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一后: 北魏文明太后 | 誠品線上

千古一后: 北魏文明太后

作者 周思源
出版社 創智文化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千古一后: 北魏文明太后:作者力圖為功勳卓著卻被正史忽略的馮太后發出不平之鳴,塵封歷史的面紗也由此揭開。這位孝文帝改革幕後推手的人生與她所生活的時代一樣,充滿了傳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作者力圖為功勳卓著卻被正史忽略的馮太后發出不平之鳴,塵封歷史的面紗也由此揭開。這位孝文帝改革幕後推手的人生與她所生活的時代一樣,充滿了傳奇色彩。 北魏文明太后是中國歷史上權傾天下的女性之一,其影響力不僅冠於當代,甚至超越當代,為隋唐的統一繁榮奠定重要的基礎。我們雖無法從史書中得知她的名字,但她的開闊胸襟與豐功偉業,在女性歷史人物中幾乎無人能望其項背。 馮太后既有令人讚嘆的殺罰決斷能力,也能在危機時忍辱負重,救國家以避傾。在她的領導下,北魏國力空前強盛,民族融合加速進行,經她的栽培,孝文帝成為一代明君。 本書以馮太后生平為主線,並輔以當代的人物與時事,來詮釋這位被正史所忽略的偉大女性的神祕面紗。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周思源原名盛公正,浙江杭州人,1962年畢業於復旦大學中文系,北京語言大學漢語學院教授,曾任校學術委員會委員。中華文化研究所副所長,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榮譽理事,中國紅樓夢學會常務理事。主要從事四大名著研究、文化史與美學研究以及文藝批評和小說創作。著有《紅樓夢魅力探祕》、《紅樓夢創作方法論》、《探祕集─周思源論紅樓夢》、《周思源看紅夢》、《周思源正解金陵十二釵》、《周思源品賞三國人物》、《周思源新解水滸傳》等學術著作,及《文明太后》、《吳大帝孫權》、《牛鬼蛇傳》、《風華絕代馮太后》等長篇小說。2013年7月在「百家講壇」開講《千古一后》。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第一講 起伏人生北魏是中國歷史上南北朝時期由鮮卑族在北方建立的一個王朝,在將近一百五十年的發展歷程中,這個王朝出現了一位傑出的女性,史稱「文明太后」。這個名字對於今天的很多人來說,是十分陌生的,但文明太后不僅在北魏王朝的發展史上起到了積極的作用,而且在中國歷史的民族融合進程中也有很大的影響。但就是這樣一位女性,在她小的時候,家族卻面臨滿門抄斬的命運。她是怎樣一步步從逆境中掙扎出來,最終走上權力巔峰的呢? 第二講 手鑄金人既知書達理,又有姑母馮昭儀的照顧,這些優勢在馮貴人日後的晉升路上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她並未生育皇子,在「母以子貴」的古代後宮,此事居然成了她的一大幸事。這看起來似乎有悖常理,但按照北魏皇室的規矩,卻又在情理之中。究竟是什麼原因,使馮貴人順利「通關」,繼續她通往權力頂峰的征程呢?在此之後,她又要經歷怎樣的考驗? 第三講 投火自焚馮皇后的傳奇一生充滿了坎坷。就在她成為皇后,志得意滿,似乎一切都要步入正軌的時候,卻遭遇了一次致命的打擊,在此之後,她出人意料的舉動震驚了所有的人。究竟是怎樣的一件變故,讓馮皇后原本平靜安寧的生活發生徹底的改變?馮皇后的驚人之舉反映了她怎樣的個性 第四講 陸麗遇害北魏文成帝拓跋濬登上皇位的過程可謂一波三折、險象環生,充滿了戲劇性。在這件事情上,有一位大臣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沒有他的挺身而出,就不會有文成帝的登基,自然也就沒有如今的馮皇后和將來的馮太后。文成帝和馮皇后的這位恩人是誰?在朝廷和馮皇后再次陷入危機的時刻,這個人又是以什麼樣的,方式說明馮皇后重整旗鼓的呢? 第五講 密定大策馮太后小時候曾經歷滅門之難,儘管當時境遇悲慘至極,幸好還有姑母可以依靠。而今時過境遷,姑母、丈夫先後去世,新皇帝年齡尚小,陸麗之死更讓這個國家的所有重擔全都壓在了馮太后一人的肩上。為保住江山社稷,讓百姓免於戰亂之苦,她必須挺身而出,收拾亂局,力挽狂瀾,除掉姦臣。初涉政壇的她,能否經受住這次嚴峻的考驗呢? 第六講 誅殺乙渾馮太后密定了四項大策,為除掉乙渾做準備,可是乙渾畢竟手握重權、黨羽眾多,要除掉他談何容易!而且馮太后誅殺乙渾只能一舉成功,否則打草驚蛇,乙渾謀反發動兵變,勢必會引起一場不小的動亂,到時不僅江山社稷難保,還會導致生靈塗炭、百姓遭殃。因此,誅殺乙渾是一件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任務。為此,馮太后和小皇帝拓跋弘還要做哪些必要的準備呢? 第七講 臨朝聽政馮太后臨朝之初已「顯示出某種帶有政治家色彩」的魄力與智慧。但由於欠缺經驗,此時的她同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政治家相比,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當時的北魏積弊既深,改革已迫在眉睫。在臨朝之初,面對諸多難題,需要首先理清思路,確定重點。馮太后的改革措施將會從哪些領域開始,她能否在成長為真正成熟的政治家的路上邁出有力的步伐。 第八講 重用高允教育是強國的基礎,重視辦學,可以為國家輸送優秀人才,對於國家的長治久安和各項改革的順利推進都具有深遠的影響。因此,馮太后臨朝之初尤其重視教育。然而,要廣泛地設立學校,將北魏治理得更好,光靠太后和小皇帝兩個人的力量還遠遠不夠,需要有得力的助手以及切實的後續措施。馮太后準備重用哪位大臣來完成她的教育強國改革措施?她是否用對了人? 第九講 李奕遇難臨朝聽政僅僅三年,馮太后就退出了北魏的權力中心,把國家大事交給兒子拓跋弘來打理。這位年輕的皇帝雖非馮太后親生,卻是她親自帶大,母子關係一直非常融洽,尤其是在丈夫離世後,馮太后更是奮力誅殺乙渾,力保拓跋弘皇位不倒。然而,讓她意想不到的是,就在她打算從此退出權力中心,含飴弄孫、頤養天年之時,一張針對她的大網正在悄悄展開……在北魏的朝堂內外,究竟發生了什麼蹊蹺的事情?誰又會成為這場爭鬥的最終勝利者呢? 第十講 太后無奈太后交權讓獻文帝親政,原本是出於對兒子的信賴,可獻文帝為什麼非要殺掉太后深愛的情人,以及曾經立下赫赫戰功的忠臣,自行割裂母子親情?剛剛臨朝就兵不血刃誅殺乙渾的馮太后,面對身居要職的臣子被自己養育多年的兒子冤殺的慘劇,卻只得忍氣吞聲,絲毫沒有作為,這樣的表現同她情感熱烈、智謀過人、殺伐決斷的個性形成了鮮明的反差,這又是為什麼呢? 第十一講 禪位風波人往往需要經歷多次蛻變,才能練就卓越的能力或品質。從民女到普通政治家,再到成熟的政治家,馮太后也經歷了曲折而辛酸的蛻變過程。李弈的死使她恍然大悟:對政治家而言,在權力和家庭之間,她只能選一個。在做出最痛苦的抉擇之後,不斷的隱忍和退讓終究無法緩解太后和皇帝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這種矛盾會以什麼樣的方式漸漸呈現在人們面前?它對朝政將產生怎樣的影響? 第十二講 兩股勢力拓跋弘的禪位風波在經歷了轟轟烈烈的宮廷鬧劇之後,似乎已經平息了。然而,當我們回顧和分析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時不難發現,暫時的相安無事,也只是馮太后和獻文帝之間妥協的結果,他們彼此的爭鬥仍舊暗流湧動,甚至有越演越烈之勢,終將以某種形式爆發出來。那麼,我們應該如何看待禪位風波及其演變的過程?又從這個過程裡,我們還能推測出哪些耐人尋味的細節? 第十三講 京師戒嚴在短短幾天的時間裡,北魏朝廷內外竟然接連發生了一系列重大的變故:朝廷降詔京師內外戒嚴、京師軍隊都迅速撤離、太上皇飲毒酒暴崩、太后稱制……奇怪的是,在此期間,所有人卻都出奇地平靜,這究竟是怎麼回事,是否與馮太后和獻文帝之間的矛盾有關?拓跋氏政權能否經受得住這一系列變化的考驗? 第十四講 兵變主謀從前述的降詔、戒嚴、撤軍等一系列行動來看,針對馮太后的這次未遂的兵變,一定是經過周密計畫和部署的。太上皇不可能對其中的每一個環節都親歷親為,而是要將任務分配給不同的人去執行,他身邊一定有多名重要的參謀和幫手。究竟誰是太上皇發動兵變的左膀右臂?當馮太后瞭解到相關的情況時,她將採取怎樣的行動? 第十五講 再次臨朝太上皇拓跋弘和自己的一些心腹策畫了一場針對馮太后的兵變陰謀,企圖此迫使她退出北魏的權力核心,政治經驗豐富的馮太后很快粉碎了這場兵變,太上皇拓跋弘在一夜之間暴崩。於是,馮太后不得不再次從幕後走向臺台前,開始了她的第二次臨朝聽政。在經歷過這場巨大的政治地震之後,她會採取哪些措施收拾眼前混亂的局面呢? 第十六講 特殊關係馮太后對拓跋宏一直懷有戒心,因為擔心這位小皇帝過於聰明,難以控制,甚至有廢帝另立的打算,但在長期的相處中,馮太后和拓跋宏這對祖孫的感情卻與日俱增。他們之間究竟發生過怎樣的情感波折?在改變態度之前和之後,馮太后是怎樣對待這位聰慧過人的小皇帝的? 第十七講 文治功績馮太后一生中有過兩次臨朝聽政的經歷,在第二次臨朝聽政期間,她親自教育培養了鼎鼎大名的孝文帝,所以後來才有了影響深遠的孝文帝漢化改革。馮太后死後諡號「文明」,史稱文明太后,說明後世認為她的主要貢獻不是武功,而是文治。在執掌朝政的時間內,她在文治方面具體都做了什麼呢? 第十八講 不歸皇陵馮太后下定決心改變北魏各種落後的制度和生活方式,因此,她既要在自己的有生之年為改革奠定堅實的基礎,也須對後事做好安排,以避免百年之後改革中斷,甚至發生倒退的情況。在即將走向生命盡頭的時刻,她將對自己的後事做哪些具體的安排,還有哪些事情實在棘手,只能交給孫子拓跋宏去處理呢? 第十九講 遷都洛陽孝文帝清楚地知道,要進一步深化改革,必須將京師遷到中原,以便更好地實現鮮卑文化與漢文化的融合。然而,當其在位之時,北魏在平城建都已逾百年,許多鮮卑貴族和大臣早已立基於此,遷都的決定將觸動既得利益者的利益,這個過程中的困難可想而知。馮太后在生前是否預料到了遷都的難處?她在去世之前是否就此做出過安排呢? 第二十講 實現遺願馮太后第二次臨朝稱制的時間長達十四年,在此期間,她親自領導和指導孝文帝進行了一系列制度性改革。在她去世後,孝文帝繼承她的遺志,繼續邁進改革的步伐。馮太后和孝文帝所採取的改革措施的本質是什麼?能否在提升國家實力、提高人民生活水準方面見到實質性的成效,我們今天為什麼要將馮太后和孝文帝視為古代改革事業的光輝典範? 附錄:北魏帝系一覽表

商品規格

書名 / 千古一后: 北魏文明太后
作者 / 周思源
簡介 / 千古一后: 北魏文明太后:作者力圖為功勳卓著卻被正史忽略的馮太后發出不平之鳴,塵封歷史的面紗也由此揭開。這位孝文帝改革幕後推手的人生與她所生活的時代一樣,充滿了傳
出版社 / 創智文化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3880202
ISBN10 / 9863880205
EAN / 9789863880202
誠品26碼 / 2681106871008
頁數 / 380
開數 / 25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內文 : 第一講  起伏人生

  北魏是中國歷史上南北朝時期由鮮卑族在北方建立的一個王朝,在將近一百五十年的發展歷程中,這個王朝出現了一位傑出的女性,史稱「文明太后」。這個名字對於今天的很多人來說,是十分陌生的,但文明太后不僅在北魏王朝的發展史上起到了積極的作用,而且在中國歷史的民族融合進程中也有很大的影響。但就是這樣一位女性,在她小的時候,家族卻面臨滿門抄斬的命運。她是怎樣一步步從逆境中掙扎出來,最終走上權力巔峰的呢?
  文明太后是北魏王朝的一位皇后,但是她的影響力卻遠遠超出了一個王朝的侷限,北魏的鮮卑族在她的帶領下,整體性地融入漢族,創造了中華大地上民族融合和文化融合的光輝典範,在中國歷史的長河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作為一個王朝的皇后,她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胸懷和視野?她的一生當中又有著怎樣曲折的經歷?
  本書介紹的這位卓越女性是北魏的文明太后。有讀者一見「千古一后:北魏文明太后」這幾個字,也許不免疑竇頓生,而且是一連串懷疑:北魏?莫不是魏晉南北朝的北朝那個北魏?北魏在古代史上不用說無法與夏、商、周三代以及統一天下的秦、漢、唐、宋、元、明、清相提並論,連聲名顯赫的春秋戰國的魏和三國的曹魏似乎也不如。北魏的太后還能有多大說頭?這個北魏文明太后連聽都沒聽說過,豈能是「千古一后」,莫非是故意炒作不成?
  文明太后?這個太后是否做事特別文明,故以名之?
  這「文明」是否如今不時見諸於報刊掛在嘴上的「精神文明」、「物質文明」的那個「文明」?
  也難怪,當今絕大多數人的歷史知識都來自於中學歷史課上,還有一些則受電視劇的影響。現在中學歷史課時少,教材簡單,近現代史又占去很大比重。其他中國史部分涉及南北朝的,重點多放在五胡十六國和南朝上,北魏通常只對孝文帝的漢化改革略加評述,講不到這位太后。即使提到,也只是一帶而過,所以大家對她普遍比較陌生。
  其實北魏很不簡單。南北朝的南朝是宋、齊、梁、陳,北朝主要就是北魏。由於長期以來受正統歷史觀的影響,史學界的專家學者大多數比較重視在東晉基礎上建立的南朝,而忽略主要由北方少數民族建立的北朝。二十世紀出現了不少研究北朝史的大家,這種局面得到了根本性的扭轉。發行量極大、影響極其廣泛的《現代漢語詞典》後面附錄的中國歷代年表,北魏就佔有相當大的篇幅。北魏立國將近一百五十年(西元三八六~五三四年),統一中國北方近一百年(西元四三九~五三四年),時間長短跟偏安南方的東晉(西元三一七~四二○年)差不多。二十四史中不僅有一部《魏書》,而且篇幅比不少其他朝代的史書還長。
  這位北魏文明太后(約西元四四二~四九○年)是北魏第四位皇帝文成帝拓跋濬的皇后。由於她一生最突出的政績不是武功而是文治,所以死後諡「文明」,後世都稱她為「文明太后」。中國古代史上太后無數,我認為這位北魏文明太后風華絕代,最為傑出,無與倫比,堪稱「千古一后」。她是一位在很長時期內被人們忽略了的卓越女性。
  有讀者可能會說:「千古一后」怎會是她?中國古代史上太后臨朝稱制(聽政、專政)就是俗稱「垂簾聽政」者大有人在,光是漢末就有四位,馮太后死後北魏還出了一個臨朝聽政的胡太后呢。「千古一后」不應該是武則天嗎?要不就是漢朝的呂后或者清朝的孝莊太后,還有慈禧太后呢!二○一一年紀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代替六歲的宣統皇帝溥儀頒發清帝遜位詔書的就是已故光緒皇帝的妻子隆裕太后,她在終結兩千餘年的帝制上的作用也應該給予積極評價。憑什麼說北魏文明太后是「千古一后」?
  口說無憑,比較為證。不比不知道,一比就明瞭。我們用三條標準加以比較:
  一、文明太后在當時的作用
  二、當太后的時間長短
  三、其對後世的影響
漢高祖劉邦的皇后呂雉,輔佐劉邦奪取天下有功。雖然她正式以太后掌權史稱「高后」的時間為八年(西元前一八七~西元前一八○年),但實際上在惠帝時的七年中實權已經落入她之手。所以歷代史家習慣上稱她為「呂后」而不是「呂太后」。她當太后期間雖然也有一些德政,但是沒有特別重大的建樹,對後世更談不上什麼重要影響。呂后過於重用呂家子弟,引起劉邦子弟和眾多大臣的強烈不滿,好不容易統一的天下差一點陷於分裂與內戰。她顯然不能被稱作「千古一后」。
  武則天影響與掌控朝政前後長達五十年之久。她上承唐太宗貞觀之治,下開唐玄宗開元盛世,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影響力的女性。她當太后臨朝聽政七年。由於她當了十五年皇帝,連朝代名字都從「唐」改成了「周」,所以古今史家論述武則天一生主要把她看作皇帝,不以太后論。
  慈禧太后掌權長達四十七年(西元一八六二~一九○八年),中國歷史上論太后掌權時間之久,對朝政社稷影響之大,非她莫屬。但慈禧昏庸無能,窮奢極欲,內政不修,外交屢敗,喪權辱國,禍國殃民,實為民族罪人,不足取。
  至於這些年來聲名大噪,據說「輔佐了清朝初期三代皇帝」,在幾件影響歷史進程的重大事件中發揮了關鍵性作用,被稱為「傑出政治家」的孝莊太后,其實都是由於幾部電視劇反覆渲染的結果,這些功績也主要是根據野史、傳說和大量虛構的感情戲。她在政治上的「作為」則是加入無數添加劑後被一而再、再而三地放大了的。有興趣者只要翻翻《清史稿》卷二一四〈后妃傳〉,便會立即注意到,關於她的記述只有寥寥七八百字。由於清廷有嚴格規定,「國初故事……太后不預政」。因此儘管順治、康熙都很孝順,康熙還將關於罷黜大臣的事「多告而後行」,但是直到康熙二十六年她以七十五歲高齡去世為止,並沒有這位太后在任何重大政治事件中有什麼具體言行的記錄。因此許多大部頭歷史著作壓根就沒提到這位孝莊太后,更遑論她有什麼偉大功績與後世影響。電視劇實在厲害,它在娛樂與消費中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的精神世界,甚至正在重塑中國人的歷史觀。
  那麼北魏馮太后又如何呢?首先,我們來看她在當時所發揮的作用。
  馮太后在她掌權的年代有三大功績。
  一、維護了來之不易的中國北方之統一。
  自從晉朝八王之亂後,中國北方經歷了「五胡十六國」一百二十多年的戰亂,有時候北方同時存在好幾個割據政權。戰禍連年,田園荒蕪,民不聊生。直到西元四三九年,北魏太武帝統一北方,情況才得以改變。馮太后開始掌權時距離這次統一只有二十七年。她兩次粉碎了可能導致國家分裂、民族混戰的政變陰謀,維護了中國北方的統一,為幾十年後的隋唐大統一、大繁榮奠定了堅實的政治和疆域基礎。
  二、進行了一系列重要的制度性改革。
  改革分臨時的政策性改革和長遠的制度性改革兩類。制度性改革具有相對成熟、穩定、長久的特點。在馮太后領導下實行的均田制、三長制和租調制,大大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發展,使北魏國力達到鼎盛。這些制度被隋、唐繼承改進,對經濟大繁榮產生了重要影響。
  三、教育幼帝。
  馮太后親自教育和培養了孝文帝,使改革事業在她身後得以繼續進行、發揚光大,這一點馮太后比武則天強得多。武則天和幾個兒子關係一直不融洽,長子、次子不是死去,就是被貶,當了皇帝的中宗和睿宗先後被她所廢,內鬥內耗沒完沒了,直到她死去。
  其次,我們來看馮太后當政的時間有多長。馮太后至少從西元四六六年起就實際上控制朝政,影響長達二十四年。其中以太后身分兩次「臨朝稱制」便有十七年之久,比呂后的八年、武則天的七年加起來還長。
  最後,再來看馮太后對後世的影響。世界上從古至今都有一些民族國家曾經合在一起幾十年、幾百年甚至近千年,其中一些國家曾經非常強大,疆域橫跨歐亞大陸,後來幾乎一夜之間就土崩瓦解。為什麼?關鍵是它們只有政治上的結合,民族上的聯合,而沒有在文化上實現融合。文化是政治的根基和靈魂,是國家和民族內部的凝結劑與潤滑劑。缺乏長久文化融合的不同民族,就不會有牢固的國家認同,就會缺乏對異族文化的寬容和包容。一有風吹草動,各個文化差異很大的民族就會紛紛分裂出去,甚至兵戎相見,成為死敵,造成極大的社會動亂與破壞。
  眾所周知,西元五世紀末鮮卑族北魏孝文帝大刀闊斧地進行了一系列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漢化改革,這是中國古代史上少數民族領袖帶頭將本民族融入漢族,從而為結束北方長期戰亂,開創三百餘年的隋唐政治統一、經濟繁榮奠定了堅實的文化基礎。北魏孝文帝成為以文化融合促進民族融合的偉大典範,而孝文帝漢化改革的實際推動者是他祖母馮太后,也就是這位文明太后。孝文帝的改革思想主要就來自於馮太后對他從小進行的教育。
  所以我認為文明太后是「千古一后」,並不為過,而且是實至名歸。
  馮太后的一生非常坎坷,經歷了四次大難,極富傳奇色彩,其中有不少事件驚心動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