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迦牟尼佛廣傳 下 | 誠品線上

釋迦牟尼佛廣傳 下

作者 麥彭仁波切
出版社 聯合發行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釋迦牟尼佛廣傳 下:簡單易讀的鉅作,宛若史詩的經典,十五年後絕美再版唯一一部完整講述佛陀108次生世累劫的經歷追尋人生的應對與頓悟,就從釋迦摩尼的故事開始麥彭仁波切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簡單易讀的鉅作,宛若史詩的經典,十五年後絕美再版 唯一一部完整講述佛陀108次生世累劫的經歷 追尋人生的應對與頓悟,就從釋迦摩尼的故事開始 麥彭仁波切的完滿之作,索達吉堪布的淺顯譯筆 世間的因果循環,苦海的應對引導,都有佛陀來指引! 浩瀚的佛教經典中,蘊藏無數超越現今文明的科學思維與人文智慧,這部《釋迦牟尼佛廣傳》共47萬字,分上下冊精裝,是目前唯一一部講述佛陀累生累世的經歷與故事的書籍,可以說是釋迦牟尼佛的完整傳記。所有故事均選錄自大藏經的菁華,橫跨了無數個世紀,讓我們了解生生世世的過程如何發生。由藏傳佛教界備受推崇的麥彭仁波切(西元1846-1912,舊譯為寧瑪巴大師,蓮花生大師曾說麥彭仁波切將是文殊菩薩轉世)講述撰寫,並由寧瑪派大堪布索達吉譯成現代漢語。 麥彭仁波切博學廣聞,將佛陀的故事做各品目的撰寫。書雖然大部,但每篇故事不長,在索達吉堪布流暢譯筆下,閱讀極為容易,宛若小說故事。使得藏傳佛教弟子心目中,如同一部法典,是每一位佛教徒都必須閱讀的書籍。在西藏大昭的牆上,繪有大幅的唐卡壁畫,就是為了記載、講述書中所記錄的故事。釋迦牟尼佛原為印度王子悉多在榮華富貴中,深感人生無常多苦,遂出家修行,開悟成佛。在根本上,佛法不尚空談,最重實踐。而佛陀在過去的生生世世以來,就是以自己的生命言行演繹佛法,示現眾生。 為了讓讀者能藉由佛像藝術之美、加深體悟廣傳的微妙法旨,在書中我們選錄許多珍貴圖片。這些圖片分別由震旦文教基金會陳永泰董事長珍藏提供、吳文成先生導引解說,而長河藝術博物館館長黃英峰先生,多年來費心請西藏畫師臨摹大昭寺佛陀歷生事蹟的壁畫,一張張精緻唐卡亦收錄本書中。因此,在這部《釋迦牟尼佛廣傳》廣傳中,讀者不僅能從詳述佛陀事蹟的故事獲得啟發,更能藉由佛像和唐卡細細觀想,心領神會,深刻體察豐富的佛教文化與美學內涵。 廣傳裡的非凡事蹟,無一不令人深省;神奇殊勝與不可思議的言行,都是佛陀在親身說法與實證修行。這部殊勝難得的《釋迦牟尼佛廣傳》絕版多年,如今,十六年來在許多讀者的企盼詢問下,絕美復刻再版,讓超越時空的真理重新深刻在每一個有著佛性的子弟心中。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麥彭仁波切(1846-1912) 舊譯為寧瑪巴大師,自幼天賦超凡,七歲即著寫《定解寶燈論》。早在一千多年前,蓮花生大士便曾授記他將成為「弘揚大圓滿的太陽」。在雪域藏地諸教派,共稱其為文殊菩薩化身。 麥彭仁波切曾師事華珠仁波切、蔣揚親哲旺波、蔣貢羅珠塔耶、傑翁晉美多吉等諸位大師。蔣揚上師常說:「喇嘛麥彭外,於今別無學者,他博大的功德與事業,如果加以記錄,較般若經還多。」麥彭仁波切將所有研修之佛教經義,著成廣大論典,其論著全部收集在藏文版《雪域語獅子全知大班智達麥彭降央南迦嘉措全集》中,共計二十六函。 麥彭仁波切雖名揚衛、藏、康區,但其生活簡樸,以帳蓬、糌粑、大茶為生,常年身著一件被煙熏黃的老皮襖。其人格崇高、才識博學、言談和藹,無論各層人士,男女老幼,均賜予不倦教誨。 麥彭仁波切曾對弟子說:「我絕不住世,亦不轉世,我要前往香巴拉剎土。」圓寂前,東方發出巨響;荼毗時,現出文殊菩薩之相;荼毗後,舍利子充滿房屋內外。當時,五色彩虹,縱橫虛空,咒語遍滿方圓六百里,表示圓滿次第圓滿之果相。 法王晉美彭措曾說:「全知上師麥彭仁波切所著的顯密諸論,在七世之內,其無比善說之加持,一世比一世殊勝增上。」又說:「凡是我的傳承弟子,乃至得到點滴之成就,如於三寶生起剎那信心,皆來自於全知上師麥彭尊者的加持與恩賜。」■譯者簡介索達吉堪布生於西元1962年,甘孜爐霍下羅科瑪人,堪布意為法師、教授。幼時即信佛並皈依三寶。西元1982年,捨俗出家,前往色達五明佛學院,師事法王晉美彭措仁波切,潛研佛法,九個月後即被法王任命為堪布。之後通過講論、辯論、著論,成為學院的大堪布。對佛教經義潛心專研甚深,並精研麥彭仁波切的論著。 索達吉堪布學識淵博,從未間斷著述、翻譯,口譯十多部大圓滿法本,筆譯十餘種顯密經論。由於日夜操勞,不停講、譯,漚心瀝血,竟於英年便罹患嚴重心臟病,講經時經常發作,卻從未休息。 西元1990年起隨法王前往世界各地弘法,足跡遍及大陸各省、印度、不丹、尼泊爾、美、加、法、德、荷、英、香港、台灣、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並被推任為美國紐約喇榮顯密中心導師。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六 精進品 勸人學佛求道 桑嘎拉頑強抗拒誘惑 水流拯救萬條魚 清淨發心 具乞要回如意寶 猴王不忘下屬 寶喜以身滿眾生願 妙喜苦行尋寶 金鎧逐步統領四大洲 世尊教化法政 雲馳代龍被啄 蓮面調化惡見眾生 常不輕比丘得名由來 諸多精進行跡七 尋法品 為半偈捨身 為得妙法能捨一切 身做千燈 尋法志堅 不懼萬難 捨物捨身而求法八 禪定品 具蹼救弟 不當國王裝啞跛 永不希求世間利樂 遠離散亂 方成禪定 普行菩提制止邪見 喜求禪定 成辦二利 苦行得禪定 方便度眾生九 智慧品 鏡面國王具超人聰慧 大藥妙智解疑難 以智慧力選擇出家道 不隨波逐流 革夏巴救度沉迷情慾者 以善說遣除惡行 旁生說妙法 以種種身相根除眾生癡暗 智光處處顯 方便度眾不可數 心善則一切皆善十 淨心品 不同佛前之最初發心 供養無量佛 未得授記不喪氣 最終得菩提授記十一 修行品 佛法功德不可思議 佛剎廣大清淨 佛陀壽量無邊 究竟觀想佛陀之法 以觀佛而修止觀瑜伽 日常觀修佛陀法要

商品規格

書名 / 釋迦牟尼佛廣傳 下
作者 / 麥彭仁波切
簡介 / 釋迦牟尼佛廣傳 下:簡單易讀的鉅作,宛若史詩的經典,十五年後絕美再版唯一一部完整講述佛陀108次生世累劫的經歷追尋人生的應對與頓悟,就從釋迦摩尼的故事開始麥彭仁波切
出版社 / 聯合發行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7101914
ISBN10 / 986710191X
EAN / 9789867101914
誠品26碼 / 2681700145000
頁數 / 384
注音版 /
裝訂 / H:精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2X17X2CM
級別 / N:無
重量(g) / 428g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簡單易讀的鉅作,宛若史詩的經典,十五年後絕美再版
唯一一部完整講述佛陀108次生世累劫的經歷
追尋人生的應對與頓悟,就從釋迦摩尼的故事開始

麥彭仁波切的完滿之作,索達吉堪布的淺顯譯筆,
世間的因果循環,苦海的應對引導,都有佛陀來指引!

試閱文字

內文 : 桑嘎拉頑強抗拒誘暱

久遠之前有一王宮名為雄獅王宮,國王名為獅髻,財富豐饒,且如理如法治理國家。他手下有一獅子商主,財富圓滿猶如多聞天子一般。商主娶了與他同一種姓之妻子,釋迦牟尼佛當時即轉生為二人之子,名為桑嘎拉。桑嘎拉外相俊美、可愛,長大後開始學習文字,不久即精通八種觀察法等一切學問。父親為他能安享四季美妙生活,就給他建造了多處不同房舍以供春夏秋冬之用。桑嘎拉妻子所居屋室亦分上、中、下三等,桑嘎拉與妻子在上等屋室中盡度美好時光,兩人還經常以美妙樂音愉悅身心。
桑嘎拉後來在父親面前請求能去海中取寶,父親勸解道:「兒啊,我財富如此圓滿,大米、芝麻等物永遠不會被你耗盡,你盡可隨意享用。我只希望能在自己健在時與你共度快樂時日,等我死後你再去求財也不為遲。」但桑嘎拉不為父親勸說所動,他仍再三祈求能得父親應許。父親深覺兒子可能正被業力催動,最後只好說道:「既如此,你就出發吧。」同時又對兒子提出警告說:「你必然會承受種種痛苦、危險。」
桑嘎拉便集中了五百人欲赴海中取寶,並且帶有施資者、善游水者、張帆者等五種特殊人才。因桑嘎拉想到此次航行能否順利歸來尚難料定,他便備齊大量海上救生設備,諸如木板等各種應急物件一應俱全,桑嘎拉全部收拾妥當後便率船出發。
結果眾人不幸碰到一條大鯨魚,船隻被牠徹底摧毀。幸虧眾人備有木板等救生物,便爭先恐後游向岸邊。借助風力,最後大家被刮向南方海岸。那裡有一銅洲,聚集有眾多羅剎女守護,整個地區被劃分為勝幢歡喜地,與貧乏痛苦地兩塊區域。
當他們即將接近岸邊時,勝幢歡喜地之吉祥幢開始震動,眾羅剎女立刻明自瞻部洲有一商船已被損壞,船上眾人均已漂流至此。羅剎女急忙趕往岸邊,結果發現這些人正往此處游來。她們連忙把自己裝扮成美麗漂亮之女人,梳洗打扮一番後,這些羅剎女說道:「諸位好哥哥,請上岸與我們一同生活,我們大家無拘無束、自由自在豈非再好不過?我們已帶來飲食、衣物、臥具、各種珍珠、藍寶石、右旋海螺,有生之年,這些物品能令我們盡享美滿幸福生活。但你們無論是誰都不要前往南方。」
男人原本就易受美女美色吸引,她們美麗誘惑能束縛住任何男人。聽罷羅剎女所言,眾商人開始一一與她們各自組建安樂窩,不惟快樂生活,還生兒育女、繁衍後代。而桑嘎拉商主則一直在思索:為何她們不讓我們前往南方?為何翻來覆去強調不已?有次等妻子睡著後,他就悄悄起床,腋下夾著一把寶劍就直奔南方而去。結果走到後來,桑嘎拉聽到一片哭訴聲,還有人言道:「悲哉!我等現已遠離父母妻子及所有瞻部洲眾人與國土。」桑嘎拉聽到後稍感恐慌,他屏住呼吸又靜聽片刻,然後鼓起膽子繼續向前走。
不久即來到一座鐵城前,鐵城四周有高大鐵牆圍繞。桑嘎拉想:這鐵城想必應有城門吧。他於是開始四下打探,但仔細搜尋半天,竟連一個老鼠洞都未發覺。此時他發現北方一株高大樹木,隨即他就直奔而去,且爬上高高樹幹,結果發現鐵城中有一鐵屋。
桑嘎拉問屋中人:「為何在這裡痛苦哀嚎?」那些人一看來人急忙回答說:「我們本是瞻部洲商人,前往大海取寶途中碰到鯨魚,牠毀壞我們所乘船隻,我們依靠船上救生設施才游至岸邊。銅洲羅剎女以美色誘惑我等,用甜言蜜語令我們與其共同生活,還育有子女。但她們一旦找到新上岸之瞻部洲商人後,就欲將我們全部吞食乾淨。我們中已有多人被其吃光啃淨,她們吞食時甚至連頭髮、指甲都不放過,連落於地上之一滴鮮血亦會被其用手捧起吃掉。現在我們已被吃剩至十人左右。」
桑嘎拉急忙向其中幾人打探道:「具智者,你們是否通曉前往瞻部洲之方法?」
這些人無奈說道:「大智者,我們自身已無任何方法解脫,我們若欲逃跑,此鐵城上下左右便會層層生出無窮鐵牆將我們團團圍困,不過你們可能尚有逃脫希望。以前聽天人在虛空中說過:『每月十五日,瞻部洲商人可直接前往北方,北方有一駿馬王名云行力,牠日常均以自然成熟之莊稼為食,享用過後身體就會力大無窮,且將馬背靠向欲離開此地之商人,並向他們說:「你們有誰欲回返,我會把他們順利送至瞻部洲。」駿馬王會將此話連說三遍,此時大家可逕直走到牠面前說:「我們欲往瞻部洲。」駿馬王便會將你們平安送抵瞻部洲。』我們即如是聽聞,故而料想你們應能返家。」
桑嘎拉商主得到信息後便悄悄返回住地,此時羅剎妻子還在睡覺,他也就滿懷心事地躺到床上。
第二日早,商主起床後依次悄悄告訴眾商人道:「不遠處有一寂靜花園,希望大家都前往集會,我有秘密、重要話語要與諸位商量。不過請萬勿攜帶妻子兒女同來,即便再貪戀、喜愛他們也勿拖兒帶女。」眾人最終均按商主要求集中起來,桑嘎拉便把所聽訊息告訴他們,大家為擺脫羅剎女控制,便約定十五日前往北方。
十五日這天,眾人一起來到地處北方之島,隨後果然看見駿馬王正享用自然成熟莊稼。大家正準備開口請求,商主勸阻道:「據我知道的被關押之人所言,現在請求時機尚未成熟,待駿馬王吃飽後,於其心情舒暢、力氣倍增之時,牠自會開口講話,那時我們再提出要求。」等駿馬王吃飽後,身軀陡然增大,並且將脊背靠攏眾商人問道:「你們當中有誰欲返回瞻部洲?」結果所有人均上前恭敬合掌道:「我們皆欲返回,請你務必護送我等圓滿、順利抵達瞻部洲。」
駿馬王則殷切叮嚀說:「你們既要返回,那就必須牢記:返程途中,羅剎女們會打扮得特別艷麗,且攜兒帶女對你等祈求:『諸位大哥,你們理應與我們繼續生活,繼續作我們的估主、依投處。這些飲食、妙衣、住處、樂苑、森林、泳池、你們自己家鄉瞻部洲所有之珍寶、珍珠、藍寶石、白水晶、珊瑚、金、銀、石精、紅冰石精、右旋海螺,統統盡屬你們私人財富,請千萬勿回瞻部洲,趕快返回與我輩女人共享幸福美滿生活。若你們已不再需要我們,那也請無論如何將兒女一同帶走。』這些羅剎女到時即會如此哀懇。你們如果認為『此乃我之妻子、我之飲食……』等等,直至『我之右旋海螺』,一旦有此種念頭生出,那儘管身還在我身上,但就如成熟果實必墮於地上一般,你們亦不可能再安住我身之上,必會自然墜地,被這些羅剎女吃光,連一根頭髮都不會剩下,一滴鮮血也會被她們與土一起攪和吃盡。你們當中若有誰不產生、我所言之念,那他即便沒抓牢我也不會落下,他必定能順利、吉祥返回瞻部洲。」
駿馬王說完即將脊背轉向他們,眾人便翻上馬背,或坐於馬脖頸之上,有些則抓住馬鬃,駿馬王則漸漸騰空升起。此時於眾羅剎女所居之地,勝幢開始不吉祥地發生震顫,她們馬上明白這是商人們欲返回瞻部洲之信號。羅剎女急忙打扮好,並攜帶兒女前往駿馬王處。她們一見眾商人便高聲喊道:「諸位大哥,懇請你們能將我等當作家屬,我們已無任何家人親戚,只有你們可作我們估主、依投處、無偏親友。此乃你們所有飲食、妙衣……右旋海螺。」眾羅剎女所說果如駿馬王所言。
商人們聽罷,有些開始生出「我之妻子」念頭,有些想到兒女,有些則想起飲食等物,結果這類商人全部相繼落馬,眾羅剎女頃刻就將他們全部吃光,連落於地上之一滴鮮血亦被含食於口中。只有桑嘎拉一人無思無念順利返回,其餘人眾全被殘食。
釋迦牟尼佛後來曾告訴諸比丘道:「諸位比丘,所有騎於馬上、但卻貪執自己妻子、兒女、飲食、財富等人全部墮於馬下,並被羅剎女吞食;不對諸種人、財、物生貪之人則順利回至瞻部洲。你們諸比丘中如是貪執眼、耳、鼻、舌、身、意,或色、聲、香、味、觸、法,或地、水、火、風,或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或色、受、想、行、識等我及我所執者,均會感受無邊痛苦,並墮入輪迴深淵;而無有我與我所此等執著之眾生,則如返回瞻部洲之人一般,必能從輪迴中獲得解脫。任何具智慧、且對佛法生信者,均會如雲行力駿馬王一樣順利走出輪迴大海、登上解脫彼岸;任何愚癡、不信佛法者,則如同墮地於羅剎女前感受痛苦者一樣,永陷輪迴深淵中。」
桑嘎拉商主如是獲得解脫後,眾羅剎女便紛紛對他的羅剎妻子說:「我們均已將自己丈夫吃掉,惟獨你卻讓丈夫漏網逃脫。你必須將其捕回,否則我們就要吃你。」此羅剎女恐懼萬分地央求道:「請你們務必為我延長期限,我一定將他抓獲帶回。」羅剎女們最終應許了她所提要求。
此羅剎女隨即幻化成一令人非常恐懼之形象,來到瞻部洲找桑嘎拉商主,而商主則揮舞寶劍嚇唬她,她不敢近身,只得倉皇逃竄。一位從中部地區前來此地之商人恰好路過,羅剎女便在他面前現身,並於其腳下頂禮道:「我乃銅洲國王公主,桑嘎拉商主之妻,他所乘商船在大海中遇到鯨魚攻擊受損,當時他對我說:『你是不吉祥女人』,隨後就將我捨棄。不知你這位商主是否有辦法能令他再重新接納我?」
此商主答應了羅剎女請求後便來到桑嘎拉面前說道:「你將銅洲國王公主娶為妻子,那就勿將其捨棄,你們共同生活豈非善妙?」桑嘎拉聞言回答說:「聰明商主汝應知,她非公主乃羅剎。」商主驚訝問道:「那她何以至此?」桑嘎拉便將前後經過向其詳述一番。
等桑嘎拉回到自己家中後,羅剎女又帶著兒子來到他家門口。此時有許多人都看見一女人在商主門前,她所牽孩童長相與商主幾乎一模一樣,一望便知是其親生兒子。正當眾人紛紛稱其為桑嘎拉之子、並沸沸揚揚議論之時,羅剎女則趁機說道:「想必你們都已清楚,此乃桑嘎拉兒子。」眾人便向她詢問:「你如何到達此地?你又是誰?」羅剎女就將編撰情節再次復述一遍:「我乃銅洲國王公主、桑嘎拉商主之妻,他所乘商船在大海中遇到鯨魚攻擊受損,當時他對我說:『你是不吉祥女人』,隨後就將我捨棄。不知你們有無辦法能令他重新接納我?我們已從海上歸至此處。」
那些人連忙將此信息告訴桑嘎拉父母,二老便找來兒子說道:「國王公主你怎能捨棄?你應該接納妻兒,真不知你何以做下此等不近人情之事!」
桑嘎拉辯解說:「二位老人,她根本就不是人,她乃銅洲羅剎女。」父母不滿指責道:「你不要胡言亂語,女人原本就為羅剎女。」桑嘎拉堅決說道:「你們二位老人若喜歡她,可將其直接領進家門,我肯定不會接受她。她若進家,我立即離家。」父母無奈又略帶氣憤地說道:「我們本是為你著想,若你不願接納她,我們何苦還要將其領進家門?」二老於是又將羅剎女趕往它處。
羅剎女不甘心,她最終又找到獅髻國王。當她來到王宮門口,並要求拜見國王時,大臣向國王通報說:「有一青春貌美女子欲與國王約定見面時間。」國王聞言不覺心中一動:「她若有事,現在就可進來。」待羅剎女被領進來後,國王一見立刻對其生起貪戀心,因女人美色一般說來非常容易就能將眾人吸引。國王不由自主脫口而出:「你來的正好,不知美女從何而來?」羅剎女便再次重演一番所撰謊言:「我乃銅洲國王公主、桑嘎拉商主之妻,他所乘商船在大海中遇到鯨魚攻擊受損,當時他對我說我是不吉祥女人,隨後就將我捨棄。現在我們已尋至這裡,請大國王讓桑嘎拉照顧我們母子。」
國王便派大臣喚來商主詢問,並告訴他說:「你不要捨棄妻兒,應與他們好好生活。」桑嘎拉堅定說道:「大國王,她根本不是國王公主,而是銅洲羅剎女。」國王面露不悅之色:「女人原本就為羅剎女,你應立即接納她。若你實在不欲與她重新生活,不妨將她送與我。」桑嘎拉無奈答應道:「國王,她確確實實是羅剎女。不過我也不會勉強國王,請國王自己斟酌。」
國王則將其當作王妃一般看待,並最終立其為王妃。某日深夜,國王與眷屬均已睡熟,羅剎女則自行回到銅洲羅剎國。她告訴眾羅剎女道:「諸位姊妹,桑嘎拉實在無用,我已把國王及王妃等眷屬全部想辦法收入囊中,你們要盡快隨我前去,我們大家共同吞食他們。」
眾羅剎女聽罷就氣勢洶洶地幻化成恐怖魔女前往瞻部洲。於半夜時分,她們來到王宮,隨後就將所有人眾,包括國王與眷屬統統吃光。
第二日天亮時,王宮大門無人打開,而食人肉之鷲鷹卻在王宮上方盤旋往還。所有大臣、長官等臣民紛紛聚集在王宮門口,待消息四散傳開後,商主也聽聞到種種議論。他就將寶劍夾於腋下,對圍觀眾人中所有智者說道:「諸位智者,國王定是被羅剎女吃掉,我們應想辦法挽救局面。」眾大臣均問:「你有何良策?」「你們去拿梯子,我上去看看。」桑嘎拉對大臣們說道。
待他藉著梯子爬進王宮後,便揮動寶劍奮力嚇唬那些羅剎女。此時有羅剎女手拿人頭,有羅剎女懷抱手腳,看到桑嘎拉後便四處逃竄。商主下來為眾人打開宮門,眾人這才發現所有宮內人眾均已被羅剎女吃光盡淨,大家只得把王宮裡外洗滌一番。
眾人隨後集中起來議論道:「國王、王妃均已被吞食,國王又無太子,誰來繼承王位?」此時有人建議說:「誰具備智慧、力量,誰就應當國王。」有人緊接話頭說:「除桑嘎拉外,還有誰具備智慧與力量?」於是眾人紛紛應和說應舉桑嘎拉為國王,並請求他能接受王位。
桑嘎拉則說道:「我為商主種姓,理應以商主身份存世,要王位有何用處?」眾人鼓動說:「將王位交與別人都不適宜,大商主,你一定要接受王位。」「既然你們都這樣認為,我也只得順從民意,但從今往後你們均需按我教言行事。」桑嘎拉最終應承下來。眾人則爽快答應說:「只要你同意當國王,我們定會依教奉行,不違你教言。」國中民眾隨後就開始裝飾城市,並以極大恭敬心為新國王行加冕大典。
桑嘎拉國王則開始召集其它地方咒士,讓他們學會明咒;又聚集別處精於射箭之人,令其精進演習且廣泛傳授技藝與眾人。然後國王便對這些人說:「你等大智者應準備齊四種軍隊,我們要前往銅洲驅趕羅剎女。」隨即便率領四種軍隊登船前往銅洲。
即將接近岸邊時,眾魔女所居貧乏痛苦地之勝幢開始動搖,羅剎女議論紛紛:「此種不吉祥之徵兆表明瞻部洲人肯定要來此與我們作戰,我們不妨先去探察一番。」眾羅剎女便來至海邊,結果發現許多船隻正向她們開來。羅剎女急忙應戰,而桑嘎拉手下念咒之人立即依靠咒語威脅她們,射箭勇士也開始萬箭齊發。不久功夫,大多數羅剎女都已被降伏,剩餘諸羅剎女便在桑嘎拉國王腳下頂禮道:「懇請國王能饒恕我等。」國王則命令說:「我可以寬恕汝等,但你們從此就得離開此處前往別地生存,且自此之後永遠不得損害眾生,如此才能得我赦免。」羅剎女連忙答應說:「我們可以離開此地。」說完就匆匆逃離此島、前往別處求生。桑嘎拉國王於是重新規劃、建設此城,這個地方從此以後就被稱為斯里蘭卡。
當時桑嘎拉商主之羅剎女妻子,在釋迦牟尼成佛後,便成為一名為瑪得之人的女兒,叫無喻姆。無喻姆長相艷麗、身材苗條,堪稱世間無與倫比,故而眾人才將其喚作無喻姆──她的美麗已無法以任何言語形容。瑪得心中盤算道:「不管對方種姓如何高貴、財富多麼圓滿、或者如何廣聞博學,我都不願把女兒嫁與此類人為妻。若此人長相與我女兒一樣,端嚴善妙、無人可比,這人方才夠格作我女婿。」
瑪得一日看見坐於樹下之釋迦牟尼佛,頓覺此人煞為莊嚴俊美,不禁立即生起歡喜心。他心中想到:此人應為整個瞻部洲尊主,若能娶我女兒真乃我們莫大榮幸,將女兒交與他定無後顧之憂。瑪得回家後便告訴妻子說:「我今日已為女兒相中了丈夫。」隨後就讓女兒梳妝打扮一番,帶著妻子便趕赴釋迦牟尼佛所居之地。
瑪得妻子名為烏爾瑪,她以前曾見過世尊,此次相見後便對丈夫說道:「我曾見過大仙人(指釋迦牟尼佛)去城中化緣,他若向下壓,則可壓垮高山;他若向上舉,則可抬低為高,這種人看來不會接受任何美女,我們還是打道回府為妙。」瑪得憤憤阻止她道:「烏爾瑪,你真是不吉祥女人。今天正逢吉日,你萬勿說不吉祥之語。如我們能以方便法,令其接受,他日後定會慢慢習慣享受男女妙欲。」
當時釋迦牟尼佛恰好從一處森林正前往另一處森林,他們看見釋迦牟尼佛所用坐墊及住處後,瑪得又對妻子說:「好妻子,此乃我們女婿所用墊子及住處。」而妻子則清醒說道:「具貪之人,住地零亂;具嗔之人,住處破爛;具癡之人,住處混亂。這住地看來乃離貪者享用,他想必不會接受我家美女,我們還是回去為好。」瑪得聞言內心不悅:「你真是不吉祥女人。今天正逢吉日,你萬勿說不吉祥之語。……」瑪得言畢又看見地上所留世尊腳印,他就又沾沾自喜對妻子說:「好妻子,此乃我們女婿所留腳印。」
妻子再次打斷丈夫癡心妄想:「具貪之人腳印不明;具嗔之人腳印深厚;具癡之人,腳印模糊。這腳印看來定是離貪者所留,他想必不會接受我家美女,我們最好趕快返回。」瑪得聞言心生不悅:「你真是不吉祥女人。今天正逢吉日,你萬勿說不吉祥之語。……」
此時他們又聽聞釋迦牟尼佛清晰聲音,瑪得再次自以為是說道:「賢妻,此乃我們女婿所發音聲。」妻子又一次冷靜說道:「具貪者聲音溫柔;具嗔者聲音粗糙;具癡者聲音混濁不清。此音聲乃如天鼓妙音一般,是佛所出音聲,發出此聲者又怎會接受我家美女?我們最好趕快返回。」瑪得繼續批駁妻子說:「你真是不吉祥女人。今天正逢吉日,你萬勿說不吉祥之語。……」
釋迦牟尼佛在距他們全家很遠之地已望見三人,瑪得看到後不覺心花怒放:「賢妻,我們女婿正在觀望我們。」妻子依然給丈夫潑冷水道:「具貪之人眼珠亂轉;具嗔之人眼如毒蛇;具癡之人眼如暗夜一般混沌無光。此人眼望一木扼許之地,此乃離貪者所發視線,他斷不會接受我們女兒。」瑪得此刻對妻子言行已非常不滿,他批駁妻子道:「你真是不吉祥女人。……」
當世尊開始行走之時,瑪得一廂情願感嘆道:「賢妻,此乃我們女婿在行走。」妻子便對他分析說:「此人行動莊嚴、如法,身軀穩固,臉色及目光均清淨透亮。他何能接受無喻姆,我們還是返回為妙。」瑪得此次則機械地反擊妻子並宣說一偈:「你真是不吉祥女人。今天正逢吉日,你萬勿說不吉祥之語。……昔日有內角金色,厄達拉三婆羅門,終被貪欲蒙住眼,生下兒子享欲樂。我們若以方便法,向其奉獻無喻姆,此女美貌定使他生兒育女享安樂。」
瑪得言罷即到世尊前請求道:「我家女兒青春靚麗、貌美如花,對希求世間安樂之人而言,她乃非常善妙、合適之生活伴侶。現今我欲將其奉獻與你,請你接納。她就如虛空明月一般,定會令你生歡喜心。」
釋迦牟尼佛此刻則想到:若我對他說那些能令他貪心增盛的話,他可能會因貪欲熾盛、增上而死亡,這種可能性當然存在,看來我應對其宣說打掉妄想、令其生起憤怒情緒之話。想到這,釋迦牟尼佛便冷漠說道:「婆羅門,我對樂女、嬉女等魔女既不喜歡、亦不希求,我從未對之生起過歡心愛意。對她們裝滿大小便等穢物之臭皮囊,我腳都不願觸碰,又怎會喜歡、貪執?」
瑪得又氣憤又疑惑:「我女兒是否是殘疾,還是你已遠離貪心?為何眾人如此貪戀她汁隹獨你卻不願接受?」
世尊非常冷淡地對他說:「如有人愚癡到會喜歡你女兒,那你盡可將女兒交付他們。除依賴女人,並因之而生貪心、癡心之愚笨徒眾外,有誰會接受你所謂如花美女?我乃如來,是整個世間尊主,我已獲無上菩提,就像蓮花不著水一般早已遠離貪執世間之心。青蓮花出污泥而不染,我亦同樣離於世間妙欲染污。」
無喻姆聽聞釋迦牟尼佛將自己稱為盛儲大小便之臭皮囊後,立即拋下對世尊貪著之意,她對世尊之嗔恨烈焰頃刻就升騰起來,一時間無喻姆杏眼圓睜、身軀氣鼓鼓地增大不已。而有一年老沙門此刻竟來至釋迦牟尼佛前請求說:「普見外道都能接納女人,世尊不如乾脆將她交與我,如此麗人定可與我隨意、舒心度日。」
釋迦牟尼佛聞言怒斥他道:「你這愚癡之人再勿坐我近旁,即刻離開此地。」老沙門聽後怒火萬丈,他竟惡狠狠詛咒道:「願你袈娑、缽盂等資具全部耗盡、損壞;我所受戒律願如將孩子扔給姨母一樣統統再還給你,我要立即捨戒,瑪得應將無喻姆速速交與我。」
瑪得不覺嗔心大起,他惡口痛罵道:「你這糟老頭看上一眼都令人作嘔,又怎能觸摸?更何談娶我家美女!」老沙門這下怒不可遏,馬上便因氣憤至極而吐血死亡,死後直墮地獄。
諸比丘紛紛請求世尊為眾人宣說他以前未接受鐵匠之女的故事,世尊便向眾人宣說:「這老沙門以前亦因依賴無喻姆而令國王自己及眾多眷屬蒙受痛苦。」世尊接下來便向眾人敘說了桑嘎拉商主之故事,並向他們解釋說:「當時之獅髻國王即為現今之老沙門。」
瑪得最後只得帶著無喻姆來到郭興巴城市,當地國王夏瓦一見無喻姆就對她生起貪心,於是就將她娶為王妃,又賞賜給瑪得以鮮花裝飾之宮殿一半,還將五百僕人也一並賜與瑪得,又日日用妙香及五百印幣奉送。瑪得也趁勢變為夏瓦國王大臣。
無喻姆後有一次用火焚毀一藍色王妃所居宮殿,儘管造下此等燒盡房舍之惡事,國王還是將她留在身邊。藍色王妃妹妹吉祥姆後來亦成為王妃,舍利子比丘為其傳法後,吉祥姆現見真締。以此緣故,釋迦牟尼佛說:「有七種人之話語不得違背:圓滿正等覺如來之語;無垢阿羅漢之語;僧眾長老之語;管家之語;堪布之語;阿闍黎之語;國王之語。」
又釋迦牟尼佛以前為大商主時,曾到羅剎女國。觀世音菩薩則變為瓦拉哈兒駿馬,將大商主帶回瞻部洲,此因緣在《寶篋經》中有記載。

試閱文字

推薦序 : 序言

《釋迦牟尼佛廣傳》是全知麥彭仁波切甚深智慧之結晶,是整個佛教史上前所未有、圓滿齊備宣說釋迦牟尼佛生平事蹟之鉅著。全知麥彭尊者以超拔的智慧與由衷的敬仰,為後世留下一部記載佛祖行持的光輝論典。
一九九六年的時候,法王如意寶晉麥彭措曾用半年多的時間,在五明佛學院為六、七千名漢藏四眾弟子宣講過這部著作。記镱中,每當上師宣說釋迦牟尼佛因地時廣行佈施、安忍、精進求法等公案時,他老人家總會為這些展示世尊奉獻、苦行等感人情懷的精彩故事流出信心的淚水。特別是在傳講世尊行菩薩道時以身佈施的諸多公案過程中,法王經常是淚流滿面、哽咽難言,有時竟無語凝咽很長時間。他曾經這樣說過:「無等大師釋迦牟尼佛為我們這些濁世眾生付出如此難以描述、難以盡數的代價與心血、若沒有他的精進修行與終成正果,這娑婆世間哪裡還會有佛法?我們這些愚痴眾生又何以擺脫輪迴?他如果不成佛,或不宣說佛法,身陷無明暗夜中的眾生又怎會知道這世上還有朗朗慧日,還有湛湛乾坤?」當時在場的幾千名有緣弟子也常常被打動得淚濕雙眼,他們對世尊割捨一切、放下一切的大無畏之舉生起了強烈信心。
我那時也為四、五百名漢族四眾弟子同時口譯法王的傳講,儘管這部廣傳被本人從頭至尾口譯過一遍,且有多人做過筆錄,但因時間倉促、無暇細校等原因,這部書稿始終未能與廣大讀者見面。這次我重新按照藏文原著,一字一句將其全部筆譯出未,這才有了這部廣傳的完整版本。由於是對照原文反覆校改、審慎斟酌,故而我本人對此譯本還是比較滿意的。
我想任何有智慧、又不抱偏見、成見的讀者一定可以看出,這本《釋迦牟尼佛廣傳》絕非世間凡夫所可能駕馭、創作,它完全是從尊者的深廣慧海裡、從他的心性當中自然流露的一部傑作。他將所有存在於世的關於世尊的傳記全部匯總起來,再加以自己的慧眼關照,終於使涓涓細流匯聚成功德大海,在濁世眾世面前豎立起一座關於世尊的永恆豐碑。
這本傳記主要記述佛祖因地時,上以國王之軀、下憑畜牲之身為利益眾生而發心、修持、犧牲等種種驚天地、泣鬼神的壯舉。如果說當今大多數人,包括眾多佛教徒,對釋迦牟尼佛的理解僅僅停留在他曾是印度王子、後出家求道並最終正悟成佛的層次上的話,這本廣傳將第一次向世人全面、詳細、系統介紹世尊無數劫中六度萬行之行蹟,能聽聞讀誦到這本傳記,能多多少少對佛祖多一些感性認識與理性了解,對所有末世眾生而言,都是一件多麼值得人慶幸的事情。
每當看到這本《釋迦牟尼佛廣傳》,或者想起上師的話,總會令人不由自主就聯想起身邊的人與事。現今的社會、時代可能太缺乏慈悲、關愛,所以全社會都在大張旗鼓地鼓勵捐血、捐骨髓、捐贈器官;而當有人在生命歷程中的某個瞬間、某天、或幾個、幾年、幾十年中,以自私自利之心或為達到某種目的而做下一些功德善事的時候,各種報導、獎勵、榮譽便會紛至沓來;我們還沒有「見義勇為基金會」;我們的耳邊經常都會響起「英雄流血又流淚」的哀嘆……。
去看看釋迦牟尼佛的心行吧,看看他如何無數次地施身、施眼、施骨髓……;哪怕為一個再微不足道的眾生,他也能心甘情願、滿含喜悅、無私毫利己之心與後悔之意地捨身取義。是他的行為太高尚,還是我們的道德水準太低劣?
本書所講的佈施身肉、甚深空性等法門,相信藏地民眾都能完全理解,不會有什麼惡劣的分別念產生,因藏族人從小到大接受的都是大乘佛法的理念。但對一些不信佛、或初入佛門的人而言,希望他們看到佛祖不可思議的舉止言行的,千萬不要妄加評議,更不要隨意誹謗,不要在博大精深的佛法面前展現自己的淺薄無知,不要對難行能行、難忍能忍的世尊生起邪見。有些境界、現象、行為,論點必須通達佛法的真實教理,才有可能完全理解,那時你再下結論並不為遲。
另外,本書中經常提到一些數量詞,諸如八萬四千國家、無數劫、幾十萬由旬、成千上萬國土、人壽無量歲等,有些是定數,有確切所指;有些則可能只是泛指數量眾多。在提到一些國家、地區及生活習俗等概念時,也可能會與現代風尚有些出入,這一點想來大家也都能理解。我們上一輩人的生活與我們這一代人的生活,在短短幾年,十幾年中都有翻天覆地的變化,你能指責老一輩人的生活方式,作風、觀念全都是垃圾嗎?
還有一點要提醒大家注意:不要以為本書是一部神話傳說大全。因神話傳說是虛幻不實的東西,而本書中所述全是釋迦牟尼佛掉血掉淚的真實紀錄!每一句話、每一段情節、每一種道理都有足夠的教證、理證,它們完全能經得起任何科學的推敲與實修的檢驗,當然也包括歷史的考證。經常都會有人把自己理解不了的現象或本身就非常深奧的某種理論與實修體系簡單掃入神話、迷信之列,這實在不是智者所應有的行為,只有愚痴者才會人云亦云,才會不經自己思索就輕下妄斷。真的永遠也假不了,時間是最好的裁判。
作為佛教徒,了解佛祖的行持是天經地義的責任與修習內容;即便是一個非佛教徒,了解一位傳人、一位導師的靈魂發展史也當屬應為之事,更何況見聞、讀誦、受持、為人演說、書寫此書還有不可思議的功德隨身。麥彭仁波切在本傳記中就曾說過:「聽到本傳記中的任何一個公案後,僅僅於一剎那間生起信心,解脫的種子就會播植在自相續中,無量無邊功德就此孕育、產生。若全部聽聞、完整閱讀,並對之生起恭敬心與信心的話,所得功德更無法用言語描述。以此種方式了知大乘菩薩道之內容,並對其生起信解心,此種作為對自他都能帶來極大利益。正如馬鳴論師所說:『以殊勝感人故事,宣說如來與佛法,不信之人令生信,對佛法生歡喜心。』」
既然如此,就希望所有佛門弟子,對佛法感興趣之人,
或者並不信仰佛教、但卻願意汲取全人類所有崇高智慧與卓絕人格的人士,都能用心打開這本《釋迦牟尼佛廣傳》。
而今許多人整日只忙於吹噓自己,對於大慈大悲的佛陀事蹟倒隻字不提,還真令人遺憾。我們原本應該廣宣有功德之人的傳記以利群生,而佛祖的功德難道不應該被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嗎?有智之人真應該沉下心來走入佛陀的心地,然後把自己的所得以最大的可能、權巧方便地向眾人訴說。眾多經論中都說:一個人只要能口誦一句「南無釋迦牟尼佛」都能對今生來世帶來不可思議的利益。那麼如果有人能發心印行、繕寫、贈送、流通此書,所獲功德自不必多言。
大恩上師法王如意寶晉麥彭措說過:「作為佛門弟子,每天都應該念誦釋迦牟尼佛的儀軌及心咒,如果做不到這一點,那就太令人慚愧了。」正是在法王的帶動下,當時聽講的幾千名四眾弟子與後來的無數有緣者,才發願要不間斷地念誦此儀軌及咒語。為方便以後的修行者也能如法念誦、如理行持,在本書正文之前特意附上此篇儀軌,真誠希望大家每天都能堅持念誦,以期能早日像釋迦牟尼佛那樣福慧圓滿、終成正果。
需要說明的是,這部論點記敘的是佛祖因地時於大乘根機眾生面前顯現的行為,世尊在小乘根機或密乘根機眾生前的顯現,在別種論典中有不同論述,讀者可互為參考。另外為了方便閱讀,本書在翻譯時加上一些小標題,但由於原文內涵非常博大豐富,因此每個小標題並不能完全包容它題下的所有內容,更何況還有一些不同的故事、情節,由於篇幅所限被放在了一個標題之下。希望讀者在閱讀時不要望文生義,也不要牽強附會。
最後,希望所有於茫茫輪迴迷途中,有幸讀到這本傳記的這一代以及後代讀者,都能在心間永遠銘刻世尊的不朽風範。願他們暫時能享人天福報,最終皆證圓滿佛果!

索達吉
佛曆二五四六年神變月十五日公元二〇〇二年二月二十七日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