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能不愛在地文化: 日本軟實力的祕密 | 誠品線上

ご当地ものと日本人

作者 Tamura Shigeru
出版社 紅螞蟻圖書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怎能不愛在地文化: 日本軟實力的祕密:B級美食、地方吉祥物、在地偶像……甲子園、NHK晨間劇、縣人會、地方檢定……放眼全世界,找不到第二個比日本更熱愛在地文化的國家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B級美食、地方吉祥物、在地偶像……甲子園、NHK晨間劇、縣人會、地方檢定……放眼全世界,找不到第二個比日本更熱愛在地文化的國家本書將告訴你日本軟實力的祕密讀完不禁大呼「怎能不愛在地文化」?橫手炒麵、富士宮炒麵、太田炒麵、石卷茶色炒麵、浪江炒麵、帶湯炒麵、馬鈴薯炒麵、擔擔炒麵、瀨戶炒麵、新潟義式炒麵、今里炒麵、雞蛋炒麵、蒜山炒麵、日田炒麵……同樣都是炒麵,我的故鄉味才是最美味?日本是個「名物」之國,不管到哪個地方旅遊,東京、京都、福岡、名古屋還是北海道,即使是常見的炒麵、烤雞肉串、拉麵,也都各顯千秋。在地文化的方興未艾,更催生了「B-1 Grand Prix」、地方吉祥物、在地偶像這些形形色色的地方振興活動。上世紀末泡沫經濟幻滅,日本經濟走向萎縮與長期的不景氣,政府開始尋思重拾地方文化來振興在地經濟。安倍內閣更推出「地方創生」政策試圖更進一步激化活化地方的活力,以及帶動整體日本的經濟。本書想要告訴讀者,在地文化不是新鮮事,從七世紀的律令制時代起,歷經江戶幕府的幕藩體制與參勤交代,對在地文化的熱愛早已內化為大和民族DNA的一部分。針對即將到來的二○二○年東京奧運,作者也提出建言,舉辦大型賽事的過程中,地方文化如何能成為最佳助力,整合並提煉出最能呈現出國家軟實力的戰鬥力。對於從事在地文化相關工作的讀者而言,本書也是一本絕佳的行動指南。◎方興未艾的地方文化熱潮◎日本最大規模的地方振興祭典「B-1 Grand Prix」◎為何「地方吉祥物」與「在地偶像」大受歡迎?◎日本人的DNA蘊藏著對「在地文化」的熱愛◎早在千年前的律令體制時代就有「地方特產」?◎幕藩體制與參勤交代是在地文化的推手◎地方文化的仿冒品與不當競爭◎TPP如何影響在地文化◎「地產地銷」大家都說好,但是也有陷阱◎地方特產是否能被外國人接受?◎「熱情好客」之外,東京奧運前應該加把勁的事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田村秀(Tamura Shigeru)一九六二年出生於北海道苫小牧市。東京大學工學部畢業,學術博士。先後擔任自治省、香川縣企劃調整課長、三重縣財政課長等職,現任新潟大學法學部長、教授。專攻行政學、地方自治與公共政策。著作包括《改革派首長做了哪些改革》(亞紀書房)、《道州制改變了日本》(扶桑社新書)、《暴走的地方自治》(筑摩新書)、《B級美食拯救地方》(集英社新書)等。■譯者簡介游韻馨與豆府汪星人一起過著鄉下生活的全職譯者。譯作包括《情緒鬆綁:跟自己和好的44個方法》、《超簡單、不失敗的電子鍋料理100》、《哆啦A夢科學任意門14:海底迷宮探測號》、《躲貓貓之貓控天堂!和貓咪一起快樂生活!》等多部作品。部落格:http: kaoruyu.pixnet.net bloge-mail:kaoruyu@hotmail.com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前言第一章 席捲全日本的在地文化方興未艾的「地方美食」熱潮日本最大規模的地方振興祭典「B-1 Grand Prix」日本各地小吃與美食活動地方美食之霸「炒麵」百家爭鳴的烤雞肉串地方拉麵的戰國時代地方美食的幕後推手地方美食之鑰「米」和牛還是國產牛?令人刮目相看的在地蔬菜反映地域特色的地方調味料日本酒——最極致的在地飲品「鄉土料理」可說是地方美食始祖「地方吉祥物」為何大受歡迎?地方吉祥物比市町村的數量還多「超神奈凱」開創地方英雄風氣從地方進軍全國的地方偶像千古流傳的地方代表歌曲族繁不及備載的地方代表事物第二章 為何日本人如此關注在地文化?日本人為何如此講究地域性?日本人有熱愛「在地」的DNA早在律令制時代就有「地方特產」?從風土記窺見地域性幕藩體制與參勤交代是在地文化的推手伊勢參拜與泡湯療養的習俗讓在地文化滲入平民階層享保改革是在地文化的基石從江戶時代的番付了解在地文化明治維新開啟中央與地方往來的新頁注重「縣民性」的日本人經過「科學實證」的縣民性喜歡土產的文化日本特有的縣人會與同學會甲子園強化了日本人熱愛本土的情感!NHK晨間劇推波助瀾的在地文化創造在地文化風潮的終身雇用制與職務調派制度孕育出多樣性的日本國土培養地方特產多樣性的文化條件世界罕見的在地文化風潮第三章 「在地文化」的光與影振興地方的成敗史地方特產的經濟效益地方特產提升地方形象滲入都市的地方特產店地方特產亟待解決的課題旁若無人的地名商標註冊從「彥根喵」探討著作權問題面臨轉捩點的「地方檢定」制度無法普及的地區貨幣仿冒品帶來的負面影響不當競爭的預感?「刻意炒作」的地方美食地方美食活動潛藏的課題網路購物是否有助於推廣地方特產?並非每個人都愛在地文化「地產地銷」的陷阱TPP如何影響在地文化日漸樣板化的在地景緻在地文化是加拉巴哥化的象徵嗎?第四章 借助在地文化之力振興地方在地文化是日本人的精神所在地方特產是否能被外國人接受?深受歐美人士喜愛的拉麵與咖哩飯從日本貿易振興機構調查結果看見的事實日本商品該如何外銷?進軍泰國的日本地方美食出口海外的「一村一品運動」二○二○東京奧運意義重大如何避免獨惠東京的局面?「熱情好客」之外的日本優勢東京奧運的賽前集訓邀約將會十分激烈東京奧運前應該做的事向全世界宣傳日本的在地文化擴展地方稅至全世界!成為世界遺產的「和食」製作「在地小吃版米其林美食指南」日本不只東京、京都、奈良、廣島與富士山在地文化來自在地居民的支持讓「在地文化」成為世界標準在地文化才是安倍經濟學的第三支箭結語參考文獻

商品規格

書名 / 怎能不愛在地文化: 日本軟實力的祕密
作者 / Tamura Shigeru
簡介 / 怎能不愛在地文化: 日本軟實力的祕密:B級美食、地方吉祥物、在地偶像……甲子園、NHK晨間劇、縣人會、地方檢定……放眼全世界,找不到第二個比日本更熱愛在地文化的國家
出版社 / 紅螞蟻圖書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9408998
ISBN10 / 9869408990
EAN / 9789869408998
誠品26碼 / 2681507288009
頁數 / 240
開數 / 25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內文 : 前言



  你覺得旅行的樂趣是什麼?

  如果有人問你這句話,你會如何回答?有些人的答案可能是「接觸陌生國度的文化與歷史」、「陪至親好友共度悠閒時光」,或是「欣賞美麗景色」、「品嘗美味食物」等。不僅如此,有的人覺得搭火車、規劃旅遊計畫是最快樂的時光。

  對我來說,旅行的樂趣在於發掘該地具有歷史淵源的人事物,包括當地人最愛的料理、日常風景及街頭景緻。有時甚至是為了吃當地特有的食物,不辭千里地造訪外鄉,享受當地的B級美食(既好吃又便宜的大眾化平民美食)。

  每個人對於旅行的樂趣各有自己的看法,但大多數人只要吃到當地特有的美味料理便讚不絕口,看到當地具有代表性的景色和建築物便深受感動,買到最能體現當地精神的特產便心滿意足。總的來說,旅行可說是讓我們盡情享受「在地文化」的真實體驗。

  不僅如此,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能隨時隨地享受不同風土孕育出的各地特產。例如在東京都超級市場的蔬果區,可輕易找到茨城縣產的西瓜、長野縣產的高麗菜,以及來自群馬縣的下仁田蔥;在肉品區中,也能看到松阪牛、日向土雞、山梨縣的富士櫻豬肉等,來自各地的特有品牌。

  到池袋居酒屋喝一杯,翻開菜單還能看到三崎鮪魚、釧路直送秋刀魚、來自山形縣的毛豆、江戶前蝦蛄等本日推薦料理,酒單中也不乏來自新潟和秋田的日本酒。

  東京車站網羅日本全國各地的火車便當,有樂町與銀座附近還有農特產直營店,可輕鬆買到各地美食與當地特有商品。

  前往其他鄉鎮也能看到同樣光景,商品項目雖然不如東京都齊全,但超市架上也堆滿了當地現採蔬菜與各式特產。

  我們在海外很難看到這些日本習以為常的情景,甚至應該說,國外幾乎沒有這樣的在地文化。從這一點即可看出,我們日本人對於在地文化的強烈堅持,對於各種地方特產的熱愛,同時化為具體行動,透過購買表達支持。

  日本人對於在地文化的熱愛不僅限於美食,各地都有自己的吉祥物、地方偶像、當地代表歌曲等。從縣人會(同鄉會)與高中棒球的蓬勃發展,也可看出日本人對於在地文化的堅持。話說回來,日本人為何如此熱愛當地事物,經過漫長時間依舊不變,並傳承給下一個世代?

  本書將揭開日本人熱愛在地文化之謎,同時探討在地文化的力量傳達至世界各地,如何為小型的地區社會注入活水。

  讀完本書,你也可以成為在地文化的專家。現在就跟著我一起,重新體會在地文化的魅力吧!



第一章 席捲全日本的在地文化



方興未艾的「地方美食」熱潮



日本有各式各樣的「在地文化」,其中最能引領潮流的就是「地方美食」。



日本各地都有引以為傲的「B級美食」或「B級地方美食」,各地方政府也希望藉由美食的力量振興在地經濟。泡沫經濟崩壞後,不僅渡假村計畫胎死腹中,不少主題樂園也宣告破產。在在地經濟持續低迷的景況下,許多地方公共團體從活用當地食材與突顯在地個性,且深受當地民眾喜愛的美食為出發點,推動振興在地經濟方案。



包括眾所周知的「宇都宮煎餃」、「富士宮炒麵」、「讚岐烏龍麵」、「甲府雞雜煮」、「津山內臟烏龍麵」等B級美食,不只價格實惠,也是各地民眾從小吃到大的特色小吃。雖然在泡沫經濟全盛期,這些平民小吃並未受到注目,但在一九九○年代後半以降,尤其是二○○○年後突然躍身為舞台主角,成為全日本爭相追逐的大眾美食。



話說回來,地方美食也有不同定位,有些是以振興當地市町村為目的推動,有些是由工商聯合會或觀光協會等地方團體主導,有些則是當地有志之士透過義工活動廣為宣傳,或是店家自發性地共同合作。實際研究這些團體組織的現況,不難發現幾乎所有人(團體)都齊心協力、各司其職,做好自己該做的事,達到活化地方的目標。



日本各地幾乎每週都會舉辦各種美食活動,地方人士希望能透過美食使自己的故里充滿活力。每到食慾旺盛的秋天,每個週末各地區的美食活動皆擠滿人潮,熱鬧不已。

食物是最能吸引眾人注意的誘因。因為每個人每天都要吃三餐,食物是最親近我們的東西,若遇到與我們平常吃的極為不同的食材,或充滿當地個性的特色小吃,就能引起我們的興趣。我們會想知道「那道料理吃起來是什麼味道」、「是否物有所值」?在各地公園、百貨公司及商店街舉行的美食活動加總起來的場次,我相信每年都超過好幾萬場。



日本最大規模的地方振興祭典「B-1 Grand Prix」



自二○○六年在八戶市舉行第一屆祭典,每年造訪人數屢創新高的全日本最大規模美食活動「B-1 Grand Prix」,在大眾媒體爭相報導之下,已成為家喻戶曉的地方祭典。



我相信不少人將這場盛宴定位為小吃市集,這一點令人感到遺憾。儘管媒體也是從這個角度報導,但這場活動的本質完全不在此。



「B-1 Grand Prix」的正式名稱過去是「B級地方美食祭典 B-1 Grand Prix in○○」,媒體也確實將它解讀為日本最大規模「美食活動」或「小吃市集」並大肆報導。事實上,這場活動的目的並不是販賣料理。



簡單來說,就是透過料理宣傳各地特色,讓更多人願意到當地品嘗正統小吃,藉此活化地方,達成振興在地經濟的目的。大獎贈與的對象是「振興地方的團體」而不是「料理」本身,無奈許多人都誤解了這場祭典的真正意義。由於這個緣故,這場祭典的正式名稱已經改為「在地美食振興地方祭典! B-1 Grand Prix」。



話說回來,許多美食活動都是從該地區或全國料理中,選出最好吃的料理為日本第一美食;但B-1 Grand Prix競爭的是振興在地經濟的活動,包括料理的美味程度也在評分之列,選出日本最強的振興鄉鎮計畫。



從結果來說,B-1 Grand Prix掀起了價廉味美的地方美食風潮。不過,根據在地美食振興鄉鎮團體連絡協議會(俗稱:愛B聯盟)的官網內容表示:「B-1 Grand Prix的『B』指的是地方BRAND(品牌)的『B』,這場祭典是所有亟欲振興地方,為建立地方品牌日夜不懈的振興鄉鎮團體,每年共同舉行一次的宣傳活動。希望邀集熱愛自家鄉鎮的同好,利用地方美食吸引更多人到當地品嘗,藉此提升地方品牌的價值。」



不可諱言的,B級美食這幾個字在眾人心中留下強烈印象,就連我也曾以它做為書名(《B級美食拯救地方》集英社新書,二○○八年)。許多人只看到B級這個稱號,便以為這些料理都是價格便宜、宛如垃圾食物的廉價小吃。事實上,「B級」二字蘊藏著平民、樸實的意涵,並非粗製濫造的食物。不過,我們仍難抹滅一般人的刻板印象,為免爭議,本書基本上以「地方美食」稱之。



B-1 Grand Prix第一屆大賽於二○○六年二月在八戶市舉行。剛開始只有十個團體報名設攤,參觀民眾也只有一萬七千人次。第一屆大賽冠軍是富士宮炒麵學會,第二名是橫手荷包蛋炒麵,第三名則是室蘭烤雞逸匹會(後來因故退會)。



大賽的評分方式相當簡單,現場民眾只要將手中的筷子投入自己覺得最好吃的攤位紙箱裡,再由主辦單位秤筷子的重量,最重的攤位(團體)即是本屆冠軍。第二與第三重分別為亞軍與季軍,主辦單位將分別頒發筷子獎盃表揚。每年參與大賽評選的民眾愈來愈多,到了二○一二年,也就是第七屆大賽更是突破六十萬人次,氣勢可說是銳不可擋。



日本各地小吃與美食活動



或許是受到B-1 Grand Prix影響,日本各地紛紛盛大舉行與地方美食有關的活動。



二○○七年,網羅日本七市地方烤雞肉串(美唄市、室蘭市、福島市、東松山市、今治市、長門市、久留米市)的「烤雞肉串奧運會」盛大開幕,從此之後每年皆不缺席。第一屆在福島市舉行,二○一四年的第八屆大賽則在長門市舉辦。此外,歷史最悠久的地方美食活動「橫須賀咖哩嘉年華」,第一屆可回溯至一九九九年,舉辦地點就在橫須賀市的三笠公園。這場嘉年華集結了日本全國獨樹一格的咖哩美食,可說是橫須賀市最華麗的美食祭典。



每年一月,東京巨蛋都會舉辦「東京故鄉祭」,吸引超過三十萬人次參觀。民眾可在活動會場親身感受日本各地的美食祭典,品嘗各種地方美食。即使身處東京,仍可體驗故鄉的懷舊之情與旅行氣氛,盡情享受在地美味,頗受各界歡迎。二○一○年起舉辦日本全國地方蓋飯大賽,由現場民眾投票選出最好吃的蓋飯。不僅如此,日本各處也分別舉行不同項目的美食評選活動,包括在地關東煮、在地漢堡等。



另一方面,都道府縣層級的美食評選活動也吸引各界目光,兵庫縣的「兵庫縣地方美食高峰會」可說是這類活動的先驅。這場美食高峰會始於二○○五年,主辦單位是以內臟烏龍麵聞名的佐用町,同時邀集縣內各地的地方美食盛大舉行。埼玉縣也受到地方美食風潮影響,吸引其他地方的民眾前往朝聖。二○○七年,行田市舉辦第一屆「埼玉B級當地美食王決定戰」,埼玉縣內所有小吃齊聚一堂,最後由深谷市的「煮餺飥」獲得最多選票,榮登第一名寶座。



除此之外,神奈川縣、靜岡縣、滋賀縣、新潟縣等縣也舉辦相同等級的美食評選活動。由市町村層級舉行的各種活動更超過幾百場,可說是數以千計。這些活動都是由現場民眾投票選出第一名美食。



雖說都是「地方美食」,內涵卻各有不同。本書特別針對以振興鄉鎮或在地經濟為主要目的的在地料理,將這些特色小吃稱為地方美食。



此外,青森縣的「八戶仙貝鍋」是江戶時代以來,八戶市特有的鄉土料理。因此,八戶市特地以它做為振興在地經濟的賣點。新潟縣的「醬汁豬排蓋飯」則是昭和初期,在八戶市堀端町開店的西洋料理攤販推出的餐點,繼而成為深入民間的平民美食。在廣泛的特色小吃中,也不乏最近才問世的開發型地方美食。



只要翻開菜單,就能從中體會地方美食蘊含的在地特色。不只是味道,就連名稱與由來都充滿獨特個性。



接下來,請跟著我一窺炒麵、烤雞肉串與拉麵的美食特性,同時了解這些美食在日本各地的分布狀況。



地方美食之霸「炒麵」



炒麵在日本有各種標記方式,包括やきそば、焼きそば、焼そば、焼きそば等,有些只用平假名,有些則混用「焼き」、「焼」等漢字,看似各地都有自己的堅持,事實上,同一個地區也有不同寫法。



先從日本北邊開始看起,北海道北見市以使用干貝、洋蔥等大量當地食材的「鄂霍次克北見鹽味炒麵」聞名,青森縣黑石市也有浸泡在湯汁裡的「黑石湯汁炒麵」。



往下來到秋田縣。橫手市的「橫手炒麵」也是一時之選,搭配的不是紅薑,而是福神醬菜,上面還放了一顆荷包蛋。宮城縣石卷市的「石卷茶色炒麵」使用蒸了兩次的深褐色麵條,吃的時候可依個人喜好淋上醬汁;福島縣浪江町的「浪江炒麵」使用粗麵,加入豆芽菜與豬肉拌炒,簡單的美味令人難忘。



接著進入關東地區。那須鹽原市的「帶湯炒麵」乍看之下以為是拉麵,其實這是在炒麵加上以醬油調味的湯汁,變化出另一種型態的炒麵。同樣是櫪木縣(栃木縣),櫪木市與足利市最常見的「馬鈴薯炒麵」,則是先將馬鈴薯蒸熟後,再放入醬汁炒麵中拌炒。神奈川縣湯河原町則與荏原食品公司合作,以狐狸因中箭需要療傷,而發現湯河原溫泉的傳說故事為發想,研發出「擔擔炒麵」,希望透過這項特色小吃帶動地方繁榮。群馬縣太田市還有知名的「太田炒麵」,其與橫手炒麵、富士宮炒麵並列三大炒麵。



愛知縣瀨戶市的「瀨戶炒麵」是以燉豬肉的醬油醬汁翻炒,風味獨具。新潟縣知名的「新潟義式炒麵」使用粗麵並以番茄肉醬翻炒,創造出全新的義式口味。大阪也有同樣以粗麵製成,再放上洋蔥與牛肉的「今里炒麵」。此外,和歌山縣御坊市的「雞蛋炒麵」則是利用雞蛋將麵條凝固在一起,做出外觀宛如大阪燒的炒麵。其他知名炒麵還包括岡山縣真庭市的「蒜山炒麵」,以味噌拌炒雞肉與麵條;大分縣日田市的「日田炒麵」則是先用鐵板將麵條煎得焦香四溢。



基本上炒麵的作法相當簡單,不少家庭都愛吃,也是傳統雜貨店和鐵板燒店都有的平民小吃,可說是最具代表性的地方美食。



礙於篇幅的關係,還有許多地方炒麵本書無法一一介紹。若加上這幾年以地方特產之名研發的新式炒麵,相信絕對超過一百種。不過,這類開發型地方美食能獲得當地居民多大與多久的支持,則是另一項有待時間驗證的課題。



百家爭鳴的烤雞肉串



不只炒麵,烤雞肉串在日本也有不同寫法,有的只用平假名,寫成やきとり;有的則混用漢字,寫成焼き鳥或焼きとり;也有只用漢字,寫成焼鳥,甚至直接以片假名ヤキトリ表示。隨著烤雞肉串在海外市場打開知名度,YAKITORI的寫法也成為這幾年的主流。此外,烤的肉類不限於雞肉,有些店家也會烤豬肉、牛肉、馬肉與羊肉。烤雞肉串的市場可謂百家爭鳴,全日本最知名的地方烤雞肉串祭典,則是前方曾經提過的「烤雞肉串奧運會」。



北海道美唄市也是「烤雞肉串奧運會」的成員之一,當地以「綜合串燒」聞名。特色就是頭尾分別穿上雞肉與雞皮,中間串上燈籠、雞肝、雞心等雞內臟和洋蔥,再以鹽與胡椒調味。傳統老店「福YOSHI」的店裡擠滿慕名而來的顧客,每位客人都以十支為單位大量訂購,買回家與家人親友一起享用。



同樣位於北海道的室蘭市,以豬頸肉和洋蔥串燒最常見,沾醬汁與黃芥末醬食用,是製鐵廠工人最喜愛的小吃。



福島縣福島市的「福島烤雞肉串」種類繁多,第一屆烤雞肉串奧運會就在福島市舉行。埼玉縣東松山市的烤雞肉串也跟室蘭市一樣,以豬肉為主。不過,東松山市的串燒是將豬頰肉等放在炭火上烤,塗上辣味噌醬汁享用,十分特別。



愛媛縣今治市的「今治烤雞肉串」則不使用竹籤串起,直接將食材放在鐵板上煎熟。由於今治民眾個性較急,不喜歡等待,用鐵板煎的作法正好符合當地居民喜愛,煎出來的雞皮特別好吃。炸雞肉「千斬雞」也是當地知名的特色小吃。



山口縣長門市的「長門烤雞肉串」基本上只灑鹽調味,再沾店內準備的大蒜粉食用。福岡縣久留米市的「久留米烤雞肉串」則以品項豐富見長。翻開菜單,不只是雞肉,還有豬肉、牛肉、馬肉等各種肉類,最特別的是馬小腸,馬內臟串燒可說是此處特有品項。



姑且不論烤雞肉串,日本各地還有各式各樣聞名遐邇的地方雞肉料理,包括北海道釧路市以醬油、大蒜調味後裹粉炸,再搭配濃郁醬汁享用的「炸雞」、宮崎縣宮崎市的「南蠻雞」、香川縣丸龜市的帶骨雞、大分縣宇佐市與中津市的炸雞塊、大分市與別府市的「炸雞天婦羅」等。



地方拉麵的戰國時代



日本的地方拉麵種類繁多,很難一一列舉,加上已有拉麵專家在不同場合宣傳推廣,本書僅略微介紹,迅速帶過日本全國的知名拉麵。



札幌的味噌拉麵、旭川的醬油拉麵與函館的鹽味拉麵並稱北海道三大拉麵,還有以細捲麵搭配清爽醬油口味的「釧路拉麵」、「苫小牧咖哩拉麵」、「室蘭咖哩拉麵」,互相競爭第四大拉麵的寶座。此外,札幌等地的飯店更專為聚餐宴會,研發出拉麵沙拉,做為宴客料理的最後一道菜,廣獲各界好評。



青森縣有「青森味噌咖哩牛奶拉麵」,還有以弘前市為主要根據地、使用小魚乾與醬油製成的「津輕拉麵」。岩手縣則是使用極細捲麵製成的「釜石拉麵」;秋田縣「十文字拉麵」的清爽口感堪稱一絕。山形縣的山形市有獨樹一格的「冷拉麵」、新庄市有「雞雜拉麵」、天童市則有「雞肉中華拉麵」與「米澤拉麵」、南陽市還有口味辛辣的「赤湯拉麵」。事實上,就人口密度而言,無論是拉麵店數或拉麵消費額,山形縣都是全日本數一數二的地區。山形縣民熱愛拉麵的程度,由此可見一斑。



福島縣有日本三大拉麵之一的「喜多方拉麵」與「白河拉麵」,櫪木縣的「佐野拉麵」以青竹擀的平麵條為特色,茨城縣的「精力冷麵」先拌炒豬肝、南瓜,製成口味甜鹹的燴汁後,再淋在麵上。



群馬縣的「藤岡拉麵」作法很像佐野拉麵,埼玉縣埼玉市的「豆腐拉麵」更曾在埼玉縣B級地方美食王決賽勇奪冠軍。千葉縣素來是漁夫之鄉,深受漁夫喜愛的「勝浦擔擔麵」名聞遐邇。東京都的「八王子拉麵」也廣受歡迎。神奈川縣橫濱市附近以「生碼麵」名氣最盛,三浦市的「三崎鮪魚拉麵」也不容錯過。



新潟縣的地方拉麵十分多樣,包括「新潟清爽味拉麵」、「長岡拉麵(生薑醬油口味)」、「新潟濃郁味噌拉麵」、「燕三條拉麵(背脂)」,以及「三條咖哩拉麵」與妙高市的「豚汁拉麵」。



富山縣的「富山黑拉麵」以濃郁的黑色湯底聞名,岐阜縣高山市的「高山拉麵」則以清爽口味見長,正好與富山黑拉麵形成強烈對比。名古屋市的「台灣拉麵」加入絞肉與韭菜,吃起來較為辛辣。福井縣敦賀市還有從攤販起家的「敦賀拉麵」。



近畿地區除了「和歌山拉麵」、「京都拉麵」之外,奈良縣天理市還有口味濃郁偏鹹,放入白菜增添口感的「天理(精力)拉麵」,兵庫縣的「播州拉麵」吃起來甘甜。



中國地方則有放上燉雞當配料的「笠岡拉麵」,以及「下松牛骨拉麵」、「鳥取牛骨拉麵」、「尾道拉麵」。四國地區則有打上一顆生蛋,以醬油調味的豬骨湯為湯底的「德島拉麵」與「須崎鍋燒拉麵」。



九州的「博多拉麵」、「久留米拉麵」、「熊本拉麵」、「鹿兒島拉麵」、「宮崎拉麵」屬於口感濃郁的豬骨湯底,除此之外,鹿兒島縣市來串木野市的「串木野鮪魚拉麵」以生鮪魚片取代叉燒,十分特別。



日本人不只喜歡拉麵,也很喜歡吃烏龍麵、蕎麥麵等各種麵食,麵食原本來自中國,卻在日本落地生根,發展出凌駕中國、個性豐富的麵食文化。

日本的地方拉麵可謂群雄割據,各有千秋。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