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生活容器: 漢寶德談臺灣當代建築 | 誠品線上

建築.生活容器: 漢寶德談臺灣當代建築

作者 漢寶德
出版社 聯合發行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建築.生活容器: 漢寶德談臺灣當代建築:建築要為生活而存在,建築是生活的容器。建築是一個社會忠實的反映,台灣當前的建築現象,無疑是台灣社會的寫照。建築是一個社會忠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建築要為生活而存在,建築是生活的容器。 建築是一個社會忠實的反映,台灣當前的建築現象,無疑是台灣社會的寫照。 建築是一個社會忠實的反映 建築也反映一個時代與一個文化的精神 建築是與我們最接近的一種藝術,也是最不被注意的藝術形式。 城市美學、建築文化、公共空間、都市更新、居住正義、過度規劃與法規弊害 進入二十一世紀,台灣當前的建築站在什麼位置? 建築是生活的必需品,原始功能是遮風避雨。社會進步到一定的程度,建築在遮風避雨之外,有了社會地位象徵的功能。到了現代,成為財富的象徵。由於這些功能在世俗的生活中都佔有最重要的地位,所以建築的文化價值常常是被忽視的。文明的社會是由宗教家、政治家與商人所主導。文化人是弱勢,他們沒有影響建築行為的力量。自有文明以來,約五、六千年的人類歷史中,建築所驗證的是歷來的宗教信仰與權力象徵,在這些基本意義之外,我們也看到美感,因為美感是人類的天性。然而建築的美感十分昂貴,它屬於上流社會;對於一般大眾,建築美太奢侈了。 今天的台灣建築環境是紊亂的、感官的、膚淺的、模倣的、缺乏文化深度的、缺乏創造性的。大家都體認到這是商業社會牟求暴利的現象,是外國文化入侵的結果,是暴發戶的心態的表現。然而也承認這是現代化民主社會多元化現象的一環。進入二十一世紀,台灣當前的建築究竟站在什麼位置? 建築是文化活動的一環,是社會性的產物,並不完全是建築師可以任意揮筆的一種藝術。台灣的建築藝術存在著一些實質限制,包括土地狹窄、環境品質不佳、工程技術的限制和法規的弊害。台灣社會獨一無二的特質,造就了台灣建築文化的幾項特色:自發性、商民性、文化邊緣性和不穩定性。今天台灣視覺環境的紊亂,不僅是個別的責任,而是整體指揮的問題。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漢寶德漢寶德,著名建築師暨建築學者,台灣現代建築思想的啟蒙者。1934年生,成功大學建築系學士,美國哈佛大學建築碩士、普林斯頓大學藝術碩士。主要經歷為:東海大學建築系系主任、中興大學理工學院院長、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國立台南藝術學院校長、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中華民國博物館協會理事長、世界宗教博物館館長、文建會委員、台北市文化局顧問、漢光建築師事務所主持人等。1968年獲全國十大傑出青年建築獎、1994年教育部頒一等文化獎章、2000年獲中華民國建築學會建築獎章、2006年國家文藝獎第一屆建築獎、2007年台南藝術大學榮譽博士、2008年台灣大學榮譽博士、2009年雜誌最佳專欄金鼎獎、2010年中國建築傳媒獎-傑出成就獎、2012年東海大學名譽哲學博士學位。回國初期設計之落韶山莊、天祥青年活動中心等作品,呈現出強烈的現代建築風格,爾後思想轉念為大眾而設計,產生融合當地地貌情境之溪頭青年活動中心。此後,無論是墾丁青年活動中心、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南園等案,更結合其長年從事古蹟修復工作之經驗,以現代技術詮釋民族與鄉土形式建築。其建築作品屢獲建築師雜誌建築獎。早年於建築系就學期間創辦《百葉窗》,至1970年代陸續編輯出版《建築雙月刊》、《建築與計畫》與《境與象》等建築專業雜誌,致力推動台灣現代建築思潮,探討建築設計思想與社會人文之關聯等課題。著作等身,至今仍持續創作中,包括:《建築的精神向度》、《為建築看相》、《築人間:漢寶德回憶錄》、《透視建築》、《建築、社會與文化》、《漢寶德談建築》、《中國的建築與文化》、《給年輕建築師的信》、《漢寶德談美》、《漢寶德談藝術》、《漢寶德談藝術教育》、《漢寶德歐洲建築散步》、《漢寶德亞洲建築散步》、《漢寶德談文化》、《認識建築》、《漢寶德談現代建築》、《美感與境界:漢寶德再談藝術》、《人與空間的對話》、《設計型思考》、《漢寶德建築行》等書。曾為中國時報人間副刊、聯合報副刊、中華日報副刊、天下雜誌、大地雜誌、探索雜誌、人本教育札記、明道文藝雜誌等撰寫專欄。黃健敏黃健敏,中原理工學院建築系學士,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建築碩士,現為黃健敏建築師事務所主持人。1993年起參與台灣公共藝術政策與執行之工作,鼓吹「生活藝術化.藝術生活化」的理念。曾任基隆市/台北市/台北縣/新竹市公共藝術審議委員會委員、台北市都市發展局公共藝術委員、台北市捷運工程局公共藝術委員、台北市立美術館諮詢委員、中華民國建築學會理事、台北市建築師公會理事。2002-2004年任建築師雜誌社副社長兼主編。2006年任《建築》雜誌總主編,所編刊物入圍2008年行政院新聞局金鼎獎「最佳科學及技術類」。編作有《1999年公共藝術年鑑》、《2000年公共藝術年鑑》、《2001年公共藝術年鑑》、《空間美學新發現:公共藝術的教育.參與.創作》、《都市美感心體驗:公共藝術的多元.跨界.場場域》、《都市美學力:台灣.法國公共藝術》、《2001年台灣建築獎專輯》、《2002年台灣建築獎專輯》、《2003年台灣建築獎專輯》、《建築桂冠:普立茲克建築大師》等。著有《貝聿銘的建築世界》、《台灣建築的先行者》、《美國公眾藝術》、《生活中的公共藝術》、《百分比藝術》、《慶典公共藝術嘉年華》、《藝術盡在街頭》等。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序 1. 台灣當前建築藝術之評估 2. 論台灣當前建築 3. 台灣建築的前景 4. 為台灣建築界請命 5. 為何參加威尼斯建築雙年展 6. 規劃泛濫成災 7. 城市美學 8. 都市更新 9. 對國民住宅政策的期待 10. 台北華山特區 11. 中正紀念堂設計競圖 12. 談國家劇院與音樂廳的建築 13. 中正紀念堂風波 14. 建築文化與知識份子 編後記〈寫人間〉

商品規格

書名 / 建築.生活容器: 漢寶德談臺灣當代建築
作者 / 漢寶德
簡介 / 建築.生活容器: 漢寶德談臺灣當代建築:建築要為生活而存在,建築是生活的容器。建築是一個社會忠實的反映,台灣當前的建築現象,無疑是台灣社會的寫照。建築是一個社會忠
出版社 / 聯合發行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8860322
ISBN10 / 9868860326
EAN / 9789868860322
誠品26碼 / 2680730980001
頁數 / 208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16.5X23CM
級別 / N:無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