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生活的兩個臺灣實踐樣本+ | 誠品線上

美好生活的兩個臺灣實踐樣本+

作者 藺桃
出版社 聯合發行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美好生活的兩個臺灣實踐樣本+:即使夢想是農夫,只要你心甘情願!------「年輕人,田種得不錯哦。」志願農民賴青松離開都市生活,回到宜蘭鄉間種田維生。人們嘲笑著「不施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即使夢想是農夫,只要你心甘情願! ------ 「年輕人,田種得不錯哦。」 志願農民賴青松離開都市生活,回到宜蘭鄉間種田維生。人們嘲笑著「不施農藥怎麼能種稻」,等著看他的笑話,卻漸漸地被他的認真感動。整整十年,日子好像年復一年地在春耕、夏收、秋休、冬藏中度過,一些細小的變化卻開始積蓄起力量,在慢慢改變他們棲居的員山鄉深溝村,甚至宜蘭、整個臺灣鄉村社會。 在臺中,陳孟凱和馮小非等四位創辦人召集志願者共創「合樸」農學市集,合樸諧音「HOPE」(希望),不只是要辦一個市集幫有機小農賣產品,還要讓生產者與生活者互相學習,透過課程、講座、市集,拉近生產者與消費者的距離,回歸到他們的初心——營造適切的社會關係。 「我們相信,美好生活需要眾人合作,和諧、志願地簡樸過活;簡樸的生活需要從農藝生產和學問反思開始;而實踐簡樸、合作、和諧的生活,需要一群人交流切磋,互助支持;所以我們在此相聚,希望和你一起學習:好好務農,好好吃飯,好好生活,好好讀書。」 本書介紹的宜蘭深溝村和臺中合樸市集,是作者藺桃在臺期間深入採訪的「美好生活實踐樣本」。她把臺灣近年的青年返鄉風潮和慢活理念放在臺灣農業運動的脈絡下,將這兩個方向和組織形式不一樣的新農群體,從線到面地進行分析,並通過人物故事側寫,讓整個群體鮮明可見。同時,本書也在世界性的小農生活、食農教育脈絡下,分享了泰國、加拿大以及美國的三個案例。什麼是「美好生活」?或許看過了這些實踐樣本,你會有更具體的想像。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藺桃藺桃 曾在浙江省杭州市擔任媒體記者。2011年作為首屆陸生到臺灣讀研,其間採訪了宜蘭、臺中、臺南等多個從事永續農耕和生活創新的個人及團隊,深受影響。在美國佛羅里達州居住六年,一邊種菜,一邊寫作,一邊育兒,持續關注美國及兩岸三地永續農耕和創新生活方式。已出版有《陸生元年》(合著,2013年,秀威資訊)、《藏在小日子裡的慢調臺灣》(2016年,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三十歲,回鄉去》(2020年,東方出版社)。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推薦序 從臺灣到美國,遊覽更多桃花源╱張典婉 推薦序 跟著日月星辰的節奏找到自由╱陳明珍、蘇至弘 自 序 美好生活,自己創造 宜蘭深溝篇 未來的農村長怎樣?深溝村才是臺灣的未來 志願農民賴青松:把老家種回來 小間書菜:在鄉下找到更多的人生可能性 碩士女農吳佳玲:農村的事得做一輩子 土地裡長出來的新世界:深溝村的食農教育實踐 深溝二○二一,從半農興村進入半X時代 深溝村大事記 臺中合樸篇 合樸農學市集:創造更美好的生活選擇 樹合苑:美好生活的具體實踐 在NGO和MBA之間:陳孟凱的共贏人生 合樸市集可愛人 合樸四‧○,封閉社群的新探索 合樸大事記 別篇 美好生活的其他實踐樣本 江海菱──她買下幾百畝地,在泰國的山野裡回歸最自然的生活 孫姍──自耕自足,他們一家在加拿大做農民 我在美國大學種菜:與各國鄰居們共耕共食 我在美國大學種菜:永續農耕的復興 附錄 世界可持續食農地圖

商品規格

書名 / 美好生活的兩個臺灣實踐樣本+
作者 / 藺桃
簡介 / 美好生活的兩個臺灣實踐樣本+:即使夢想是農夫,只要你心甘情願!------「年輕人,田種得不錯哦。」志願農民賴青松離開都市生活,回到宜蘭鄉間種田維生。人們嘲笑著「不施
出版社 / 聯合發行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4455737
ISBN10 / 9864455737
EAN / 9789864455737
誠品26碼 / 2682110273000
頁數 / 246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X14.8X1.2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推薦序 : 〈推薦序 從臺灣到美國,遊覽更多桃花源〉

  認識藺桃十年了。這十年,她來臺灣成為陸生,結婚,當了母親,陪家人去美國進修。生命常有驚喜的時光,最開心是她永遠有禮物,一本本作品在兩岸出版,從《陸生元年》到《藏在小日子里的慢調台灣》、《三十歲,回鄉去》,再到這本《美好生活的兩個臺灣實踐樣本+》。看這本書,似乎在陪伴著臺灣社會脈動旅行,走過臺灣的田間小徑,坐在田梗看遍農村春夏秋冬。
  二○一一年,在臺灣攻讀碩士時,藺桃開始四處旅行認識臺灣朋友,觀察社會發展。那些時候也是臺灣年輕人開始返鄉種田,半農半X風潮開始,紀錄片《無米樂》成為社會話題。藺桃利用畢業前夕的一個月,走訪書中人物,她到宜蘭拜訪賴青松、吳佳玲……深入調查及分析深溝村,比對臺中合樸農學市集。搬到美國後仍然念念不忘,又利用假期回臺灣採訪,從宜蘭到臺中,她開始田園生活的探索,拜訪了林中翊的泥土房,羅敏真的豆腐坊……
  她長期關注深溝村和合樸市集,她的文章除了報導,還分析了青年返鄉的小農們如何改變了農村的生活方式,提出未來的農村可能性,讓大家深思農村的未來。比如留日碩士賴青松的志願返鄉,租地種田,引領的新型榖東俱樂部模式,這些年已默默影響了許多青年歸農返鄉;同時也看到臺灣農村無可避免的時代背景,工業汙染生態,土地及水源被破壞,土地徵收,離鄉棄守的農村嚴重人力不足。
  穀東俱樂部拒絕農藥的耕作模式,取經日本的生活俱樂部,向日本學習用消費行為改變通路,重建土地與人的關係,夫唱婦隨改變了自己,也改變許多農夫農婦的生活模式。例如之後加入倆佰甲,開設小間書菜的城市人江映德和彭顯惠,越來越多人聚集,碩士生吳佳玲選擇用網路行銷,舉辦農事活動,擴大公共參與,也擁有幸福的家庭生活,讓孩子吃到父母親手種的米。
  因為移居鄉村也影響了社區學校,甚至孩子們的食農教育。孩子們從小開始,種稻、種菜,甚至出版了孩子們《食農小學堂》的紀實書,美好的緣分一個又一個緊緊扣住,從產地到餐桌,認識到食物滋養末來,儼然成為源於農村的全民運動。
  作者有心拜訪的臺灣合樸農學市集,亦為宜蘭經驗之外提供了美好生活的城市邊緣想像。有機認證,農學市集聚氣,鼓勵大家回復簡單生活理念,從豆腐課程到全面照顧公田,讓城市人享受農村土地的願力中心,漸漸從公益邁向社會企業之路明確走出社群支持農業策略。
  全書是作者花了幾年時間細細觀望,在人生閱歷中漸漸積累的臺灣生活觀察。或者吻合了吸引力法則,二○一五年,作者陪同先生慶明遠赴美國佛羅里達州攻讀政治博士,幾年陪讀生活,最大的禮物是她實踐了農耕生活,在學校農林混合園林裡耕種。在她的形容裡,她們一家像是愛麗絲掉進了兔子洞,每週和來自南美、法國、印度、德國……全世界不同國家的鄰居們一起勞動,享受著有一百種植物的食物森林。她和鄰居們用廚餘發酵的黑土育苗、播種、移苗,也豐富了單調的求學生活,為孩子童年帶來豐沛快樂的記憶。
  全書觀察時序跨越了臺灣改變的社會氛圍,也加入作者體驗,拉近了土地共生、友善大地和大家期待的農耕經驗。感謝作者留下的紀錄,從臺灣到美國的美好生活實踐,期待作者下本作品,帶著讀著雲遊更多桃花源。

張典婉 二○二一年十月十一日 於臺北汐止

*張典婉,資深媒體工作者,聯合報兩屆報導文學獎得主。




〈推薦序 跟著日月星辰的節奏找到自由〉

  我們與本書作者素未謀面,因著合樸而結緣,有幸受邀為藺桃的新書簡短為序。
  書中紀實的人物,青松、孟凱、中翊、敏真、佳玲……正是我們這十餘年來所熟識、足堪學習與敬佩的先行者,他們以十數年的心力,從生活的根本──土地、環境、食物出發,腳踏實地,不惜胼手胝足,做中學,學中做,不斷探索,希望為自己,也為大家找到一個永續共好的生活模式。翻閱他們的事蹟,就像再次經歷我們曾一起參與的種種,即便事隔旬年,依舊鮮明,恍如昨日。
  文明的進程,讓人類從恐懼變焦慮,謙卑變自大,自足變貪婪,自由變束縛。過度的創發活動,攪亂了天地間的有序,讓一切又變得混沌,沒有落定的跡象,仿若失速列車,眼看就要剎不住……
  大航海時代的地理探索,開啟了國際貿易,觸發了工業文明,伴隨著掠奪、殖民、奴役、壓迫與剝削,帶來了繁榮富裕,也帶來了無止境的欲求與創新。在資本主義的自由市場經濟下,與成功定義畫上等號的「數大」就是美;於是,人們汲汲營營、戰戰兢兢,為了登科五子而變得不自由,在高產能高速率的競逐下,負載著高壓、潛藏了身心疾患;同時,滋養萬物的土地被不當、超限利用,人工合成入食,毒害汙染充斥,自然資源耗竭,食物鏈嚴重斷裂,人心不再純淨……,所有經年累月、違逆天地、以人獨尊的作為,正在蠶食地球上的生命。
  深溝、合樸的經典範例,正是先覺者對人類野蠻的文明造成的循環破壞的深切反思,透過在地社區的深耕、生活教育的學習,試圖傳達萬物共好的概念,找尋身處宇宙間存在的意義與價值。

陳明珍、蘇至弘 攜手推薦

*陳明珍、蘇至弘為竹蜻蜓綠市集志工、水木書苑創辦人,以及友善書業合作社共同發起人。

試閱文字

自序 : 〈自序 美好生活,自己創造〉

  二○一九年的元旦,孫姍一家從加拿大渥太華來美國佛羅里達州看我們。因為共同的務農興趣,第一次見面的我們無話不談,從彼此不同的播種、收穫季節,談到如何保存食物,如何養護土壤,如何邀請來自不同國家的農友、同道一起認識在地植物,形成穩定的支持社群。
  經濟困擾自然也是一大難題。除了農場,孫姍還有一份兼職工作,也做過跨國夏令營。但是她和先生李波兩個人加起來的收入,差不多也只有幾年前在北京時一個人的薪水高,「做農民發不了財,賺一個好生活罷了。」我和先生慶明不住點頭認同,種菜這幾年都是志願工作,也沒有得到過什麼獎賞,只是讓我們在異鄉的生活過得越來越順心、美好。
  剛好那時候,慶明在佛羅里達大學教一門「What is the Good Life」必修公開課。我們幾個很認真地探討了什麼是「美好生活」。每個人對美好生活的理解都千差萬別,但總得來說,都離不開主觀感受上,讓個人和家庭擁有積極健康的心態,覺得被幸福感所包圍。
  當時我已經在美國住了四年,主要的工作是做全職媽媽。其間,有過很幸福的時刻,也有很多的思索和掙扎。因為簽證原因,我在美國的身分始終依賴於慶明,常常讓我感覺到不安,有違獨立女性的自我認同。每當遇到家庭矛盾、經濟危機,我的第一反應都是帶著孩子回中國去工作,似乎這是讓我更幸福的答案。但是一次又一次,我還是留了下來。可能我的下意識裡,一家人在一起才是更好的選擇。
  選擇留下來之後,我把孩子送去幼稚園,重新開始我的自由撰稿工作,積極拓展寫作和發表管道。為了賺錢,也為了讓自己有一個獨立於媽媽、妻子之外的身份,我很認真地去探索自我,究竟對什麼有興趣,然後想辦法寫出來。寫作既是探索外部世界,也是追尋內心線索的過程。這件事與以往做記者時候的公務寫作有了本質的區別。
  與此同時,種菜也顯示出了異曲同工的妙處。我們一家在鄰居離開、夥伴畢業的情形下,堅持在多族群生態園地種菜,照顧菜地。吸引了一些原本就對這塊菜地有興趣的夥伴,慢慢形成了一個穩定的勞作社群。每週固定的時間一起去菜地工作,商量種植的品種,開闢菜畦,堆肥,鋪木屑防止雜草,還有拔不完的草……我們一邊幹活一邊聊天,天南海北,彼此的成長經歷,雖然來自不同國家、有不同膚色,我們驚喜地發現,原來我們有那麼多的相同之處,又對對方獨特的成長背景和文化充滿興趣。
  因為對彼此文化的興趣,我們在菜地舉辦了很多與文化相關的食農活動。雖說主要的對象是夥伴,也招攬來很多對幹活沒興趣,但對吃很有興趣的人。比如源自印尼的天貝(tempeh),被越來越多素食者青睞。我們請來本地的天貝生產公司的員工,還有印尼的朋友,現場講述和製作天貝。等天貝發酵成熟,我們還各自彙報或煎或炒的「即食」成果。
  我們的朋友圈裡有很多「蘑菇獵人」,有一位專門去墨西哥採集了一個月的蘑菇。我們請他帶著電腦來做一次展示,順便邀請每個參加的人都帶上自己採集到的蘑菇來講述自己的故事。甚至還舉辦過兩次「可食用的蘑菇盛宴」,有的人帶著自己去北方採集的羊肚菌過來菜地,直接用黃油煎了分享;有的是自己在車庫種植蠔菇,帶了一籃子來分給大家;還有更多人是做一道蘑菇菜過來分享。
  每個人都把自己的創意和興趣,發揮到了菜地裡。來自印尼的朋友把枯萎的香蕉樹砍倒,在樹幹上挖出幾個格子,然後埋土育苗。她想試驗看看,這樣是不是可以把發酵堆肥的過程和育苗生長的過程結合起來;植物學博士買來好幾種mustard green種子,隨手播撒在土地表面,他想看看,這些蔬菜能不能像野草一樣,不需要覆蓋和疏苗,也能長得好。
  我從中國菜友那裡交換了一批種子,在樹蔭覆蓋的地方種絲瓜、苦瓜,在陽光明媚的區域種豇豆和中國長茄子。等到收穫的時候,我炒個豆角茄子、絲瓜炒蛋端到菜地,告訴他們這些奇形怪狀的蔬菜,其實可以很美味。幾年下來,除了冬天,我們基本實現了蔬菜自足,春夏兩季還有野菜自足。
  交流和分享帶來的愉悅,與作物生長、採集收穫帶來的歡愉,單純的手工勞動帶來的快樂,彼此疊加,互相作用,讓我們的「菜農」生活,比單純的種地多出了更多意義。因為菜地夥伴的博聞,我們對蓋恩斯維爾本地和美國其他區域的可持續食農行業有了更深入的瞭解;越深入交談,越發現了大千世界的「和而不同」,不再執著於異鄉還是他鄉的自我設限;在菜地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幫助彼此度過困境,我們建立了彌足珍貴、想要持續一生的友誼。種菜,既幫助我深耕現實社會,也療癒了身心,擴展了胸懷。
  這樣的生活,稱得上美好生活,也是我想要過的生活。所以我發現,美好生活並不是單純作出選擇就能得到,反而是自己創造出來的。有自己良好的發心和行動,找到或者吸引到志趣相投的人群,互相陪伴,彼此合作,可以創造出不曾設想過的「美好生活」。
  因為要出版這本書,我重新閱讀二○一七年就寫完的本書初稿。忽而發現,我在美國這幾年的美好生活,其實就來自於我在臺灣看到的那些美好生活樣本。可以說,在臺灣的三年,奠定了我對美好生活的初步理解。
  第一次採訪賴青松大哥,在他家後院、田間地頭、在宜蘭縣史館屋頂上,聊他的起心動念,從心而行,聊我的困惑,前路何在。我深深地被他為了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所付出的勇氣和決心所鼓舞。坐在農民食堂,和進來歇腳的農民聊,和前來深溝探路的農村愛好者聊,我發現大家想的都是,我更想要以一種怎樣的態度、怎樣的形式,度過生命的一段時間。這個態度和形式,就是彼此對美好生活的不同理解,進一步啟發我,放下以往教育和規訓中,太過宏大空虛的使命,專注在探索自我真實的需求,腳踏實地地去生活。
  我在深溝村感受最深的是新村民的創造性和活力,在合樸感受到的則是包容和手作的快樂。第一次參加咖啡沙龍,我不需要重複介紹我的陸生身份,同伴們只問一句,你想做什麼?這是一個強力直擊內心的發問。我把真實的自我躲在一重重的身分之後,作為記者、作為第一屆到臺灣留學的大陸學生,作為對臺灣處處感興趣的一個外來者,去提問和觀察,卻從來沒有問過自己一句,你真正想做的是什麼?
  我的答案是,不知道。「那就去試試看。試了才知道。」想種稻,那就直接下田去;對手作披薩感興趣,那就自己揉面、加料、自己烤;對茶和咖啡都不瞭解,來,先喝喝看……試過才知道,只是手作本身,就已經足夠快樂。喜不喜歡,想不想要,是之後追問自我,考察市場後才要回答的問題。
  二○一四年畢業離臺前夕的這次採訪,像是人生的轉承章節,昭示了一個未完待續的故事的開始。從那以後,我開始想要書寫自己的故事,而不是旁觀他人的生活。每次站在人生的分叉路口,我都一次次問自己:「你想要過什麼樣的生活?」由此,對美好生活的理解也隨時間、處境而有所變化。有很長一段時間,我理解的美好生活是,在自然環境中,與志趣相同的朋友為伍,盡量多地使用雙手去創作,去收穫。不過當時的前提是,一家人生活在一起,我有了一份穩定的遠端兼職工作,可以維持生活,也保持一定程度的自我。
  時隔兩年,我再重新採訪深溝村和合樸的小夥伴,他們的生活也發生了許多變化,對幾年前的生活有懷念,也有批評和反思,蓋因為他們所處的前提和環境發生了變化,人生的優先選項也發生了變化。這並不意味著過往是錯誤的,只是再一次驗證了,美好生活,有賴天時、地利、人和,更需要自己積極去創造。調整自己,適應新的前提和環境,選擇天時和地利,創造新的人和。而這些調整和反思,恰恰好是探索美好生活的必經之路。

二○二一年九月二十五日於韓國首爾

試閱文字

內文 : 【宜蘭深溝篇】(節選)

未來的農村長怎樣?深溝村才是臺灣的未來

  如果這是一部電影的開場,鏡頭應該會這樣拉開──
  一望無垠的蘭陽平原,細密如針的雨絲在天地間婆娑柳舞。一輛破舊的小巴,由西向東,緩緩穿過這片模糊的灰白。車上是一對年輕的夫妻和他們不滿三歲的女兒,車的後半部分塞滿了棉被、枕頭和他們的全部家當。
  螢幕上打出字幕──二○○○年,連接臺北和宜蘭的雪山隧道還有六年才會開通,他們從臺北翻山越嶺而來,花了將近一天的時間才開到目的地──宜蘭縣羅東鎮。
  他是賴青松,她是朱美虹。夫妻倆租下一個帶院子的小房子,把女兒送進了冬山鄉的慈心華德福幼稚園。終於,他們逃離了寸土必爭、寸時必較的都市,大人和小孩都過上了可以大口呼吸、自由奔跑的生活。
  只是他們和宜蘭都沒有想過,一個人志願返鄉救贖自我的舉動,會改變整個蘭陽平原。十幾年之後,宜蘭成為整個臺灣新農(或稱為志願農民)最多的群聚點。不完全統計,僅僅宜蘭深溝村連同周遭的幾個村子,就有新農八、九十戶,採用無農藥友善耕種的田地近百甲。
  不同於老農和承接的農二代,志願從農的新農夫,人生中途轉場前多有各自的職業專長,轉入鄉間後,他們不只是想要種出自己可以安心吃的糧食蔬果,還結合各自專業,在農村開始實驗性的新生活。這些實驗,攪動了曾經沉寂的鄉村,不只是注入年輕的生機,更有可能打破城鄉二元結構,逆轉鄉村多年來失落的主體性,讓農村重新被看見、被重視,成為更多人的人生優先選項。

深耕十年,變化悄現

  在臺灣讀研三年,我到訪了臺灣中部、東部、南部許多鄉村,眼前的農田都異常平整。花蓮玉里的農田一塊塊連成片,多次出現在臺灣風光宣傳片中,極目遠眺竟如大陸中部平原般壯闊。一年一收的蘭陽平原一望無垠,田埂橫平豎直將田地分成一個個小格子,田間小路可以容兩輛小巴並行開過,路旁川流而過的是水泥澆築的溝渠。這樣的鄉村風景,跟我兒時印象中的農村有很大不同。
  原來,臺灣在一九六○年代經濟起飛時,開始了以農地重劃、鄉街都市化為代表的農村改造計畫,原本被曲折蜿蜒的田埂細分在村落各地的小塊農田,經過統一平整、劃分,灌溉系統也由政府統一設計。臺灣農業開始從小農耕作,朝向統一使用機械播種、灑藥、施肥、收割的工業化演進。經濟騰飛,工商業欣欣向榮,農業成為最沒有價值的產業,農民幾乎是社會底層的代名詞。
  二○○二年,臺灣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開放稻米進口,臺灣人每吃八碗飯裡就有一碗是進口米。這對臺灣本土農民是個沉重打擊,二○○三年開始,農家子弟楊儒門在臺北市放置十七次爆炸物和「反對進口稻米」、「政府要照顧人民」字條,希望引起政府對農業農民的重視。輿論譁然,被忽視和傷害的農業開始引發大量關注,這一案件由此被稱為「白米炸彈案」。二○○六年,當時執政的陳水扁政府展開「新農村運動」,意圖將農業引向有機農業、休閒農業發展,另一方面提高老農補貼,鼓勵青年返鄉。二○○四年,從日本攻讀完環境法學碩士的賴青松,返回臺灣落腳宜蘭鄉下,建立「共同購買、共擔風險」的穀東俱樂部,躬身下田實踐不施化肥農藥、手工莎草撿螺的友善農業,開知識青年返鄉務農風氣之先。然而最開始的那幾年,他收到的都是老農的嘲笑與觀望,當他們終於不再懷疑這個年輕人能否在鄉村待下去,他與老農們也只是彼此相安無事卻無法互相理解。
  賴青松相信緣分的累積,時間到了,農村的改變就是深遠的。
  終於,在二○一三年,他等到了這個轉捩點的出現。那一年正好是賴青松學成返臺後志願從農的第十年。臺灣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推行新的休耕活化政策,原來水田一年可以休耕兩期不種的政策,調整為一年只能休耕一期,同時,另一期必須耕作才能領取一期的休耕補助。一時間,長年休耕的地主慌了手腳。
  即便是急著找人種田,也沒有老農願意把田交給陌生的外來人。賴青松深耕深溝十年,耕種的田管理有序,老農看在眼裡,放心把田交給他,希望由他來承租第二年的稻作。可他當時已經承租了六甲水田,是他體力的極限。
  恰好,支援賴青松多年的穀東、在宜蘭長期從事農村規劃工作的楊文全博士在前一年也跑來深溝嘗試鄉居生活。基於與文全多年交情,賴青松轉介了兩甲半的地給他。二○一三年,是楊文全正式種稻的第一年,一個新手農夫進場就要管理兩甲半的田地完全超過他的預料。他只好向周邊好友求援,拉攏各種可能的朋友來耕田。
  進入二○一○年以後,越來越多年輕人出於對食品安全、糧食安全、生活方式的反思,返鄉從農。有許多城市居民無鄉可回,那些返鄉先驅們打下了基礎的村落,成為了他們的優先選擇。山好水好的宜蘭,吸引了許多新移民,可是人生地不熟,他們在此沒有信任基礎,看到許多休耕的田卻租不到田。
  有人想轉租有人要耕作,人際和網路傳播雙管齊下,供需雙方搭上了線。二○一三年,包括小間書菜夫妻在內,共計六戶家庭加入了楊文全的倆佰甲,一起承租了這兩甲半的田。
  經歷過一個春耕後,楊文全發現種田並不像想像中的難,和一群新手農夫在一起耕種、互相照顧互相陪伴,反而非常快樂。年屆五十的他,找到了自己後半生想要做的事──透過倆佰甲這個平台協助新農夫進場務農。
  到二○一四年底,倆佰甲就培育了五十戶新農,耕種水田四十甲。二○一六年我再次前往深溝採訪,楊文全說,他已經沒有再計算倆佰甲到底有多少新農夫了,因為群集效應已經形成,「已經大到不會散掉」,還有不少老農也在新農帶動下改作友善農業。當年他的目標是二十年培育一百個小農開展友善耕種,取名倆佰甲,是因為「一人耕種兩甲地,就有兩百甲了」。到二○一六年,他粗略估算僅深溝村及周邊幾個村落就有八、九十戶友善新農,如果算上宜蘭其他鄉鎮,目標早已實現。
  除了倆佰甲,更多的小農組織悄然浮現。
  二○一二年,「臺灣農村陣線」(以下簡稱農陣)的幾位年輕人在賴青松幫助下,在深溝村成立「宜蘭小田田」稻米工作室,由當地老農陳榮昌阿公帶領學習務農。二○一三年,團隊裡的世新大學碩士吳佳玲決心休學從農,之後就留在了宜蘭當起了全職農夫。
  棄學從農的碩士女農,在當時引來了各大媒體報導。有意思的是,來到宜蘭深溝種田的一眾年輕人裡,有超過一半是女生。曾經與吳佳玲合作成立「有田有米」工作室的謝佳玲,後來成立了自己的「小鶹米」工作室。她又帶領著幾位來深溝獨立種稻的新農夫,一起組成「小農應援團」,幫忙農事的同時精進農藝。
  也是在二○一三年,長期關注同志運動的女生團體「土拉客」,因宜蘭本地女生蔡晏霖的加入,從桃園大溪搬到了宜蘭員山鄉,四個女生共同耕種了一‧二甲稻田、三分半豆田和兩分菜園。二○一六年,在臺灣學習中文的美國女孩蔡雪青也加入到土拉客,一邊種菜種稻,一邊學習臺語。
  深溝及周邊幾個村落,像是科技業的矽谷一樣,吸引了許多外來年輕人闖蕩。楊文全粗略統計,倆佰甲成員有九成是外地人。其中還有一些外國人,遠從新加坡、老撾、南非、日本、美國來到這裡。無論島內島外,這些年輕人都抱著相似的理念──換一種方式生活。他們在農村這個新環境,激發了過往人生中的潛力,開創出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生活方式。而這些新生的生活型態,也給傳統鄉村帶來了新的生機。

慢島生活,半農興村

  倆佰甲最早只是需要一個穀倉,就把村子裡通往臺北、羅東五岔路口上一家碾米廠租了下來。一下簽了五年合約,米賣完以後就空了下來。
  賴青松介紹說,這間碾米廠曾經營了四十六年,當年是整個村子最熱鬧的地方,凡是到了繳學費、娶老婆的時候,總有農夫押著地裡正待成熟的稻米來換取現金。這裡曾經是農村的銀行,農村生活的經濟樞紐。時代滾滾向前,落後的碾米廠已不復用,這裡的繁華失落了十年。
  以後這裡可以變成什麼樣?倆佰甲的六組農友聚到一起開了一次會。有人想做農民食堂,有人想做親子圖書館,有人想開一間以書換菜的書店。決定好做什麼以後,大家就直接動手做了。楊文全喜歡做木工,就買了木板鋪地。剛好團隊裡有個獲獎建築師,廁所就給他包了。還有一個女生想嘗試砌牆,大家就一起幫忙砌,砌得不夠漂亮,也沒人有意見。
  半年的整理期,廢舊了十年的穀倉,第一次亮了起來。二○一四年,深溝村的第一家書店兼菜店──小間書菜開張。它的隔壁是放著一張長條桌的農民食堂,每天早晚農夫們從田裡回來,第一站都是來這裡歇歇腳吹吹風扇,而不是回到自己家。到了晚上,農夫們聚在這裡一起吃飯,每天有輪值主廚,大家自覺把伙食費放在一個玻璃罐裡,供農夫食堂日常運轉。
  農民食堂另一側是鋪著整齊木地板,擺滿圖書和矮桌的親子圖書館。二○一四年六月我去採訪的那個下午,《女農討山志》的作者阿寶正和幾位臺北來的教授在裡面開會。兩年後再回去,親子圖書館裡的照片童書已經不復存在,那之後接手的「貓小姐食堂」已在這年五月歇業。我在這個仍舊整潔的空間裡,辦了一場新書發表會。青松大哥主持,美虹姐準備了冰鎮的水果米苔目和自己田邊的野薑花助陣。
  二○一七農曆新年後,美虹廚房在此低調開張,左邊是開了七十年的「永慶雜貨店」,右邊是農夫們的「堂口」農民食堂、小間書菜和慢島直賣所。兩間不大的農舍變幻出多般可能,被農夫們戲稱為「深溝銀座」。
  更多的新鮮事業體開始在這個不到兩千人的村莊裡誕生。在「深溝五叉路口」二○一七年Facebook(臉書)主頁上,列入的就有十一個──美虹手作廚房、小間書菜農村書店、深溝農民食堂、田文社、慢島直賣所、農田生態實驗計畫、農村藝術創作、農夫的科技氣象站、農村現象旅行導覽、宜蘭月光莊住宿、皮蛋一家共同短居。
  田文社是一家駐點在宜蘭的報導社,社長Over一邊種植稻米,一邊通過社群媒體報導農村新聞及八卦。她在Facebook專頁上記錄秧苗和稗草的顏色,研究老人們談論農事時用的臺語。隨手拍倆佰甲夥伴們的生活趣事,其中記錄小間書菜老闆娘彭顯惠「第一次種菜就失敗」的圖文集,點讚人數將近九千,前後九集連載,許多陌生網友催著她更新。農村裡的趣聞瑣事,經她鬼馬天真編輯演繹後,發酵成了網路熱點,城裡鄉下的網友們都留言說好笑、療癒,順帶還出了一個新網紅。
  十多年前曾採訪過賴青松的大米一直關注著深溝發展,她總說想來宜蘭住,卻到二○一六年才決心辭職搬到宜蘭,做一檔屬於農村的廣播節目「米米之音」。
  就她專業所及,臺灣的農村廣播只剩賣保健食品、藥品和萬精油,而都市的廣播也只有流行音樂、交通新聞,看不到丁點農村資訊。有感於家鄉臺中烏日農村因高鐵架設快速消散,她想要為保留農村做點事。在深溝,她看到了一個從舊農村裡長出來的新樣子,自掏腰包買來專業設備和剪輯軟體,在「貓小姐食堂」完成了三十多檔《我愛深溝》音訊節目,利用官網、YouTube傳播。第一期她策劃讓美國來的雪青和種菜達人美僑阿姨學種菜、學臺語、聊種菜聊人生,點爆網路。每週一次的農村廣播,成了新農小農們的每週話題。
  單身青年來了,小夫妻背著孩子來了,退休教官帶著妻子也來了。每個來深溝務農的外地人幾乎都不曾種過田,因為他們是新手,當了農夫後,一半以上的經濟基礎都還是靠原來都市中的職業、特長,他們被稱為「半農」。楊文全很不滿有些人以半農來消遣他們種田不認真,卻忽略了倆佰甲每年以成倍的速度擴張友善耕種的面積,還實際支持了宜蘭縣政府勞工局委託宜蘭社區大學開辦的夢想新農學校,幫助培養更多友善耕種新農夫。
  對於農村來說,這群半農、新農的到來,是一件足以稱為「革命」的大事。
  不只是友善耕種的農夫多了起來,改善了深溝村的水質、空氣──在深溝務農超過五十年的陳榮昌阿公說,以前每到春播就能聞到空氣裡的農藥味。對他們這群險些成為最後一代農民的老農來說,看到年輕人回到鄉村務農,一掃長久來的無力感,甚至願意去改變多年來的農藥種植法,重拾祖輩的務農技藝。
  越來越多年輕人的集聚,讓村子熱鬧起來,老人們感覺到務農的價值,也有更多可能性在發生。
  深溝其實一直是個很特別的農村。
  過自己想過的生活,是每個搬到宜蘭深溝來的人拼勁全力在做的事。這種專注又自由的氣場,吸引了越來越多人的加入。「想要做什麼,自己做,但我會陪你。」這是楊文全掛在嘴邊的名句。自己認定的事自己去做,需要幫助和陪伴的時候,夥伴們都在身旁。許多人務農都先從種菜開始,不願意從事看似單調無聊的稻米耕作,楊文全卻鼓勵身邊有興趣從農的人直接進入水稻耕種,「成本不高,種水稻才看得到現金」。大家一起在田間勞動、面對困難,需要的時候相互換工,連一塊除草也能開個「田間沙龍」。農耕是個體力活,相比技藝的學習,心靈的陪伴對新手農夫來說更為重要。楊文全說:「有困難可以互相支持,一起做事的力量能給予人很大的安慰。」
  長時間共同勞作和陪伴,讓倆佰甲農夫彼此間更為瞭解、互信,也促成了一些小範圍的合作,比如曾在環教界工作的農夫小鶹與貓小姐食堂、小間書菜合作策劃的「公車小旅行」,生態學家農夫林芳儀與善用科技的創客農夫陳幸延一起合作,讓務農不只是憑經驗判斷,也變得科學起來。
  更重要的合作是農業上的。
  不管新農、半農幾乎都是小農。所謂小農是相對於大型機械耕種的農戶而言,大部分的小農耕種面積不到半公頃,耕種三、五公頃的能手,田塊也多半分布在各地。如果不是想要用雙手完成田間的所有步驟,就需要請求代耕機械的幫助。
  二○一四年,倆佰甲耕種水稻的第二年,就有三十位小農共二十公頃的水稻田。這對新農夫是極大的挑戰,但是在傳統的代耕業者眼中卻不是筆好生意。小農因田地面積小、許多田地未經平整,加之友善種植可能雜草較多等,需要花費更多時間。倆佰甲曾經分四組人去尋找代耕幫助,卻一個幫手也沒找到。他們只好想辦法買來二手設備完成剩下的部分。
  加入的人越來越多,人多聲壯的倆佰甲,一方面可以借著共同收割、碾米、包裝、儲存等跟代耕業者議價;另一方面也發現友善耕種需要許多方便個人操作的機械,與傳統規模種植所需機械並不盡相同。到二○一七年,深溝村所在的員山鄉近山地區,就有近百位友善耕種的小農。這近百位小農,形成了一個不小的內需市場。
  有幾位小農從自身需求出發,共同投資購買了一台專業的插秧機。倆佰甲成員龔哲敬二○一七年購買了一台收割機,楊文全新買了一輛十噸半的大貨車,為此他特意去考了大型車輛駕照。員山鄉本地人曾繁宜也是友善耕種農夫,他新投資建了一座友善耕種碾米廠。要知道當初賴青松回鄉時,因為友善耕種的稻穀多是手工翻曬,不可避免摻雜了些許小石粒,幾經輾轉才有碾米廠願意接手。如今幫忙代耕的人本身就是友善小農,他們更能想小農之所想,儘量滿足需求。曾繁宜觀察到,來員山鄉耕種的新農夫大部分是女生,一包五十公斤的米即便是男生也搬不了幾包。他計畫未來幾年建一個大大的穀倉,讓女農夫們可以在這裡放米、碾米、包裝直到出貨,不需要一包包送過來,等碾完再一包包背上卡車,扛到家裡,「不希望他們因為搬不動稻穀而打退堂鼓」。他建友善碾米廠也是為家鄉留住這些關心環境的新移民。
  ……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即使夢想是農夫,只要你心甘情願!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