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令食家の味: 24節氣歲時紀 | 誠品線上

循令食家の味: 24節氣歲時紀

作者 陳品洋/ 編審
出版社 聯合發行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循令食家の味: 24節氣歲時紀:☉二十四節氣為日常保健之本,承襲古人的生活經驗和智慧精華。☉「說節氣.歲時紀」闡述台灣節令習俗、傳統智慧的美好典故。☉「食節氣.養生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二十四節氣為日常保健之本,承襲古人的生活經驗和智慧精華。 ☉「說節氣.歲時紀」闡述台灣節令習俗、傳統智慧的美好典故。 ☉「食節氣.養生帖」融合日常保養、應時飲膳作息,帶你健康過好日。 ☉「循令食.家の味」規劃節氣對應食譜,配合台灣在地應時美食佳餚。 ☉收錄「節氣農事歌」、「七十二候歌」、二十四節氣的民諺與詩詞,徜徉在俚語與優雅之間,啟發心靈想像空間。 ──五天一候,三候一氣,六氣一季,四季一歲……,日日是好日,年年是好年。── 養生、保健、治未病, 老祖先傳承流傳下來的日常智慧; 節令、節俗、節慶, 24節氣順時鐘,預約一整年的幸福。 依時順歲,融入節氣養生的時間醫學── 一本結合節令、習俗、飲膳和中醫養生的事典,期待為日常帶來詩意和平安的存在。 ➤節氣週期,中醫律動的養生智慧 《黃帝內經》:「春養肝,夏養心,秋養肺,冬養腎。」二十四節氣為日常保健之本,承襲古人的生活經驗和智慧精華,配合自身體質,選擇合宜食物,加上生活作息有度,便是最佳的中醫律動養生智慧。 ➤循令而為,把日子過成一首詩 結合節令與習俗的養生事典,彙編台灣應景節慶活動與來由典故,因應節氣變化,順勢而為、依時而食、循令養息,讓我們在尋常的生活中,咀嚼出每個日子的美麗與不凡。 歲時養生,樂享當季,依循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的生活智慧! 365天.樂享推薦 「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這是《黃帝內經.上古天真論》經文的意思,所以人應該隨著四時氣候的變化,採取適宜的養生之法。 《循令食 家の味:24節氣歲時紀》在四季節氣的各種食療製作,可謂精心著墨,堪稱是預防醫學不可多得的一本好書!──常春藤中醫診所院長 陳泰瑾中醫師 以生動的典故和文人的詩詞歌賦,系統性地介紹二十四節氣,並隨著時間的變化,配合不同的飲食規律,令讀者能在此中了解中醫的養生文化,簡單就能融入節氣養生的生活方式!《循令食 家の味》值得推薦珍藏! ──廣州中醫藥大學博士、廣州中醫藥大學校友會秘書長 楊筆強中醫博士 養生之道代表「有系統性的生活方式」,本書很用心地整理如此多的「自然常數」,讓讀者更容易「順其自然」! ──世界衛生組織無國界中醫暨傳統與補充醫學聯盟副秘書長 蔡志一中醫師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陳品洋陳品洋 中醫博士 ◎學歷台灣大學經濟系畢業廣州中醫藥大學碩士美國大衛大學自然醫學博士◎經歷厚生科學中醫診所 前執行長中華亞太學術文化交流促進會副理事長台灣亞太健康管理協會副理事長中國健康管理師、公共營養師◎理念致力全方位身心靈的健康平衡與管理◎編審《固本:100個中醫經典老偏方,疾病掃光光》《女寶:養氣x美容x補血x調經x求孕一次到位-完全解決一百一十六種女性常見經典食療》《13億華人瘋傳神奇食癒力:101道中醫養生營養療法》(以上三書合稱「中醫養生基礎保健食療三部曲」)◎編著《肝膽排毒不吃藥:100道保肝壯膽安心食療》《顧好腸胃不生病:180道暖腸健胃抗加齡食療》《自體免疫排毒有方:養好抗過敏體質100 道中西營養食療》(以上三書合稱「預防醫學治未病進階養生食療三部曲」)書法示範 黃惠麗 冠軍老師黃惠麗 冠軍老師 教學生涯逾三十三年,退休後仍持續硬筆字及書法課程的教學,著有多本硬筆字「戀字.練字系列」暢銷書。◆ 學歷臺北市立師專畢業、國立師範大學美術系肄業◆ 經歷˙臺北市立文昌國小教師˙臺北市立西松國小教師˙臺北市立蘭雅國小教師˙臺北市教育局國小生字詞語簿編著範寫小組˙臺北市文化局錢穆故居書法及硬筆字班指導教師˙臺北市立蘭雅國小書法及硬筆字班指導教師˙臺北地檢署硬筆字班指導教師˙臺北市中山社區大學書法及硬筆字班指導教師˙臺北市幼華高級中學成人教育書法及硬筆字班指導教師˙一○五學年度臺北市教師研習中心國小教師語文領域硬筆字教學研習講座˙一○五~一○九學年度臺北市立大屯、文化、民權、博愛、士林、大佳、新湖、大龍、健康國小教師硬筆字教學研習講座˙一○五~一○九學年度臺北市立義方、大佳、新湖、大龍國小親子硬筆字研習講座˙一○六學年度新北市樹林區柑園國小教師硬筆字教學研習講座˙一○六學年度印尼泗水華人中小學教師硬筆字教學研習講座˙一○六~一○九學年度臺北市立大學國小師資培育班硬筆字研習講座◆ 獎項臺北市多語文競賽書法類教師組北區第一、第二名第十一屆糜研齋全國硬筆書法比賽教師組行書第一名、楷書佳作第十七屆慈龍杯全國書法比賽社會組優選◆ 參展一○一年、一○三年雲心書會書法展一○五年雲心書會(美哉斯土-宜蘭篇)書法創作展一○五年雲心書會(美哉斯土-桃園篇)書法創作展一○六年雲心書會玉山高中書法展◆ 冠軍暢銷著作《戀字:冠軍老師教你日日寫好字,日日是好日》《戀字.練字:冠軍老師教你基本筆畫練習手帖》《練字二部曲:冠軍老師教你部首部件練習手帖》《練字三部曲:冠軍老師教你難寫的字練習手帖》《戀.練行書:冠軍老師教你行書美字》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專家名人推薦語】 【編審序】依時順歲,融入節氣養生的時間醫學 【前言】歲時養生,樂享當季──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的生活智慧 二十四節氣實為日常保健之本,承襲古人的生活經驗和智慧精華,結合節令與習俗的養生事典,彙編「說節氣.歲時紀」闡述台灣節俗、傳統智慧的美好典故,收錄「食節氣.養生帖」融合順時保養、當季飲食,進而在尋常的生活中,咀嚼出每個日子的美麗與不凡。 【編輯體例說明】 01 立春:東風解凍,地脈暖先知 ──國曆二月四日或五日── { 循令食.家の味 } 涼拌五辛鮮蔬(薦春盤)/紅棗雙耳粥 02 雨水:草木萌動,天街小雨潤如酥 ──國曆二月十八日到二十─日─ { 循令食.家の味 } 菠菜粥/蒟蒻腐皮炒雙筍 03 驚蟄:桃樹開花,一行白鷺上青天 ──國曆三月五日或六日── { 循令食.家の味 } 銀耳鵪鶉湯/五味子紅棗冰糖飲 04 春分:南園春半,日長蝴蝶飛 ──國曆三月二十日或二十一日── { 循令食.家の味 } 薑絲鱸魚鮮湯/紫米三寶粥 05 清明:寒食東風,蕭蕭暮雨人歸去 ──國曆四月四日或五日── { 循令食.家の味 } 絲瓜香蜜花露飲/冰糖銀耳茶 06 穀雨:亭亭翠竹,品茶聽雨樂平生 ──國曆四月二十日或二十一日── { 循令食.家の味 } 薑絲椒芽湯/韭陽鹹粥 07 立夏:稻荷送香,一夜薰風帶暑來 ──國曆五月六日或七日── { 循令食.家の味 } 清炒豆芽鮮白菜/綠豆西谷米 08 小滿:夜鶯綠柳,點水荷三疊 ──國曆五月二十一日或二十二日── { 循令食.家の味 } 素炒豌豆苗/冰糖百合蓮子飲 09 芒種:雨火燒溪,青草池塘處處蛙 ──國曆六月五日或六日── { 循令食.家の味 } 椰油櫛瓜拌炒鮭魚/桑葚果醬 10 夏至:知了鳴夏,七見江月圓 ──國曆六月二十一或二十二日── { 循令食.家の味 } 香芹炒豬心/苦瓜排骨盅 11 小暑:點點流螢,竹深樹密蟲鳴處 ──國曆七月七日或八日── { 循令食.家の味 } 蒜香木耳炒綠花椰/花椰菜炒鮮蝦 12 大暑:何以消煩暑,窗下舞清風 ──國曆七月二十二日或二十三日── { 循令食.家の味 } 冬瓜薏米盅/白果山藥拌秋葵 13 立秋:暑去涼來,滿階梧桐顯秋聲 ──國曆八月八日前後── { 循令食.家の味 } 醋椒黃魚/百合飲耳蓮子粥 14 處暑:裊裊涼風,暑氣至此而止 ──國曆八月二十三日前後── { 循令食.家の味 } 涼拌芝麻菠菜/魚腥草燒豬肺 15 白露:夜寒晝熱,漸知秋實美 ──國曆九月七或八日── { 循令食.家の味 } 貝梨燉豬肺/杏仁奶 16 秋分:夕陽斜照,一葉落平分秋色 ──國曆九月二十三日前後── { 循令食.家の味 } 養生黑米粥/全福豆腐 17 寒露:秋深露重,秋蟬噤聲荷葉殘 ──國曆十月七日或八日── { 循令食.家の味 } 山藥桂圓紅棗湯/銀耳蓮子百合排骨湯 18 霜降:樹深紅出淺黃,最後一抹秋色 ──國曆十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 { 循令食.家の味 } 翡翠銀耳蘿蔔粥/白果蘿蔔粥 19 立冬:秋深漸入冬,吃餃子禦凍耳 ──國曆七日或八日── { 循令食.家の味 } 黑芝麻粥/紅豆紫米桂圓粥 20 小雪:天地初寒,閉塞而成冬 ──國曆十一月二十二日前後── { 循令食.家の味 } 銀杞明目粥/豬脊肉粥 21 大雪:千里冰封萬雪飄,仲冬荔挺出 ──國曆十二月七日前後── { 循令食.家の味 } 黑芝麻杏仁豆漿/蒜泥茼蒿 22 冬至:數九冬至天,水泉動河凍開 ──國曆十二月二十二或二十三日── { 循令食.家の味 } 玉米羹/羊肉燉白蘿蔔 23 小寒:雁北鄉鵲始巢,天寒地凍北風吼 ──國曆一月六日前後 { 循令食.家の味 } 花椰菜肉鬆/白菜豆腐湯 24 大寒:階前凍銀床,征鳥厲疾 ──國曆一月二十日前後── { 循令食.家の味 } 糖醋炒胡蘿蔔絲/當歸生薑羊肉湯

商品規格

書名 / 循令食家の味: 24節氣歲時紀
作者 / 陳品洋 編審
簡介 / 循令食家の味: 24節氣歲時紀:☉二十四節氣為日常保健之本,承襲古人的生活經驗和智慧精華。☉「說節氣.歲時紀」闡述台灣節令習俗、傳統智慧的美好典故。☉「食節氣.養生
出版社 / 聯合發行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9991605
ISBN10 / 9869991602
EAN / 9789869991605
誠品26碼 / 2681973152002
頁數 / 224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X14.5X1.2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推薦序 : 【編審序】依時順歲,融入節氣養生的時間醫學

世界是相當科學的,太陽、月亮與地球的星球以「橢圓周」重複繞行運動(更包括金木水火土星),因而產生星球群體之間的互相影響,再加上「時間」因素,投射於二維平面,便有如形成了地球氣候的「頻率週期」軌跡。
人體也是科學的,身體內的氣血運行脈象,依隨四季變化而表現出──春弦(緊)、夏洪(大)、秋毛(浮)、冬石(沉),以及萬物皆不能免於大自然運行頻率週期影響,是萬物生發的氣候環境,在大時空環境下應依循的最高生命律動原則!

▲矯正偏性,中庸之治
古人智慧發現了這個週期規律,因此研訂了農曆,供農業時代人們有所依循,即便今日進入工商科技飛躍時代,大自然運行的頻率與週期大致依舊,而人們慶幸已能理解萬物生發原理,自身則更要懂得融入節氣養生的時間醫學,依時順歲、安身立命的意義,則更顯明確!
科學已證實「萬物是由頻率變化而成形」,食物當然也是,由千變萬化的頻率形成各種食物的形狀、顏色、味道、營養物質等,而「矯正偏性」回到原有頻率軌道――致中庸,一直是中醫的最高指導原理。
《呂氏春秋.盡數》寫到:「天生陰陽寒暑燥溼,四時之化,萬物之變,莫不為利,莫不為害。聖人察陰陽之宜,辨萬物之利以便生,故精神安乎形,而年
壽得長焉。」其中,利用食物及藥物,便是矯正頻率的手段之一。中醫的「以形補形」、「以色補色」之說,事實上並非完全荒謬,有待未來以更深入科學水平的知識來加以證明。

▲節氣週期,中醫律動的養生智慧
《黃帝內經》記載:「春養肝,夏養心,秋養肺,冬養腎。」更延伸說道:「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便是順應節氣的「時間週期」,選擇合宜食物,配合瞭解自身的體質,再加上生活作息有度,便是最佳的中醫律動養生智慧。
由「春生」、「夏長」向上升發至最高點,再轉折向下「秋收」、「冬藏」最低點,產生如頻率圖的時間週期,上下振盪,那麼二十四節氣就是更細分的時間點位置,提供人們可依循的氣候現象紀錄。
《循令食 家の味:24節氣歲時紀》同時整理了各個時節,人們的應景節慶活動與來由典故,增添讀者對各節氣更深一層的趣味理解認識。現今網路知識傳遞迅速方便,食療保健易於學習操作,且安全性較自行服用藥物高,本書特別過濾篩檢並收集整理,針對各節氣的應時食譜配方,供讀者能在家輕鬆煮食,希望能成為讀者有益的手邊常用工具書。

試閱文字

內文 : 【前言】歲時養生,樂享當季──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的生活智慧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宋.蘇軾)偶然間讀見的詩句,饒富情趣且美妙傳神,令人咀嚼出尋常生活中不平凡的滋味。

▲順時兼養生,樂享當下
順時兼養生,樂享當下蘇東坡只用簡單的幾個詞彙, 就把二十四節氣的排序第一位「立春」,活靈活現地勾勒了出來――竹林外的三兩枝桃花初綻,在岸邊整整待了一個冬天的鴨子,已經迫不及待下水,搶著在回暖的江水中嬉遊。
河灘上頭也長滿了蘆蒿,跟著抽長發芽的蘆葦,迎風搖曳生姿,此時剛好也是河豚逆江而上,成了漁人爭相捕捉、肥美上市的時節。
這不只是詩人對於節令的美好想像,仔細觀看詩中的圖景,完整展現出生活其中的人、動植物、環境、飲食風尚,依隨季節轉變下的自然呈現。
二十四節氣來自於古人千年智慧的累積,總結出一年的時令、氣候、物候,提醒著人們養生之道就是「依時順歲」,在什麼時間點,從事什麼事情,正是「活在當下」的最佳註記。不管日夜如何推移、晨昏怎麼變化,都能頤養天年,從中找到安頓身心的方式。


▲二十四節氣,源自曆法系統
春雨驚春清穀天
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節氣歌

簡單來說,節氣就是二十四個時節與氣候的表現,古時用來指導農事的曆法曆注。
陽曆,又稱為太陽曆、公曆,根據太陽在不同季節的位置變化所訂的曆法而定;陰曆,則是根據月球環繞地球運行、按月亮的月相週期來安排的曆法;陰陽曆,則為涵蓋月球運行規律及太陽位置變化所訂的曆法,俗稱農曆的夏曆就是陰陽曆的一種,這種陰陽合曆,可說兼顧一年一循環。
太陽和地球每時每刻不停地公轉和自轉,當太陽垂直照射赤道時定為「黃經零度」,即為「春分」點,自此出發,每前進十五度就是一個節氣。
地球繞行太陽一圈,時間為一年,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分作十二個月,隨著太陽光照射地球的角度不同,而有自然的冷暖與寒暑變化,在此周而復始的循環中,於是有了春、夏、秋、冬四季。傳統農事活動看天吃飯,依循季候來安排,相應而來即是――春耕、夏耘、秋收、冬藏。
爾後,戰國時期《呂氏春秋》已詳加描述「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個節氣,透過丈量日影軌跡變化,得出了日影最短為「夏至」,日影最長是「冬至」,日影介於兩者中間的是「春分」。
後續再根據天文學家「二至二分」的架構,每一段落範圍十五天,每個月就可以安放兩個節氣,便衍生出了其他的節氣名稱,就有了完整的二十四節氣。

▲七十二物候,人文科普的日常考察
因著日夜寒暑,有了春夏秋冬四季,一個季節收進六個節氣,四季就有二十四節氣,形成一套大自然運轉的規律。
除此之外,根據自然的「物候曆」記載,五天一候,三候一氣,六氣一季,四季一歲,換算下來,一年就得到七十二候。七十二候是古代最早結合天文、氣象、物候知識指導農事活動之曆法。
各候有著相對應的一種物候現象,又稱為「候應」,又可區分為生物和非生物兩大類,再根據當時的氣候特徵和特殊現象分別起名,列入多年觀察平均按序而出的現象,其中包含花草樹木的綻放凋謝、動物的出生與死滅、土壤和河流結凍解凍、農作播種時抽穗、開花與結果等,反映著農事活動。
然而因為地區差異性極大,所以較難被廣泛運用,但人文科普意味濃厚的詞條,仍然不失為一種景觀依時變遷的日常考查。

01【立春】東風解凍,地脈暖先知

▎賀春節,五大慶典鬧元宵 ▎
「把你的深淵交給我──我將用柔軟的睡眠標明它,你將會感激,能夠四足落地。」波蘭女詩人辛波絲卡(Wislawa Szymborska)說過這樣的句子,彷彿用現代的語氣,為春天開篇打了一個充滿詩意的廣告,熬過嚴寒的冬天,在逐漸甦醒的睡眠中轉身,聽見了大地復甦的喧鬧。
立春作為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通常在每年國曆二月四日前後,大地解凍,東風送暖,正式走進了春天,此時的萬物揮別嚴寒的冬天,重新生長,迎來春暖花開的日子。
春光如此明媚,蟄居洞中的蟲獸紛紛醒了過來,川河上的冰開始解凍、消融,魚兒游竄到水面之上透氣。

「咚咚隆咚鏘,每條大街小巷,每個人的嘴裡,見面第一句話,就是恭喜恭喜……」,當這首歌曲在耳邊響起,就充滿了濃濃的過年氣氛。早期的「春節」本來專指立春,後來為了有清楚的區別,國曆(陽曆)正月初一就稱為「元旦」,農曆(黃曆)正月初一則是大家殷殷期盼、張燈結綵喜洋洋的「農曆新年」。

農曆新年,接近於立春的朔日(月缺之日),推敲日期大抵落在大寒至雨水(國曆一月二十一日至二月二十日)三個節氣之間。

一年之歲首,又稱為度歲、賀新歲、慶新春等,整個春節過年一般要到正月十五的元宵,才算正式告一段落。
元宵,作為農曆新年的第一個月圓時刻,這一天除了上演吃元宵、賞花燈、猜燈謎的活動,台灣還保留五大傳統「鬧元宵」慶典──北天燈(平溪)、南蜂炮(鹽水)、東寒單(台東)、西乞龜(澎湖)、中火龍(苗栗),歡天喜地的年味終於有了圓滿的收束。

▎立春鞭牛,一年之初精神抖擻 ▎
農曆大年初一也要選擇良辰吉時「走春」,「春」的閩南語發音為「剩餘」的意思,代表著年年有餘,求得好兆頭。
還記得小時候有首兒歌,是這樣唱的:「春神來了怎知道?梅花黃鶯報到,梅花開頭先含笑,黃鶯接著唱新調,歡迎春神試身手,快把世界改造……。」立春,確實有這麼一個有趣的習俗――迎春(神)。
據傳古代有位春神,鳥身人面,乘坐雙龍,專門掌管花草樹木的生長,這一天人們要從山上迎回春神,一路上敲鑼打鼓,唱響喧天,沿途還會丟擲五穀,就是「迎春」。
「春打六九頭,耕牛遍地走。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糧。」這頭將春神給迎回來了,那頭就要開始「打春」、「打牛」、「鞭春牛」的習俗,撿拾細細長長的柳條,輕輕地打在耕牛的身上。
連雅堂《臺灣通史》描述到:「立春前一日,有司預塑春牛,置於東郊之外,至日往迓,謂之迎春。男女盛服觀,衣香扇影,雜喧滿道。春牛過處,兒童爭摸其耳,或鞭其身,謂可得福。春牛過處,兒童爭摸其耳,或鞭其身,謂可得福。迎春如在歲首,尤形鬧熱,宛然太平景象也。」活靈活現出早年「鞭春牛」的有趣場景。

一年之計在於春,切勿怠惰白了頭,這股象徵意義的鞭策,萬物跟著精神抖擻,人也神清氣爽起來,今年的農產勢必盈滿豐收。

萬象更新,無邊春色到人間,鄉村裡也流傳一首順口溜,以閩南語發音的「摸春牛」,可說饒富趣味:
摸牛角,賺錢穩答答;摸牛頭,兒孫會出頭;
摸牛嘴,年年大富貴;摸牛耳,健康呷百二;
摸牛身,家和萬事興;摸牛肚,添丁發大財;
摸牛尾,年年剩家貨;摸牛腳,抹甕呷未乾;
摸牛腩,子孫存億萬。

從鞭牛到摸牛,鮮活趣味的傳統民間習俗,帶我們一同品春味,詠春趣,彰顯出人與自然的共生和諧。
當我們把春牛從頭到腳都摸了一遍,好似也沾染了春天的生機盎然,同時把這份盈滿的福份帶回了家中。

食節氣.養生帖──

▎春寒宜甜少酸,養肝護脾 ▎
「立春落雨到清明,一日落雨一日晴。」依照流傳下來的俗諺,在立春這天若是下雨的話,代表今年的春季會偏向濕雨且寒冷,而且這場綿綿雨季將會持續到清明。
「春寒料峭,凍殺年少。」忽冷忽熱的氣候,心臟血管容易快速的膨脹與收
縮,一些年幼或年長者,往往因一時疏忽引發相關疾病,為了遠離風寒、腦中風、心肌梗塞等致命威脅,春日要做好頭頸部與雙腳的保暖功夫。
古代醫書《黃帝內經》提到:「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於庭,被髮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
根據中醫理論的說法,當春歸大地的時候,冰雪漸漸消融,陽氣開始升發,因此,春天要掌握春氣生發的關鍵,蘊含並厚積身體中的陽氣。
草木滋榮的春天,依據中醫五行理論,春屬木,在五臟中屬肝,陽氣生發,新陳代謝跟著旺盛,此時的飲食宜甜少酸,有益肝的疏泄。
此外,唐代藥王孫思邈說到:「春日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氣」,因為脾屬土,過旺的肝氣恐傷脾,因此養肝的同時,還要兼顧健脾整胃。

▎時尚咬春,食指大動的美味▎
立春這一天還可以來根大蘿蔔,準備「咬春」。古人饒富智慧,在這個乍暖還寒的春
日,透過五辛蔬菜的飲膳智慧,讓身體始終保持暖度。
蘿蔔,性味辛甘,生吃有辛辣感,咬上一口,好比把春天的爽利吃進嘴中,就是傳統習俗的「咬春」。
《四時寶鏡》記載:「立春日,食蘆菔、春餅、生菜,號春盤。」杜甫也有詩句寫到:「春日春盤細生菜」,可以看見春天的美食饗宴還有「春盤」,延續著唐朝流傳下來的習俗,將生菜瓜果擺放在盤子上,儼然就是古時候的生菜沙拉,蘆菔(音蔔)指的就是紫花小蕪菁,加上蘿蔔、韭菜、豆芽等,這些帶辛味的蔬食,不只暖了身子,還可以甦「春睏」。
同時,用麵糊烙上一張油香麥熟的「春餅」,餅香撲鼻,將縷縷細嫩的生菜切成細絲,包進了春餅裡頭,就成了名符其實的「春捲」,再放入油鍋炸上一會,酥香鮮脆的「炸春捲」就美味上桌。這場用美食展開的繽紛「春鬧」,在在令人食指大開,吃了以後包準健脾暖胃,全身上下都舒暢。

▎常養生,溫補陽氣▎
春回大地,鳥語花香,萬物從嚴寒中甦醒過來,乍暖還寒之際,更要留意身體的保護與調養。
《黃帝內經》四季陰陽養生法指出,需要多食溫補陽氣的食物,達到「春夏養陽」的功效。以下列舉相關食材,彙整如下:
大蒜:味辛,性溫,百合科、蔥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呈現鱗莖球或扁球狀。
《本草綱目》記載,大蒜「氣熏烈,能通五臟、達諸竅,去寒濕、辟邪惡、消腫痛」,具有暖脾胃、解毒去滯、溫中健胃、消食理氣、解毒殺蟲的效用,也能夠預防感冒和蟲蛇咬傷。百合科大蒜的乾燥鱗莖,通常在春、夏兩季採收,有相當強的殺菌力,可與維生素B1合成蒜硫胺素,提升新陳代謝,抵禦放射性物質對於人體的危害。

菠(ㄅㄛ)菜(ㄘㄞ):甘冷,滑,無毒,屬於藜亞科的一種植物,又稱為菠薐、波斯草、赤根菜等。
《本草綱目》記載,菠菜可「通血脈,開胸膈,下氣調中,止渴潤燥」,春天吃菠菜,可說開胃又解饞,美味又下飯。

韭菜:辛溫微酸,叢生,百合科,蔥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又稱草鐘乳、起陽草、長生韭。
《本草綱目》記載,韭菜能「溫中,下氣,補虛,調和腑臟,令人能食,益陽,止泄臼膿、腹冷痛,並煮食之。」屬於養護肝臟的蔬菜。

元末明初的冷謙,據傳活了一百五十歲,透過日常養生功法頤養天年,著作《修齡要指》可以一窺他的起居調攝法:「平明睡覺,先醒心,後醒眼,兩手搓熱,熨眼數十遍,以睛左旋右轉各九遍,閉住少頃,忽大睜開,卻除風火。……臨睡時,調息咽津,叩齒鳴天鼓,先睡眼,後睡心,側曲而臥,覺直而伸,晝夜起居,樂在其中矣。」這些生活起居的保健方法,在在提供強身健體的指引。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二十四節氣為日常保健之本,承襲古人的生活經驗和智慧精華。
☉「說節氣.歲時紀」闡述台灣節令習俗、傳統智慧的美好典故。
☉「食節氣.養生帖」融合日常保養、應時飲膳作息,帶你健康過好日。
☉「循令食.家の味」規劃節氣對應食譜,配合台灣在地應時美食佳餚。