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統: 元至元十三年紀事 | 誠品線上

大一統: 元至元十三年紀事

作者 史衛民
出版社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大一統: 元至元十三年紀事:十三世紀下半葉,元世祖忽必烈完成了大一統。由少數民族建立的王朝,第一次統一了中國;納入了更大疆域的版圖,在歷史上第一次出現。1276年,是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十三世紀下半葉,元世祖忽必烈完成了大一統。由少數民族建立的王朝,第一次統一了中國;納入了更大疆域的版圖,在歷史上第一次出現。 1276年,是這一進程中最重要的一個年份。在這一年,元軍南下,南宋滅亡。本書以紀實手法,將這一年中發生的重大事件連綴成篇,展示出一幅簡短而激烈的歷史畫卷;來自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背景的近三百位歷史人物,在這幅畫卷中登場。 忽必烈和元朝為何取得成功?南宋君臣的選擇與命運如何展開?大一統後王朝會如何治理?天地翻覆一般的社會變革,引起的政治衝突與文化影響如何呈現?這些問題的答案,又更超出了1276年,藏在往前往後更長的歷史中。 1.側重於元帝忽必烈在一統中國的政治及文化策略; 2.透過歷史,認識政治學,了解政治及政體之間的角力與運作; 3.向讀者理學理論,並展開一段段真實的元代歷史於眼前。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史衛民史衛民1952年10月出生於北京,1982年畢業於內蒙古大學歷史系,1984年研究生畢業於中央民族學院歷史系,1985—1995年任職於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研究員,清華大學、南開大學兼職教授。主要從事政治學理論、政府理論、公共政策、歷史學等領域的研究。元史研究方面的著作有《中國軍事通史.元代軍事史》《大一統》《元代社會生活史》《城市中的遊牧民》等,與陳高華合著的《元上都》《中國政治制度通史.元代卷》《中國經濟通史.元代經濟卷》《中國風俗史.元代卷》,以及與陳高華、楊訥、韓志遠合著的《中國大通史.元代卷》。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目錄 楔子 32 第一章 北喜南憂 正月初一 大都 忽必烈舉行隆重的元正受朝儀式 36 正月初一 潭州 元軍克城,南宋守將李芾全家自盡 50 正月初一 臨安 南宋君臣求和不成,元軍兵臨城下 56 正月初一 吐蕃算木多 大元帝師八思巴遙祝忽必烈早成一統大業 65 正月初一 大都大明殿 元宮廷舉辦氣派非凡的「詐馬宴」 70 第二章 江南易主 正月十八日臨安 宋室降元,向元軍獻出傳國玉璽 78 二月十一日臨安 元軍入城,手建立新秩序 86 二月至三月原南宋轄地 部分南宋軍隊拒不投降,堅持抵抗 92 第三章 武功與文治 二月二十五日大都 忽必烈離開大都城,北上避暑 100 正月至二月沙州 西北蒙古宗王禾忽叛亂,被迅速平定 108 正月至二月善闡 賽典赤在雲南提倡「文治」,初見成效 116 第四章 北上與南下 三月至四月臨安至上都 亡宋君臣在元軍押解下,從詔北上 124 三月二十四日通州 文天祥等歷盡千辛萬苦,逃脫虎口 132 三月至四月臨安 為維護統治,元廷實施一系列禁令 137 四月十八日江西龍虎山 道教正一道天師張宗演應召北上 142 第五章 國破傷心時 五月初一至初二上都 亡宋君臣向元太廟禮拜,朝見忽必烈 148 五月初一福州 逃亡中的南宋益王趙登極,改元「景炎」 161 第六章 興學與修曆 六月初六大都 太學生上疏建議加強儒學教育 166 六月十一日大都 規模空前的修曆、測天活動投入運作 175 六月十五日大都 忽必烈下令設局修史 181 第七章 正氣歌 八月十三日揚州 元軍處決南宋守將,淮東戰火熄滅 188 六月至八月四川 宋軍反攻,解重慶之圍 192 八月初七大都 忽必烈下令征討西北叛王 196 十一月十五日福州 南宋幼帝登舟入海,小朝廷漂泊海上 201 第八章 大一統 十二月三十日大都 忽必烈免除江南苛捐雜稅,並大賞群臣 212 尾聲 大一統後的隱憂 222 附錄一:南宋世系表 237 附錄二:元朝世系表 238 附錄三:至元十三年宋元主要高級官員小傳 239 主要參考文獻 253

商品規格

書名 / 大一統: 元至元十三年紀事
作者 / 史衛民
簡介 / 大一統: 元至元十三年紀事:十三世紀下半葉,元世祖忽必烈完成了大一統。由少數民族建立的王朝,第一次統一了中國;納入了更大疆域的版圖,在歷史上第一次出現。1276年,是
出版社 /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88763528
ISBN10 / 9888763520
EAN / 9789888763528
誠品26碼 / 2682134409003
頁數 / 256
開數 / 25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X14.8X2.1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內文 : 楔子

「江南若破,百雁來過」的童謠,在危機四伏的南宋王朝境內悄然流傳。終日為生計辛勞的尋常百姓,沒有工夫去深究這到底是甚麼意思,飽讀詩書的士人卻深為憂慮。這倒不完全是神秘的流言所引起的心理上的恐懼,而是宋元間的戰事已經到了關鍵
時刻。
公元13世紀初葉,持續了近百年的宋、金、西夏三國並立的局面,被新興的大蒙古國所打破。蒙古軍隊摧垮西夏王國(1227年)之後,集中兵力向退保中原地區的金國發起最後攻擊,並向南宋朝廷伸出橄欖枝,邀請南宋出兵夾攻金軍,許以滅金後南宋收復黃河以南之地的優厚條件。偏安江南的南宋朝廷,原來試圖利用北方戰亂的機會,麾軍北上收復失地,洗去舊日北宋王朝留下的恥辱記錄,沒想到被金軍打得大敗而回,於是抱定隔岸觀火的態度,謹慎守衛邊城,坐視中原大戰。但是,蒙古人的邀請畢竟是誘人的,錯過這一良機,收復北方失地的目標將成為泡影。幾經躊躇之後,南宋君臣改變初衷,決意和蒙古人合作。他們不僅應約派出軍隊北上參戰,還向蒙古軍隊提供了大量的糧草和其他軍用物資。
宋理宗端平元年(1234年),金朝在宋、蒙軍隊的夾擊下滅亡了。以勝利者自居的宋人,馬上發兵收復開封、洛陽、歸德(今河南商丘市南)三個舊日的都城,準備兌現宋蒙協議中自己應得的一份。未曾料到,北上的軍隊沒能享受收復失地的喜悅,蒙古軍隊發起的突然襲擊,使宋軍首尾不能相顧,不得不倉皇南撤。蒙古人肘腋之患已除,馬上把兵鋒指向江南,宋蒙戰端由此大開,北騎南獵,險情迭起。
一個世紀以前,北宋曾經聯金滅遼,結果是金人在蕩平遼朝後,大舉南侵,北宋滅亡。現在歷史似乎在重演,只是宋室過了長江後,已經無路可退了。依仗淮水、漢水一線的軍事重鎮和四川中部有利的地形,宋人勉強擋住了蒙古軍隊的攻勢,在以後近四十年間拒敵於大江之北。北人不習水性,不善使船,難以逾越長江天險,暫時給了宋人心理上的平衡與保障。
宋度宗咸淳九年(1273年),江北重鎮襄、樊失守,形勢突變。次年,二十萬元軍席捲而下,橫渡長江,不熟悉水戰的北人,居然屢次大敗南宋水軍。兩年之中,宋軍主力損失殆盡,元軍兵鋒直指南宋首都臨安(今浙江杭州)。指揮這次大戰役的元軍統帥,是自誓下江南不妄殺一人的丞相伯顏。宋人終於省悟,童謠中所說的「百雁」,原來就是「伯顏」的諧音,宋朝的滅亡看來是要應在這個人身上了。
那些騎在馬上耀武揚威的北方人,真能夠在江南取代南宋王朝,建立新的統治秩序嗎?幾百年來,多少人夢寐以求實現中國的重新統一,但誰會想到,領導實現這一目標的,竟然是來自朔漠的遊牧民族領袖?困惑的江南人士不得不面對現實,盡快對國、家和個人的未來命運做出選擇,留給他們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正是在這種北喜南憂的氣氛中,神州大地迎來了新的一年—元世祖至元十三年,即宋恭宗德佑二年,公元1276年。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掌握大一統
一書了解「大一統」的槪念及其價值
還原元朝時代
記錄1276年的重要進程
普及歷史著作
紀實手法讀宋元交替的歷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