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孩子可以比AI更聰明嗎? | 誠品線上

我們的孩子可以比AI更聰明嗎?

作者 費以民
出版社 貿騰發賣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我們的孩子可以比AI更聰明嗎?:好評推薦:「十多年前,當我看李安導演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知道片中的老虎,完全用computergenerated(電腦成像)而成時,我說新的時代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未來是一個充滿AI的世界。要為孩子的未來做好準備,我們必須引導他們學習如何和AI共處,如何與AI協同合作,在千萬種變化的未來,從可被取代的,變為不可取代的。 這本書展示如何讓您的孩子學習如何「思考」,成為在未來人工智能(AI)世界中生存的關鍵。 費以民博士綜合多年豐富的管理經驗,成功地把高階思維的三個要素轉化為現代的管理思維工具。

各界推薦

各界推薦 好評推薦: 「十多年前,當我看李安導演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知道片中的老虎,完全用computer generated(電腦成像)而成時,我說新的時代來臨了,到了現在,我依然會說新的時代來臨了,只是不再是興奮,而是恐懼。」 ——林愛華,著名導演 「費以民博士所著的《我們的孩子可以比AI更聰明嗎?》,書名用上的問句只不過是一道偽命題。此書的內容所帶出的真正意義是,如何指導孩子,訓練自己去迎接一個創意無限的將來。畢竟,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人創造AI的目的正是為了追求創新和進步。」 ——張潤衡,資深生命教育工作者 「我真誠地向您推薦這本書,特別是對於父母、及將畢業的同學們,他們很快便進入社會及尋找工作,怎樣和AI 競爭或共存,將會是一項最大的挑戰,就在這書尋找答案吧!」 ——區永東,香港中文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費以民費以民 博士組織文化研究中心的創始人。於香港多所大學擔任講師,包括跟英國和澳大利亞大學聯合舉辦的課程。全球三大管理諮詢公司之一的高級顧問,曾於本地和跨國公司擔任高級管理職位,如:亞太區董事。對年輕人的思維能力發展有著濃厚的興趣,尤其是HOT。開發了書中的「費以民思維模式」,把現代思維訓練工具結合HOT的三個思考力,乃推廣此思維模型的第一人。如欲邀請作者做顧問、演講或教授課程,請電郵至 Masterfocusltd@gmail.com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前言 第1課:新時代的來臨:和電腦競爭,也要和人腦競爭 第2課:如何在AI 世界中找到自身價值? 第3課:什麼是高階思維「HOT」? 第4課:思考力是如何訓練的? 第5課:用HOT 幫助孩子建立自己的價值觀 第6課:創意無限,時間有限――孩子準備好迎接未來嗎? 後話

商品規格

書名 / 我們的孩子可以比AI更聰明嗎?
作者 / 費以民
簡介 / 我們的孩子可以比AI更聰明嗎?:好評推薦:「十多年前,當我看李安導演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知道片中的老虎,完全用computergenerated(電腦成像)而成時,我說新的時代
出版社 / 貿騰發賣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88822058
ISBN10 / 9888822055
EAN / 9789888822058
誠品26碼 / 2682326735002
頁數 / 152
開數 / 25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X14.8X1CM
級別 / N:無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讓您的孩子學習如何「思考」,成為在未來人工智能(AI)世界中生存的關鍵。本書展示如何指導孩子,訓練自己去迎接一個創意無限的將來。

試閱文字

推薦序 : 【推薦序1】

“Top Gun: Marverick”(Top Gun續集),飾演Iceman的Val Kilmer,年前因喉癌失去聲音,電影公司決定用AI技術,把他獨特磁性的聲音,重現銀幕,就連他本人都說,比真實還要真實。在日本,照顧老人的不再是他們的子女,而是一部機械人,在中國內地,年輕人談心的對象也不是一個人,卻是一個手機程式,他們把今天午餐的圖片轉送,對方會回覆說好美味啊,又或關心的叫他們小心膽固醇,就像朋友一樣。AI,已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

十多年前,當我看李安導演的“Life of Pi”,知道片中的老虎,完全用computer generated(電腦成像)而成時,我說新的時代來臨了,到了現在,我依然會說新的時代來臨了,只是不再是興奮,而是恐懼。暢銷書“Sapiens: A Brief History of Humankind”和“Homo Deus: A Brief History of Tomorrow”作者Yuval Noah Harari,書中預言說,地球未來的危機不是能源、恐怖主義或地球暖化,而是人類本身的存亡,人類可能給AI淘汰,人類將會面臨滅絕。

在二零一七年,科學家Peter Scott-Morgan得了罕有的motor neurone disease,他身體各器官迅速喪失機能,於是他把自己的身體當做實驗,將衰敗的器官一一由機械代替,成了一個Cyborg(半機械人),器官機械壞了,就換上另一部,他更打算將來設計一個貌似他本人的AI機械人,四出行動,他安在家中,遙遠控制的。歷代帝皇追求的長生不老,在到了廿一世紀今天他的身上,竟終實現,靠的不是靈丹妙藥,而是AI,人工智能。

那麼,AI是靠人類生存,還是人類靠AI生存?

當我知道我哥哥要寫一本有關AI跟人腦競賽的書,我十分興奮,因為我們不禁去想,還有甚麼人類做到,而AI做不到的呢?如果沒有,那麼人類還有「資格」存在下去嗎?

《我們的孩子可以比AI更聰明嗎?》一書卻有答案,而且答案是肯定的,只要我們以一個全新思維,去培育我們的下一代。書中指出,家長還忙於為子女安排不同的課外活動、補習班時,卻忽略了更重要的課題,就是思維的訓練。科技日益千里,子女學成某種技能後,那種技能可能已經過時,他們感到被遺棄、淘汰、忘記,他們可能連一份體面的工作也找不到,一生,將會暗淡無光。孩子的分析、評估和創造力(analyse, evaluate, create),才是致勝的關鍵,家長在安排子女的生活、學習、活動時,要作一個全方位的調整,在這個AI世代,子女還可佔一席位的。

這不是危言聳聽,現今世界各地,包括香港的年輕人,都感到絕望,重重的無力感,感到無論多努力,都是徒然,原因正是這個,他們覺得「被脫節」了。

一部電影觀眾覺得好看,不會因為那頭老虎用電腦成像做得多麼逼真,而是導演拍那個故事拍得有多動人,人類比AI優勝,也在於此。

林愛華
著名導演


【推薦序2】

自問自己是一名比較old school的人, 對科技有點抗拒,尤其是AI和大數據。但是,再抗拒也只能夠慢慢接受,因為科技的發展的確迫着我們去進步。就如這場世紀疫症中,靠着科技的幫助下,筆者十七歲的時候在書本見到的狂想曲,在家上課和在家辦公竟然變成了事實。

水能載舟,也能覆舟,科技亦然。五年前,筆者曾聽過一位任眼科醫生的朋友說:「我們這行也是夕陽行業。」我當然不解。他續說:「其實外科醫生只不過是切切割割的手藝工,醫生的手藝再好也不及機械人的手穩定。」

然後,他笑指,筆者那行最穩定,因為機械人做不了心理治療,人也不喜歡向着機器傾訴。然後不到兩年,在日本已經推出了能夠和小孩子聊天的AI機械人了,最近AI機械人的功能更已經普及到能夠處理客戶服務的程度了。

曾經,一場人類智能與人工智能的圍棋對決,敲響了人類開始懼怕自己將會不敵人工智能的警號。然而,人類是否必須如電影中《2001太空漫遊》及《未來戰士》般,必須與人工智能對決呢?

費以民博士所著的《我們的孩子可以比AI更聰明嗎?》,書名用上的問句只不過是一道偽命題。此書的內容所帶出的真正意義是,如何指導孩子,訓練自己去迎接一個創意無限的將來。畢竟,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人創造AI的目的正是為了追求創新和進步。

張潤衡
資深生命教育工作者


【推薦序3】

費以民博士是我認識的少數能夠將學術研究與日常生活中結合的人。本書綜合他多年豐富的管理經驗,對學術理論的精闢見解,成功地把高階思維的三個要素轉化為現代的管理思維工具。

人工智能(AI)是當今無人能忽視的話題,不管是電影、電視和新聞都充滿了AI的討論和猜想,但究竟它與我們的新一代有什麼關係? 這本書給我們答案,幫助年青人找到在未來人工智能世界中的位置。

對於家長們,本書以深入淺出的例子、練習和工具,讓您懂得如何教導您的孩子更聰明地思考。

我真誠地向您推薦這本書,特別是對於父母、及將畢業的同學們,他們很快便進入社會及尋找工作,怎樣和AI競爭或共存,將會是一項最大的挑戰,就在這書尋找答案吧!

區永東
香港中文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

試閱文字

內文 : 第一課
新時代的來臨:和電腦競爭,也要和人腦競爭

「當您和別人競爭時,別人未必願意幫助您。但當您和自己競爭時,別人便不介意幫助您。」——賽門‧西奈克(Simon Sinek)

每當我媽媽的電腦發生問題時,總會叫我幫她修理。每當我試圖告訴她我不是電腦專家,不懂得如何修理電腦時,她總是堅持要我幫忙,經過一番抱怨之後,我做了幾次互聯網(Internet)搜索後,找到相關的影帶和一些提示後,媽媽的電腦問題最終順利地解決了。

儘管我沒有修理電腦的任何知識,但通過互聯網,就可以有效地把自己和其他人的知識聯繫起來,轉化成一種技能。

如今,一個普通的智能手機比五十年前的一個大型電腦擁有更多的功能,而互聯網上的知識則多如星宿,這意味什麼呢?它標誌著人類保留知識的能力正迅速被電腦和智能產品所取代,那麼,五年十年後,我們孩子還剩下甚麼的競爭優勢?今天的教育又能帶給我們孩子甚麼的競爭力?

新時代的來臨

而這一切來自“工業4.0”(I 4.0)。什麼是I 4.0呢?I 4.0其實是德國政府在二零一一年在漢諾威工業博覽會(HanoverFair)提出的一個龐大計劃,旨在為德國工業的未來工業做好準備,使自動化(Automation)變得更快、更高效率、更靈活。I 4.0是一個整體的信念,包括自動化機器(Automated Machines,其中包括Robots機械人和Robotic機器人技術)、網絡物理系統(Cyber-Physical Systems)、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 IoT)、大數據(Big Data)、雲計算(Cloud Computing)及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等技術。

在I 4.0提出的眾多科技裡,AI是最常被人談論、最引起關注的。其主要原因是很多人相信AI將會取代人類大部分的工作。

其實,就在今天,AI已經入侵並取代了許多的工作,例如一些銀行、投資和股票公司的分析師工作。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首席執行官預測其97,000名員工中,有一半最終會被AI所取代;一項相關的調查顯示,法律部門39%的工作崗位將在未來十年內完全AI自動化;另外一項研究表示,會計師未來有95%的機會失去工作,而其他行業的「知識工作者」(Knowledge Workers)也無法逃脫這個大趨勢。

更多的例子

●次貸危機爆發以來,40%的抵押貸款銀行已經部署了AI系統,使用該系統自動處理涉及到繁重文檔處理的申請流程、欺詐檢測、並預測借款人違約的可能性。例如,總部位於舊金山的Blend公司為貸款巨頭Wells Fargo的貸款銀行提供在線抵押貸款申請的軟件,這使審批流程至少縮短了一周。也由於機器能夠更快地發出警告信號,Blend的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Nima Ghamsari說:「與數據相關的錯誤決策可以立刻被發現並且得以改正。」儘管銀行還沒有完全依靠AI來做出審批決策,但是貸款的主管們已經察覺到了AI處理流程的好處。

●在金融領域,過去十年收集的數據數量激增,那些二十多歲的分析師,即使日以繼夜工作都無力處理所有數據,但AI可以做到。彭博社(Bloomberg)、Fact Set和Thomson Reuters都開發了一系列數據科學工具和技術—包括機器學習、深度學習和自然語言處理(NLP)—迅速為數以千計的金融專業人士挖掘出有價值的知識。而理財公司正競相發掘包含在網站剪貼、語言分析、信用卡購買和衛星數據中的交易信號的潛力,將AI用於投資研究的公司包括BlackRock、Fidelity、nvesco、Schroders和T.Rowe Price等等。也許AI最終能創造出一個人造的「沃倫巴菲特」!

●在醫療領域,AI的應用比如讀取放射掃描(如Imagen),識別腫瘤並跟蹤癌症擴散(Arterys),根據視網膜成像檢測眼部狀況(谷歌Google的DeepMind),過「不流血的血液測試」標記危險的異常鉀水平(Mayo Clinic Ventures和AliveCor),以及其他幫助解決診斷棘手之處的應用,包括預測疾病。歷史數據表明,醫生的誤診率在5%到20%,在某些情況下,這個數字更高,主要原因還是在於醫生短缺和過度勞累,醫療保健系統資源緊張,反之,AI的誤診率可以比醫生更低,並在將來變得比醫生更「專業」呢!

●人力資源部門正向AI尋求幫助,對可能的人員流失的風險、高績效員工的特質、以及團隊運作的動力做出判斷,甚至評估員工行為的意圖,並從中得出結論。總部位於波士頓的Humanyze公司正在嘗試使用一種智能身份證,用於員工的互動情況,以使僱主知道工作實際上是如何完成的。英特爾(Intel)正在考慮利用AI來推動一種新的內部工具,將員工與公司內部的其他機會相匹配,以留住人才。這些新功能可以幫助公司吸引和留住他們所需的人才,並減少員工入職和招聘成本。

IBM估計,85%的客戶服務工作將不再交由人工處理,自助服務界面能完成絕大多數人類客戶代表的工作。依賴這項技術的公司表示,這些技術可以幫助消除人為錯誤,大幅提高數據檢索的速度,並消除人類在服務工作可能會出現的偏見。

而自動化和機械人(Automation and Robots)更不在話下,它們將繼續取代它們可取代的工作,不僅是在工廠和倉庫(如全自動汽車製造廠和智能倉庫等等),還有在超市、零售商店、酒店和商場(如禮賓機器人,以及用於清潔、酒店服務、保安等等)。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