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化尚無定論: 氣候科學告訴或沒告訴我們的事, 為什麼這很重要? | 誠品線上

Unsettled: What Climate Science Tells Us, What It Doesn't, and Why It Matters

作者 Steven E. Koonin
出版社 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國家書店松江門市
商品描述 暖化尚無定論: 氣候科學告訴或沒告訴我們的事, 為什麼這很重要?:一位享有盛名的科學家,直球面對長期以來刻意被誤解的資訊以及群眾的盲目恐慌。全書以大量數據輔佐,講述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一位享有盛名的科學家,直球面對長期以來刻意被誤解的資訊以及群眾的盲目恐慌。全書以大量數據輔佐,講述關於氣候變化的科學事實、以及社會可以對這些變化做出的反應。在各種觀點與利益結盟的自我強化下,人民有權選擇客觀的真相! |各界同聲讚譽| 「市面上有太多全球暖化書籍,但本書正是我們需要的。史蒂文‧庫寧有資歷、專業知識和經驗來提出正確問題並給出真實的答案。」 ──曼尼托巴大學(University of Manitoba)名譽教授瓦茨拉夫.斯米爾(Vaclav Smil) 「《暖化尚無定論》是本關於氣候科學,及其內在複雜性和不確定性的優秀案例研究,解釋決策過程中的篩檢過程誤導了氣候政策辯論的警世故事。本書應該成為科學家和工程師的必讀書籍,身為公民,他們的責任應跨出實驗室,與經常被媒體淹沒和迷惑的廣大公眾進行溝通。政策制定者和政治人物將發現本書是他們的論點、立場和決策的思考來源。 ──加州理工學院(Caltech)榮譽校長讓-盧.沙莫(Jean-Lou Chameau) 「必要的閱讀,是氣候政策一股及時的新鮮空氣。氣候科學既沒有定案,也不足以指導政策。我們面臨的不是生存危機,而是棘手的問題,需要對成本和收益進行務實的平衡。」 ──約翰‧甘迺迪政府學院(Harvard Kennedy School)全球能源政策教授威廉.霍根(William W. Hogan) 「一位政治科學家對氣候政治的坦率言論,以及對實際事況發展的展望。」 ──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物理學教授羅伯特.勞夫林(Robert B. Laughlin) 「歐巴馬政府的科學副部長史蒂文‧庫寧寫了一本關於氣候非常有趣且思慮周密的書。他記錄了許多你認為的氣候知識實際上並非如你所想像。你知道嗎,雖然美國現在的低溫紀錄減少了許多,但破紀錄高溫紀錄卻沒有增加?《暖化尚無定論》肯定會對你的氣候思想造成困擾,但都是為了更好的發展。如果我們要進行數兆美元的投資,那我們應盡可能地瞭解實際情況。」 ──哥本哈根共識(Copenhagen Consensus)組織主席、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The Hoover Institution)訪問學者比約恩.隆堡(Bjørn Lomborg) 「本書可貴之處在於作者經由親身體驗,就近觀察,解釋媒體、政客、科學家、科學機構及環保團體的個別責任,使暖化威脅誤導陷入今日的惡性循環,是造成目前全球陷入『氣候恐慌症侯群』的原因。」 ──中文版推薦序撰寫人,台灣能源部落格版主陳立誠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史蒂文.庫寧(Steven E. Koonin)作者簡介/史蒂文‧庫寧(Steven E. Koonin)庫寧博士目前是紐約大學的教授,在史登商學院(Stern School of Business)、坦頓工程學院(Tandon School of Engineering)和物理系任教。他創建紐約大學城市科學與進步中心,該中心的研究和教育重點是為大城市蒐集、整合和分析大數據。庫寧博士曾在歐巴馬總統時期擔任美國能源部科學副部長,工作包括氣候研究計畫和能源技術戰略。他是美國能源部戰略計畫(2011年)和首屆能源部四年一度的技術審查(2011年)的主要作者。在加入政府之前,庫寧博士在英國石油公司擔任了五年的首席科學家,研究可再生能源方案。庫寧博士擁有加州理工學院物理學學士學位和麻省理工學院的理論物理學博士學位。他是1985年經典教科書《計算物理學》(Computational Physics)的作者,該書介紹了建立複雜物理系統的電腦模型方法。他在物理學和天體物理學、科學計算、能源技術和政策以及氣候科學等領域發表了約兩百篇經同行評審的論文,並且是多本長篇報告的主要作者,包括兩份國家學院研究報告。由2014年開始的一系列文章和講座,庫寧博士主張對氣候和能源事務進行更準確、完整和透明的公共表述。紀永祥譯者簡介/紀永祥大學物理系畢,曾任職出版社,目前為專職翻譯。譯著:《扭曲的氣候危機》(2021年,好優文化)Email:charlesji0403@gmail.com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推薦序 各界讚譽 導言 |第一部 科學| 第一章 我們對暖化的認識 第二章 人類的微弱影響 第三章 排放的解釋與推斷 第四章 眾多混亂的模型 第五章 炒作高溫 第六章 暴風雨恐慌 第七章 降水的災難—從洪水到大火 第八章 海平面上升恐慌 第九章 不是世界末日 第十章 是誰破壞了「科學」,為什麼? 第十一章 修復被破壞的科學 |第二部 回應| 第十二章 無碳的幻想 第十三章 美國能實現淨零碳排嗎? 第十四章 備用計畫 結語 致謝 關於作者

商品規格

書名 / 暖化尚無定論: 氣候科學告訴或沒告訴我們的事, 為什麼這很重要?
作者 / Steven E. Koonin
簡介 / 暖化尚無定論: 氣候科學告訴或沒告訴我們的事, 為什麼這很重要?:一位享有盛名的科學家,直球面對長期以來刻意被誤解的資訊以及群眾的盲目恐慌。全書以大量數據輔佐,講述
出版社 / 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國家書店松江門市
ISBN13 / 9786269586974
ISBN10 / 6269586976
EAN / 9786269586974
誠品26碼 / 2682199120004
頁數 / 256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17X23X1CM
級別 / N:無
重量(g) / 441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 亞馬遜圖書 4.7 顆星高度評價!
★ 前歐巴馬政府能源部科學副部長勇敢挑戰主流觀點之作!
★ 華爾街日報評薦:「此書並非引戰,而是展現了科學家如何從複雜中萃取出明晰的道理。」

試閱文字

推薦序 : 推薦序/台灣能源部落格版主、前吉興工程顧問公司董事長 陳立誠

全球溫度上升了嗎?當然。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增加了嗎?當然。二氧化碳濃度增加是因為人類碳排嗎?當然。以上幾點科學界沒有異議,但以下推論爭議就很大了。

溫升完全是因為二氧化碳濃度增加嗎?未必。暖化已造成全球氣候變遷?沒有證據。電腦模擬未來溫升可靠嗎?不見得。電腦模擬未來氣候變遷可信嗎?差得遠。暖化會對經濟造成嚴重影響嗎?沒的事。暖化會對人類社會造成嚴重衝擊嗎?別扯了。

大多數人看到以上爭議必定極為驚訝。如果你是其中一員,抱歉,你已被嚴重洗腦。國外討論暖化爭議的書籍汗牛充棟,但極少有中文翻譯,台灣是正確暖化知識的沙漠。本書的出版,填補了此一巨大空白。

竟然有人敢對暖化提出異議?太不可思議了。作者何人?有什麼資格挑戰「早已定案」,人人皆知對人類文明將造成重大衝擊的暖化威脅?

作者庫寧(Koonin)是極負盛名的物理學家,曾任加州理工學院副校長,也曾擔任歐巴馬政府能源部科學副部長。作者長期研究氣候及能源議題,對目前全球對暖化的嚴重誤解,實在看不下去。因此他不計個人毀譽,挺身而出,挑戰洗腦全球的極端暖化威脅論。

作者先討論暖化的科學,解釋電腦模型與觀測不符及模型失敗的原因。由科學角度引用正確數據,針對許多研究報告關於溫升、颶風、降雨、乾旱、火災及海水上升的誇張報導,提出了嚴厲的批評。作者進一步解釋為何暖化對人類健康、糧食生產及經濟發展的影響都極為渺小。

為何全球陷入如此嚴重的暖化恐慌?可歸咎於陰謀論嗎?作者不認為如此。本書可貴之處在於作者經由親身體驗,就近觀察,解釋媒體、政客、科學家、科學機構及環保團體的個別責任,使暖化威脅誤導陷入今日的惡性循環,是造成目前全球陷入「氣候恐慌症侯群」的原因。

為什麼你非讀這本書不可?有兩個原因:一方面能源是提供社會正常運轉最重要的支柱,但錯誤的暖化認知對台灣造成極為惡劣的影響。政府目前強推的2050年淨零碳排,意圖削減支撐台灣社會穩定運作的化石燃料使用,而改以再生能源取代化石燃料的迷思會將台灣帶向萬劫不復的險境,每個人都會受到巨大影響。

另一方面人類社會很少發生全面遭受洗腦的情形。為何全球暖化、氣候變遷在科學上有極多漏洞,竟成了全球顯學?這種情況極少發生,有機會了解此一極為特殊「病歷」的來龍去脈,不會引起你的好奇心?

本書由科學層面破除暖化迷思,可以輔以另一本從經濟層面破除暖化迷思的巨著:《扭曲的氣候危機》。該書引用諾貝爾經濟獎得主,氣候經濟學之父,耶魯大學諾德豪斯教授(Nordhaus)之氣候經濟模型,得出以溫升3.5攝氏度作為減碳目標才合於成本效益分析之結論。

在民主社會,只有更多人了解真相,才能扭轉將台灣帶入深淵的錯誤氣候能源政策。讀完本書後,勿忘推薦你的全部友人。

試閱文字

內文 : 導言(節錄)

「科學」,我們都應知道「科學」的說法。大家都告訴我們,「科學」已有定論。你聽過多少次這種說法?

  「人類已經破壞了地球的氣候。氣溫上升中,海平面上升中,冰原消失中,熱浪、風暴、乾旱、洪水和野火是世上越來越嚴重的禍患。溫室氣體排放是這一切的罪魁禍首。除非澈底改變社會及能源系統來迅速消滅溫室氣體,否則『科學』說地球注定要毀滅。」

嗯……不完全如此。是的,全球正在暖化,而且人類正影響暖化,這是事實。但除此之外—套用經典電影《公主新娘》(The Princess Bride)的說法:「我認為『科學』說的並非如你所理解的。」

例如,總結和評估氣候科學狀況的研究文獻和政府報告都明確表示,當前美國熱浪並不比1900年時更常見,而且美國最高溫在過去五十年中沒有提高。當我告訴人們這些事實時,大多數人都感到難以置信,有些人深感訝異,而有些人則是徹頭徹尾地敵視。

但上述幾乎肯定不是你沒有聽說過的唯一氣候事實。還有三個可能讓你吃驚的氣候事實,直接來自最近發表的研究或美國政府和聯合國發表的最新氣候科學評估:

 ● 在過去的一個世紀裡,人類對颶風沒有產生可察覺的影響。
 ● 當前格陵蘭島冰層並沒有比八十年前收縮得更快。
 ● 至少到本世紀末前,人類引起的氣候變化的淨經濟影響將是微乎其微的。

這是為什麼呢?

如果你像多數人一樣,在驚訝過後,你會好奇為什麼你感到訝異。為什麼你以前沒有聽說過這些事實?為什麼它們與現在幾乎成了迷因的說法不一致:「我們已經破壞了氣候,除非我們改變生活方式,否則必將面臨厄運。」

大部分的脫節來自於漫長的傳話遊戲,從研究文獻開始,到評估報告,到評估報告的總結,再到媒體報導。在資訊經過一次又一次的篩檢過程,為不同受眾進行包裝的過程中,有太多出錯機會潛藏其中—無論是無心或是有意的。公眾幾乎只從媒體上獲得氣候資訊;很少有人真正閱讀評估摘要,更不用說報告和研究論文本身。這完全可以理解—數據和分析對於非專業人士來說是難以理解的,而且文字本身也不完全引人入勝。因此,大多數人並未看到全貌。

但不要感到難過。不僅僅是公眾不瞭解關於氣候的科學說法,政策制定者也不得不依賴那些在到達他們手中時已經被打過幾次折扣的資訊。因為大多數政府官員和其他參與公共與私營部門氣候政策的人本身並不是科學家,所以科學家要確保做出關鍵政策決定的非科學家們,得到準確、完整和透明對於氣候變化的已知(和未知)情況,一個不被「意圖」或「陳述」扭曲的情況。不幸的是,要把事態講清楚並不如聽起來那麼容易。

我知道,這曾經是我的工作。

§ 我的背景

我是名科學家,我的工作是經由測量和觀察來瞭解這個世界,然後將令人興奮與別具意義的成果清楚地傳達出去。在職業生涯早期,我熱衷於使用高性能的電腦模型研究原子和原子核領域的深奧現象(電腦模型也是許多氣候科學領域的重要工具)。但從2004年開始,我花了大約十年的時間將同樣的方法用於研究氣候及其對能源技術的影響。我首先於BP石油公司擔任首席科學家,專注於推動可再生能源,然後擔任歐巴馬政府能源部的科學副部長,任內我協助指導政府在能源技術和氣候科學的撥款。我在這些角色中獲得了極大的滿足感,幫助界定和促進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行動,這是一致同意「拯救地球」的要務。

但隨後疑慮開始產生。在2013年底,我被美國物理學會(American Physical Society, APS)—美國物理學家的專業組織—要求帶領更新其關於氣候的公開聲明。作為這項工作的一部分,我在2014年1月召開了研討會,具體目標是對氣候科學的狀態進行「壓力測試」。用白話說就是分析、批判和總結人類對地球氣候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的知識累積。六位頂尖的氣候專家和六位頂尖的物理學家,包括我在內,花了一天時間仔細研究我們對氣候系統的確切瞭解,以及我們能如何自信地預測未來氣候。為了聚焦討論,我們這些物理學家在之前的兩個月裡,根據剛剛發布的聯合國評估報告準備了一份框架文件,我們提出了一些具體而關鍵的問題,大致如下:哪裡的數據不完備,哪些假設並無有力支持,這有關係嗎?我們用來描述過去和預測未來的模型可靠性如何?許多讀過研討會紀錄的人都被它成功—且不尋常地—帶出了當時科學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而感到震驚。

就我而言,APS研討會結束時,我不僅感到驚訝,而且對氣候科學遠非我所想像那麼成熟無比震撼。以下是我的發現:

 ● 人類對氣候暖化的影響與日俱增,但物理層面上微不足道。氣候數據的缺陷,挑戰了我們由知之甚少自然變化中,將氣候因人類影響的反應梳理出來的能力。
 ● 眾多氣候模型的結果與許多觀察結果不一致,模型甚至相互矛盾。語焉不詳的「專家判斷」有時被用來調整模型的結果和掩蓋缺點。
 ● 政府和聯合國的新聞稿和摘要並沒有準確反映報告本身。專家會議在一些重要問題上達成了共識,但完全不是媒體所宣揚的強烈共識。著名的氣候專家(包括報告作者本人)對一些媒體描繪的科學感到尷尬。這多少有些令人驚愕。
 ● 簡而言之,科學不足以對未來幾十年氣候將如何變化做出有效的預測,更不用提我們的行動將對氣候產生什麼影響。

為什麼這些關鍵缺陷會給我和其他人帶來如此大的啟示?身為科學家,我覺得科學界沒有負責任地向公眾把全部真相說清楚,讓人失望。而身為公民,我擔心公眾和政治辯論被誤導。因此我開始以公開的方式大聲疾呼,在當年9月的《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上發表了兩千字的〈週六隨筆〉(Saturday Essay)。文中我概述了氣候科學中的一些不確定性,並認為忽視這些不確定性會阻礙我們理解和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

  「政策制定者和公眾可能希望在氣候科學中獲得確定性的安慰。但我擔心,死板地宣揚氣候科學已有「定論」(或者是個「騙局」)的想法,會貶低和冷落科學事業,延緩學界在這些重要問題上的進展。不確定性是推動科學的主要動力,我們必須嚴肅以待。」

這篇文章在網上引起了數以千計的評論,其中絕大多數都是支持的。然而,我對氣候科學現狀的坦率態度在科學界卻不大受歡迎。正如一個備受尊敬的大學地球科學系主任私下對我說的:「我幾乎完全同意你的文章,但我不敢在公開場合這麼說。」

許多科學界的同事,其中一些是我幾十年的朋友,對我強調氣候科學的「問題」感到憤慨,正如他們其中一人所說:「為否認暖化者提供了彈藥」,感到極其憤怒。另一位朋友責備我說,把我的文章發表在名不見經傳的科學期刊上就算了,但卻發表在有這麼多讀者的平臺上。還有一位著名的「科學已有足夠定論」觀點的捍衛者對我的專欄文章發表回應,一開始就要求紐約大學重新考慮我的教職,接著扭曲許多我的文章內容;但令人費解的是,他承認我提到的大多數不確定因素都是眾所周知的,而且在專家中獲得許多討論。似乎如此直截了當地公開強調這些不確定因素,我無意中打破了一些沉默的準則,就像黑手黨的緘默法則(omerta)。

自APS研討會以來,六年多的研究使我對氣候和能源的公開討論越來越感到失望。氣候危言聳聽已經主導了美國政治,特別是在我長期以來政治上最感到安心民主黨中。在2020年的民主黨總統初選中,每位候選人都試圖超越對方,對 「氣候緊急狀態」和「氣候危機」的過度聲明越來越脫離科學。選舉前的準備工作也見證了越來越全面的政策建議,如綠色新政(Green New Deal),將以政府干預和補貼的方式來「應對氣候變遷」。毫不意外,拜登政府已將氣候和能源作為主要優先事項,任命前國務卿約翰‧凱瑞(John Kerry)為氣候特使,並提議花費近兩兆美元來對抗這項「對人類生存的威脅」。

雖然我對「綠色新政」(Green New Deal)等提案的財政和政策優點沒有宏達見解—我是物理學家,而非經濟學家—但我知道,任何政策都該基於科學對氣候變化的實際描述。減少人類對氣候影響的數兆美元決定,歸根結底是價值觀:風險容忍度、世代之間和地域公平,以及經濟發展、環境影響和能源成本、可用性和可靠性之間的平衡。但必須以對科學確定性和不確定性的準確理解為依據。

本書試著讓我們走上理解之途。我打算以科學家所知的唯一方式來完成:用記錄在案的事實,來自最新的官方評估或高品質的研究文獻,並在適當的脈絡下呈現。正如國會良心、已故眾議員約翰‧路易斯(John Lewis)在第一次彈劾川普總統的演講中所言:

  「當你看到一些錯誤、不義、不公平的事情時,你有道德義務去說些什麼,做些什麼。」

(……後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