,或者千里奔波,為某個地區的旅遊文化進行調查和規劃。小而至於幫助撫養和教育孩子;調解家庭糾紛;帶著溫馨的心,風塵僕僕去看望和慰問在外地遭遇不幸的朋友。我每次見到她,總要勸她保重身體、縮短戰線、嚴格控制活動的範圍,有時提高聲音,表現了我的憂慮和責備。她總是笑笑,好像理解了我的規勸但又無可奈何地委婉拒絕。追求事業,幫助別人是她人生中的最大樂趣,她永遠在無休止地奔波、忙碌,卻無暇休息幾天,將養自己的身體、照料自己的家庭。她富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又極其珍視友誼,為別人考慮、做事,把生命奉獻給別人而對自己卻少有顧惜。
  只要稍稍翻閱此書,就會知道吳廷嘉寫作此書花費了多少時間,投入了多大的才思和精力。尤其是她病軀怯弱、事務冗忙之餘,真是用自己的心血滴寫了這部學術新著。梁啟超是近代中國的傑出人物,政治上推進變法維新,開闢一代新風,學術上涉足多種學科,構建近代學術理論的體系,成為當時知識界的啟蒙大師和精神領袖。梁啟超一生的著述豐富,《飲冰室合集》皇皇巨著,篇幅浩瀚,而要深入研究他的學術活動和學術成就,更需要廣博的知識和各方面的深湛修養。過去,學術界研究梁啟超都注重他的政治活動和宣傳工作,對學術方面並無系統的專著。而且,梁啟超在政治上也曾遭到不公正的貶抑,這也不能不影響對他學術成就的評價。吳廷嘉有鑒於此,發大宏願,奮大毅力,決定撰寫此書。她很早以前,曾經精心鑽研過《飲冰室合集》,也深入探討過康有為、譚嗣同、章太炎、王國維等人的思想。累積甚豐,醞釀已久,故發之也疾。加上她才思敏捷,勤奮努力,在病體稍痊之後能夠迅速而高品質地完成這部新作,為學術界填補了重要的空白。這也許就是我剛剛看到書稿,感到驚訝而不解的原因。
  吳廷嘉的《梁啟超評傳》,以時序為經,以學科為緯,系統地研究了傳主的全部學術活動。梁啟超生活在封建社會走向近代的過渡時期。他的學術具有承先啟後、繼往開來的作用和性質。梁的古學極有根柢,故而是傳統學術當之無愧的繼承者、負荷者,又如飢似渴地學習和吸取西學,勇於進取,開拓新知,故能成為中國近代學術的奠基人。他的研究範圍極為廣泛,最有成就的當推歷史學、思想史、歷史研究法,旁及政治學、經濟學、財政學、法學、新聞學、教育學、佛學、諸子學、目錄學、文藝、詩歌小說等等。他的學術精髓在於繼舊開新,溝通中西,為近代學術奠築基石,其篳路藍縷之功,不可泯沒,而草創伊始,大輅椎輪,涉獵廣泛,難期折中至當,故不免有淺嘗輒止之嫌。
  吳廷嘉一方面以歷史學家的冷靜和嚴峻態度,剖析梁啟超的學術活動,區分其精華和糟粕,指出其成就和局限,另一方面又全身心投入研究,不僅用理智去思索,而且用感情去體驗,故而行文跌宕生姿,筆鋒常挾風雷。她高度評價和謳歌梁啟超的學術貢獻,對這位政治上和學術上的巨人一讚三嘆,充滿崇敬之情。她把梁啟超放在大的時代背景中,作為中國近代知識分子的典型代表,既懷抱愛國救民、淑世濟人的情懷,矢志不渝,百折不回,又受時代的局限,徘徊躑躅、惆悵迷惘、上下求索、隨時流變。吳廷嘉既用科學的態度去觀察他、分析他,又用心靈和感情去接近他、理解他。應該說,這樣做是非常必要的。
  當前,文化研究仍是社會的焦點。梁啟超在研究傳統文化,尤其是擷取古代文化精華,創造性地構築近代學術殿堂方面作出了不可磨滅的成績。他的著作、學說理應受到學術界的重視。牛頓說過由於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故能取得物理學上的光輝成就。中國也有自己的文化巨人,梁啟超就是其中的一位。我們應繼承他的思想遺產,去創造新時代的學術文化。從這個意義上說,吳廷嘉的研究工作十分重要。她大病初癒,不辭勞瘁,全力以赴,鍥而不捨,為學術界帶來可貴的成果。我懷著感謝和敬佩之心,讀完了她用心血滴寫成的這部著作,寫下了這篇序言。
戴逸

試閱文字

內文 : 一、動盪中的搖籃
  一八七三年,近代中國歷史上的一代偉人梁啟超,誕生於廣東省新會縣熊子鄉茶坑村。他是近代社會民主改革的勇敢先行者、啟蒙運動的旗手與鼓手,也是近代學術史與文化史上的巨擘,當之無愧的舊國學的傳人、新國學的宗師。過去,人們對他作為政治家、思想家的一面,關注較多。儘管同時受時代局限,有一些曲解與不公,但對其這方面的主要活動與成就,畢竟有相當了解。而對他在學術文化方面的辛勤耕耘和貢獻,所知則相對較少。本著唯陳言之務去的原則,本書主要就梁啟超在學術文化方面的活動與成果,作些探討性研究。
  梁啟超的故鄉新會縣,位於廣州城西南面。東去近百里,是孫中山先生故居中山縣翠亨村,梁啟超誕生是年,孫中山七歲。從新會北向百里,乃康有為桑梓地南海縣銀礦鄉蘇村。那時的康有為,已是一個滿腹詩書的小「聖人」。熊子鄉居於新會縣南端,是西江入海口七島中最大的一個。距其十里遠的崖山,為南宋抗元英雄陸秀夫、張士傑奮戰到底、蹈海自盡的地方。他們可歌可泣的動人事跡,代代相傳;他們不屈不撓的抗爭精神和愛國熱情,為當地父老有口皆碑。
  新會瀕海,「地單土薄」,「少寒多暑」,兼及「村落依山,炎氣鬱蒸尤甚」,「境之西南多農鮮賈,依山瀕海者,以薪炭耕漁為業」,自然條件頗艱苦,「民無積聚而多貧」。其氣候變幻無常,「一日之間,雨暘寒暑,頃刻輒易。夏秋之間,時有颶風,或一歲數發,或數歲一發。又有石龍風,其作則黑雲翔湧,猝起俄頃」。不過,這種一年四季草木不凋、鬱鬱蔥蔥的秀美山野和雲海蒼茫、狂風漫卷、波濤連天的壯麗景觀,又不能不說是上蒼賜予人類的陶冶和磨練。
  新會的人文環境也很有特色。其風俗淳樸敦厚,講求風骨。「士人尊師務學問,不逐虛名。仕者以恬退為樂,競進為恥。尚門第,矜氣節,慷慨好義,無所諂屈。……其俗樸而野,其流弊也獷而不馴」。梁啟超耳濡目染,身受其教。其弟梁啟勛曾在《曼殊室戊辰筆記》中,生動地記敘過梁氏家族每年去崖山祭掃祖墳時,啟超祖父於舟行往返途中,為兒孫們講述南宋遺事時的慷慨悲壯情景。梁啟超自己在《三十自述》中,於故鄉雖著墨不多,但寥寥數語,自豪與眷戀之情,也已溢表於字裡行間。
  梁氏家族「宋末由福州遷南雄,明末由南雄遷新會,定居焉。數百年棲於山谷……且耕且讀,不問世事」。至其祖父時,「始肆志於學」,做了個縣教諭(相當於當今教育局長),係八品芝麻官。其父「少亦治舉子業,連不得志於有司,遂一謝去,教授於鄉」,當了個私塾先生。家有「數畝薄田,舉家躬耘,獲以為恆」。境況相當於略有積餘的上中農。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梁啟超自幼就讀於祖父和父母身旁,家人把進取的希望都寄託在他的身上。
  梁啟超的祖父崇尚宋明理學,重名教,講氣節,全禮數。梁啟超尊其為人說:「若夫勤儉樸實,其行己也密,忠厚仁慈,其待人也周,其治家也嚴,而訓子也謹,其課諸孫也詳而明。」而且,他為人雖謹肅,卻也很有剛烈之氣和任俠之風。分遺產時,不以嫡出自居,與繼母庶母所出子均分田產,僅得幾分而已。常與諸孫講述古人嘉言懿行,每過古戰場,壯懷激烈,吟哦作誦,正氣凜然。
  梁啟超的父親相對複雜。啟超中舉前,他是個躬耕隴畝的鄉村小知識分子,家境並不寬裕。啟超亡命日本時,家中田畝也未見增加。但梁父後來親赴東瀛,向梁索款置產,竟以尋死來要挾,梁的學生集資一千二百元交付他,回鄉購買了數十畝田地、一座房屋,成了中等地主。其為人則又頗有淡泊之風,「生平不苟言笑,跬步必衷於禮,恆情嗜好無大小,一切屏絕」,是個苦行僧。其處事準則是:「常以為所貴乎學者,淑身與濟物而已。淑身之道,在嚴其格以自繩;濟物之道,在隨所遇以為施。」在鄉里算個「名流」,辦過地方團體,絕賭清盜,化解宗族械鬥,有一定聲譽。最為難得的是,他有比較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梁啟超發覺袁世凱圖謀復辟帝制時,最初想「棄官避世,奉親以終」,而其父卻「正色切責曰:汝與項城既已共事,項城苟欲干國紀,汝宜思所以匡救之,阻止之,不得則思所以裁制之,懲治之,而唯思潔其身,非能率吾教也,遂督促剋日北上」。梁成行後,與其父竟成永訣。而其父臨終時,還責令家人不得電召啟超返,以其國事在身之故。
  梁啟超母親並非名門閨秀,但知書達理,聰明賢惠,家教甚嚴。她終日辛勞,兼任梁啟超的啟蒙教師,課字授詩,體腦皆不得閒。她特別重視對梁的品德教育,曾因梁六歲時說謊一事,笞其十數鞭,諄諄誡其不可再犯:「凡人何故說謊,或者有不應為之事而我為,畏人之責其不應為而為也……或者有必應為之事,而我不為,畏人之責應其應為而不為也……夫不應為而為,應為而不為,已成罪過矣。若己不知其為罪過,猶可言也。他日或自能知之,或他人告之,則改焉而不復如此矣。今說謊者,則明知其為罪過而故犯之也。不唯故犯,且自欺欺人,而自以為得計也。人若明知罪過而故犯,且欺人而以為得計,則與盜竊之性質何異。天下萬惡,皆起於是矣。」透過這一段話,不難看出梁母見識超群,確實是一個有良知、有自尊、有脊梁骨的不同凡響的女人。
  天賦過人、穎慧異常的梁啟超,深得全家的鍾愛。祖父日與其講解經史掌故,夜則同榻共眠。祖孫朝夕相處,情深意篤。其父於彼期望值尤大。為了促其成才成器,「督課之外,使之勞作,言語舉動稍不謹,輒喝斥不少假借,常訓之曰:『汝自視乃如常兒乎?』」梁至成人後,「誦此語不敢忘」。梁啟勛認為,梁父之所以絕意進取,甘當私塾先生,除屢試秀才不中外,還為了能找幾個幼童陪伴梁啟超讀書之故。也就是說,他把自己一生的心血和追求,都傾注到了梁啟超的身上。
  梁啟超也真是不負眾望。四五歲開蒙就讀,「八歲學為文,九歲能綴千言,十二歲應試學院」,中了秀才。其實,早在六七歲時,梁啟超就已牛刀小試,展露了他的出眾才華。一次,塾師以「東籬客賞陶潛菊」命對,梁即應「南國人思召伯棠」,足見其小小年紀,經史詩文都有了相當基礎。還有一次他給來家的客人上茶,客人出一句「飲茶龍上水」,他應聲而答:「寫字狗扒田。」後者雖係新會故老傳聞,但從中也可窺見梁的才思敏捷從小就出了名。梁十歲時,初應童試,梁的同行皆其父執。「一日舟中共飯,時一人指盤中鹹魚為題」,令其吟詩。梁不假思索,隨口而出:「太公垂釣後,膠鬲舉鹽初。」以至「滿座動容」,共許為「神童」。梁啟超不僅深得家人與鄉人期許,還深得一些名儒宿彥的讚賞。梁十二歲時,廣東學政葉大焯愛其才,應其請,為其祖父寫壽言,頌其家族將會凌雲絕頂,「應運而生」,「怡怡濟濟」,「雖漢之石氏,唐之柳氏,宋之呂氏,家法殆莫以過」。結尾語重心長:「區區一芹之獻,不過善端偶然發露,其興止未有艾也,啟超勉乎哉!」此事無異於一條特大新聞,轟動了整個新會城,令梁家四壁生輝,宗室光寵,人們對梁啟超這個乳臭未乾的後生小子,更是不能不另眼相看。
  十六歲時,梁啟超再次大出風頭。他中了舉人,並深得兩位主考大人李端棻、王仁堪的青睞。李欲許妹,王想嫁女,欲爭相與梁結秦晉之好。最後王仁堪成人之美,李堂妹蕙仙許配啟超。三年後,李氏歸梁,梁得了個終身患難與共的賢內助,又成為一段佳話。
  作為一介文弱儒生,梁啟超並未承繼新會鄉民們剽悍粗豪的性格。但在他的體內,也不乏他的鄉親們所常有的那種奔突噴湧的一腔熱血。在其中,也有他的父老們常有的耿直猖介、一觸即發的個性。他博學多才,敏感自負,鋒芒畢露而咄咄逼人,大有捨我其誰的大丈夫氣概。他小小年紀,就已博覽群書,遊歷八方,衝出了懸壺孤島的彈丸之地,到縣城、省會去觀光求學,開拓視野,增長見識。這種簡單而又豐富的閱歷,在當時窮鄉僻壤的濱海小邑,可謂鳳毛麟角,罕有其匹。這種經歷和其積極的人生態度,以及父輩的道德規範與諄諄厚望,錘鍊了他的早期性格,使之有較高的情操和遠大的抱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