撈月之人 | 誠品線上

撈月之人

作者 楊双子
出版社 紅螞蟻圖書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撈月之人:林尚彤,就讀聖心女子中學高中部一年級三班,無論智商或體能,一切數據都在平均值以內,簡單說就是不上不下的普通人,除了家傳的靈媒體質和祖業。在即將升上二年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那並不是學伴、室友、摯友、姊妹之類的名詞可以說明的關係, 可是真正說起來卻又純粹簡單──就是無可取代的、重要的人。 「妳抬起頭來。」「不要,只要看了妳,我就會後悔。」「那不看我,妳抬頭看看天空。」種種條件到齊,事情就會發生!「這場雨像是要下到世界末日一樣。」 終於黑暗中一芳姊姊輕輕的說。 高慧姊則透出了笑聲,肩膀隨之顫動,「最好現在就是世界末日。」不要認為我們會走到絕境,好嗎?林尚彤,就讀聖心女子中學高中部一年級三班,無論智商或體能,一切數據都在平均值以內,簡單說就是不上不下的普通人,除了家傳的靈媒體質和祖業。在即將升上二年級的暑假,尚彤遭遇難題,表姊一芳的摯友高慧一年前失蹤死亡,鬼魂卻在細雨綿綿的季節復返。青梅竹馬的山神千卉指出,高慧想要實現某個願望而出現,圓滿這個願望便會消失,否則一芳也將香消玉殞。可是,高慧真正的心願是什麼?如果人世就像月亮,那麼對人類來說,鬼怪的世界或是眾人難解的情感就是水中之月嗎?美麗的事物如夢,如雨,如水中之月,人類能夠做的事情就是以筆墨撈月?從什麼時候開始,女高中生尚彤,身邊時不時跟著總以少女面貌出現、老愛要她抱抱卻又不定期搞失蹤的山神千卉?又從什麼時候開始,表姊的已故同性友人,帶著櫻花般的約定,回到重要的人身邊?什麼樣的條件具足時,我們忽然懂得那個曾經與我們分享生命的人?然後,記得她與她。

各界推薦

各界推薦 ◎聯合推薦 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所副教授 /陳國偉小說家/王聰威文字工作者/李屏瑤 「萬事的發生絕非偶然,一語道盡人類在三度空間的無奈。更高次元的融通合一,是人類離苦得樂的不二法門。」--靈性脈輪禪繞中心創辦人/李芯薇「有點懸疑又加上台灣民間鬼怪元素的百合作品。令人驚豔!」--《動漫社會學:別說得好像還有救》主編/王佩廸「透著日本時代及台灣民俗氣味,在中部鄉野展開一幅聊齋繪卷,獨具一格的台灣元素,人鬼妖交織出淡雅的百合,令人聯想起今市子的筆觸。」--劇作家/簡莉穎「水中撈月,似幻似真。女孩間的感情,以及神(鬼)和人的相依相存,外人覺得模糊費解,卻是她們獨一無二的世界與真實。」--華文百合同人界知名作家/廢死Faith「女女世界的百合聊齋,透過輕文學風格探討生死的一部奇譚。」--輕小說譯者與百合文化推廣人/董芃妤 Paris Tung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楊双子 本名楊若慈,1984年生,台中烏日人,雙胞胎中的姊姊。三十歲與妹妹若暉死別。楊双子原為雙胞胎共用筆名,真正啟用時僅餘姊姊一人。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碩士。曾獲台北文學獎、台中文學獎、全國台灣文學營創作獎、中興湖文學獎等,並以若慈、淺色貓為筆名出版四本言情小說、五本動漫畫同人誌。單篇論文與評論性文章散見期刊、專書,碩士論文獲「102年度教育部獎助性別平等教育碩博士論文及期刊論文」獎助。在網路上以淺色貓之名進行活動。Facebook粉絲專頁「貓品'漫畫中毒_百合,愛有力」https: www.facebook.com maopintwins金芸萱:東海大學美術系,喜歡有鱗片的動物和紙筆、墨。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推薦序壹 水中之月貳 不言不語的訪客參 未完之事肆 無盡如雨伍 花之夢陸 夢之花尾聲 撈月之人

商品規格

書名 / 撈月之人
作者 / 楊双子
簡介 / 撈月之人:林尚彤,就讀聖心女子中學高中部一年級三班,無論智商或體能,一切數據都在平均值以內,簡單說就是不上不下的普通人,除了家傳的靈媒體質和祖業。在即將升上二年
出版社 / 紅螞蟻圖書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9272032
ISBN10 / 9869272037
EAN / 9789869272032
誠品26碼 / 2681311398000
頁數 / 204
開數 / 25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推薦序 :

春捲/《莉莉安可百合誌》總編、百合文化資深小園丁 
〈這不叫百合,什麼才叫百合?〉 
一直以來,我都覺得文字是通往大千世界的道路,說出來的話語具有力量,寫在紙上的也是。 
以筆為劍可以書青史,也可以織寫出一個又一個動人心弦的故事。 
楊双子就是位箇中翹楚,從以前的同人創作、動漫分析,到現在原創,一直帶給我各種驚喜與感動。 
請恕我用一位作為單位,因為我覺得,無論是姐姐或是妹妹,無論是留下之人或是逝去之人,其實都是密不可分的,儘管有生就有滅,但是精神永遠會在。 
百合創作其實並不好掌握,多一分過於煽情,少一分又失了味道。但是撈月之人拿捏的剛剛好,那種淡淡的揪心感,伴隨著甜蜜跟憂傷,這不叫百合的話,什麼叫百合呢? 
如同作者在文中一次次述說的:「對活著的人來說,接受事實是唯一的路。」 
所以我接受了這本書在我感動的亂七八糟、坐在客運上不管旁邊乘客的異樣眼光,一直拿袖口擦著眼淚的時候就劃下句點了,因為我知道,在不遠的將來,第二篇很快就會降落人間了吧。 
双子,別讓我們等太久喔! 
曲辰/大眾文學評論者 
〈記得你,以每個呼吸〉 
與若慈認識,是在我到中興念博士班以後的事情。 
由於我跟她的指導老師系出同門,因此在見面了一兩次以後,她忽然俏皮的問是否以後該叫我「師叔」,從此我在我學長的指導學生間忽然就有了個奇特的、不合時宜的、像武俠小說跑龍套的特殊稱號。 
老實說至今我都還是覺得怪怪的。 
但這稱謂叫久了,偶爾也會倚老賣老起來,所以當若慈將《撈月之人》的書稿寄給我,希望我可以寫篇推薦文的時候,我並沒有第一時間展讀。而是拖到不能再拖的時候,才匆匆打開檔案,然後就這麼一路看到結尾,沒有停頓、毫無休歇。 
其實是個很常見的故事大綱啊,看得見鬼的女孩尚彤、自稱是山神的精靈千卉,這樣的組合在日本輕小說或漫畫裡不知凡幾。而她們遭遇到的,是表姊一芳的女性密友高慧,因為山難死去一年後,重新以鬼魂的型態復行人間,尚彤得要在時限前完成鬼魂的執願,不然可能會發生什麼不能挽回的事情。 
這樣的故事,太普通了。那個誰誰誰不也寫過嗎,還有最近出的那本叫做什麼的,我隨便就可以舉出數本與這情節同出一轍的小說。 
等等,不對,真的是如出一轍嗎?與那些小說相比,若慈的《撈月之人》一定有著什麼,才會讓我毫不猶豫的一口氣看到最後吧? 
但問題是,那個「什麼」是什麼? 
要回答這個問題,或許可以先從推理小說談起。雖然隱微,但這本小說是按照推理小說的公式在發展的。而推理小說的本質,事實上就是在「贖回時間」,每本推理小說的開頭,都在事件結束之後,而每個偵探的工作,就是在靠著事後的探查、敲打線索,來重新找到那些過去時間的軌跡。 
偵探付出心力,以贖回那些早已逝去的時間,只是值得注意的是,贖回的時間無法喚回逝者,只能召喚那些時間軌跡碎片拼湊成的幽靈,讓逝者正式以幽靈的姿態,與現世道別。 
這麼一想,小說中的高慧忽然現形,也就饒負深意了起來,是否正因為沒有人好好正視她生前留下的那些痕跡,因此不待召喚而自行賦型,只為了能夠重新與世界告別。這麼說來,不管一芳,或是尚彤,倒是比許多推理小說裡的角色幸運多了,她們還得以看到高慧,與她重新、認真的,再道別一次。 
這或許也是若慈想做的吧。 
還記得前面我提到的她稱我為師叔的事情嗎?由於時間久遠,我不太確定到底是她,還是她的雙胞胎妹妹若暉開始叫的。 
是的,若慈有個雙胞胎妹妹,而在去年,因病而離開了我們。 
我並無意要試圖將她們姊妹的身影套入小說中,那樣不管對作者、或者對小說本身,都太失禮了。但我卻很難不想著,當若慈看到小說中的一芳可以再面對高慧一次,再一次搞清楚她的心思、她的期待、她的願望的時候,身為作者的她,會不會居然羨慕起了自己的角色呢? 
所以回到那個問題,《撈月之人》究竟多了什麼,讓我無法停止閱讀? 
我的回答會是,因為這是一本真真切切的悼亡之書,因為悼亡,所以這本的哀傷與痛苦都有了更為溫柔的力量,儘管哀傷、儘管痛苦,但人就是帶著這些哀傷與痛苦走下去的,讀著這樣文字的我們,也因此得以面對自己生命中的缺憾。 
不要誤會了,悼亡不是耽溺於某個人的死亡,而是你意識到某個曾經與你分享著生命的人,忽然就消失了,而你會用你餘生的時間,記得她,作為她曾經行過這個人間的最後一個,也是最堅決的見證者。 
張愛玲曾經用「因為懂得,所以慈悲」作為已逝愛情的註腳,在我看來,《撈月之人》所差無幾。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