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的心臟: 德國如何改變自己 | 誠品線上

Die Macht in der Mitte Europas: Wie sich Deutschland neu Erfindet

作者 林育立
出版社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歐洲的心臟: 德國如何改變自己:資深駐德記者深入德國的肌理從政治、能源政策與轉型正義三大面向剖析統一後的德國如何在困境中擁抱改變重返歐洲的中心「難得有一本書,深入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資深駐德記者深入德國的肌理從政治、能源政策與轉型正義三大面向剖析統一後的德國如何在困境中擁抱改變重返歐洲的中心二戰結束,戰敗的德國在美蘇兩大陣營的角力下一分為二,東、西德隔著柏林圍牆各自發展;直到一九八九年,受東歐民主化浪潮影響,柏林圍牆倒塌,一九九〇年,兩德正式統一。然而慶祝的氛圍尚未退去,在國內,德國要面對東、西德整併問題;國際上,因二戰時的種種罪行,德國仍需反省與尋求和解。統一後的德國會怎麼走,全世界都在看。二十多年過去,繼受過往傲人文化與罪愆的德國,奮力擁抱改變、面對轉型:人口組成變得繽紛多元;原本破敗的前東德區成為最受歡迎的居住地點;率全球之先推動能源轉型,讓世界看見非核家園的實踐可能;直面過往之不義,認真處理納粹與東德時期對於人權的迫害……統一後的德國再次變得強大,不過不再以軍國主義的姿態,而是以自身的政治經濟實力、科技與產業創新以及人道關懷重返世界舞臺,成為驅使歐盟持續向前的心臟。本書由駐德資深記者林育立歷經多年採訪而成,以冷靜而熱情的視角,講述的是一個遭遇各種極端困境卻始終勇於面對的國家,從廢墟中重建,重返榮耀的故事。一、本書將談德國在東西德統一後最受矚目的三大領域,政治、能源政策與轉型正義。這是深入瞭解德國,且掌握德國的三個重點。二、作者林育立不同於市場上德國書較偏人文、文學、深度旅遊傾向,而是以記者的身分深入德國各個現場。他於東西德統一後十年到柏林擔任駐歐特派員,見證了東西德統一後,德國如何重回世界舞台的過程。有許多獨家採訪與現場照片,深入且動態地呈現德國的內裡,對許多一手德文資料的掌握,使作者能寫出最好的梅克爾報導。本書不只是要寫出這個國家的魅力,更是要除魅,才能破除單純的先進國迷思,觸摸到德國真正的肌理。三、本書因為是臺灣的作家所寫,更能抱著臺灣社會目前的時代問題理解德國,並進一步使德國令人羨慕之處以及目前面臨的困難,比如難民問題,折射回我們自身的反省,成為我們社會真正的養分。四、美國總統選舉的結果,證明極右派與種族主義在西方世界重獲主導權,也因此堅定德國總理梅克爾四度參選的想法,宣示德國以及整個歐盟,捍衛自由與多元核心價值的決心。而二○一六年聖誕假期於柏林發生的恐怖攻擊事件,則讓梅克爾的選情及德國政黨的左右消長更添變數。難民議題的爭議、政治版圖的變化、選舉結果的不確定性;德國在二○一七年,依然會是全球新聞的熱議題,值得持續關注。

各界推薦

各界推薦 ◎聯合推薦東吳大學哲學系教授/陳瑤華獨立評論@天下「德意志思考」專欄作者、駐法蘭克福辦事處祕書/蔡慶樺臺灣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協會常務理事/賴偉傑「難得有一本書,深入德國內部談東德的轉型正義問題,不只是陳列成果,而是探尋如何構思……透過受難也是反抗不法政權者的眼睛,我們可以看到個人的生命故事反芻,如何成為國家轉型的力量。雖然表面上只是少數個人看起來微不足道的判斷和抵抗行動,但在沉默及謊言的迷宮裡,其實是『自由的祕密是勇氣』的最佳詮釋。」--東吳大學哲學系教授/陳瑤華「作者久居這個歐洲的心臟,不只目睹許多正在發生的變化,還親訪許多重要變化過程上的參與者,因此為近年德國發展模式描繪出相當立體的輪廓,並為以下問題提供可能的答案:這個再次強大的德國,究竟是如何強大的?在哪些地方強大?為什麼我們需要這樣一個強大的德國?」--獨立評論@天下「德意志思考」專欄作者、駐法蘭克福辦事處祕書/蔡慶樺「本書關於德國能源轉型的篇章是非常重要的整理,也是必讀的參考書。尤其臺灣在邁入二十一世紀時『曾經』幾乎與德國同時宣布要成為『非核國家』,但十多年過去了,要真正瞭解臺灣跟德國間的差距和其原因,絕不是簡單的懶人包就可以描述的,而是需要『對政策細節和歷史脈絡的全盤掌握』,這對關心能源轉型的個人或團體是如此,對『政府和政治領導人』更是如此。」--臺灣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協會常務理事/賴偉傑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林育立自由記者,旅居柏林,曾在駐德代表處擔任新聞編譯,當過六年的中央社駐德記者,不定期為臺灣和德國媒體撰稿,並從事中德文口譯。相信記者這行離不開現場,正努力寫出能和臺灣社會對話的國際新聞。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推薦序】戰後德國的再興,為世界帶來了什麼?/蔡慶樺【推薦序】德國能源轉型不是神話/賴偉傑【推薦序】政治的記憶與對未來的責任/陳瑤華【前言】擁抱改變PART 1 重返國際舞台的歐陸強國1. 柏林:從廢墟中重建的新德國首都 2. 德國未來的節拍器:石化園區百年的起落和再生 3. 自由的祕密是勇氣:梅克爾的堅持與遠見 4. 成為新德國人:德國如何因應史上最大難民危機 5. 向假新聞宣戰:德國如何抵抗民粹排外浪潮 PART 2 告別核煤,邁向綠能新世紀1. 在地的能源革命:能源村的故事 2. 擁抱能源新世界:傳統電力公司如何轉型綠能 3. 能源轉型的參考範本:德國怎麼衝綠能【特別附錄】全球最具潛力風場【特別附錄】公投廢核:奧地利民主深化的轉捩點PART 3 揭露真相,走出獨裁1. 民運記憶的守護者:東德工人賽羅的故事2. 自由與壓迫的現場:伯瑙爾街的柏林圍牆紀念園區 3. 打開傷口是為了復原:訪德國史塔西檔案局局長 4. 撕碎也要討回真相:看德國如何復原情治檔案 5. 清查黨產,建立機會均等的政黨政治6.《我的奮鬥》戰後七十年首度再版:看德國如何解構希特勒PART 4 二十五年的自由與統一:重返歐洲中心的新德國 1. 兩德統一與新德國的誕生2. 統一不是結局:變動中的的德意志

商品規格

書名 / 歐洲的心臟: 德國如何改變自己
作者 / 林育立
簡介 / 歐洲的心臟: 德國如何改變自己:資深駐德記者深入德國的肌理從政治、能源政策與轉型正義三大面向剖析統一後的德國如何在困境中擁抱改變重返歐洲的中心「難得有一本書,深入
出版社 /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9351867
ISBN10 / 9869351867
EAN / 9789869351867
誠品26碼 / 2681419049002
頁數 / 304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17X23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推薦序 : 戰後德國的再興,為世界帶來了什麼?
蔡慶樺⊙(獨立評論@天下「德意志思考」專欄作者、駐法蘭克福辦事處祕書)


德國的三次崛起
近十年來,亞洲與世界局勢變化快速,尤其在中國崛起後,世界政治與經濟重心有逐漸向亞洲移動之勢。中國許多政治理論家開始構想「和平崛起」論述,並將中國的崛起放在世界史中思考,究竟這個亞洲第一強國在二十一世紀登上世界舞臺的方式,與十九、二十世紀傳統歐美強國有何不同。為了構造整套和平崛起史觀,自然必須先釐清他國的崛起過程,於是「大國崛起」一時間成為顯學。二〇〇六年,央視製作了「大國崛起」系列紀錄片,引起華文世界熱烈討論。而其中一集,就是探討德國的崛起。

然而,德國崛起不只對亞洲後起國家有意義,也值得那些歐美強國借鏡思考未來發展道路。

我認為德國不只經歷一次崛起,而是三次。第一次崛起相對其他歐洲國家都晚。英國、法國、比利時都在十八世紀時成功地推動了產業轉型,邁向工業國家;德國卻一直等到十九世紀中葉才開始「遲到的工業革命」(die verspätete Revolution)。但是,德國邁向強國之路雖然遲,卻極為快速,一八三五年底德國才開始蓋了一條六公里長的鐵路(當時英國已有五百四十四公里長的鐵路),但在一八四八年時,竟已蓋好五千公里長的鐵路網。後在威廉皇帝與俾斯麥宰相治下,短短幾十年內,一統的德國一步到位成為世界一流的工業國家,在醫藥化工領域更是無人可望其項背。日本在明治維新時期因而派遣大量留學生至德國,學習這個帝國轉型並崛起之快速模式,也成功地引進了德國的法治思想與醫學工程技術,推動國家告別農業時期,蛻變為現代化的帝國——今日我們看日劇,都還能聽到許多源自德語的機械與醫學相關外來詞彙。

當時做為普魯士王國與德意志帝國首都的柏林,也因而成為西方世界的重心。不只是工程、化學、醫學等硬科學,文史哲法藝術等各領域的思想先鋒也聚集柏林,為十九世紀過渡到二十世紀期間的人文領域帶來各種創新。柏林如同一塊磁鐵,吸引著無數人才來此。日本於一八七〇年至一九一四年間赴柏林腓特烈威廉帝大(今日之洪堡大學)求學的留學生接近七百人;德國哲學家斯洛特戴克(Peter Sloterdijk)在談論戰後歐洲的後現代思潮時便曾感嘆,二十世紀初的柏林,各種派別的藝術家皆在此發展,其實早已是各種新思潮實驗的世界中心了。在這種背景下,可以想像柏林在世界史中的重要性。

雖然一戰讓帝國垮臺,但威瑪共和時期德國的經濟還是穩健發展,原有機會成為正常國家,直到希特勒上臺,把德國帶向毀滅。柏林在第三帝國瓦解後,也失去其中心位置。希特勒時代柏林人口已近四百五十萬,戰爭剛剛結束時銳減為不到三百萬,加上聯邦德國將首都設在波昂,開始了多年的「波昂共和國」時期,柏林被那道圍牆分隔幾十年,成為冷戰的犧牲者,不再有主導政治或經濟事務的話語權。

在「波昂共和國」期間,德國——或說西德——經歷了第二次崛起,也就是從完全的廢墟中重建(那個年代歐洲每個國家都學到了德文的kaputt,指的就是毀壞),創造了戰後從零點(Stunde Null)開始的「經濟奇蹟」時期。這個經濟奇蹟不只依靠德國自身的力量,同盟國在軍事、政治上的扶持與經濟上的挹注當然也扮演重要角色,可是,德國人咬著牙所展現的堅毅,讓德國能夠快速重回世界強國俱樂部,確實不能不讓人佩服。戰後德國那些被炸得滿目瘡痍的瓦石中,代替男人拿起鋤頭鐵鎚清理並重建家園的「廢墟女性」(Trummerfrauen)們,最能代表那時代的意象。

統一後,德國雖然進入「柏林共和國」時期,但柏林相對其他西德城市,一時無法取回其重要性,仍然活在冷戰時期凝聚的歷史邊緣氣氛,生活在「貧窮但是性感」(arm aber sexy)帶點自嘲意味的驕傲中。直到梅克爾總理上臺,逐漸看得到柏林重回世界政治與經濟決策重心,在她治下十幾年,一個強大的德國在第三次崛起的道路上,目標明確,速度驚人。(未完待續)

德國能源轉型不是神話
賴偉傑⊙(臺灣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協會常務理事)


德國的啟示(中標)
二○○○年臺灣經歷第一次政黨輪替,長期主張反核的民進黨上臺後,以成立「核四再評估」委員會的方式,讓正反兩方就各個層面大辯論,因為雙方主張旗幟鮮明,不斷火力全開後反而讓議題論點的張力彈性疲乏。但其中讓我感到特別新鮮的,是留德的胡湘玲博士提到:「一九九九年,在德國核能雖然提供將近三分之一的總用電量,但核能工業卻只能提供三萬七千七百個工作機會,只占能源就業人口不到一○%,總計再生能源的發電方式,如風力、潮汐、太陽能、沼氣等,將在未來的就業市場提供約二十萬個工作機會。」

當時紅綠聯盟德國新政府訂出非核家園的目標,其中社會遊說的一個關鍵點,在於「終止核能使用之後,對核電設施的投資將會轉移到其他發電方式上。在工作機會的計算上,以再生能源做為核能的替代方案,將提供遠比核能電廠所能提供更多的工作機會」。這是臺灣在核能爭議中,一個鮮少被提起的論點。當然德國社會還有很多特別的因素,例如德國煤礦工會很強勢、民營核電集團的壟斷、歐洲電力自由化方興未艾等。

對我來說,這些訊息像是開啟了求知的藍海,也讓我特別關注德國能源的相關發展。像是許逢麟博士介紹德國小鎮薰瑙(Schönau)的案例,展現了一個小地方擺脫大電力公司,落實能源自主和推動友善能源中的種種過程,不只是扎扎實實的社區運動和營造,更是挑戰一個又一個維護壟斷式電力集團的「法律和體制」。

後來,一次在臺北由德國經濟辦事處辦的德國能源研討會中,聽到德國太陽能整個產業工藝與技職教育整合的「太陽學校」計畫,也聽到「所謂零耗能建築,就是八○%靠節能,其餘二○%靠建築物的再生能源發電」,對我猶如醍醐灌頂。二○○五年,教育部應該是在德國經驗的鼓舞下,推出了南北兩所「太陽能學校」,北部在臺北科技大學,南部在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可惜後續的整合缺少政治與政策上的支持,因此進展有限。而我所屬的團體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當時也興致勃勃,試著跟民間基金會申請,想透過德國經濟辦事處環境科技組的安排,前往德國波爾基金會(Heinrich Böll Foundation)與太陽能與建築整合設計的實務機構,希望能實地蒐集與節能改善有關的各種方法和經驗等最新資訊。後來雖未能成行,但對德國整個產業鏈、教育鏈、高科技研發、低科技生活模式盤點並行推動[這邊並行推動,指的就是高科技研發與低科技生活並行?]等的完整性和務實,實在印象深刻。

近期在苗栗苑裡反風機抗爭時,也讀到林子倫博士引介翻譯德國農村發展再生能源時的民眾參與機制,是運用歐盟的「創造社會接受度」(Create Acceptance)計畫下所發展出來的ESTEEM(Engage Stakeholders Through a Systematic Toolbox to Manage New Energy Projects)工具模型,逐漸將與計畫有關的利害關係方(Stakeholders)納進討論、充分告知資訊,以及鼓勵其參與計畫執行;而非政府的簡化說法──「再生能源也會有人抗爭」。(未完待續)

政治的記憶與對未來的責任
陳瑤華(東吳大學哲學系教授)


難得有一本書,深入德國內部談東德的轉型正義問題,不只陳列成果,而是探尋如何構思。轉型正義的經驗的確無法直接移植,不過追根究底的探尋,是讓成功或失敗的寶貴經驗被篩選、消化,成為點亮夜空的火光。尤其是透過受難也是反抗不法政權者的眼睛,我們可以看到個人的生命故事反芻,如何成為國家轉型的力量。雖然表面上只是少數個人、看起來微不足道的判斷和抵抗行動,但在沉默及謊言的迷宮裡,其實是「自由的祕密是勇氣」的最佳詮釋。
林育立書寫的東德轉型正義,讓我想起走訪柏林萬湖會議紀念館(Haus der Wannsee Konferenz)的寶貴經驗。

如何「紀念」加害體制?(中標)
二〇〇七年,離開德國國家人權機構訪問學人生涯的最後一週,機構的所有同事和我一起到紀念館參訪,主要是針對紀念館提供的人權教育教材及課程。對於一個人權紀念館可以將一九三三年到一九四五年所有報紙及納粹的宣傳品分門別類,成為軍、警、政、教、商及不同職業類別的人權教材,的確讓人嘆為觀止。德國同事們都是人權研究領域的專家,對於紀念館的人權教育功能,尤其印象深刻。

二〇一〇年六月,為了執行國科會的轉型正義計畫,三位博碩士生和我再次拜訪萬湖會議紀念館。當時的臺灣,正為陳嘉君破壞游文富在景美人權園區「汪希苓特區」的展覽而爭論不休,到底要先保障藝術的自由還是尊重受難者的感受?帶著如何「紀念」加害體制的種種困惑,我們非常想要知道:這個紀念館如何「紀念」一九四二年一月二十日,十五位納粹官員及將領祕密會議下達格殺尤太人「最後解決方案」的地方?館長康柏博士(Dr. Norbert Kampe)熱情邀請我們搭乘內部祕密的小電梯直通館長室,進行這一次的訪談。紀念館的後方搭著鷹架,工人們帶著工具在鷹架上來來去去整修紀念館,花園裡,一隻狐狸在樹叢中裡外穿梭,尋尋覓覓;而鴨子們在湖中嬉戲追逐的聲音,一點也不輸給不遠處帆船們的相互較勁。

深怕我們誤以為德國就是轉型正義理所當然的發源地,館長開始細數六〇年代人們的冷漠和失憶;七、八○年代人們的積極倡議和強烈反彈;九○年代各地開始成立紀念館,倡議者的堅持讓西德政府及民間的想法和政策逐漸改變。
以這個紀念館為例,在正式成為紀念館前,這座位於大萬湖路56-58號(Am Grossen Wannsee56-58)的別墅,在戰後曾經是柏林新克爾恩(Neukölln)地區學校師生的營區(Schullandsheim)。一九六〇年時這裡曾被考慮改為警察及家屬的療養中心,也曾有水上運動的協會打算將這個地方改建為划船及水上運動俱樂部。一九六六年九月,德國國會議長蓋斯麥爾(Dr. Eugen Gerstenmaier)訪問以色列,在耶路撒冷提到這個別墅應該被拆除,報紙以「終極解決之屋的問題」(Frage nach dem “Haus der Endlösung”)大肆報導。當時的柏林市長立刻出來澄清,這個別墅不會被拆掉。不過市長個人也認為應該拆除這個曾經有過「不幸、可怕事情發生」的房子,為了「關懷」受到這些可怕事情傷害的人。
加害者依舊四處遊走(中標)

一九六六年八月,曾在奧史維茲集中營受難的約瑟夫.吳爾夫(Joseph Wulf) 和一群有志之士在柏林成立「研究國家社會主義及其後續的國際檔案中心」(Internationales Dokumentationszentrum zur Erforschung des Nationalsozialismus und seiner Folgeerscheinungen e.V.),主要研究法西斯主義的歷史現象,尤其是一九三三年到四五年德國國家社會主義。工作的範圍包括收集、分析納粹的檔案資料,編撰及出版相關的研究,以及建立一個以研究納粹不法政權宣傳及運作的圖書館。吳爾夫和成員曾考慮將這個別墅做為史料中心的地點,因為這個房子的象徵意義和他們的研究和出版相呼應,希望柏林市政府能將房子設定為研究納粹的檔案中心。經報紙披露,有一位名為古采特(Wilhelm Gutzeit)的讀者投書報紙,認為不該把勞工小孩的休憩所讓渡給一個專門「製造仇恨」的團體。一九六七年十一月,世界尤太人大會的主席納赫姆古德曼(Nahum Goldman)到柏林與市政府協商,表示如果市政府答應讓檔案中心進駐別墅的話,他願意出資在同一地點蓋一座可以做為新克爾恩區學校師生的休憩所。不過,市政府拒絕這項提案。之前吳爾夫及古德曼曾經和市長及新克爾恩區的代表一起協商,代表認為如果有其他地方可用,他們不一定要以這個別墅做為小孩的休憩所。十二月市政府提議以柏林自由大學附近的兩棟建築做為檔案中心的所在地,檔案中心不接受這個提議。一九七二年一月十二日,檔案中心的名稱沒有再出現在柏林市政府民間組織的登記表上。

吳爾夫於一九七四年十月十日自殺身亡,去世前兩個月,他曾經告訴兒子大衛.吳爾夫(David Wulf),自己出版十八本關於第三帝國的書,但所有的努力卻一點效果也沒有。他非常失望,因為他覺得自己就算把相關的記錄做到死,集中營殘害無數人生命的加害者,在已經民主化的西德波昂政府執政下,還是可以到處遊走,領著豐厚的退休金,而且住在舒適的房子裡,繼續在花園裡種花。一九八二年一月,就在萬湖會議四十週年,柏林市長馮.魏茨澤克(Richard von Weisaecker)下令在別墅前的街道設立一個紀念碑,標示這是當年納粹召開萬湖祕密會議的地點,以紀念受到國家社會主義迫害的尤太人。紀念碑豎立後屢遭破壞,最後竟被偷走。市長下令在大門入口的牆上,重新豎立一個紀念碑,並說明這個紀念碑所紀念的邪惡,並非由休憩所內的孩童來負擔,而是上了年紀的人,才應承擔過去的罪責。(未完待續)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