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那些人那些事: 魏卷 | 誠品線上

三國那些人那些事: 魏卷

作者 陳瓷
出版社 創智文化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三國那些人那些事: 魏卷:本書的主旨即在於不迷戀英雄,視英雄只是傳說。作者將《三國演義》裡那些叱吒風雲的英雄,挺槍躍馬,從英雄榜上請下來,坐在你和我的對面,就是你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本書的主旨即在於不迷戀英雄,視英雄只是傳說。作者將《三國演義》裡那些叱吒風雲的英雄,挺槍躍馬,從英雄榜上請下來,坐在你和我的對面,就是你和我。讓我們從三國裡找尋人生的夢想,從人生裡找尋三國的真相。 越是成功的文學作品,作者的個人傾向越明顯。《三國演義》最明顯的傾向就是「尊劉抑曹」。在「尊劉抑曹」的傾向下,出於文學塑造的需要,就必然對歷史進行一些曲解,也就使讀者誤讀了歷史。揭開《三國演義》的文學面紗,我們會發現諸多被誤讀的人物的另外一面。只需把這些人從大雄大奸的殿堂上請下來,讓他們和你我一起呼吸,就會很容易地品出他們的喜怒哀樂。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陳瓷本名陳振永,山東新泰人,教師,目前任教於山東新泰市第一中學。近年沈醉於三國歷史研究,著力於對歷史人性解讀,注重推導歷史細節,尤其重視補充歷史記載的空白。著有《三國那些人那些事》(五卷本系列作品,江西人民出版社),《告訴你一個真三國》(二人合著,二○一○年九月,新華出版社)、《三國局外人》(崇文書局,即將出版)。個人歷史觀: 歷史就是見過,重要的是看到了誰。 歷史就是來看,重要的是遇上了誰。 歷史就是經過,重要的是和誰在一起。 歷史的價值在於還原真相。 歷史的魅力在於沒有真相。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易品三國,亦品人生(代序)閱讀小提示何處覓江湖第一章 曹操的「疑似」族弟夏侯惇一 血親將軍 曹操的DNA問題 曹操基因疑似夏侯二 風烈將軍 愛臭美的瞎眼將軍 拔矢啖睛的可能原因 夏侯惇曾是少年殺人犯 一張可憐巴巴的肉票 把我這張肉票撕了吧三 「常敗」將軍 曹操的驚人禮物 和曹操是哥們 「常敗」將軍戰功偉 種地的功勞可不小 魏晉大功臣四 書香將軍 軍營有書香 三國時代的裸捐 夏侯楙出軌了第二章 曹操的連襟夏侯淵一 尚義將軍 棄子撫孤 張飛很黃很暴力 三國「飆馬」運動 三國頂罪事件二 西部獵豹 封侯大典上的想像 西部獵豹初顯身手 西部獵豹的速度 西部獵豹的威力 西部獵豹的戰術 西部獵豹的功績三 血灑漢中 死亡命令 這就是天理 毛澤東論夏侯淵 戰友啊戰友第三章 曹氏第一人曹仁一 荒唐青春 搗蛋鬼和壞小子 年輕幹部和黑幫大哥 由黑洗紅二 曹氏第一 初露頭角 夢想實現了 搞笑背後是搗蛋 曹操泡妞,曹仁收場三 曹氏棟梁 曹仁在官渡之戰中 曹仁在赤壁之戰中 曹仁與美男子們的較量四 天人將軍 天人將軍是如何煉成的 勇 謀 忠第四章 三國大富翁曹洪一 棄官從戎 做官 棄官 升官 募兵 籌糧 中郎將 驃騎將軍二 失意相隨 機會 壓抑 孤獨三 死亡時間四 沒有謎底 謎底一 謎底二 真正的謎底第五章 抑鬱症患者曹休一 曹氏家駒 戰亂寶寶 抑鬱少年 吾家千里駒二 無敵疆場 下辯之戰 東吳剋星三 輔政情結 比綠帽子還難堪的烏紗帽 為什麼輔政團隊裡沒有我? 千古之謎 可能的陰謀四 石亭之敗 揚州待機 周舫餡餅 石亭潰營 夾石逃生 心魔作祟第六章 曹營戰神張遼一 職場風雲 張遼的祖先真冒失 從公務員起步 最後的跳槽 跳槽非關忠誠二 歷歷戰功 火箭幹部 心理學和口才學 與曹操同車 複合型人才最吃香三 逍遙戰神 《三國演義》有敗筆 只有永遠的利益 曹操才有錦囊妙計 八百人要去打十萬人嗎? 東吳患上「恐遼症」 羅貫中讓兩個大男人合葬 「徐跑跑」和「宋跑跑」誰也跑不過「孫跑跑」四 英雄之死 到老你也是個打工仔 如果長江能夠喚回曾經的激情第七章 三國「快男」于禁一 三國「快男」 《三國演義》裡的超級菜鳥 專家炒作的「快男」 從原始股到績優股二 水淹七軍 「不是戰鬥」的戰鬥 曹哥很生氣,後果不嚴重三 性格歸因 不要迷戀英雄 英雄只是傳說 是誰讓你們裸奔 朋友是用來出賣的四 心靈鐐銬 給自己立起牌坊又為娼 曹丕「畫」死于禁第八章 三國「香水男人」荀彧一 末世清流 娶了太監的女兒 悲壯地掀開了新娘的蓋頭二 巫師預言 第一個巫師式預言 第二個巫師式預言 第三個巫師式預言 第四個巫師式預言 第五個巫師式預言三 導師預言 第一個導師式預言 第二個導師式預言 第三個導師式預言 第四個導師式預言 第五個導師式預言四 欲忠反奸 誰的眼淚在飛 因為靠近所以受傷 赤壁之戰中曹操敗於荀彧 怎麼死並不怎麼重要第九章 三國第一毒士賈詡一 毒計亂世 毒士發現毒士 客串了一把段太尉的外孫 東漢第一毒計 三國三大毒士 毒士中的戰鬥機 一隻披著羊皮的羊二 亂世求生 一隻離開狼群的羊 因為離開所以信任 一個恐怖的名字 不追與追之間三 妙計頻頻 降袁與降曹之間 同而不和 赤壁之戰本來可以沒有的 史上最簡潔離間計四 三國宅男 賈詡常用的十大詞語 低調太尉 老宅男死了第十章 雅歌將軍張郃一 走向中原 無厘頭的「袁紹規律」 他也是官渡之戰的主角二 鎮守漢中 當雅歌將軍遭遇白地將軍 三國唯一民選幹部三 決勝街亭 憂傷的雅歌 曹真被諸葛亮唬弄了 馬謖豈是完全的庸才 馬謖到底是怎麼死的 張郃的「吸星大法」 「說退」諸葛亮 史上只有張郃做過的官四 星隕木門 張郃與司馬懿的第一次對決 張郃與司馬懿的第二次對決 張郃與司馬懿的第三次對決(終極對決) 難逃的對決大結局第十一章 三國第一冤鄧艾一 司馬門下 艾艾,你娘喊你回家放牛 這個名字你也配嗎? 做人不要太艾艾 遇見司馬懿◎三國真正第一大功 既生艾,何生維? 艾艾回來了 「說死」諸葛恪 一顆司馬心二 苦手苦戰 鄧艾連續第二次勝出 鄧艾連續第三次勝出 鄧艾連續第四次勝出 真正的苦戰才剛剛開始三 百死不死 一錯 二錯 三錯 四錯 五錯 六錯 一死 二死 三死 四死 五死四 生前死後 死亡倒數計時:四 死亡倒數計時:三 死亡倒數計時:二 死亡倒數計時:一 死 艾艾,你娘喊你回家放牛話說天下大勢

商品規格

書名 / 三國那些人那些事: 魏卷
作者 / 陳瓷
簡介 / 三國那些人那些事: 魏卷:本書的主旨即在於不迷戀英雄,視英雄只是傳說。作者將《三國演義》裡那些叱吒風雲的英雄,挺槍躍馬,從英雄榜上請下來,坐在你和我的對面,就是你
出版社 / 創智文化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5850975
ISBN10 / 9865850974
EAN / 9789865850975
誠品26碼 / 2680916661007
頁數 / 510
開數 / 25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內文 : 第七章 三國「快男」于禁

*繞著彎子說這麼多,其實就是想說,于禁就是幸運的「曾軼可」。
*當一個人把活著作為第一選擇時,他是不是捨棄了很多比活著更有意義的東西?
*整曹植,整曹洪,整魏諷,整丁儀,曹丕都有絕招,但是都遠遠不如整于禁來得有藝術性。

于禁悼詞
  于禁,生年不詳,二二一年因病去世。泰山巨平(今山東泰安)人,官至左將軍,封益壽亭侯,諡號厲候。于禁在一九四年投奔曹操,成為曹魏集團的萌芽力量。破黃巾,討呂布,攻張繡,于禁所向無敵,官渡之戰立奇功,成為曹魏集團的骨幹。于禁以法家思想治軍,殺氣騰騰,持軍嚴整,降服故友昌豨後又以法斬之,曾帶領數十人奉命解除朱靈軍權。二一九年,關羽包圍樊城,于禁率七軍馳援,遭遇漢水氾濫,向來以軍法嚴格要求別人的于禁,放棄抵抗而投降,關羽敗逃後,于禁滯留東吳,二二一年,于禁被孫權作為「效忠」曹魏的道具,引渡回國。曹丕以「于禁降敵,龐德義死」的高陵畫像羞辱他,他因此發病而死。

以法立威名,時窮節全失,
成敗亦偶然,英雄皆傳說。



一 三國「快男」
《三國演義》裡的超級菜鳥──
  《三國演義》裡,劉備一方的武將大都光芒四射,至於關張馬黃趙,那更是與日月同比輝。而曹操一方的武將,大多是暗淡無光,只有張遼、許褚、典韋勉強還算是有點兒「星光」。至於于禁,更像是一個菜鳥。第五十八回,馬超向曹操「挺槍直殺過來」,于禁出迎,八、九個回合就被淘汰,張郃出陣,硬是打了二十個回合,再後來曹洪更是發揮出色,居然堅持了四、五十個回合。馬超面前,曹洪和張郃是菜鳥,按照回合比例,于禁則是超級菜鳥了。緊接著後面第五十九回,于禁從背後射了馬超一箭,居然被他閃過去,還把自己人李堪給射死了,馬超回馬來殺于禁,于禁嚇得拍馬便走。這個喜劇一般的戰鬥場面,在突出馬超神勇的同時,也說明了于禁是一個垃圾武將。菜鳥本來沒有錯,但是菜鳥出來領兵就是錯了。第四十五回,「群英會蔣幹中計」,曹操斬了蔡瑁張允,于禁和毛玠接替二人帶領水軍,其結果大家都知道了。第四十六回,羅貫中藉諸葛亮之口表達了對菜鳥于禁的不屑:「吾聞曹操換毛玠、于禁為水軍都督,這兩個手裡,好歹送了水軍性命。」
  《三國演義》裡的超級菜鳥于禁在曹魏集團裡其實是一個超級大咖(當然投降關羽後一文不值了)。于禁與樂進、李典、呂虔同屬於曹操時期的早期重要將領,多次攻城拔寨,斬將殺敵,深得曹操器重。
  據《三國志》,二○六年曹操上表為于禁、張遼、樂進三人請功,說于禁三人「武力既弘」(武功高強),那于禁絕不會還不如史書上無任何武功記載的曹洪。論武功,于禁可能不是馬超的對手,但是絕對比曹洪高,甚至可能還比張郃高。張郃,在正史裡也是「以巧變為稱」。《三國志》有一個特點,對武功高的人都有明文記載,可是《三國志》並未描述張郃的單兵作戰能力,倒是多次提到于禁斬殺敵將。曹操在那次請功時還說于禁等人「無堅不陷」,哪裡有困難往哪裡去,看來于禁也不是一見馬超就「拍馬便走」的膽小鬼。據《襄陽耆舊記》(東晉‧習鑿齒),蔡瑁投降曹操後,官運亨通,「遂為魏武從事中郎、司馬、長水校尉、漢陽亭侯」,最後壽終正寢。另據《三國志‧江表傳》,蔣幹雖勸降周瑜失敗,但並無盜書中計之說。既如此,便無于禁帶領水軍一事。赤壁之戰,于禁應該沒什麼責任。
  那次請功,曹操是把于禁排在第一位的。即使是在《三國志‧樂進傳》裡,在記錄請功的結果時也是把于禁排在第一位:「於是禁為虎威(將軍);進,折衝(將軍);遼,盪寇(將軍)」。
  曹操時代,外姓將領鮮有都督大軍遠征者,能做個前鋒就算是重用了。張郃、徐晃大多是被夏侯淵都督,張遼大多是被夏侯惇都督,樂進多和李典、張遼等組合使用。當然,戰事頻繁時,曹家班忙不過來,外姓大將就有機會領一小股部隊過過元帥的癮。例如,張遼曾經都督張郃、牛蓋深入天柱山討伐小蟊賊陳蘭、梅成,帶的兵肯定不多。可是,于禁是個例外,二一九年,曹操一下子拿出七支部隊讓于禁帶領去和關羽過招。樊城,與劉備和孫權的地盤接壤,曹操必須派最有能力也最靠得住的人去,這個人,他選擇的是于禁。《三國演義》第七十回,「水淹七軍」的「七軍」,羅貫中只說「七支重兵」,「皆北方強壯之士」,並沒有說有多少人。可是,《三國志‧呂蒙傳》中記載:「魏使于禁救樊,羽盡禽(擒)禁等,人馬數萬」,看來,于禁當作大禮送給關羽的「七軍」,是真正的「重兵」。
  曹操時代,能帶這麼多士兵的外姓將領,唯于禁一人而已。
  曹操為什麼如此器重于禁呢?
專家炒作的「快男」──
  那天在某地看到一選秀節目的海選場面,好傢伙,比官渡之戰赤壁之戰襄樊之戰漢中之戰的人還多!那麼多人選秀,進十強的才有幾個?哦,十個!可是,誰能說出二○○九年全國「快女」(中國大陸的選秀節目)十強中,其中有一個曾軼可。曾軼可在進前七時被淘汰了,可是現在似乎她最紅。為什麼?專家推薦唄!傳說中的「中國校園民謠之父」高曉松和所謂「中國原創音樂教父」沈黎暉使出吃奶的勁來力挺曾軼可,「臺灣偶像男孩之父」包小柏不滿曾軼可晉級憤然退出評委團,更讓大眾對曾軼可產生了興趣,結果,唱歌綿羊音的曾軼可紅得一塌糊塗。
  繞著彎子說這麼多,其實就是想說,于禁就是幸運的「曾軼可」。當年埋沒行伍之間的他經專家炒作,成了曹操初期提拔最快的「快男」。三國時候,想通過從軍博取功名的人比今天做「快女」夢的人還多,可是,在講究名氣門第的東漢末年,是金子卻被埋在死屍堆裡的將才又有多少!曹操的三十萬青州軍裡,難道沒有第二個第三個第四個「于禁」嗎?
  這個力挺于禁的專家,就是在《三國演義》裡被諸葛亮罵死、實則壽終正寢的王朗。王朗當時是曹操的司空軍事(相當於總後勤部或總裝備部總司令),絕對核心人物,並且他以學識著稱,資格又老,是曹軍內部的權威專家。
  于禁出生在泰山腳下,沒有什麼背景,規劃人生時,他似乎只有兩個選擇:做泰山石敢當或做泰山挑夫。做泰山石敢當需要有法術,于禁肯定沒有。做泰山挑夫太累太苦,于禁似乎不情願。
  濟南、樂安的黃巾賊徐和、司馬俱絲毫不怕泰山奶奶的法力,在泰山周邊大搞恐怖活動,濟北鮑信招募反恐部隊。鮑信,泰山郡平陽縣(今山東省新泰)人。在今天,從新泰乘車去泰山,走京福高速公路,不到一個小時的路程。鮑信給新招募的士兵點名,一個叫于禁的士兵,腰板挺直,目光鋒銳,聲音洪亮,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一問,于禁和他是老鄉,親不親,家鄉人,他就給了于禁一個不大不小的「官」:都伯。都伯是曹操創的一個「官」,曹操在〈步兵令〉裡說:「伍中有不進者,伍長殺之;伍長有不進者,什長殺之;什長有不進者,都伯殺之。」五人為「伍」,領頭的是「伍長」;十人為「什」,領頭的是「什長」;都伯,相當於後來的百夫長,是統帥百人的最下級軍官。唐代詩人楊炯有詩為證:「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從一開始,于禁的「殺氣」就被鮑信發現了,所以讓他做可殺「什長」的都伯。可是,沒等于禁開禁殺人,他的鮑老鄉就因為救曹操而被黃巾賊殺了。曹操高額懸賞鮑信的遺體,未找到,他就找人用木頭刻了鮑信的模樣,然後祭奠山寨版鮑信。
  這一天,曹操正對著山寨版鮑信傷心,有人來報:泰山那裡有一個叫于禁的,領來了六、七十人,說是鮑烈士的部下。雖然按照曹操的〈步兵令〉,都伯手下都應該有一百個人,可是,因為戰鬥減員,都伯手下往往只有六、七十人。曹操才懶得問于禁是誰呢,他說:「把這個『于』什麼,編進景興(王朗的字)的部隊裡吧,他管著後勤軍需,虧不了鮑將軍的部下!」過了幾天後,王朗來找曹操,神神祕祕地說:「主公,有一個叫于禁的兵十分了得……」曹操眼裡的兵就是螞蟻,他問:「于禁是誰?」王朗說:「這個于禁,以前在允誠(鮑信的字)手下做都伯,前幾天來投奔主公……」曹操這才恍然大悟,依稀回憶起是有這麼一回事兒。王朗說于禁具備大將軍的才能。曹操笑了:「有這麼誇張嗎?我自己還不是大將軍呢!」當時的大將軍是袁紹。
  王朗說一個都伯能做大將軍,和說小鄰長能做行政院長一樣不靠譜,他這樣說很明顯有炒作的意味。《三國志》上說王朗「著易、春秋、孝經、周官傳,奏議論記,咸傳於世」,看來他善於搞宣傳,應該精通炒作學。他要是不這樣炒作于禁,曹操能注意于禁嗎?為什麼王朗如此熱衷炒作于禁呢?紅包?《魏書》上說王朗清儉自律,親家的禮他都不接受,更不用說于禁了。再說于禁可能也拿不出錢來。「潛規則」?更不可能了。那就只能說王朗是伯樂了。《魏略》上說,王朗「常譏世俗有好施之名,而不恤窮賤」,如此看來,王朗是「恤貧賤」的,于禁當時應該是屬於「貧賤」階層的。可是,數不勝數的「貧賤」,王朗又為何唯獨極力推薦于禁?應該說是王朗對于禁有惺惺相惜之感。《魏略》記載,王朗「多威儀」,王朗長有一張法官臉,相由心生,王朗應該具有法學傾向,後來他在曹丕稱帝後做了御史大夫,負責全國執法和檢察工作,更說明他是一個法學家了。這樣的一個人,會喜歡怎樣的人呢?答案是很明確的。于禁表現出下級軍官中難得的法學傾向,被王朗發現了。
  有王朗這樣的專家推薦,沒有家世背景的于禁,很容易就成為「快男」了。最起碼,于禁很「快」被曹操叫去面試考察了。很多人才不是連個面試機會也得不到嗎?三國「快男」于禁從此乘上了人生的「快」馬,春風得意馬蹄疾。
從未上市股到績優股──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