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盡科幻: 突破導寫與導讀的時空奇點 | 誠品線上

論盡科幻: 突破導寫與導讀的時空奇點

作者 李逆熵
出版社 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論盡科幻: 突破導寫與導讀的時空奇點:甚麼是科幻小說?科幻小說是文學嗎?誰奠下了大多數科幻主題的基礎?甚麼是「硬科幻」、「軟科幻」?何謂優秀的科幻作品?如何創作出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甚麼是科幻小說? 科幻小說是文學嗎? 誰奠下了大多數科幻主題的基礎? 甚麼是「硬科幻」、「軟科幻」? 何謂優秀的科幻作品? 如何創作出合乎科學構想又引人入勝的科幻故事? 入門閱讀者可以從哪部作品作開卷之始? 深度閱讀者又如何感應各作品之中的批判與寓意? 科幻小說中的幻想並非天馬行空的胡思亂想,而是植根於事實而又超越事實,是以科學出發而又往往超乎現時科學知識的一種嚴謹的推理式想像。它不但挑動我們的好奇心、伸展我們的想像力,還為探索的心靈帶來見識和力量。 香港著名科普及科幻作家李逆熵博士(Dr. Eddy Lee)綜合其逾半世紀對中外科幻小說之閱歷,走筆書寫有關科幻小說創作與賞讀背後的種種心得──從小說本質解構起手,到入門寫作技巧,以至創作意念的爆發。由《論盡科幻》拋磚引玉,引發各有志於科幻類型之創作者及閱讀者,突破導寫與導讀的時空奇點!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李逆熵李偉才,筆名李逆熵,香港著名科普作家,至今出版著作近40本,包括獲得1990年度「中學生好書龍虎榜」獎項的《夜空之戀》,以及被《亞洲周刊》選為「2014年十大中文好書」的《資本的衝動》。現為港台節目「天圓地方」及網台節目「宇宙迷宮」的主持人。李氏自幼熱愛科幻,於八十年代即主持有關科幻的公開講座和課程,並於1990年與友人創辦《科學與科幻叢刊》。他曾歷任「倪匡科幻獎」的決審評判,並曾編輯《宇宙摩天輪―香港短篇科幻小說精選》。他本人的科幻創作收錄於小說集《無限春光在太空》,推介科幻的作品則包含《超人的孤寂》、《挑戰時空》、《論盡科幻》等。他與友人於1996年成立「香港科幻會」,並於2008-19年出任會長。李逆熵博士「論盡知識」系列作品:・論盡宇宙──從猿人到外星人的探索之旅・論盡科學──從日常科學到超次元探索的不思議之旅・論盡星航──由空想的科幻奇譚到切實的星際移民・論盡科幻──突破導寫與導讀的時空奇點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序 ・前言 ・第一部──導寫篇 科幻小說本質之解構 新手寫作入門之開筆 推進創作意念之奇點 1-1甚麼是科幻小說? 1-2科幻小說是文學嗎? 1-3優秀科幻創作舉隅 1-4 科幻中的科學──介乎科學與想像之間 1-5 發揚科幻中的批判精神 |52 1-6 科幻之沉思──「超然視角」與「人文關懷」之間的張力 1-7綠色科幻巡禮 1-8科幻中的未來醫學 1-9勇闖科幻的高峰 1-10 科幻拾題──創作題材腦震盪 ・第二部──導讀篇 入迷科幻小說之讀癮 開卷閱讀科幻之推介 優秀意念引發之深思 2-1我為甚麼愛看科幻小說? 2-2經典作品《2001太空漫遊》賞析 2-3多謝您,克拉克!── 進入克拉克的科幻世界 2-4《科學怪人》的奇情與啟示 2 -5 星球梭那利斯 2-6讀科幻掉淚 2-7衛斯理大戰木蘭花 2-8中國科幻先驅──《貓城記》 2-9從科幻角度看《盛世》 2-10 科幻盛宴──我最喜愛的西方科幻小說 ・後記

商品規格

書名 / 論盡科幻: 突破導寫與導讀的時空奇點
作者 / 李逆熵
簡介 / 論盡科幻: 突破導寫與導讀的時空奇點:甚麼是科幻小說?科幻小說是文學嗎?誰奠下了大多數科幻主題的基礎?甚麼是「硬科幻」、「軟科幻」?何謂優秀的科幻作品?如何創作出
出版社 / 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87804079
ISBN10 / 988780407X
EAN / 9789887804079
誠品26碼 / 2681936635009
頁數 / 232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X15CM
級別 / N:無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本書拋磚引玉,引發各有志於科幻類型之創作者及閱讀者,突破導寫與導讀的時空奇點!

試閱文字

自序 : 科幻小說──探索未來的跳板



在所有文學類型中,科幻小說是一個遲來者。這是因為,即使在西方,科技進步之引致急速社會轉變,還是十九世紀下半葉的事情。英國女作家瑪麗‧雪萊(Mary Shelley)於一八一八年受到「生物電」發現的啟發而寫成的《科學怪人》(Frankenstein),可算是走在時代前頭的一本作品。

真正將科幻小說帶到普羅大眾之中的,是法國作家儒勒‧凡爾納(Jules Verne, 1828-1905)。他的《八十日環游世界》(Around the World in Eighty Days)、《海底兩萬浬》(Twenty Thousand Leagues under the Sea)和《地心探險記》(Journey to the Centre of the Earth)等作品,到今天仍教人津津樂道。

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英國作家H.G. 威爾斯(H.G. Wells, 1866-1946)的作品《時間機器》(Time Machine)、《隱身人》(The Invisible Man)、《宇宙戰爭》(War of the Worlds)等,既在想像力方面作出突破,也在文字方面把科幻提升到一個新的境界。往後的「二十世紀三大反烏托邦小說」:扎米亞京(Yevgeny Zamyatin)的《我們》(We)、赫胥黎(Aldous Huxley)的《美麗新世界》(Brave New World)、歐威爾(George Orwell)的《一九八四》(1984);以及「科幻三巨頭」:克拉克(Arthur C. Clarke)、阿西莫夫(Isaac Asimov)和海萊因(Robert A. Heinlein)等的眾多精彩作品(也包括其他大量優秀作家的作品),為「科幻」這種「類型文學」打下了深厚的基礎。

「科幻」在科學先進的西方已是遲來者,在中國的發軔自是更晚。跑在時代前頭的,是老舍於一九三二年創作的《貓城記》。但專注創作科幻的作家,要到中國推行「改革開放」政策後才紛紛出現。他們包括鄭文光、童恩正、葉永烈等。而繼承他們的有王晉康、劉慈欣、韓松等較新一輩的作家。劉慈欣的《三體》是迄今最暢銷的中文科幻小說,曾於二○一五年獲頒西方科幻界最高榮譽的「雨果獎」(Hugo Award)。而他的中篇故事《流浪地球》則被拍成了一部製作龐大的電影。

在年輕一輩的內地作家之中,較突出的有郝景芳、夏茄、陳楸帆等。其中郝景芳的中篇小說《北京摺叠》於二○一六年獲頒「雨果獎」。

在台灣,繼黃海的開拓性創作後,張系國的《星雲組曲》(1980)和《城》三部曲(1983-1991)、以及葉言都的《海天龍戰》(1987)等作品,都為中文科幻奠立了很高的標準。海外華人方面,以馬來西亞的張草所寫的《滅亡》三部曲為代表作。

在香港,最早的一本科幻小說是楊安定(筆名楊子江)於一九六○年發表的《天狼A―001號之謎》。楊氏另一項貢獻,是把大量蘇聯的科幻作品改寫成中文,並結集於《水星旅行日記》、《怪星撞地球》、《火星人的報復》等書。接著下來的「科幻推手」是李文健(筆名杜漸),他除了翻譯西方的作品外,亦在報刊和雜誌發表科幻專論。一九九○年,他更和友人創辦了香港第一本科幻雜誌《科學與科幻叢刊》。

香港最受歡迎的科幻作家是倪匡(原名倪亦聰),他創作的《衛斯理》系列(1963-2004)超過一百本,其中一些已被拍成電影。張君默(原名張景雲)的《大預言》(1990)是香港第一本以環境災難為題材的科幻小說。

踏進廿一世紀,譚劍和蕭志勇(筆名蕭炫)是兩位較為活躍的香港科幻作家。譚劍的作品(包括《人形軟件》)曾多次獲獎(包括「倪匡科幻獎」和「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此外,黃易、宇無名等的科幻和玄幻作品亦很受歡迎。陳冠中的《盛世》(2009)和《建豐二年》(2015)雖不號稱科幻,但題材和處理手法都植根於科幻的傳統。

天文學家霍爾(Fred Hoyle)曾說:「有人說要找最拙劣的小說,可在科幻作品中求之,我對此沒有意見。我要提出的是,將來要找最優秀最有意義的文學作品,也必須在科幻中求之。這是因為,只有科幻小說才努力反映科學進步對人類社會的衝擊,也只有它才裝著人類對未來的恐懼和盼望。」

香港是華文文學的重要一員,也往往是全球尖端科技的試驗場,香港科幻的進一步發展令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