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設計 (修訂版)
作者 | 向海濤/ 毛宸霞 |
---|---|
出版社 | 崧燁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概念設計 (修訂版):別忽略任何一個可能改變最終設計的想法!◤概念設計是什麼? 「概念」指的是反映物件的本質屬性的思維形式,「設計」則是指把一種設計、規劃、設想 |
作者 | 向海濤/ 毛宸霞 |
---|---|
出版社 | 崧燁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概念設計 (修訂版):別忽略任何一個可能改變最終設計的想法!◤概念設計是什麼? 「概念」指的是反映物件的本質屬性的思維形式,「設計」則是指把一種設計、規劃、設想 |
內容簡介 別忽略任何一個可能改變最終設計的想法! ◤概念設計是什麼? 「概念」指的是反映物件的本質屬性的思維形式,「設計」則是指把一種設計、規劃、設想、問題解決的方法,透過視覺的形式傳達出來的活動過程。 「概念設計」就是使用者需求、期望、動機經過計劃、構思、設想再轉化為具體的視覺形象或產品的行為。 ◤概念設計的應用範圍 [建築]在建築設計領域,概念設計往往誕生於建築設計師的工作室裡。很少有實驗性的概念設計被運用到實際的建築設計中,建築設計師的草圖,包含了極為廣泛的概念性的新想法和思想。 [產品]產品創新的核心是產品概念設計,展現了設計的藝術性、創造性、綜合性以及設計師的經驗性。該階段占據整個設計過程的60%~70%。概念設計的根本是開發出新產品,是促進企業成功的重要途徑。 [視覺傳達]其內容既包括報紙設計、雜誌設計、書籍設計、字型設計、招貼海報設計、特種宣傳物設計,也相容並蓄了包裝設計、企業形象設計、網站設計、室內外導視設計、多媒體介面設計以及甚至似乎脫離平面範疇但仍然在創意領域內的互動裝置設計等涉及綜合領域的工作內容。 ◤概念設計的五個層面 [表現層]視覺傳達出來的最終效果,也是根據⼈們的視覺經驗 而呈現的能影響人們心理活動的部分。 [框架層]如何實現概念的方法和如何解決概念設計裡的問題展開一個概念推導圖。 [結構層]即邏輯層面,可以清晰地看到設計的思路和邏輯關係。 [範圍層]在概念設計中所涉及的範圍和內容。 [戰略層]「創新」與「改編」,對整個行業發展及全新觀點的提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概念設計的正確意識及目的 「概念設計」的工作是創作一個產品,而不是一幅作品。所以,設計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藝術,關鍵在於「傳達」想法而不是「表達」想法。例如創作一幅畫作後,將其燒毀,它的價值就不存在了;但若是設計出一個產品,即使把設計圖都燒毀了,產品的販售仍能繼續。 ★本書特色:本書透過設計概念,將設計者繁複的感性和瞬間思維上升到統一的理性思維,從而完成整個設計,給設計的學習帶來了全新的視角。
作者介紹 向海濤 毛宸霞向海濤,2010年獲英國剛古紙業舉辦的剛古形象設計大賽亞洲地區指導教師獎。編著有《展示設計》、《視覺表述》、《VI設計》等。 毛宸霞,專職作家。
產品目錄 Preface 前言 第一章 概念設計定義 第一節 設計概念與概念設計 第二節 概念設計的目的 第三節 概念設計的基本原則 第二章 概念設計的應⽤範圍 第一節 各領域的概念設計 第二節 資訊時代的設計理念 第三章 以邏輯思維為主的概念延展 第一節 概念設計縱向及橫向延展關係 第二節 邏輯推導與反向思維 第三節 以使用者體驗為基礎的思維導向 第四章 概念設計的⽅法及程式 第一節 綜述──概念設計的五個層面 第二節 概念提出的前提條件 第三節 概念設計中的關鍵字解讀 第四節 視覺元素的演繹及設計意向 第五章 視覺傳達中基於跨界的概念設計 第一節 概念設計中提出的問題 第二節 正確的態度 第三節 有意識、有目的的決定 第四節 概念設計實例 Bibliography 參考文獻
書名 / | 概念設計 (修訂版) |
---|---|
作者 / | 向海濤 毛宸霞 |
簡介 / | 概念設計 (修訂版):別忽略任何一個可能改變最終設計的想法!◤概念設計是什麼? 「概念」指的是反映物件的本質屬性的思維形式,「設計」則是指把一種設計、規劃、設想 |
出版社 / | 崧燁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9865169749 |
ISBN10 / | 9865169746 |
EAN / | 9789865169749 |
誠品26碼 / | 2682110328007 |
頁數 / | 206 |
開數 / | 18K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23X17X1CM |
級別 / | N:無 |
自序 : 前言
很難說概念設計的「概念」起源於何處,因為若干世紀以來人們一直在進行著不同形式的概念設計。在日常設計活動中,我們經常使用的「概念」深刻地影響著我們的行為,因為「概念」有助於我們的理解。「概念」幫助我們用比較熟悉的領域的術語來描述和探究新思想。
有些專業關於自身概念的探索已相對完整並產生了一定的作用。例如在建築學裡,建築師和建築學專業在許多人心中都是良好定義的概念,而建築學的「隱喻」則能使我們快速地構建資訊架構學的概念模型。在娛樂界,電影概念設計師透過「概念」,以豐富的想像力創作出超越我們視覺經驗的魔幻電影場景、角色、外太空飛行器、外星球環境以及外星人等。產品概念設計則在近幾年成為工業設計界的主流。最初人們把產品設計的初期階段稱為概念設計,隨著產品設計的發展,概念設計從一個產品階段設計逐漸演變成相對獨立的、具有前瞻意義的產品設計流派——概念產品設計,透過對使用者需求「概念」的分析,創造出更適合「人」的「概念產品」。甚至某些概念性產品超越了當下技術範圍,成為未來可能改變人類生活方式的產品。在視覺傳達的領域裡,概念設計最初也只是設計初期的階段性過程。但現在從荷蘭設計師一系列的設計活動中我們發現概念設計甚至比最後的結果更具有令人激動的各種可能。凡此種種,都和「概念」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概念」利用了這樣一種常識:在非常複雜的工作領域中,設計師探索的是未來人們可能會有的美好生活方式,或者是如何合理利用技術,在人類情感和高科技之間架設橋樑,尋求平衡;又或者是對社會熱點有更多的關注等。最後,設計師在履行社會職責的時候,以前瞻性的眼光俯瞰設計,利用新科技、新技術創造各種可能。比如在我們看來建築師是高度受尊重的專業人員,他們需要受嚴格的專門教育和訓練,並且是涉及居住者、美學、結構建築物固有的機械功能和空間效能的設計者,或許這就是如此多的人輕鬆地採用建築學「概念」來定義資訊架構學的原因:它提供了一個已確定的框架,在這個框架中,有一個新的概念——資訊架構學——能被迅速地建構和理解。事實上,其他的真實世界或基於位置的概念,例如環境和空間,在被用作「概念」時,都有助於資訊架構師和使用者把複雜資訊系統的概況視覺化。
設計概念的關鍵是在設計中植入「概念」。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質屬性的一種思維形式。設計如何植入「概念」是設計研究的中心問題,也是本書探討的重點。
內文 : 第一章 概念設計定義
第一節 設計概念與概念設計
所謂「概念」指的是「反映物件的本質屬性的思維形式」,是人們透過實踐,從物件的許多屬性中,抽出其特有屬性概括而的。
一、設計概念
在對設計概念進行定義前我們先來看看什麼是設計,即設計的定義,設計的英文是「design」,狹義上的設計指把一種設計、規劃、設想、問題解決的方法,透過視覺的形式傳達出來的活動過程。它的核心內容包括三個方面:一是計畫、構思的形成;二是視覺傳達的方式,即把計畫、構思、設想、問題解決的方式利用視覺的方式傳達出來;三是計畫透過傳達之後的具體應用。根據美國工業設計師維克多·帕帕奈克(Victor Papanek)對設計的定義,設計是為構建有意義的秩序而付出的有意識的直覺上的努力。詳細的定義如下。
第一步:理解使用者的期望、需要、動機,並理解業務、技術和行業上的需求和限制;第二步:將所知道的這些東西轉化為對產品的規劃(或者產品本身),使產品的形式、內容和行為變得有用、能用,令人嚮往,並且在經濟和技術上可行(這是設計的意義和基本要求所在)。
這個定義適用於設計的所有領域,儘管不同領域的關注點從形式、內容到行為上均有所不同。
由以上兩段對設計的定義,我們能夠清楚地認識到設計概念其實就是使用者需求、期望、動機經過計畫、構思、設想再轉化為具體的視覺形象或產品的行為。
二、概念設計
概念設計是設計概念的一種設計方法論,是一種哲學和思維層面的設計方法,它是以設計師的思維方式、文化內涵為基礎,應用特定的邏輯和語言對設計物件的內涵進行描述和表達,並在受眾的大腦中產生與設計師的預期一致的反應的一種設計方法。概念設計是完整而全面的設計過程,它透過設計概念將設計者繁複的感性思維和瞬間思維上升到統一的理性思維,從而完成整個設計。簡而言之,概念設計即是利用設計概念並以其為主線貫穿全部設計過程的設計方法。概念定義、解釋和表達的準確到位是概念設計方法的關鍵。概念設計以理論研究和應用實踐相結合的方式,詮釋了一種對概念設計方法的理解和認識,對設計的理論研究、設計方法的實際應用、設計思維培養等方面均有較好的借鑒作用。如果說概念設計是一篇文章,那麼設計概念則是這篇文章的主題思想。概念設計是圍繞設計概念而展開,設計概念則聯繫著概念設計的各方面。也許它們還不能馬上走向市場,但是當你在做概念設計或者尋找靈感的時候,概念設計依然可以帶給人們啟迪。這些設計也許有點不切實際,但我們可以看到一個設計理念是如何逐漸演化和成長的。
任何設計都始於對設計概念的追求,即對如何解決設計問題的直覺理解。設計概念是一個漫長旅途的起點,設計師在設計過程中對設計概念進行完善和修正,添加細節,不斷地對設計結果進行反思。在西方,大型的設計系統往往以Architecture(建築)來稱呼。這裡的建築並非指的是具體的建築學,而是一種抽象的形容。
透過以上對概念設計的定義闡述,我們可以把概念設計分成三個階段:第一是概念的產生階段;第二是概念的選擇階段;第三是概念的表達階段。在第三階段,有多種方式可進行概念的表達,視覺的各個元素的合理應用可使設計資訊得到準確而有效的傳播。
現代傳媒及心理學認為:概念是人對能代表某種事物或發展過程的特點及意義所形成的思維結論。設計概念則是設計者針對設計所產生的諸多感性思維進行歸納與精練而產生的思維總結,因此在設計前期設計者必須對將要進行設計的方案做出周密的調查與策劃,分析客戶的具體要求及方案意圖,以及整個方案的目的意圖、地域特徵、文化內涵等,再加之設計師獨有的思維素養產生一連串的設計想法,才能在諸多的想法與構思上提煉出最準確的設計概念。簡而言之,概念設計即是利用設計概念並以其為主線貫穿全部設計過程的設計方法。
為了更好地理解概念設計,我們先來看一看與此相關的「概念藝術」。
概念藝術(Conceptual Art)是1970~1980年代興起的現代藝術流派,其主旨是憑藉更持久的媒介傳達資訊和意義。這種媒介可以是二維平面或三維空間,也可以兩者相容,通常還與印刷文本混合在一起。
自從法國的塞尚、杜尚等「藝術革命家」的具體藝術創作實踐衝擊傳統意義上的藝術創作實踐後,藝術便在20世紀呈現出了紛繁多樣的形態。概念藝術就是在這樣的1960年代中後期出現的,並於1970年代流行於歐美各國。所謂概念藝術,是指藝術家對「藝術」一詞所蘊涵的內容和意義做理論上的審查,並企圖提出更新的關於「藝術」概念界定的一種現代藝術形態。概念藝術又稱「觀念藝術」。在概念藝術家看來,藝術發展的歷史,不全是藝術技巧把玩的歷史。故而,應樹立全面的藝術觀念。藝術技巧中心論,只是19世紀及其以前藝術家的主要觀念和行為。概念藝術是插圖的一個子類,「插圖」是一種傳達說明的藝術,有很多美術作品屬於插圖。一般情況下一個故事和描述了一個物體的圖像都是說明性的,無論它是複雜得如同《魔戒》裡的一個場景,還是只是猶如「馬」、「人」之類簡單的東西。
1960年代中期,⼈們的思想開始解禁,自由意識瀰漫。這股思潮在藝術領域也產生了影響力,這段時間較有影響力的一個支脈就是以概念(Conception)、點子(Idea)或資訊(Information)等為主體的藝術。這股藝術思潮伴隨著其他如肢體藝術、展演藝術及敘事藝術等的藝術流派,將藝術這個形而上的學問,化成一個個具體精緻且模樣昂貴、具實用價值或不具實用價值的物品,如擺飾、服飾、日用品等,讓藝術這個領域在大的認知系統中不再只是古玩或字畫之類的藝品。
在概念藝術的範疇中,其表現的方式有文字提案、攝影、表格、地圖、電影或錄影帶等,任何可以讓藝術家呈現概念、點子或資訊的形式、媒體都可以放入概念藝術之中。不過,在這裡能讓藝術這個概念成立,必須要加入觀者的反應,也就是說,要能吸引觀者的注意力,而且必須讓觀者至少在心智上參與(Mental Participation)。以電影藝術來說,能歸類為概念藝術的電影,必定能吸引觀者並令觀者在觀看後樂於討論。
根據行業的不同,可將概念設計分為多種類型。比如產品概念設計、電影概念設計、遊戲概念設計、廣告概念設計、建築概念設計等。直白地說,概念藝術在概念美術中的表現是:透過畫面把激發的想像力概括地展現出來,明確而有主次,傳達一種理想化的概念藝術表現形式。
最佳賣點 : 本書透過設計概念,將設計者繁複的感性和瞬間思維上升到統一的理性思維,從而完成整個設計,給設計的學習帶來了全新的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