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人敢說的事實: 核能、經濟、暖化、脫序的能源政策
作者 | 陳立誠 |
---|---|
出版社 | 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國家書店松江門市 |
商品描述 | 沒人敢說的事實: 核能、經濟、暖化、脫序的能源政策:要不要核能電廠?要不要燃煤火力電廠?這些對你我的切身相關的電價與生活物價指數會有什麼影響?再生能源的未來是否就 |
作者 | 陳立誠 |
---|---|
出版社 | 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國家書店松江門市 |
商品描述 | 沒人敢說的事實: 核能、經濟、暖化、脫序的能源政策:要不要核能電廠?要不要燃煤火力電廠?這些對你我的切身相關的電價與生活物價指數會有什麼影響?再生能源的未來是否就 |
內容簡介 要不要核能電廠?要不要燃煤火力電廠?這些對你我的切身相關的電價與生活物價指數會有什麼影響?再生能源的未來是否就是一條康莊大道?經濟與綠色家園何者重要?沒有麵包的理想還能算是理想嗎?本書由台灣電例結構的基本面開始帶你理解這些看似無關,實則環環相扣的各項因素是如何互相作用。 在投下寶貴的一票之前,你需要知道自己的決定會帶來怎麼樣的未來。 近日核四議題在報章雜誌上沸沸揚揚,但仔細檢視新聞報導,竟然大半是偏頗及錯誤的。被大量錯誤報導所洗腦的民眾,有何能力在「核四公投」時作出正確的判斷?糊里糊塗投下的一票不知將為國家社會造成多麼重大的傷害。 今日政府幾將全部威信押於核四之戰,但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核四問題只是我國能源問題的冰山一角。核能對台灣極為重要,政府力挺核四續建及運轉是十分正確的政策。但核能既然如此重要,政府又何能對反對「核電延役」的錯誤政策自圓其說? 政府強調核四重要的全部論述(穩定供電、價廉,減碳),核一至核三至少有兩倍的好處(因後者年發電量為核四的兩倍)。 從更巨觀的角度來觀察,核能如此重要是因為核能提供了廉價的基載電力。但核能發電也只不過提供了我國百分之二十的電力。如果政府力挺核能是重視基載電力的表現,則又何以辯解「節能減碳」政策對提供更大量基載電力的燃煤電廠造成的重大傷害? 強力推動核四,並不能解決其他錯誤能源政策對我國經濟所造成的災難性後果。政府「穩健減核」及「節能減碳」是能源政策的兩大支柱,但如果全面施行,在十年後我國發電成本每年將暴增三千億元。基礎建設方向錯誤,影響至少一個世代,錯誤能源政策對國家經濟的長遠影響將超過十兆元。 不論「穩健減核」還是「節能減碳」,都是「恐懼」壓倒「理性」的後果。前者是對「核能災變」的恐懼,後者是對「全球暖化」的恐懼。本書針對媒體對此兩者的過份渲染也有所解說,希望能化解民眾長年受媒體誤導所造成的錯誤認知。 錯誤的政策應立即修正,因再生能源仍不成氣候,「穩健減核」加上「節能減碳」兩政策的後果是發電只有燃氣一途。我國目前已加速在海外大量購買液化天然氣,並簽下無法反悔的長約。此一行動不立即停止,下屆政府將無任何空間導正錯誤的能源政策,因為大錯已鑄,無法修正。針對錯誤的能源政策,政府應立即改弦易轍,才能挽救不可避免向下沉淪的經濟。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陳立誠 現職 吉興工程顧問公司董事長 學歷 哥倫比亞(Columbia)大學 土木與力學系 P.C.E. 克萊門森(Clemson)大學 土木系 M.S.C.E. 證照 中華民國土木技師 美國紐約州專業工程師(Professional Engineer) 亞太工程師(APEC Engineer) 專業團體 中華民國工程技術顧問商業同業公會理事 中華民國汽電共生協會理事 台北市美國商會基礎建設委員會主席 中國工程師學會對外關係委員會主任委員 中國工程師學會出版委員會顧問指導
產品目錄 自序 第一篇 油電雙漲第一章 電費爭議 電費為什麼漲價? 電價又緩漲?政府說不出口的秘密 浮動電價-連結原物料價格的盲點 能源稅-財政部長的誤會 台電是爛公司嗎? 油價走勢容易預測嗎? 第二章 民營電廠 為什麼要向民營電廠購電? 向民營電廠購電買貴了嗎? 民營電廠與購氣合約 到餐廳吃飯只付食材錢 3%的國際笑話 監察委員搞錯方向 第三章 備用容量 每日負載與每年用電 備用容量太多了嗎? 限電次數與備用容量 淺談備轉容量 第二篇 核電政策第四章 核電解謎 台灣會不會變成下一個車諾比? 台灣可不可能成為下一個福島? 核電與核災 地震ABC 天災不能預測嗎? 海嘯與核能電廠 核四廠防海嘯七道防線 斷然處置-棄廠防核災 核電廠不會發生核爆 核二文章錯誤百出 核電除役 高階核廢料處理(一) 高階核廢料處理(二) 核電除役與高階核廢料處理成本 台灣核電政策使經濟遠遠落後韓國 台灣可以立即廢核嗎? 閣員不敢明言-矛盾的核能政策 核電延役-多說真話 趙少康提問:「競選諾言可以改變嗎?」 第五章 核四爭議 核四與統包 核四與設計變更 核四特別不特別? 工期與預算 核四是拼裝車嗎? 石威、奇異、伊梅特 澄清反對興建核四的六大理由 〈核四論〉及台電之說明 廢核四改火力?虛擲三兆產值? 廢核四?陷台北於黑暗? 不建核四不漲電價??歷史回顧 公投無厘頭 第三篇 環保爭論第六章 暖化迷思 高爾的真相-英國法庭判決 誇張的海平面上昇 台北高溫與熱島效應 IPCC暖化預測失靈 發展中的科學-氣候科學 「全球暖化」兩面刃 全球暖化,台灣減碳 第七章 環保爭議 美牛、環保、核能 「可持續發展」的省思 環保署應不應有否決權 「環境教育」匪夷所思 第八章 再生能源 千架風機 百萬屋頂 台灣不易發展再生能源 裝置容量與發電量 克林頓總統也沒搞懂 政府官署應說實話 綠能「慘」業 第四篇 火電政策第九章 火電失誤 減碳政策使每年發電成本暴增600億元 經營改善小組開錯藥方 燃氣政策,害慘台灣 彰工電廠,一葉知秋 600億元能做什麼事? 抽蓄電廠為何停擺? 溫水煮青蛙-燃氣與燃煤 頁岩氣 停擺的台灣 第十章 減碳代價 減碳目標無法達成 節能減碳是公德 LED能省多少電?省多少錢? 能源總量管制的省思 誰理會京都議定書? 台灣成為聯合國氣候變遷公約締約國? 核四、廢核、燃煤-三大戰役 三大戰役失敗代價-每年2500億元 第五篇 媒體責任第十一章 媒體報導 「媒體報導」檢討 因應核四公投,提供平衡報導 糾正錯誤資訊為何如此困難 給高希均董事長的公開信-對於遠見雜誌核四誤導之討論 能源政策建言(代結語) 附 錄 附錄1 核能安全與核廢料處置 附錄2 反核文獻糾錯 附錄3 彩色圖部落格索引 附錄4 索引 附錄5 作者簡介 附錄6 彩圖參照
書名 / | 沒人敢說的事實: 核能、經濟、暖化、脫序的能源政策 |
---|---|
作者 / | 陳立誠 |
簡介 / | 沒人敢說的事實: 核能、經濟、暖化、脫序的能源政策:要不要核能電廠?要不要燃煤火力電廠?這些對你我的切身相關的電價與生活物價指數會有什麼影響?再生能源的未來是否就 |
出版社 / | 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國家書店松江門市 |
ISBN13 / | 9789868976108 |
ISBN10 / | 9868976103 |
EAN / | 9789868976108 |
誠品26碼 / | 2680802305008 |
頁數 / | 256 |
尺寸 / | 23X15CM |
語言 / | 中文 繁體 |
裝訂 / | 平裝 |
級別 / | 無 |
開數 / | 18K |
產品試閱 : 電費為什麼漲價?
近來電費漲價成為熱門話題,各大報及電視台都常以頭條新聞刊登或播出。但電費為什麼漲?各家提出理由千奇百怪。有人說「煤買貴了」,有人說「台電經營不善」,有人說「台電與民營電廠間有利益輸送」,實際上都沒有搔到癢處。
電費漲價真正原因不難說明,但在層峰錯誤能源政策,經濟部及台電人員有口難言的態勢下,電價竟成了一個越說越糊塗的議題。
今日電費高漲除因燃料價格上漲外,最主要的原因在於台灣目前發電結構出了大問題。台灣電力系統發電結構中發電成本低廉的核能發電和燃煤發電(所謂基載電廠)所佔比例太低,昂貴的燃氣電廠佔了太高的比例。2006-2010的五年間,不同燃料每度電平均發電成本為:核能0.63元、燃煤1.42元、及燃氣3.2元(詳圖1-1)。燃氣發電每度電發電成本為核能的5倍,為燃煤的2.3倍。
以2010為例,當年核能/燃煤/燃氣的發電度數分別為400億度/934億度/580億度 ,發電成本則分別為254億元/1485億元/1810億元(詳圖1-2)。
我國目前基載電廠(核能+燃煤)只佔全系統裝置容量42% ,與基載電廠合理裝置容量65%相去太遠,不得不利用昂貴的燃氣電廠作為基載之用,昂貴的燃氣發電提供了太大比例的電力。而基載電廠不足的原因在於過去二十年來社會上瀰漫了反核電、反燃煤氛圍的結果。在這種大環境下,只有加建較少遭到反對的燃氣電廠來應付電力成長。長期下來,終於扭曲了我國電力結構,造成了發電成本高漲。但非常不幸的這苦果要全體人民來承擔。
設若我國今日基載電廠裝置容量合理,則發電成本必然大幅降低。這部份在第五章再詳細論述。
電價又緩漲?政府說不出口的秘密
依目前輿論及各界的錯誤共識,電費漲價的主因竟是民營電廠、汽電共生廠吃定台電,這又正是台電管理不善的明證。台電啞巴吃黃蓮有苦說不出,越說越糊塗的結果,也賠上了整個執政團隊的形象、信譽。這種困境到底所為何來?值不值得?事實上,電費不得不漲價是電力結構出了大問題,這也不是什麼獨得之密,經濟部施顏祥部長在接受訪問 時曾指出:台灣電價較韓國貴是「台韓能源結構不同的影響」。部長並進一步解釋「台灣天然氣發電比重較韓國高,相對成本較高」,能源配比會影響發電成本,由於蓋電廠需要花很長的時間,一旦結構決定後就很難改變。
針對台灣發電成本比韓國高的原因,首先是台灣使用天然氣發電比重較韓國高,相對成本較高。其次,韓國燃煤、核能發電比重較台灣高,其中,韓國核能發電比重約30%,台灣則約19%至20%,因此韓國發電成本較低。。另一方面「韓國燃煤、核能發電比重較台灣高」,這些都是施部長一針見血之論。我們真正要探索的是為什麼台灣電力結構陷於今日困境,及如何改正補救。
但兩者都是政府說不出口的秘密,台灣今日電力結構陷於今日慘狀,不能不歸功於政府的「節能減碳」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