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女新詩初集: 井邊的故事 | 誠品線上

牧羊女新詩初集: 井邊的故事

作者 牧羊女
出版社 聯灃書報社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牧羊女新詩初集: 井邊的故事:從散文跨越詩領域,作家牧羊女完成了首部詩集《井邊的故事》,透過最直觀的感受及意象的無限延伸,所有的情感及事物就像被她喚起了靈魂,帶給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從散文跨越詩領域,作家牧羊女完成了首部詩集《井邊的故事》,透過最直觀的感受及意象的無限延伸,所有的情感及事物就像被她喚起了靈魂,帶給人全新的感受。凡經她的眼,如季節的冷暖,月的圓缺、花的開落、時間的流逝、原鄉的回顧,或僅僅只是一件小物、一場相逢、一個日常……信手拈來便是一行詩句。亦如山泉奔流而下,藉由作者豐沛的想像及素樸靈動的文字裡,一景一物也彷彿成了流動的音符,在閱讀的時刻,輕柔地在耳邊響起,叫人低迴品味。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牧羊女本名楊筑君,出生於風光明媚的金門慈湖畔。現任《金門文藝》雜誌社社長。十七歲起創作迄今,著有散文集《海邊的風》、《五月的故事》、《裙擺搖曳》。曾獲海峽之聲徵文優秀獎、旺報兩岸徵文佳作獎。作品入選《二〇一五年中國散文精選台灣卷》、《二〇一五年華人女作家文學雙城卷》、策劃報導文學家楊樹清執筆之《金門鄉訊人物誌》一套十冊。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目次 CONTENTS 6 推薦序‧在地書寫 記憶歌唱──評牧羊女《井邊的故事》 陳建男 10 自 序‧星空的眼睛看著誰 ―卷壹―井邊的故事 24 井邊的故事 27 煙囪寫了一首情詩之後 ──向洛夫大師致敬 29 畫壇變調鳥的光與熱 ──悼藝術大師李錫奇 31 聽詩 33 沮喪的時候吃一點甜點 36 退休 38 一雙鞋子入夢 42 手足 45 出口有個夢 47 四知兒女 48 我的江湖 51 胡思 53 我是哪裡人 55 蚵的告白 58 粿葉 60 番薯 62 姑娘的辮子 65 詠高坑 67 電線桿上一隻喜鵲 69 高粱的吶喊 72 望酒鄉 74 源頭 76 從廈門西行 84 凝視一江水 86 紅海灘 ―卷貳―日常 90 三芝訪友 94 行走的人 95 日出 96 日常 98 微光 100 問李白 102 月光下 106 下弦月的煩惱 108 月亮跌落海裡 111 擁抱一束月光 112 夜行 113 夜 115 地震夜 117 老了 119 女郎 121 紳士之戀 125 關於初戀 126 一條鍊子 127 曾經 129 我哪有 131 春天沒有愛情 133 錯誤 ―卷參―邀約 138 19℃ 140 入口 142 三天二夜 143 下台 145 也許 146 天池 149 咖啡 151 印表機 154 如夢 157 武俠 159 山谷裡長出四合院 162 雨季裡遠行 164 哭泣的單車 166 缺席 167 孵不出的蛋 169 影子 171 稚齡 173 尋找一首詩 174 失序 176 亂象 178 烈日下 179 雷聲 182 雷雨戛響 185 遺忘是抽了神經的齒 188 邀約 190 遺跡 191 露珠 192 密碼 ―卷肆―風吹在相思樹上 196 祭木麻黃 197 豆梨在風中 201 待宵花 203 白百合 205 牽牛花 207 馬櫻丹 210 花情 212 秋之芒 215 茉莉花 217 風吹在相思樹上 220 欒樹 222 山中無歲月 224 立冬 226 立春 228 逝春 230 夏天 232 深秋 233 雪地 236 歲月 239 約定 241 等待 243 橘子 244 水在沸騰

商品規格

書名 / 牧羊女新詩初集: 井邊的故事
作者 / 牧羊女
簡介 / 牧羊女新詩初集: 井邊的故事:從散文跨越詩領域,作家牧羊女完成了首部詩集《井邊的故事》,透過最直觀的感受及意象的無限延伸,所有的情感及事物就像被她喚起了靈魂,帶給
出版社 / 聯灃書報社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9767712
ISBN10 / 9869767710
EAN / 9789869767712
誠品26碼 / 2681803251004
頁數 / 248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14.8X21CM
級別 / N:無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牧羊女首部詩集《井邊的故事》

試閱文字

推薦序 : 在地書寫,記憶歌唱:評牧羊女《井邊的故事》

陳建男
金門書寫在臺灣鄉土書寫格外顯眼,既有較具特色的風土民情,更有歷史、移民、戰爭等痕跡,吳鈞堯的散文、小說令人印象深刻。詩歌創作方面,許水富豐沛的創作量亦為詩壇健將,許多詩人亦書寫旁觀金門的詩作,如早期軍旅詩人,近年如白靈亦有作品。而牧羊女《井邊的故事》則帶讀者進入女性與金門土地的連結,傾聽歲月的呢喃。
《井邊的故事》以同名詩作為始,如詩中所言,「藏著蜜汁或藏著悲傷」,如同「老家的古井」一般,默默佇立,觀看樸實人家四季的作息與悲喜。詩集分四卷,卷一刻寫詩人的生命史、親情與認同。〈我是哪裡人〉讓人想起向陽的〈立場〉,腳踏的土地才是故鄉,對鄉土的認同才是最實在的。因此詩人在旅程中探問「長江嘉陵江╱是誰的水」(〈凝視一江水〉),「秋天過了,顏色褪了,戀情還在嗎?」(〈紅海灘〉)
卷二以「月」、「夜」意象狀寫感情的得失,在詩中,月的盈缺恰與感情的失落、心傷的療癒相同,夜正如情緒低落的時刻。此外,夜與衰老連結,將一生與日夜比擬,夜如同生命的沉靜期,將一切悲喜都沈澱。〈夜行〉以「伸手不見五指」比喻無法掌握的一切,〈夜〉裡頭的「鷹」也如時間流逝或死神般帶走一切,欲完成或計畫的一切尚未實踐。後面數首以直白的表述,進一步具象對感情的想法。
卷三著重在刻寫物情,人情物理一直是詩的永恆主題。如〈咖啡〉一詩,咖啡館內群眾形形色色,透過「滯留」二字表達無奈之情,滯留之因來自「寂寥」與「等待」,這是成人世界的內在表現,對比的卻是孩童嬉鬧的聲音,童稚的世界無須操煩這些,這焦躁的情緒則令滯留的過程如繃緊的弦,彷彿達到臨界點,詩人用「咖啡超難喝」表達感官的不適。卷三的詩還常抒寫缺憾,如〈哭泣的單車〉第一句「需要時是最愛」點明人與物之間的供需關係,藉物喻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何嘗不是如此。〈遺忘是抽了神經的齒〉以牙齒抽完神經失去痛覺喻失去的情感,讓人想到夏宇的〈愛情〉與〈蛀牙記〉,夏宇用痛來寫,詩人則反其道而行,以不痛寫哀莫大於心死,別具特色。
卷四同樣是詠物,以植物開展詩情。女性創作者的微物書寫,在草木書寫上已經闢出一條蹊徑,散文如蔡珠兒、方梓,近期詩壇如顧德莎《我佇黃昏的水邊等你》,亦以花草摹寫世情百態。〈馬櫻丹〉中,雖如「粗俗村婦」不為人所重,然而正如無用之用,在頻頻轉變的市容中,馬櫻丹成為恆久的存在。與萬物息息相關者還有節候,學者研究古典女性詩常以循環的時間觀對比男性線性的時間觀,此卷四季的書寫也隱然與卷一〈井邊的故事〉呼應。
整體而言,四卷分輯的脈絡清晰,鄉情之心、旅行之眼、微物書寫環環相扣,再現女性生命史、心靈史,也讓鄉音悠然飄盪在眾人耳中。
此外,詩人雖在序言中略述自己的詩觀,從詩作中亦可窺見。「藏」是詩集當中最常見的字眼,〈聽詩〉寫詩之閱讀除了看,還能諦聽,不被表象所惑,詩藏在耳裡,強調詩的音樂性,藏在回憶裡,變成畫面與符號。〈入口〉則寫尋找靈感的過程,詩中「匍匐」的姿態、「淚」所觸動的、「手」所尋覓的,都意謂靈感並非招之即來,這過程猶如「崎嶇蜿蜒陡峭」的天梯,很具象地呈現。讓人想到古人追求靈感的各種方式,如燒化詩集和蜜吃下,最常見的就是夢中得句,在影響的焦慮下,透過潛意識來突破困境。同樣的焦慮在〈尋找一首詩〉中亦可讀到,如何探詢尋詩意,讓人想到李滄東的電影《生命之詩》,女主角探問詩意、靈感如何尋找。
范銘如〈女性為什麼不寫鄉土〉曾觀察小說的狀況,近來閱讀各縣市文化局出版的作家作品集,格外留意許多女性投入鄉土的書寫,在散文與詩歌方面,透過飲食記憶、花草園藝的記憶、微物戀物的記憶、親情的回憶,形成一條條涓涓細流,歌唱生命的悲歡,都值得進一步關注。《井邊的故事》亦是行伍中一支嘹亮的號角,期待後續的書寫中持續開發題材。

陳建男,一九八○年生,南投人。現為臺大中文系兼任助理教授。曾與甘炤文合編《臺灣七年級散文金典》。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