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高中在教什麼? 30堂多元課程教學真體驗
作者 | 江秀雪 |
---|---|
出版社 | 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國家書店松江門市 |
商品描述 | 美國高中在教什麼? 30堂多元課程教學真體驗:美國高中以四年培養進入成年的養成教育!大約有三分之一的美國高中生,不選擇繼續升學,高中不但是美國義務教育的最後一年,也 |
作者 | 江秀雪 |
---|---|
出版社 | 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國家書店松江門市 |
商品描述 | 美國高中在教什麼? 30堂多元課程教學真體驗:美國高中以四年培養進入成年的養成教育!大約有三分之一的美國高中生,不選擇繼續升學,高中不但是美國義務教育的最後一年,也 |
內容簡介 美國高中以四年培養進入成年的養成教育! 大約有三分之一的美國高中生,不選擇繼續升學,高中不但是美國義務教育的最後一年,也是許多孩子學業生涯的頂點。高中教育除了需要提供申請大學的準備之外,如何整合學生校外實習機會、鼓勵回饋社區的觀念,更是日後進入社會、養成人格獨立,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江秀雪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特殊教育碩士著作:《牽牽小語1》、《牽牽小語2》、《美國學校是這樣教孩子的》、《美國中學的資優生教育》現任:信誼基金會《學前教育》雜誌專欄輯譯經歷:「教育部落格大賽」佳作、「全球華文部落格大獎」入圍、中時部落格「嚴選優格」部落格:http: shoshay.pixnet.net blog
產品目錄 推薦序1/在愛與智慧的陪伴中成長/林佩芸(華語小學堂編輯、舊金山灣區多所中文學校資深中文教師)推薦序2/親子共享共學的高中生活/紀舜傑(淡江大學未來學研究所與美洲研究所副教授)推薦序3/更多時間來思考及生活/馮智聰(任職於外商檢驗公司)自序人物介紹Part1 多元化的課程1.先搞懂複雜的高中選課2.學做木工和電子組件3.小心,音樂課比數學課還重喔!4.運動很差怎麼辦?5.做滿75小時義工才能畢業6.可以跳級的外語課7.想從政嗎?來州議會當見習生!Part2 各式各樣的社團8.培養領袖風格的社團9.州內科學杯競賽10.「挑戰你的想像力」社團比賽11.「未來商業領袖」全國比賽12.參加數學競賽拿獎學金Part3 多樣化的大學入學考13.如何考好美國大學入學考SAT與ACT14.準備加考SAT學科測驗15.PSAT「全國優秀學生獎學金」競賽Part4 實用有深度的暑期規劃16.醫學夏令營17.選修大學課程18.校外實習賺大學學費Part5 財務獨立觀念的訓練19.申請各種獎學金20.申請聯邦補助與貸款21.打工Part6 美國大學申請流程22.申請美國大學要注意的事23.考慮贊助「全國資優生獎學金」的學校24.留意學校寄的廣告信25.要名校還是要全額獎學金Part7 慶祝畢業26.美國的高中畢業舞會27.慶祝美國高中畢業28.最美的信
書名 / | 美國高中在教什麼? 30堂多元課程教學真體驗 |
---|---|
作者 / | 江秀雪 |
簡介 / | 美國高中在教什麼? 30堂多元課程教學真體驗:美國高中以四年培養進入成年的養成教育!大約有三分之一的美國高中生,不選擇繼續升學,高中不但是美國義務教育的最後一年,也 |
出版社 / | 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國家書店松江門市 |
ISBN13 / | 9789869249850 |
ISBN10 / | 986924985X |
EAN / | 9789869249850 |
誠品26碼 / | 2681295886005 |
頁數 / | 218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14.8X21CM |
級別 / | N:無 |
推薦序 : 推薦序2/親子共享共學的高中生活
紀舜傑
淡江大學未來學研究所與美洲研究所副教授
說到教育,每個人都很有話說,街談巷議,儼然都是教育專家。因為教育的重要性大概跟陽光、空氣、水一樣,一輩子都離不開。教育是過去與現在的傳承,更是對未來的期待。透過教育,我們學習先人智慧面對眼前問題,同時學會想像、計畫、與創造未來。因此我們可以說,教育是所有問題的最初原因與最終藥方,於是大家習慣凡事怪教育,也凡事寄託於教育。
教育其實是個三角椅,除了學校教育之外,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的重要性等量齊觀。當我們指責別人教育失敗時,箭頭都是指向學校教育。然而,以時間長短來看,學校教育的時間最短,但卻承擔最大責任。事實上,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可能是學校教育的破壞者。例如,學校教導學生遵守交通規則,但是家長開車闖紅燈、插隊,還說開車就是應該如此。學校強調品德第一,不可偷、搶或是抄襲別人的智慧財產,但是社會上公眾人物公然說謊,硬坳地顛倒是非。市場充斥各種作假、黑心商品,傳播一種千錯萬錯都是別人的錯的處世規則,當社會大眾將這些謬誤都怪罪給學校教育時,其實是完全忽略這些負面的社會教育的嚴重破壞性。
我們常說教育是百年大計,原因在於教育文化是大環境的建構,教育制度是形成教育文化的工具,制度和觀念建構是互為因果,大環境牽引民眾的觀念。而觀念的根深蒂固,可能是數百年的文化累積,因此改變教育的根本價值觀是項龐大複雜的社會工程,是漫長的過程,制度的建立必須經過耐心的溝通和縝密謹慎的設計,然而所有人都急功近利地要求立竿見影的改革成效,忽略那些需要被改變的陋習都是長時間的實踐結果,也忽視教育的潛移默化特性,求快可能只會獲得眼前的速成結果,而非內化與生活化的提升。
一個國家的教育品質,最終還是反映在國民日常生活的素質,守法,有秩序,和公德心的自然流露,都是整體教育成效的展現。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缺一不可。所以,只看大學在全球排名的統計,是表面與偏頗的標準。學術表現可以量化,國民素質不見得能以數字呈現,就像治安是否良好,以數字評量,不如人民感受準確。解決教育問題,提升國民素質,得三管齊下才能治標又治本。
本書作者江秀雪女士,本身是特殊教育者,又是兩個孩子的媽,同時肩負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重任,現在出版本書更是延伸至社會教育的層面。完全符合上述教育三個環節必須面面俱到的標準。身為一個母親,她不像前幾年在美國引起熱議的虎媽(tiger mom),以斯巴達式的嚴厲手法「鍛鍊」小孩。她也不是過度關愛的直昇機媽媽(helicopter mom)。她更不是放牛吃草的放任式母親。對於女兒的學校生活,她那有點黏,又不會太黏的態度與作法,看似容易,事實上是每個父母的最大挑戰。
讀書求取高學歷,不是人生成功的保證,當然也不是唯一的道路。但是在強調多元智能的同時,孩子必須開發出其他智能,不能讓「讀書不是一切」變成他們逃避用功於學業的藉口。面對不愛讀書的孩子,我們得分辨清楚,是真的不適合唸書,還是根本就偷懶、無法專注定性地學習。不愛讀書的小孩,如果其實是不愛做任何費心費力的事,那放任他們不重視功課,將來也就很難期待他們會吃苦耐勞地作自己想做的事。本書的主角牽牽與珣珣沒有帶給母親太多這方面的難題,兩個女兒努力向學,兼顧學業與課外活動的參與,當然這也得歸功於秀雪的苦心引導與支持。
本書不是呆板的制度介紹,不是美國大學入學指南,而是透過活生生、有趣的實例分享,讓我們深入瞭解美國高中教育的全貌,包含教室與運動場、校內與校外的生活學習。像是孩子的成長記錄,同時是美國社會的故事書。有個別家庭的喜怒哀樂,也有大環境的來龍去脈,是小說也是武林密笈。
這個世界沒有適合所有國家的,完美的教育制度,因為每個國家的文化、歷史、地理、環境、經濟、資源、與政治都不相同。可以相互借鏡的是彼此不同的教育理念與原則,盲目地想拷貝移植別人的教育制度,可能落得畫虎不成反類犬的窘境。所以,本書也讓我們理解到,美國先天地大物博、地廣人稀的優勢,就不是台灣這種地狹人稠的高生存壓力所能比擬的。然而美國的教育制度也不是毫無問題,只是它給學生自由發揮的空間彈性較大,它鼓勵學生要 I believe I can fly! 相信Sky is the limit!所以容易啟發有所思考的學生,也讓想努力向上的人有適當的資源與環境追求理想。
很榮幸有機會跟讀者推薦本書,閱讀是項特權,因為我們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吸收作者無數時光、無盡思考所產出的經驗與智慧。這本書適合親子共讀,就讓秀雪帶領大家重溫或預習高中生活吧!
內文 : 1.先搞懂複雜的高中選課
大抵上,小孩在美國上學,家長都不需要太緊張,學校總會發一堆單子解釋大小事,而且重要的活動還會一再發通知,甚至打電話、傳電郵、簽名存檔,務必做到傳達無誤為止。但是這次,即使學校發了一大本說明、特別開課跟學生講解細節,女兒回家還是苦臉相向。
「我搞不懂怎麼回事?到底要選哪一種啊?」
我接過手冊,努力看完每一頁,也搞不懂!怎麼會這樣呢?
禍首是選課,女兒要上高中了,也就是台灣的九年級,但是因為美國小學只有五年,所以九年級就算高一,整個美國的高中學制是四年,而且是義務性教育,所有學生必須在國中八年級畢業前,選組選課。
那麼,選課有那麼難嗎?不就選文理組之類嗎?當然不是。如果就在幾組之內做選擇,學校也不必在中學畢業前,特地把所有中學生找去上課,然後要家長在未來課表上簽名以示負責。那厚厚一本選課說明,以及高中畢業的學分要求,看得我頭疼!第一次跟校方輔導室聯絡,為的竟是高中選課!
居然是學分制
我寫了一大篇電郵詢問疑惑,得到似懂非懂的答覆,拼湊之下的結論是這樣的:高中生必須先選擇上繼續升學組,或是技職教育組;修完18個必修學分,包括:英、數各四學分;社會、自然各三學分;才藝、科技、體育、生活技能各一學分;然後自由選修課六學分,總共24個學分,全部都得至少拿C,也就是我們的七十分!再考過高中學測,做完75小時的社區活動服務,才能畢業。
那麼,那厚厚一本說明在說什麼呢?那是為了生涯規劃所做的選課建議,無論以後選擇上大學或技職,都有很細的分類課程,有些課得在不同高中上,比如技職高中,學校會有統一校車在課間接送往返,也可以家長自行接送比較省時,但是排課就要小心了,因為課間休息不到五分鐘!而且最好把需要到外校上的課集中一起,免得整天浪費在通車上。
要不要繼續升學?
繼續升學組:課程大致就是按大學科系分類,除了上述必要要求之外,選修的學分裡面,必須包括一種外語,並修滿兩個學分。大體來說,一個學分是每學年每天上課四十五分鐘,一年最多選八學分,四年高中下來,最多可以拿到三十二個學分。
技職教育組:比較複雜,包括七種類別。
1:工程,包括木工、空調、水管工程;
2:農技,包括一般農技、園藝、天然資源以及應用生技;
3:商學,包括行政服務、財務會計和商業管理;
4:家政,包括幼教和食品管理;
5:貿易;生涯規劃;
6:製圖;
7:其他,直接到技職高中完成以下任何一項專業:生醫、汽車修護、木工、電玩製作、網路及電腦維修、美容、犯罪司法、烹調、數位傳輸、幼教、電機、園藝造景、火警消防、繪圖印刷、醫療、土木建築以及視覺設計。無論選的是哪一項細類,都必須修滿分類中規定的四學分。
去社區大學選課
到了十年級,還有更多學術性的專業學分班可供選課,開課的學校不一,甚至包括社區大學以及跟學校有合作的公司,學生能拿大學學分或是有實習的薪水可領。這些專業學分班,包括:財政、電腦語言資料管理、數理工程、生物醫學、醫療、土木建築、教育、環境農業以及火警消防。
資優生另有特殊的課程選擇,比如:包括美術、舞蹈、音樂或戲劇的才藝學校、大學先修課AP(Advanced Placement)、以及在拙作「美國中學的資優生教育」一書中,介紹過的國際學校文憑IB(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Diploma)。
需要特別輔導的學生,則有加強班、視訊遠距教學、暑修班和夜校。
原先讓我有點搞不懂的是:同樣是醫療,可以選繼續升學組,也能選技職教育組,而且學術性的專業學分班,開的組別也有很類似的生物醫學和醫療兩種。原來,被分到技職教育的醫療課程偏向護理,繼續升學組的才是所謂醫科;而專業學分班裡的生物醫學則偏向實驗室的技術人員訓練,如果以後大學想念醫學院,還是得選繼續升學組內醫療組的課程。
其實呢,九年級生的選擇性不多,因為得先把必修課修完,所以,即使女兒已經在中學時,修完兩學分的數學和一學分的西班牙文,她還是有15學分的必修課和六個選修課學分得上,九年級的課表是英文、代數二、生物、社會、基礎科技、體育和西班牙二,唯一可以讓她真正有選修權的是才藝,她選樂隊,算起來共有八學分。
高中跟國中一樣八點半上課,三點半放學,每天五堂課,每堂課45分鐘,午餐半小時,課間有五分鐘跑教室。沒蓋你,真的得用跑的!兩棟大樓各有兩層樓,家長參觀日那天,要不是女兒帶著我,光看走廊的指標,我絕對會迷路,找不到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