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蕩的廓線: 是說旅行是說人
作者 | 邵慧怡 |
---|---|
出版社 | 東美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遊蕩的廓線: 是說旅行是說人:35則旅行記述,23幅速寫──以巴黎為圓心,向外延展的旅行廓線「有些人告訴我,他們沒辦法獨自旅行,太孤獨了。然而現在當我回想起來,到底是 |
作者 | 邵慧怡 |
---|---|
出版社 | 東美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遊蕩的廓線: 是說旅行是說人:35則旅行記述,23幅速寫──以巴黎為圓心,向外延展的旅行廓線「有些人告訴我,他們沒辦法獨自旅行,太孤獨了。然而現在當我回想起來,到底是 |
內容簡介 35則旅行記述,23幅速寫--以巴黎為圓心,向外延展的旅行廓線「有些人告訴我,他們沒辦法獨自旅行,太孤獨了。然而現在當我回想起來,到底是為什麼時,我才明白,人們害怕的是自己。你必須耐心地等,等心裡的東西過去。」或結伴、或獨身在歐洲的遊蕩--旅途中短暫經過彼此的人生,所有的相遇交談,都化為邵慧怡筆尖的點點光亮。 數年往返台灣與歐洲之間,旅行成了她思索人生自我的「儀式」──以巴黎為圓心,向外延伸的旅行廓線──或結伴、或獨身在歐洲的遊蕩速寫。邵慧怡,會寫善畫、慧黠多感的旅人,用她獨特的筆觸,以字以畫為異國見聞留下速寫。不僅捕捉住旅行的過程,也讓人透過她的文字重返當下,感受到氣氛與情緒。在巴黎法語課堂上相遇的同學與他們的故事,在阿姆斯特丹車站無疾而終的豔遇,在青年旅館結識了總算申請到居留證的女子……在旅途當中她和形形色色的人交談,短暫經過彼此的人生,有歡愉的、有不快的,甚至是錯愕的,卻也讓她人生的解答有了深刻的思索。擠在法國小鎮公車上,「旅行的樂趣之一……你發現這個世界之大,以及原來在這個世界上,好些人跟你做同樣的事,有同樣的反應,同樣的感覺。你以為你們不同,到頭來你們是一樣的。你們甚至不需要語言,你們一下就明白彼此。」文字記旅之外,擅長素描的她也留下了數十餘幅現場速寫。筆觸輕柔俐落,立體化了她實體和心靈的旅途。 這本書,是邵慧怡「心裡的東西」,如此冷眼熱筆,觸目多情。◎聯合推薦「不同於日常生活」違逆的新鮮感,讓我們的感官敏銳起來。--作家/雷驤「如此清脆乾淨,卻又雋永深洌。」--作家/蔡珠兒「像看一場歐洲電影,在極日常的片段中充滿了故事。」--一匙甜點舀巴黎 站主/Ying C.作家/毛奇、二魚文化發行人/葉珊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邵慧怡一九七八年生於高雄,求學於新竹,後工作、生活於台北至今。晚熟旅人,速寫愛好者。曾任職於電影及廣告業。得過些獎。■繪者簡介邵慧怡■編者簡介楊豫馨
產品目錄 推薦序──雷驤 巴黎的鬼魂 一段短期旅程的記述與人 巴黎的鬼魂 跳電 華沙三段速寫 柏林童話 海克力士保養中 貝倫紳士蛋塔 所有壞事都是昨天事 兔子洞 車過庇里牛斯 韓友金 呀 在阿姆斯特丹錯過的機會 燈塔 窗 昨天的壞事 假期中有假期 無情國王 記我夏日同學們 夫妻檔 天堂人生 親愛的,帶條萬寶路來吧 無情國王 羅絲許願望 里斯本遙遠曲 答案是一條長長的河 舊地 萊拉相信嗎? 青年旅社的澡間學習 邊境時光 法文課:M女士的遺憾練習 法文課:答案 請在不早不晚時 慢車 幸福如果有個樣子 頭戴草帽女士的秘密 鎮上 慢車 夢之旅 跋
書名 / | 遊蕩的廓線: 是說旅行是說人 |
---|---|
作者 / | 邵慧怡 |
簡介 / | 遊蕩的廓線: 是說旅行是說人:35則旅行記述,23幅速寫──以巴黎為圓心,向外延展的旅行廓線「有些人告訴我,他們沒辦法獨自旅行,太孤獨了。然而現在當我回想起來,到底是 |
出版社 / | 東美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9869541411 |
ISBN10 / | 9869541410 |
EAN / | 9789869541411 |
誠品26碼 / | 2681539023005 |
頁數 / | 368 |
開數 / | 32K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級別 / | N:無 |
內文 : 青年旅社的澡間學習
在史特拉斯堡的最後一天,天氣大好。雨走了,雲也走了。
一早我離開寢室,把大背包丟在行李房,只隨身帶了點東西。然而我的背包仍然太重了。我不知道該去哪裡。天氣那樣好,可是四處我都看過了。我想過再過河到德國,去鄉間走走,但最後我仍然沒去。
我問了我的新朋友,她來自貝寧,一個我從未聽過的西非小國。她講法文,可是她在倫敦長大,她說她講英文比法文來得習慣多了。這個年輕女孩有張寬厚的大嘴,帶了副大黑框眼鏡,一頭粗黑短髮用髮膠全抹往一邊,充滿企圖心。
她來這念網頁翻譯,這在我聽來真是門奇怪的學科。
「我們把網頁內容從一種語言,翻成另一種語言。」
「所以你們會寫新的網頁?」我以為是什麼程式語言。
「不會,」她說,「我們就是翻譯而已。」
貝寧女孩的父親在奧地利當外交官,母親是雙博士,兩個兄弟在美國,她則在倫敦。翻譯不是她想要投身的職業,她說,她要學口譯,更有挑戰性,而且薪水更好。
她打算去里斯本學葡文。
「大家都會西班牙文,有幾個人會葡萄牙文,」她強調,「會的話我可就吃香了。」
「你們上次全家聚在一起是什麼時候?」我說。
「大概五年前囉。」
「不會很生疏嗎?」我看著她,「你們怎麼維繫呢?」
「我們都有臉書啊。」她講得理所當然。
我問貝寧女孩這附近哪裡找得到英文書。
「應該找不到,」她想了想說。
我已經兩個半月沒有爽快地看書了。為了減輕重量,我把大部份的書丟在行李箱,寄放在巴黎,只隨身帶了本小說,就這一本,偏偏它是本好看的小說。我看得很珍惜,一個字,一個字看。有時候一天看幾頁而已,隔天再重看那幾頁,再看新的幾頁,可我還是看完了。
現在,今天,我不知道去哪好。我甚至不知道我在這做什麼。出發前我不知道,直到旅程快結束了,我仍然在問我自己這個問題。
我到底為什麼要來旅行?這一切有什麼意義呢?
我想回家。我想回家不是因為想念誰,我純粹只是想回家。我已經很久沒有讀一本書,沒有好好和人談話。我走到廣場,看著佇立在那,手握捲軸的古騰堡雕像,感到諷刺。把印刷術帶進歐洲的偉人啊,我卻無法在你的國度找到一本能讀的書,此時印刷又有何用?
然而時間一久,漸漸地,你會覺得一切都不再需要了。
我在阿姆斯特丹住的青年旅社是教會辦的。這間旅社位子不錯,在市中心,巷弄內。旅社的工作人員大都親切,都是年輕人。他們全是外地來的,講流利的英文,在這打工換食宿,以及作為服侍神的某種方式。
一個晚上你付二十幾歐元,你會得到一張床,一條毯子,一個置物櫃,一份早餐。置物櫃無法上鎖,你得自己花個四、五歐元買鑰匙和鎖。你到的第一天他們會幫你換好床單,枕套,之後他們就不會留意你了。
我喜歡走在阿姆斯特丹,儘管它冷,風又大,但其實只要一直往前走,我就感覺不到冷。我喜歡穿梭在運河道之間,看看那些小店舖。然而從第三天開始,事情有點麻煩了。只要一跨出左腳,刺癢的感覺跟著鞋襪的摩擦而來。
我把能塗抹的藥膏全用上,並且祈禱隔天別再有了。藥膏無效,祈禱也無效,直到我想起在哪裡看過,被跳蚤咬唯一痊癒的方法就是別去抓而已。我只得時時刻刻提醒自己,別去抓。
後來我換了張床,又換了張床,事情沒有好轉,這些蟲子跟上我了,而且他們只挑鞋口的高度。一天,我實在忍不住癢,把腳踝抓破,之後每一步對我來說更是困難。
我真想找人抱怨。
找誰呢?
遠在地球另一端的親友?為了這點跳蚤事?
最後我輕描淡寫告訴一位從廣州來的旅客,這個小女生從英國念完書準備返家,回去前她打算在歐洲四處走走。我們說好一起去車站,她即將離開荷蘭,我計劃去其他城市逛逛。我們在旅社的餐廳裡吃早餐,善心的女青年們在廚房裡煎餅。開放式廚房。餐廳佈置得溫馨,牆上印了聖經的話。創世紀第一章,很優美的一段話。
起初,神創造天地。
地是空虛渾沌,淵面黑暗 ; 神的靈運行在水面上。
神說:要有光,就有了光。
我說,「我可能被跳蚤咬了。」
「什麼是跳蚤?」她說。
我把症狀描述給她聽,聽完她用了另一個中文名詞稱呼跳蚤,然後說,「有可能。」
「這裏人來來往往的,」她說。
就這樣,然後我們就聊到其他事上面去了。
阿姆斯特丹旅社的浴室在走廊盡頭,大家共用。一個樓層有五、六間房,雙人房到十八人房都有。
我直覺我搶不到浴室,結果還好,幾次去盥洗都剛好有空淋浴間。大概我們使用的時間不同。紅色貼皮的合成木隔板隔開淋浴間,最旁邊一間有個小窗台,剛好能放清潔用品。天冷,能洗熱水澡實在是件好事。但大部份的青年旅社必須控制成本,這也是為什麼他們便宜。
你走進淋浴間,放好物品,壓下熱水,蓮蓬頭噴出溫熱的水一分鐘,之後,如果你仍需要水,你得再按下出水鈕。
一個金屬圓鈕,在水龍頭上。你滿手泡沫,一手不停地按壓圓鈕,一手搓洗。你動作要快,因為天氣實在不是普通的溫度。熱水流到你的腳踝時你真是刺痛,但你沒時間理會它。
然後你發現你有點改變了。你竟然沒有一句抱怨,連在心裡出點聲都沒有。你只是平靜地把澡洗完,壓熱水,忍住刺痛。然後用小毛巾把自己擦乾,身體還熱燙燙的,一時間不覺得冷。你小心翼翼把衣服穿好,別沾濕褲腳,待會回寢室,你會把所有能擦的藥膏擦上,然後躺在床上讀幾頁配給的小說,然後就寢。
隔天起床,你會發現自己腳上又多幾個小紅點。怪的是前一晚你睡得又香又甜,你完完全全在睡眠裡,聽不到外界一丁點聲響。你一夜無夢。
你失去了情緒。我失去了情緒。我好像一個櫃子。櫃子裡有好幾只抽屜,其中有個抽屜被抽掉了。那個抽屜在最上層,裡面裝的是我,可是它被抽掉了。
我呢?
大部份的時候我沒有正面的情緒,也沒有負面的情緒。一旦你不會生氣後,你好像也不會興奮,你不會痛苦,可是也不會快樂。在獨自旅行時你不會一直如此,永遠如此,但很多時候如此。
這時我才發現我是一層紗,籠罩在所有事物之外。如果紗是綠的,那麼事物就會有綠的顏色。如果紗是黑的,那麼事物就有黑的顏色。如果紗有花樣,那麼萬事萬物就有花樣。我似乎第一次短暫地體驗到把紗拿走後是怎麼回事。
水如果得不停壓才會流出來,那就不停去壓吧。被跳蚤咬本來就會癢,抓破本來就會痛,所有能做的都做了之後,也就接受吧。該繼續往前走就繼續走,走一走之後,不知道是習慣還是麻痺,癢和刺痛的感覺竟然也就消失了。
如果你走了大老遠找到你要去的店家,可是才踏進門,他們就宣布要打烊了,你也只好離開。你住幾晚後,沒有原因,你得換房間,你就換房間。最後你學到許多事你都得接受,你不接受,他們也不會理睬你。你最後只是跟自己過不去。
你如果再跟自己過不去,你就真的一無所有了。
這是我在青年旅社淋浴間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